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獅城國際基金會

作為東盟創始成員國之一的新加坡,除了致力推動東盟內部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之外,也通過多方的努力凝聚和鞏固東盟之間的力量。 本報特派:王麗琴照片:由新加坡國際基金會提供 作為東盟創始成員國之一的新加坡,除了致力推動東盟內部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之外,也通過多方的努力凝聚和鞏固東盟之間的力量。 新加坡政府在促進東盟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等多個領域上的努力至關重要,惟非營利組織的力量也不容小覷,特別是通過這些組織的合作、培訓和倡導、他們在東盟地區發揮舉足輕重的角色,併成為政府最強大的後盾與支持。 本期的《發現東盟》帶讀者一同瞭解,作為非營利組織的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多年來進行的標誌性國際計劃,與東盟各個機構和個人合作,為醫療保健、教育、青年和文化發展做出貢獻。 成立於1991年8月1日的新加坡國際基金會(SIF),其目標是加強全球社區之間的相互理解、聯繫和信任,將新加坡與海外的友人聚集在一起。 陳智慧:推動逾200永續項目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首席執行員陳智慧接受星洲日報獨家專訪時說,該基金會所展開的計劃已為全球超過1675萬5000人的生活帶來正面的改變。 她指出,該基金會成立至今已在28個國家貢獻力量。此外,該基金會擁有超過700多個公共、私人和民間團體的合作伙伴、超過5500名新加坡志工在海外提供志願服務。 SIF也在馬來西亞、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寮國、緬甸和越南等國家推行了200多個永續項目。 語言文化差異最大挑戰 不過,陳智慧坦言,SIF在推動和執行各項計劃的路上遭遇重重阻礙,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是語言和文化差異,尤其志願者和當地社區交流時,彼此因為語言背景不同而在溝通上變得困難,以致影響信息傳遞而引發誤解。 在面對這項挑戰下,SIF採取各項措施,包括首先專注建立與當地社區的聯繫、發展友誼和鞏固關係。此外,SIF也為志願者提供當地語言的培訓課程,讓他們能掌握基本的問候語和常用短語,增強溝通能力。 在出發到其他社區之前,SIF也會為志願者提供全面的簡報,詳細介紹當地的文化禁忌和注意事項,以幫助他們更瞭解和尊重不同社區的文化。 此外,陳智慧感謝東盟及國際合作夥伴多年來給予SIF的支持。 “沒有大家的支持,基金會無法推動計劃和實現目標。” 她說,SIF自成立以來,通過一系列國際合作計劃,致力於促進全球社區之間的相互理解及合作,為全球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她表示,SIF與海外社區的持久關係,證明互惠互利的國際合作價值,也讓新加坡和其他國家社區受益。 “作為東盟鄰國,我們對各國之間相互尊重和學習感到鼓舞,並期待在更多領域開展合作。” 東盟青年專才計劃(ASEAN Youth Fellowship;AYF)培養青年領袖 由SIF和新加坡全國青年理事會(NYC)聯辦的“東盟青年專才計劃”,旨在培養和聯繫新興的青年領袖,讓青年專才有機會與不同領域的傑出思想領袖互動。此外,該計劃也重點關注公共、私人和民間團體的合作。 為了提供更全面的東盟經驗,AYF計劃也到訪除了新加坡以外的東盟國家,包括吉隆坡、印尼雅加達、越南河內,而今年則到訪寮國永珍。 該計劃自2018年啟動以來,SIF所收到的申請數量已增加10倍以上,即從2018年的九十多份申請增至2023年的千多份申請。 此外,從2022年到2023年,申請數量更是增長30%以上。 獲多國支持 逾85單位參與 AYF計劃也獲得馬來西亞、印尼和越南在內的多個東盟國家的鼎力支持。迄今為止,有超過85個新加坡和其他區域的組織及政府機構參與該項目。 多年來,AYF計劃為參與者安排東盟部長級對話的機會,包括2018年的時任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現為新加坡總統)、2019年的時任大馬青年及體育部長賽沙迪、2022年的時任印尼教育、文化、研究和技術部長納迪姆·安瓦爾·馬卡里姆,以及2023年的時任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現為新加坡總理)。 ★越南河內血液透析護理項目(2018–2023)提高醫護員知識技能 由SIF、陳篤生醫院和河內醫科大學於2018年聯合推出5年的“血液透析護理項目”,旨在提高河內的血液透析醫生、護士和技術人員的知識和技能。 由陳篤生醫院腎臟科醫生和護士組成的12人新加坡國際義工團隊,一共培訓了將近260名越南醫生和護士,其中12人獲選為擁有高技能的高級培訓師,並協助培訓河內超過150名醫療人員。 越南醫院為每位透析患者提供導管護理套件,而在手術中也採用7步驟洗手流程,加強照護病患。過往只有醫生可以完成相關程序,如今護士也可以進行導管護理。這項計劃提高北越約2570名腎臟病患者的照護品質。 ★ 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WFL)用技術提供潔淨水 “生命之水”是SIF的標誌性社區項目,並採用包括生物砂濾器(BSF)在內的多種清潔水技術,為農村社區提供潔淨飲用水。通過實施清潔水技術和分享改進的健康與衛生習慣,新加坡國際志願者和國際社區能夠支持鄰近社區的需求,通過更好的跨文化理解建立友誼。 自2010年以來,“生命之水”已為柬埔寨、緬甸和印尼超過15萬4000名成年人和兒童提供潔淨水和衛生知識。 ──生命之水(柬埔寨暹粒)第二階段項目(2017–2021) SIF在暹粒省斯瓦雷(Svay Leu)和芝格蘭(Chi Kraeng)的村莊安裝了925個生物砂濾器,並安排304個新加坡國際志願者在28所學校開設衛生培訓課程。“生命之水”也為斯瓦雷和芝格蘭的1萬2704名村民提供便捷的潔淨飲用水,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SIF於2022年進行的一項家庭調查顯示: →100%的家庭對過濾水的味道感到滿意; →100%的生物砂濾器處於良好狀態及得到適當維護; →88%的家庭表示使用生物砂濾器後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至於和水相關疾病(如胃腸疾病、腹瀉、胃痛和傷寒)的發生率和頻率降低; →由於減少看醫生的次數和購買瓶裝水的費用,生物砂濾器可幫助家庭節省費用(每年節省高達120美元); →孩子們定期上學,在學校有乾淨的水可以喝。 ──生命之水(暹粒)第三階段(進行中) 繼“生命之水”第二階段取得成功後,SIF於2022年10月啟動該項目的第三階段,並在兩年內安排160個新加坡國際志願者在農村安裝600個生物砂濾器,為村民和學生開辦衛生基礎課程。 ★我們更美好的世界(Our Better World,OBW)分享行善勵志故事 SIF通過OBW線上平臺分享亞洲各地人們行善的勵志故事,包括與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Talenpac合作,共同講述一名等待安置的難民在追求經濟自給自足過程的故事。 OBW平臺至今累計超過2億5300萬的觀眾,而活躍的全球社區成員超過78萬6000人。該平臺展示超過432個故事,包括動物福利、藝術與文化、兒童與青少年、多樣性與包容性、教育、老年人、環境、健康、女性與女孩等多個社會事業。 ★東南亞水適應夥伴關係(SEAPAW)首個聚焦水資源問題平臺 SIF和世界經濟論壇於今年6月24日首度推介SEAPAW,這也是首個聚焦水資源問題的平臺,旨在通過加強水資源韌性,提升東南亞地區在面對氣候變化和水資源挑戰時的適應能力。 ★數學教學、學習、理解與支持計劃(MathsPLUS)(2023年至今)提升砂小學數學教學標準 SIF與馬來西亞砂拉越教育、創新與人才發展部(MEITD)合作,通過提高教師的內容和教學知識,提升砂拉越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標準。 來自新加坡教育領域的志願者將培訓100名小學教師,幫助他們提高教學能力,此項目旨在讓砂拉越至少8萬名學生受惠。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