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王嘉堃
艺文
【演出】“南洋韵事”音乐会 边走边唱的歌谣印记
“南洋韵事——边走边唱的歌谣印记”音乐会(Charm of Keroncong:The Spirit of Moving Melodies)将于11月7日至9日,在吉隆坡STUDIO RAMLI HASSAN举行。 演出者包括我国著名歌唱家陈颖豪、古筝乐手陈慧如、二胡、琵琶乐手林伟雄及打击乐乐手唐勇豪。本地著名书法家王嘉堃也将与乐团合作,即兴挥毫演唱曲目的歌词,让徜徉在时空的南洋旋律,定格在墨韵宣纸上。 南洋韵事音乐会将以南洋经典曲风为主,演出曲目包括〈GETARAN JIWA〉〈玫瑰香〉〈白纱巾〉〈晚霞〉〈何日君再来〉〈月圆花好〉〈NINA BOBO〉〈梭罗河之恋〉〈好姑娘〉等等好歌好曲。 其中的南洋味——“Keroncong”,是起源于南洋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风格,尤其在马来群岛和爪哇岛范围更广为流行。它结合了马来群岛本土音乐与印尼民歌,并融入葡萄牙与荷兰殖民的影响,加上西方和阿拉伯音乐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 Keroncong旋律轻快且柔和,富有摆动感,与热带氛围相契合。其歌曲主题多围绕爱情、乡愁和自然,表达浓郁的情感与怀旧之情。随着时代发展,Keroncong也加入了流行、爵士和现代音乐元素,成为多样化且具有当代吸引力的音乐形式。如今它已不仅是本地通俗文化的象征,也是南洋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 【演出资讯】 日期与时间:2024年11月7日(四)@ 8PM 2024年11月8日(五)@ 8PM 2024年11月9日(六)@ 8PM 地点:STUDIO RAMLI HASSAN 8A, Jalan Tepian Tunku, Taman Tunku, 50480 KL 按最低捐款额入场:RM100 订票:012-555 0607 *每场只限50座位,先购先得
2月前
艺文
会员文
牛忠 | 能走多远
王冬龄以各种书法线条来乱书,把字形抽象化,通篇难辨字形,打着的旗号是保存了书法的精髓,把中国书法带进一个新领域。说它是书法吗?更准确的名称应该说是线条抽象水墨画吧…… 星期六,午饭后,去Capital Fine Art Auction(CFAA)看画展。和CFAA的老板娘熟悉,曾建议她不要只做拍卖,可以找些画家在她的场地做画展,不然一年只做几场拍卖,浪费了场所。杨应平在CFAA开个展,自然就去看了。 这是CFAA做的第二个画展。第一个画展是今年3月,是以一幅杨桃获得1994年全国Philip Morris艺术比赛大奖的梁志祥个展。真巧,两位画家都喜欢以本地水果为题材。杨应平画黄梨。他画的黄梨是写实,讲究颜色光影,画面有点华丽。吸引我的是2024年的一幅新作品,画了3粒黄梨,3粒不同形式结构的黄梨。一粒是写实,一粒是用三角形几何构成,最有意思的一粒是用宝石堆积形成的黄梨。很明显,杨应平不想日以继夜以写实方式画黄梨,尝试用新的视角方式呈现黄梨,给作品一个新生命。 一个画家不满于现状,想突破自己,这种精神勇气是值得尊重欣赏的。 一些画家不愿墨守成规,今年7月在Papan Haus展出的王嘉堃也是一分子。这个展名为STROKE,是他中风后,身体康复,重新拿起笔的新作品。王嘉堃是位书法家,偶然也画一点水墨画。我只看过他画的竹。他有个执着坚定的信仰,曾出狂言,说传统书法已走入了穷途末路,不适合这个时代了,现代书法家不应该再写传统书法了,书法需要演变发展出一条新轨道。这是一条什么轨道呢?从他最新的书法作品来看,就是走向抽象,抽象到你看的“书法”,可能一个字也认不出来。 [nonvip_content_start] 展厅进口,挂了一幅“书法”,远看近看,我都觉得在看一幅有几分相似39岁跳楼自杀身亡的李老十残荷水墨画。原来这幅“书法”是写大马创作歌手张盛德的一首歌词。真想知道张盛德能辨认出多少句歌词。哈哈!必须说,这是一幅视觉效果很好的抽象画。 我非常尊重佩服王嘉堃的创作思维的。 这种离经叛道的抽象书法,在中国有一个王冬龄。他曾师从林散之和沙孟海,具有深厚传统功力的书法家。1989年后,他提倡改造传统书法,以乱书、抽象打通古今中西的审美习惯相契合,迎合西方对书法的审美。王冬龄以各种书法线条来乱书,把字形抽象化,通篇难辨字形,打着的旗号是保存了书法的精髓,把中国书法带进一个新领域。说它是书法吗?更准确的名称应该说是线条抽象水墨画吧!这种“乱书”、“抽象书法”究竟能走多远,相信时间会给出结论的。王冬龄最终是个天才还是个庸才,自然也会有答案。现在大家热闹争议一番就好了。 我写东西只会蜻蜓点水,没有学问下马看花。
4月前
会员文
会员文
彭健伟 | 笔触之外,中风之后
对嘛,为什么一定要看懂?直观的感受,比起看懂可能更为珍贵。于是一个人流连于瑞士各大美术馆的我,站在一幅幅画作前的我,先不急着阅读说明,更不需要拍照打卡,慢慢地走,静静地看…… 5月底参加了一个国际媒体团,前往瑞士参观当地著名的美术馆,这场艺术之旅的主题是“Brushstrokes and Beyond”,译作中文即是“笔触之外,意境无穷”。出发前几天,正在筹办书法家王嘉堃个展的朋友们找我写展览文案,个展主题就叫做“Stroke”。连续两个案子均跟艺术有关,也都指涉艺术家的笔触,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 不过,“stroke”用作名词有多重意义,可以是笔触,也可以指中风。 去年3月,王嘉堃不幸中风。起初他的右手完全不能动弹,历经数月的中医和物理治疗后,右手才逐渐恢复功能,但仍未回到中风前的灵活。挥笔落墨的微妙细节无法再随心所欲,却是另一种意外效果,随之而来心态上的转变,在创作时更为豁达洒脱。 于是我在出发前伴随策展的朋友去拜访了嘉堃,朋友认真地挑选展品,我边喝着嘉堃为我们泡的老茶,边听他娓娓道来中风后的创作心得。当他将一幅幅作品摊开在地上,在那些被还原真正尺寸的大幅纸张上,浓淡墨迹恣意渲染,那些层层叠叠的字体突然充满了强烈而直接的感染力。 艺术作品果然还是得看原作啊。 [nonvip_content_start] 几天后当我拜访瑞士的美术馆时,每看到一件以前在书上、在荧幕上看过的名家之作,无论是毕卡索的画作还是Giacometti的雕塑,都有类似的感叹。如是感受视觉上的冲击震撼,不禁奢望,若能亲手抚摸(英文也译作“stroke”)Giacometti那些细长、超现实的青铜雕塑可多好,但恐怕稍为趋近就会被保安遏止。 那除了视觉,是不是还可以通过别的感官来欣赏作品? 王嘉堃这一系列作品多半是抄写歌词,所以特别设有二维码扫描,让观众戴上耳机借由歌曲进一步体会创作者的感受。至于他行云流水的笔触,看懂或看不懂,可读或不可读,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比起读懂,书法的线条和空间带给你的感受更真切。美,是一种感受。” 对嘛,为什么一定要看懂?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比起看懂可能更为珍贵。于是一个人流连于瑞士各大美术馆的我,站在一幅幅画作前的我,先不急着阅读说明,更不需要拍照打卡,慢慢地走,静静地看,用心感受那些匿藏于笔触之中的情绪,以及笔触之外的意境。
6月前
会员文
艺文
【展览】败笔也有其道理──书画家王嘉堃《STROKE》个人展
王嘉堃观看了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的纪录片,片尾处出现圣严法师的临终偈语:“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令他有所感悟,不再过于执着,凡事不抓得太紧。
6月前
艺文
花踪
书法家两师徒彭庆勤与王嘉堃/为历届花踪作品挥毫泼墨
为了配合第十六届花踪文学奖,本报邀请我国书法名家彭庆勤及王嘉堃,书写花踪历届得奖作品,并于2022年9月2日至17日在八打灵再也表演艺术中心(PJPAC)举办“花踪墨迹:书法联展”,展出他们为花踪30年留下的墨迹。在那么多花踪得奖作品中,哪些让他们印象深刻,直击他们的灵魂深处?
2年前
花踪
白描集
张丽珠/服装店里看书赏画喝咖啡
Warehouse 129是乔治市一家长两百多米的战前老房子。里头卖气质休闲服,也是生活选物店。从推开重甸甸的玻璃木门,步经一落接一落斑驳老墙,再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同装置氛围空间。最后的惊艳,留给被张牙舞爪绿物包围,天井下洒落一室阳光的后室结尾。 刚过去的7月,我们突发奇想,征得店主人同意,将书刊、书法和咖啡带进里头,凑合出“读衣书吧”快闪书店。读衣两字,概念源自台湾书法大家董阳孜的《读衣》纪录片,去年看过深深着迷。这个为期5年的计划,是发起人兼职策展人董阳孜每年以不同命题,将文字艺术与时装设计交会碰撞。 快闪书店的寿命是两个周末加一个星期,前后9天。除了服装店本身,融入空间里的还有王嘉堃书画家作品、Lunabar Coffee、岛读书店和季风带书店。开幕那天,先来一场“与作者面对面”作者群茶会。 我们邀请6位作者文人,包括马华知识界耋老暨文化评论人张景云、美术史学者梅德顺、《草稿》出版发行人张国强、加影社区文物馆导览员曾智霞(吉隆坡美食博客马拉妹)、马来西亚季风带书店店长颜汉霖和书画家王嘉堃,同坐一起分享创作历程与前景。 王嘉堃以艺术鉴赏为出发点,探讨艺术呈现的多元性,梅博士以集结多年研究著成的《百年墨踪》,剖析本地水墨画艺术发展。颜汉霖与张国强则互相探讨“跨域”主题,季风带书店期待可以成为一个容纳不同立场的中心点,最近开始展开多元化课程,让书店不只卖书。张国强说的是身为建筑师,如何跨域出版麻坡首份中文在地刊物《麻河时光》。 曾智霞这次以文物馆导览员的身分,带来加影文史工作者李成金遗作《呀𠮾百年》,述说社区营造如何将当地居民链接,凝聚出认同感和归属感。久未露面的景云先生,说的是这几年看见许多城镇开始书写在地。除了华人群体,整个马来西亚人开始关注自己居住的城市。隔天,尚有全女班的《草稿》建筑杂志的总编说故事,用建筑思维解构生活场景。 最后一个周末,有新加坡旅游作家叶孝忠和本地文史研究者白伟权的分享。活动在中午时分进行,当阳光从枝叶和天井投向大家,读者被书、咖啡香和来去的访客圈起,我们看到了一幅踏实和热诚的本地创作人群像,不局限于形式、语言和特定内容,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想像和思考空间。 关于后续和效绩,其实我们没有想太多。事情可以如此跨界并融合,已是美好开端。 更多文章: 张丽珠/益和茶楼 歇一歇再回來吧! 张丽珠/稻香 张丽珠/自杀式早餐续篇
2年前
白描集
更多王嘉堃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