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以色列發生山火 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
研究:塑料用品所含化學物質 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有關
|
吉華獨中老師涉性騷擾 正副校長辭職
|
無需考試且100%合法 中國人售賣泰國駕照引熱議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以色列發生山火 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
研究:塑料用品所含化學物質 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有關
|
吉華獨中老師涉性騷擾 正副校長辭職
|
無需考試且100%合法 中國人售賣泰國駕照引熱議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以色列发生山火 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研究:塑料用品所含化学物质 或与心血管疾病死亡有关
|
吉华独中老师涉性骚扰 正副校长辞职
|
无需考试且100%合法 中国人售卖泰国驾照引热议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以色列发生山火 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研究:塑料用品所含化学物质 或与心血管疾病死亡有关
|
吉华独中老师涉性骚扰 正副校长辞职
|
无需考试且100%合法 中国人售卖泰国驾照引热议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以色列发生山火 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研究:塑料用品所含化学物质 或与心血管疾病死亡有关
|
吉华独中老师涉性骚扰 正副校长辞职
|
无需考试且100%合法 中国人售卖泰国驾照引热议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以色列发生山火 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研究:塑料用品所含化学物质 或与心血管疾病死亡有关
|
吉华独中老师涉性骚扰 正副校长辞职
|
无需考试且100%合法 中国人售卖泰国驾照引热议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玫瑰
古城
市場競爭激烈 拼創意突圍 花花世界 巧思搞“花”樣
傳統花藝市場正經歷變化,市場競爭不僅限於貨源與價格,而是進入拼創意美感的階段,創意與個性化需求日益受到消費者重視,業者需不斷創新,以獨特的設計風格吸引顧客目光,於行業中站穩腳步。
2月前
古城
星雲
英倫隨筆3篇/張永修
【英倫隨筆】1.許你一座玫瑰園 我喜歡花,卻不曾有過種玫瑰的想法。 春天來到英國,發現有種花的庭園很多種上玫瑰,花開時五顏六色,花瓣奇大(比在大馬看到的大多了)。花間走過,帶著香氣,都沾滿喜悅。 春末是玫瑰盛開的季節,與妻走進的Queen Marry’s Gardens玫瑰園,那是1930年代國王喬治五世送給瑪麗皇后的花園,種了1萬2000棵品種各異的玫瑰,並有牌子列明花名,萬紫千紅,美不勝收。看遍玫瑰千朵萬,紅玫瑰大概要被比下去了。 花開滿園,心情特好,浪漫的事像花粉容易傳染,就有情侶席地纏綿忘我。 送玫瑰是否過時了? 收到玫瑰應該是件興奮的事。很多浪漫少女做夢也想要有一座玫瑰園。 30年前聽過一個浪漫的故事:一個女孩一早就收到一朵玫瑰。她有些驚喜,心裡暗想,怎麼只一朵?一個小時後,她收到第二朵。她接下來要等第三朵。後來每小時都收到一朵。她又想,總共會有幾朵?晚上男孩來了,帶來最後第12朵 ,並向女孩求婚,當然,女孩答應了。今時的愛情攻略,會是如何的樣式?送玫瑰是否過時了?我有個朋友結婚時,手裡捧著的手花,竟然是花椰菜( Cauliflower),世界好像變了。 英國有家高級的超級市場Waitrose,字面直譯為等待玫瑰,讓人遐想。原來招牌來自兩位創辦人的姓氏,Waite與Rose 的結合。這超市供給英國王室酒類與雜貨,並獲得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及查爾斯國王先後給予皇家認證。其售賣的物品品質讓人放心。家庭主婦等著玫瑰園落成之前,推著手推車,悠閒地在擺設高級大方的市場選購家庭用品,也不失為夢想停靠的所在。 【英倫隨筆】2.帶書萬卷 為了一趟長時間的旅行,正愁要帶多少本書隨行?後來決定買個電子書閱讀器解決問題,一器在手,如帶書萬卷。 Boox(文石)電子書閱讀器與“京東讀書”掛鉤,購買時可享有半年免費閱讀京東書庫(號稱擁有70萬本正版書籍)的任何讀物的優惠,包括中國、臺灣及世界各國的中文翻譯本。半年過後可加入成為會員,每個月會費若干,到時可享有同樣的福利,不必買書。這福利可樂壞愛書人了。 我的閱讀器輕薄,大小如掌,握在手裡沒有負擔,字體可自由放大縮小,可自動換行退文,暗處閱讀會有亮光照明,完全符合我的閱讀要求。最重要的是,我想要看的書,書庫裡有。 看手機雖然是當今世上最流行的活動,但在倫敦,看紙本書的人還是很多。你可以看到走路看書的人,過斑馬線頭也不抬就隨著人群或停或走,如入無人之境。在公園開滿小白花的草地上、樹蔭下、有梯級椅子的地方,或廣場正午的陽光下,都有人看書;地鐵裡看書的也不少。 大英圖書館裡的書何止萬卷,不過你想看的,只是某個範圍,比如報刊雜誌。若找中文書報,只要在網站上輸入刊物名(譯成英文;用中文名找,幸運的話或可找到)和出版年份,你就可以在半個小時後看到整疊當年某月份的報刊或微型膠捲,非常便利。紙本書若從分館調來,要等三天,不然,同樣半小時可取閱。 書只能在館裡閱讀 有個中國來的年輕人,在微型膠捲放映機前猶豫了半天,走來問坐在對面的我如何操作那看久了會眼花的機器。其實,我兩天前就發現他了,因為他帶了相機(不像其他人是用手機或IPad )在卡嚓卡嚓大動作拍攝資料,相當搶眼。他說他在大英圖書館三天了,第二天就要回國,有種空手來寶山的境況。可不是?任你一目十行百行,朝九晚七的苦讀,也無法讀完你要的資料。相機、手機等先進器材,也只能捕捉到當時經你挑選出來的畫面,那也是冰山一角。僅此而已。 大英圖書館有很多閱覽室,以區域學科等範圍區分,管理員都非常友善,隨時提供協助,印象深刻的有三樓的七八十歲精瘦老人,和有刺青文到頸項的美女。大英圖書館的書只能在館裡閱讀,未讀完的書可交管理員保管。有幾位管理員認得我,我還沒將借書卡遞給他們,他們就主動的先找出我保留的書,並送上溫暖的笑容,讓人心情愉快。櫃檯上可以看到多張感謝卡,那些都是曾經使用圖書館的人離開前給予的真誠感謝。 【英倫隨筆】3.他鄉/張永修 從來沒有對英國的產品有過感情。在英國住上幾個月就不同了。 回國之後,看到瑪莎超市(M&S)感到特別親切。本地的馬沙超市多了“倫敦”字樣標識它的出處。那裡的東西都來自英國,貨幣兌換,再加上運輸費,價格比較貴。但咖啡的價格,與其他入口品牌比較,則相差不遠,之後我轉向這裡買英國咖啡。 瑪莎超市、維特羅斯(Waitrose)與森寶利(Sainsbury’s)是英國排名領先的三間超市,都有生產自家品牌的貨品,包括麵包、果醬。我特愛他們的便餐套餐。瑪莎超市有一種其他超市沒有的豆類堅果便餐,加少量的小米和藜麥,浸泡得夠軟糯,配上醬料,走健康飲食路線;也有些不同地區風味的麵食和捲包冷食。另兩家的還有糕餅供選擇。套餐另外的搭配有水果或咖啡清水等飲料。 大英圖書館正門大街Euston Road ,時刻都有拖著行李的遊客穿梭,橫巷Chalton Street卻停留在上個世紀70年代大馬鄉村樣式。三兩個路邊地攤擺賣廉價的廚房用品、衣物布料、孩童塑料玩具之類。沿街的幾家商店顧客不多,其中兩家餐廳食物好吃又便宜,一家賣英國當地食物如烤土豆(jacket potato)、夾心麵包、千層麵之類,另一店家標誌是頭角優美的羚羊頭,特點是棗肉製成的摩洛哥食物。 深夜常傳來馬來歌曲 在晴朗的中午,我通常會在圖書館外牛頓塑像下的廣場用餐,側旁有多張桌椅長凳供休息之用,如宮殿般的St Pancras Renaissance London 酒店就是眼前極美的風景線。為了這個150年的雄偉建築,大英圖書館在1982年新址建立時必須在高度上做妥協,並轉向地底層發展;磚牆顏色也做了配合,可見其重要性。大英圖書館之美,在於它內部設計構造,及它豐厚的知識寶藏。任何人都可自由進出,可以純觀光(裡面還有個博物館),也可以在不同角落的開放空間的座椅上工作,或免費成為會員,即刻享用館內所有書報音響視頻等資料。 我住的地方,深夜常傳來馬來歌曲,原來隔壁養狗的是對老年馬來夫婦,他們想家了。9月16日是馬來西亞日,在眾多遊客人來人往的St Pancras地鐵站,有個馬來青年向過客揮動馬來西亞國旗,經過向他握手或給他擁抱的應該都是馬來西亞人(原來在倫敦的馬來西亞人真不少)。他想他的國家了,他大概站了一個上午,他用熱情遙遠的向馬來西亞寄上祝福。
2月前
星雲
頭條看一看
象徵長長久久 情人節送99朵玫瑰最受歡迎
情人節為心愛的另一半送上玫瑰表達愛,99朵玫瑰代表“長長久久”最受歡迎,更有人大手筆送上999朵玫瑰真花,表達內心加碼的愛!
3月前
頭條看一看
星雲
【六日情/那些花兒 06】給自己買一株花(紫石/史裡肯邦安)
剛過元宵節,花圃裡的裝飾依然紅彤彤。除了一些亮眼的盆植,入口處掛滿了招財貓空氣草,一隻只像是蓄著長鬍子,一字排開,有一種走入壽司店店員喊著:“いらっしゃいませ ”的錯覺。 最近好像流行迷你盆植,尤其是多肉綠植,一小朵一小朵蓮花般植在各式精緻陶盆,擺在架上。只不過這終究不是我要的。即便是芋葉、竹子或萬年青等青蔥植物,似乎也不能給生日這樣的日子帶來一點亮麗的味兒。 這時節,花卉盆植賣得七七八八,選項不多。其實沒有很多選項也很好,免得選擇困難。最終我還是給自己54歲的生日買了一株黃色玫瑰,還有一株紫色蝴蝶蘭。 聽說玫瑰是花叢中的翹楚。過去,我尤其喜歡粉紅色玫瑰。翻開塵封舊相簿,發黃的舊照片裡我披著頭紗,頭上飾著好幾朵粉紅色玫瑰。那時候我多麼年輕,揹負著滿滿的自信和愛,一臉歡喜和青春都盛在兩頰的酒窩裡。 生日過後沒幾天,擺放在餐桌上的黃玫瑰急著走進秋天,失去朝氣。全然不像初買回來時那樣,色澤亮麗的花朵讓帶有小小鋸齒邊的茂密葉子完好地襯托著。倒是裝飾在白色陶盆、擱在電視櫃旁的那株紫色蝴蝶蘭,依舊翩翩起舞,深得人心。 聽說黃玫瑰代表離別離。看去餐桌上,黃玫瑰花瓣和綠色葉子陸續掉落,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像是觸及心底某些微幽明暗的什麼。 是澆水太少?是蟲害?於是上前查看。 把自己浸潤在幸福回憶裡 要不是仔細觀察,還真沒發覺玫瑰掉落花瓣後留下五芒星花萼長有小小的須。其中第一和第二片花萼兩邊皆有須,第三片只有一邊有須,第四片和第五片則完全沒有須。原來各個花萼的須不盡相同。一如那些看似今天重複昨天,明天重複今天的生活日常,大抵也沒有誰會刻意記下什麼。其實平淡無韻的日常中也隱藏著細微的差異,抑或觸動人心的一些事物而不知覺。 一年又一年,時光總是悄悄地溜走,不自覺的來到這把年紀,也不自覺地把自己浸潤在回憶裡的時間越見增多。很多時候不經意又想起還沒上小學的時光,那時家裡還是亞答屋,夜裡客廳總是燃著一盞臭土燈,燈火昏黃裡有一股化學氣味,而阿愛表姐還沒嫁去巴生,她用過晚飯後多會到我家教我寫字,用她厚實的手掌握著我的小手,橫豎撇捺、工整地寫在格子簿裡。那時阿嫲總是板著一張臉,有一次我腦後長了一個無名腫塊,阿嫲帶我乘巴士去找農村土醫,下了巴士,郊區泥巴路不好走,阿嫲格外溫柔地背起小小的我,一路趕往土醫住處行去…… 一些看似不值一提的舊事,卻像是專程在這個秋意微涼的季節給我遞上一杯溫熱的咖啡。 【六日情 /那些花兒01】細葉雪茄花的記憶/紫石(史裡肯邦安) 【六日情/那些花兒02】偶爾想起藍雪花/紫石(史裡肯邦安) 【六日情/那些花兒03】生如夏花/紫石(史裡肯邦安) 【六日情/那些花兒04】心中住著靜電球/紫石(史裡肯邦安) 【六日情/那些花兒 05】孤挺花/紫石(史裡肯邦安) 【六日情/那些花兒 06】給自己買一株花(紫石/史裡肯邦安)
3月前
星雲
百格新聞
大紅花如何“脫穎而出”?成為大馬國花
根據新聞局資料顯示,當時農業部共提呈7種花卉,以作為國花的候選名單,即大紅花、依蘭、茉莉花、黃玉蘭、蓮花、玫瑰和香欖,最終由大紅花脫穎而出。
8月前
百格新聞
星雲
玫瑰/徐雲菁(吉隆坡)
玫瑰,是母親的名字,一個跟花一樣的名字,曾經她更似花一般的美麗。如今,她昔日的美麗都定格在泛黃的黑白照片裡。 關於美,母親已不在意,對於梳妝打扮的事,她只講求整潔舒服。我也不在意她美或不美,雖然偶爾我會念叨她頭髮直了就要燙髮,出門要穿美一點的衣服,不要穿拖鞋。比起外在,我更在意的是母親身心的健康。她老了,真的老了,尤其是離家後每一次回來,我都會覺得她又比之前老了。看著她那她笨重的身體,走起路來步伐緩慢和不再靈活的動作,我開始覺得年老是一件可怕的事。我小時候,那個幹起家務事手腳麻利的母親怎麼突然變得那麼脆弱,脆弱得就像個一摔會破的瓷娃娃。 常常想起與母親的往事 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中學執教的二十多年來,我幾乎天天都要見到母親。平日有上課,傍晚時我就會開車到母親家和她一同吃飯聊天散步。到了星期六和星期日,我多數會載母親到離小鎮不遠的小販中心吃她愛吃的幹撈麵,然後再到雜貨店或商場購買一些食品和日常用品。然而生活總是充滿變數,我和母親平淡的小日子因為我決定到吉隆坡工作而有了變化。準備開車到吉隆坡的那個早上,母親嗚嗚嗚哭得像個小孩,我一直安慰她,自己卻也止不住淚水跟著哭泣。 南北大道是一條隱形的臍帶,將再次離家的我和母親緊緊相連。和母親分隔兩地讓我更加珍惜與她相聚的時光。現在回到家也會像從前一樣帶著她吃她愛吃的,買她要買的,清楚的知道我能做能給她的也僅有這些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她的雙腿逐漸退化乏力,想帶她去旅行,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也因為害怕給我和妹妹們添麻煩拒絕跟我們到遠地旅遊。她的牙口不好,我現在有能力給她買的一些水果和美食,她已不能大口大口啃咬盡情享受。歲月對母親的摧殘除了慘不忍睹外,還參雜了一種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無奈與無助。 興許我也老了,近來常常想起一些往事。曾經母親總喜歡讓年幼的我和弟妹彎著雙腳側躺在她大腿上給她挖耳屎。有時她用的是耳扒,有時則用一種U型黑髮夾。每一次掏耳朵總是叫我又愛又怕;喜愛是因為感到舒服,害怕是擔心母親錯手害我變成聾子。曾經,母親總會坐在客廳裡光線充足的大門邊,叫我幫忙拔掉她頭上那三幾根銀絲。當時我竟一點兒都沒有意識到母親不再年輕。 我也常常記起母親曾經因為我和弟妹不聽話而生氣,怒打我們的事。那時候的母親脾氣火爆,我們沒有一個少捱打捱罵。那時候的母親很兇,但每一次開學前,她一定會幫我們將課本包好,也會為了我們和隔壁家的阿麗安迪學做肉包子,還有很多很多她為我們做的事,我都記得。時間是過得有多快呢?就這樣被母親罵著打著疼著,一瞬間,再抬頭母親已年近古稀。她說從前很多事已記憶模糊。 這一趟回家,她指著自己臉上的老人斑,問我她是不是應該塗一些保養品。我給了她一罐潤膚臉霜,叮囑她記得每一天塗抹。我又問她要不要染髮,她馬上說:“頭髮全都白了,這麼久以來也沒染,不染了,不染了,老就老啦!”看著眼前的母親,我真的啼笑皆非,一會兒怕自己老得皮膚像樹皮,一會兒又如此豁達接受自己老去的樣子。 時光流轉,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所追求,發現生活有得有失,真正能夠掌握和擁有的卻一點也不多,但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歡喜或憂愁,只要我需要母親,她一直都在。 玫瑰,我的母親,垂垂老矣,怎麼看她永遠都配得上這樣一個高貴美麗的名字。
11月前
星雲
全國綜合
花店在走廊上弄999玫瑰花
玫瑰象徵愛情,在2月14日情人節這天,許多人都會選擇熱烈奔放的紅玫瑰作為送給另一半或心儀對象的首選花卉。
1年前
全國綜合
星雲
木槿大紅花/余棋華(新山)
一天,我媽說要在屋外種棵木槿大紅花,她說她喜歡。怎麼這麼俗?怎麼這麼普普通通? 我媽若是喜歡玫瑰那也算是浪漫。選擇胡姬也很高雅。若說欣賞不適種的櫻花梅花,那也有某種情操。不然就吻合她身為人母的康乃馨,要不就清純的百合,或小小朵的茉莉花又香又可愛……哎呀,卻喜歡大紅花? 吾之品味清高上得了天。 一天,見到某人家裡客廳插了大紅花,用了椰葉支作花莖,擺在桌上那麼搖曳,感覺非常有熱帶風情。當時奪了我的眼目。 媽媽說喜歡大紅花,因為它開得大大朵,好像很開心。 再想想,好像也真是如此——花瓣綻放全開,一支蕊伸出來,像是伸出心。我聯想到的成語是心花怒放。媽媽不懂成語,她的領悟是大紅花很開心。 我漸漸留意起木槿大紅花的特性,雖是種在馬路邊、水溝邊,它都易長易活。不必那麼矜貴得要用多少雨水多少陽光,不,它不那麼計較,它是那麼友善的天天笑臉常開。 戀人羅曼蒂克的玫瑰、海外市場價高的胡姬、每年節日兒女們媽媽們眼裡的康乃馨……而大紅花長在溝邊;它沒想到,它真的沒想到,這裡人們捧它為國花。
2年前
星雲
城人小說
黃曉玲·藍婭的玫瑰園
藍婭把30張不同品種的玫瑰花照片上傳到社交媒體,1分鐘內已累積了數十個贊。
2年前
城人小說
文藝春秋
張永修/等待玫瑰——Waitrose 超市聯想
等待一座園子 種了玫瑰,五顏六色 嫁妝嗎,鑽石般堅固的諾言 等待你點頭開口 等待一個廚房 有精緻杯盤和烹調電器 米飯菜餚咖啡茶 哪裡性價比最高 少女卸下婚紗轉身步入廚房 嬰孩在哭,滾水在沸 丈夫就要下班,家婆在煲劇 花園呢?瓶裡插著不凋的玫瑰 注:Waitrose,英國超市名。名字拆開,直譯為等待玫瑰。 相關文章: 張永修/我所認識的作家鍾情(上) 張永修/我所認識的作家鍾情(下) 張永修/Bluebird*
2年前
文藝春秋
星雲
葉逢儀《永恆的愛-玫瑰油畫》個人畫展後記——時間的玫瑰/伊婉(雪蘭莪)
法國詩人Dominique Fourcade在其1984年出版的《Rose-déclic》如是形容玫瑰:“具廣泛象徵意義,從未具體指稱任何事物,卻在一切事物烙下深深印記。”玫瑰寓意豐富,集愛與美於一身;既純潔無瑕,但又曖昧不明,因而成為不少人幸福或痛苦的原因。就如王爾德在《夜鶯與玫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寫道:“Ah, on what little things does happiness depend! I have read all that the wise men have written, and all the secrets of philosophy are mine, yet for want of a red rose is my life made wretched.”王爾德讀完所有智者寫的書,掌握一切哲學秘密,但因缺少一朵紅玫瑰,生活如此痛苦不堪。 上星期的吉隆坡不時霪雨霏霏,但在市中心的文創園區GMBB,展示葉逢儀老先生油畫個展的四樓卻感覺寬敞明亮。我在那裡窺見無數朵玫瑰在鮮豔濃烈的色彩背景中安靜盛放,這些彷彿永不枯竭的花帶來一整個下午的歡欣樂觀。 藝術,既可曲高和寡,亦可與民同樂。在我看來,葉老的作品屬於後者。他對玫瑰情有獨鍾,描繪它們的形態早已駕輕就熟。朵朵玫瑰在他畫筆下嬌柔優雅、滿載情感,令人眼前一亮。每幅畫作綻放著生命力並洋溢著快樂和諧的氣息,讓人有種無憂無慮的感覺。 為了看不見的內心作畫 最喜歡一幅《唐朝的愛》,駐足欣賞良久。我這不折不扣的藝術門外漢觀畫只能憑感覺和聯想。此畫遠看,似貴婦風姿綽約的背面,與葉老的解說不謀而合:他是以那朝代對豐滿形態的不懈追求而作畫。當視線遊走於《紫色的愛》和《祥雲送愛在人間》兩幅畫的細節時,遍佈每寸空間的活潑色彩令我印象十分深刻,至今仍歷歷在目。 葉老非常隨和,我們的對話一直很輕鬆。他多次提及自己儘量不詮釋畫作的含義,留待大家自行解讀,所以“欣賞我的作品時,看到什麼便是什麼”,正如20世紀實驗藝術先鋒 Marcel Duchamp杜尚所言:“為畫面賦予意義的,正是觀賞者。”問葉老如何汲取靈感,他即告知並非為眼睛的藝術而畫,而是為了看不見的內心作畫;想到哪裡就畫到哪裡。耄耋老人的智慧,我們應多多學習。 既闖寶山豈可空手回?臨走時有幸見識葉老現場大筆一揮,這才發現自己一知半解,只看見油畫的表面,沒深入瞭解背後技巧的變化無窮。只見葉老時而用刀(刮刀,squeegee),時而用筆,時而用油,時而用布;這些技巧的磨練確實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累積。在這個事事追求快速和充滿變化的年代,博大精深的油畫藝術更顯得難能可貴,我為此戚然動容。
2年前
星雲
讀家
鍾雪芬 / 美是要用一輩子去完成的功課
美究竟是什麼?美不僅僅是一種認知,它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感受。我們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把美與眾人分享。提到美,就會讓人想起臺灣美學大師蔣勳。 那麼美到底是什麼?各家都給出不同的看法。 美是雕塑家羅丹說的:“世界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是作家林清玄說的:“人間最美是清歡”;美是大文豪莎士比亞說的:“玫瑰是美的,不過我們認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美,也是思想家莊子所說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學大師蔣勳則說:“美,是要用一輩子去完成的功課。”他認為美很簡單,就在我們生活裡。因而提出“生活美學”的理念,讓大家重新審視“美”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 ◢貴族後裔,古都西安出生,兩歲前移居臺灣 1947年,蔣勳出生在歷史古都西安,父親是黃埔軍官,母親是滿清貴族,有兄弟姐妹6人。1949年,他隨父母舉家移居臺灣,落戶臺北大龍峒。在臺灣,生活雖然清貧,父母卻很重視教育,蔣勳從小就要背誦古詩,做錯事的懲罰,不是抄詩,就是背詩。 然而,當時的讀詩背詩予他而言只是懲罰,談不上美。 ◢美的啟蒙者——母親 母親是影響蔣勳最深的人,亦是他對美的啟蒙者。 “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遇見比我母親更會講故事的人。”蔣勳母親曾和外祖母守著一幢古宅,聽著許多仿如大觀園的家族故事。這些故事,在母親刻意渲染之下,竟成了神奇有趣的古老傳說,是蔣勳記憶中最早的文學感動。年幼時在大龍峒廟口看的歌仔戲,更激發他對藝術世界的嚮往。 ◢在西方回看東方,重新發現美 大學期間,蔣勳選修了歷史學系。史學的訓練,讓他開闊視野,改變之前的浪漫主觀感,開始走向知性客觀的藝術史研究。而後,有感在一個環境太久會失去對美的敏銳度,一顆欲往外發掘美好事物的心蠢蠢欲動。1972年,他離開臺灣到巴黎留學,渴望在遙遠的西方尋找對美的覺醒。 他在法國學習各種藝術理論,卻驚覺法國老師對中國京劇和崑曲頗為讚歎。這讓他重新發掘中國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法國老師更提醒他:回到中國。老師認為,中國藝術不受形式限制,反而給予欣賞者很大的想像空間,這是西方藝術所不能企及的。 眾裡尋它千百度,慕然回首,美,卻在燈火闌珊處。 ◢他是林青霞唯一偶像,半顆安眠藥 在林青霞生命中最黑暗的時期,是蔣勳救贖了她的靈魂。 2002年,林青霞71歲的母親因為抑鬱症跳樓自殺。而後張國榮和黃霑等好友皆陸續離世,讓林青霞陷入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加上父親身患重疾,更導致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痛不欲生,精神幾近崩潰。朋友為了安慰她,送她一套蔣勳的有聲書。她一聽就入迷,從此和蔣勳結下深厚情誼。 林青霞說:“你們把我當偶像,而我的偶像是蔣勳老師。他的聲音是我的半顆安眠藥,能給予內心安定的力量。” 談及林青霞,蔣勳卻很淡然:“我不想把文學、藝術弄得那麼偉大,但有時候有那麼一個安慰的時刻,對她的心情很重要。我覺得文學是一種救贖,在人生的關口有時一句詩或一張畫就可以讓她過關。” 在蔣勳的感染下,林青霞開始嘗試書法、繪畫和寫作。藝術燃起了她的激情,重拾昔日自信心,甚至還發願:“60歲時要成為藝術家。”如今,林青霞分別寫出《窗裡窗外》、《雲去雲來》及《鏡前鏡後》三本散文集,再次活出精彩人生。 ◢他是美學大師,更是一位善述者 蔣勳是一位善述者,每個話題都能讓人有深深的代入感。 自90年代開始,蔣勳做起了美學宣講,在臺北、高雄兩地講《紅樓夢》,將美學從大學課堂延伸到社會,是現在音頻節目《蔣勳細說紅樓夢》的原型。講座聽眾來自各個階層:有豪門貴婦、名人明星、商賈人士,也有販夫走卒。 記得有一次講完《紅樓夢》後,醃菜朋友送了蔣勳一條籤滿名字的內褲。他們告訴蔣勳,他講述晴雯和寶玉交換內衣的情節讓人感動莫名,所以他們要跟蔣勳交換內衣。這樣的“禮物”,或許讓人費解,但這是聽者真正感受到了美才有的“親密感”。 ◢美,是一種平衡 現在,已屆智慧之年的蔣勳在池上住了下來。一年中一半時間在池上,另一半則在臺北。在池上,他看遍風花雪月,麥浪滾滾,作息規律,活得愜意自在;在臺北,他開講座,辦畫展,與眾人擠地鐵,沾沾人間煙火。蔣勳認為,“美”不僅在自然裡,也在生活裡。最好的美是在生活的平衡裡,這樣美和生活才能夠細水長流。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美是簡單的,它就在我們生活裡。 【蔣勳的3本書】 每位蔣粉心中都有一本最喜歡的蔣勳作品。林青霞隨蔣勳帶領的文化旅行到吳哥窟,帶的唯一一本書就是《吳哥之美》。白天讀它,晚上也讀它。中國古典文化學者葉嘉瑩說:“蔣先生的感覺非常敏銳,他講《紅樓夢》,不但細緻,而且非常深刻,尤其他能夠把這種細緻深刻的感情用很有學理的語言表達出來。”而我,則鍾情蔣勳的《孤獨六講》。對書中那句“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感觸頗深,印象深刻。 今天就和大家介紹3本蔣勳作品:《吳哥之美》、《蔣勳紅樓夢青年版》和《孤獨六講》。 ❶《吳哥之美》 蔣勳去過吳哥窟14次,仍說:“我還想要再去。”他帶過徐克、林青霞、狄龍等人去過。覺得吳哥城像一部佛經,經文都在日往月來、花開花落,生死起滅間誦讀傳唱,等待有緣人領悟。 “吳哥,如此莊嚴,如此華美,不可思議。”蔣勳說。 吳哥,位於柬埔寨西北方,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以雄峻建築和精細浮雕聞名於世。它曾是座輝煌王城,在戰爭肆虐下,讓它從繁華走向沒落,湮沒在熱帶雨林裡,成了一片廢墟。400年後,這座沒落王城才被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所發現。 如今,文明重現。 這不只是一本旅遊書,它是旅途中被一朵花、一面微笑、一塊殘石所感動的體悟。吳哥,是印度教與佛教信仰的藝術極致;是在方正與有無中體現最深的東方哲學;是身體向上攀爬時的心靈朝聖;是在山與水之間尋找人的定位。書中20封寄給Ming的信,娓娓訴說著吳哥王朝的諸寺遺址,那些精細華美的雕刻、鬱鬱蔥蔥的景緻、古老迷人的傳說,觸動著你我的心靈,它是那樣深刻,卻又如此寧靜。 ❷《蔣勳紅樓夢青年版》 一朝入紅樓,終生夢不醒。蔣勳至少把《紅樓夢》讀了二三十遍。他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裡面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紅樓夢》就如同自己的生活,即使瑣瑣碎碎、點點滴滴,仔細看去,也都應該耐人尋味。讀得久了,便會發現自己也在書中。有時候是林黛玉,孤獨自我;有時候是薛寶釵,功利心重,有時候是史湘雲,天真直率……”老師說道。 蔣勳講《紅樓夢》,就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體會。在這本有聲書裡,老師以他渾厚的聲音,引領大家一同探索大觀園裡的人事物,他們有的很真實,有的很感性,有的很深刻,有的也很美。 ❸《孤獨六講》 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它讓我們更有力量,是生命圓滿的開始。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在這本《孤獨六講》裡,蔣勳以六個面向去解讀孤獨。分別是內心情感無處可訴的“情慾孤獨”,字句無法溝通的“語言孤獨”,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獨”,壓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獨”,思考者不為人理解的“思維孤獨”以及世代價值交替所造成的“倫理孤獨”。 孤獨其實並不可怕,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所以,好好珍視孤獨的瞬間吧!當我們與孤獨共處,我們將更瞭解自己。 ▲▲作者 鍾雪芬 簡介 倫敦大學資訊及管理學學士。喜歡閱讀,熱愛寫作,更享受說書。現為全職閱讀推廣人,以優雅之心品讀人生。每週三在YouTube頻道《雪芬說書》說一本好書。每週日在臉書以文會友,分享生活點滴和閱讀樂趣。 《雪芬說書》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irley813/
2年前
讀家
文藝春秋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林芷妤/新時代情話
加入永遠是千古 流傳的秘方 不同的是永遠 在通貨膨脹裡降價 後來,誰都可以在空心 抹上一層亮晶晶的 廉價浪漫 誓言有山海 唯泰山滄海能永恆但 紙上山海只能 悽美假借詩風吹過的 盜版古話 食之,無味 天塌黑了 流星又加進來 時則加雨 歌詞偶像劇對白 加料減料 使整鍋劇情變質 愛字隨地撿 加多了細菌 便沾染每個字符 播下慢性心形病毒 且療方目前沒有 有心人會偷混迷藥 夢有嫁衣 婚紗幻影 糊弄不清醒的姑娘 永不醒來 心也等不及 一朵玫瑰的花期 不願小火慢燉 大火的後果 是把快餐也燒焦 偏偏技藝不良的愛情速食 氾濫新時代的屏幕 傻女孩的味蕾 化苦為甘 相關文章: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林芷妤 / 新時代情話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廖愷琳 / 我們可不可以暫時不要長大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張容瑄 / 報紙愛人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呂亦熙 / 跌跌撞撞的我們於是出沒在這年紀(節錄)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陳弘毅 / 小學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梁城熙 / 逃離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甯泓聲 / 沖泡飲料區之圍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楊澤安 / 四輪車戰神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傅譯萱 / 我會找到島嶼 【零刻度詩社作品展】連宏勳 / 伊甸
2年前
文藝春秋
國際拼盤
男子撿垃圾桶玫瑰贈妻
情人節玫瑰價格急升,想省錢又想哄哄另一半開心可怎辦呢?中國江蘇常州有人夫想出了“0元”環保方法──在垃圾桶撿拾別人丟棄的玫瑰花送給妻子。本以為這是“花式找死”的做法,沒想到妻子收到的反應超意外,網民看後都大讚“絕世好老婆”,“真羨慕”。 從影片見到,男子撿走一大束玫瑰花後,表情相當滿意,更嗅一嗅玫瑰花的氣味,之後在妻子催促下把花束放到車子的後尾箱。 在垃圾桶撿玫瑰花再送予妻子這個舉動,無異於“自殺”行為,沒想到妻子反應超乎意料。妻子表示,當晚她們下班回到公寓門口,丈夫看到垃圾桶有一大束花,“就看著挺新鮮的嘛”,於是把它撿回來放在店裡。 妻子指出,數了大概有52支玫瑰,認為情人節只是一種儀式,“別人不要了自己撿回去放店裡裝飾一下也挺好的。我們都結婚了,無所謂”。她又說,雖然丈夫沒買花,但向她派了紅包,直言“要花那個也沒啥意思”。 事件引來網民熱議,大讚該妻子是“絕世好老婆”,“真羨慕”、“真通情達理”。不過也有網民明言無法接受,“注意衛生吧”、“可以不買,也沒啥,但是撿垃圾桶再送我可能會不太高興”、“不如不送”。
2年前
國際拼盤
全國綜合
大馬女生每週收到陌生人送花?烏克蘭女子贊“大馬女生真幸福” 網疑惑
一名烏克蘭女子日前在吉隆坡街頭收到陌生人送的花束,對方告訴她,大馬女生每星期都會受到陌生人送的花,讓女子直呼“大馬女生真幸福”?
2年前
全國綜合
全國綜合
金馬侖氣候異常 花農改種菜 情人節市場“要花沒花”
2月是中西情人節,但金馬侖氣候異常寒冷,加上種植者大減,以致情人節市場“要花的時候沒有花”。
2年前
全國綜合
更多玫瑰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