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生存法则
山林珂普
郭于珂/拒绝共食会招来蛇?
长大以后,总觉得农历新年非常无趣:长辈过世、传统凋零、年菜变味、亲戚生疏。但自从我发现许多原住民也会庆祝这个节日后,每一年都格外期待。这些住在山林里的朋友,通常因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与华人通婚,尽管大部分后代的华人血统早已稀释,但许多村子至今仍庆祝农历新年,只因担心华人祖先“没饭吃”、“没钱用”或“没衣穿”。 这个蛇年,当亲朋戚友都在南北大道上塞车时,我却一个人跑进了柔佛上游人(Urang Huluk)部落。其中一户家庭的“华人祖先”是马共在紧急状态时期丢下的女婴,被一对原住民夫妇收留后,取名为“Kinah”。虽然无法得知此名的具体由来,但极有可能源自于福建话的“孩子”。据说,这个弃婴的原生家庭从未与她相认,甚至可能至今都不知道,他们的后代正默默地在森林里庆祝农历新年。 作为一个从小没帮阿嬷准备过年菜的城市小孩,我每次在原住民村过节都非常崩溃,因为他们的农历新年不只是与家人吃团圆饭而已,还要宴请一整个村,所以我的田野工作就是剥一整天的洋葱或削一整箱生姜,甚至得用到巨型大锅来烹煮料理,并出动“划桨板”来搅拌食物。有意思的是,许多没有华人血统的村民还真的会穿上红彤彤的唐装和旗袍来拜年,品尝这户家庭精心准备的宴会,反而是我这个拿着相机走来走去的“纯正华人”,好像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Punan禁忌:原住民的生存法则 事实上,马来半岛原住民社会崇尚极简主义。在我拜访过的许多家庭里,一般都没有太多的家具或餐具——他们平时睡觉躺草席、煮饭蹲地板、吃饭用手扒。神奇的是,在资源如此匮乏的环境里,却鲜少有人饿死,这是因为他们有个非常强大的社会保护机制—— Punan禁忌(又称 Punen、Pehunen、Kempunan 等)。 所谓的“布南”,是“灾难”或“不幸”的意思。打个比方说,今天有3个男子进森林打猎,若男子A没有收获,另外两个男子B和C就得与他共享猎物,否则会触犯Punan禁忌。若男子A因为害羞而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但心里其实很想吃,那他也会触犯Punan禁忌。 还有一种情况是,男子A自己进森林打猎时,刚好碰见一个不认识的男子D在烤野猪。即便男子A不想吃野猪,也必须稍微触碰一下,否则仍会触犯Punan禁忌。 触犯Punan禁忌的后果是什么?不外乎走路会跌倒、进森林会被蛇咬或遇到老虎,甚至有可能会生怪病。为了避免自己遭遇不幸,大部分原住民都会谨记这个禁忌,也不容许出现挑食的情况,大人煮什么全部都要吃,若真的不想吃,则得做一些“小动作”或是默念“咒语”,化解掉Punan的惩罚,而每个族的作法都不太一样。例如,彭亨的士美莱族(Semelai)会触碰食物,并说“lai se koh, yek jama”,意思是“鬼,我已经吃了喔”,以提醒看不见的灵别惩罚挑食的自己。至于柔佛的上游人,则有一种更有趣的化解方式。老一辈的人说,若他们不想吃特定的食物,同样必须用手稍微触碰它,然后大声念出“tessnene, pinas pinas, ular mati, aku hidup”,意思是“蛇会死去,我会活下”,并用口水涂抹嘴巴和耳朵后面。至于霹雳的色迈族,虽然不会念什么特别的“咒语”,但也会触碰食物,然后涂在脚边,避免蛇来咬他们。 除了畏惧蛇或老虎,很多原住民也非常害怕在河边遇到鳄鱼。我的色迈族朋友举例,士林河(Slim River)与乌鲁安南(Ulu Bernam)的交界处曾是鳄鱼出没的高危地带,因此住在附近的原住民只要看到有人吃东西,都会去尝一口,因为他们相信共享食物可以避免彼此遭鳄鱼袭击。 还有一个上游人告诉过我,自己的祖父就是因为触犯Punan禁忌而被鳄鱼活活吞掉的!据他回忆,祖父当时不小心在出门前表达想吃番薯的“愿望”,但因为忘了吃一口就出门去了,所以在河边遇到鳄鱼,最后连尸体都找不到。 共享不只是生存之道 换句话说,Punan禁忌不仅关乎“共享”精神,也涉及满足“口欲”。若担心自己触犯这个禁忌,就不能屯粮、不能挑食、也千万别乱许愿。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食物都能透过“小动作”或“咒语”来化解Punan禁忌。比如,对彭亨州的色末贝里族(Semoq Beri)而言,“炒饭”的Punan是最严重的,若家里有人煮了炒饭却没有吃的话,那你很有可能会遭遇不幸长达1个月、3个月或半年之久。与此同时,上游人用来祭拜Datok Keramat神灵的“三色糯米鸡饭”也无法靠一句“tessnene”来挡灾。 我猜想,很多punan最重的食物都是“米饭”或“糯米”,很有可能与古时候物资稀缺有关。尤其原住民社会并非全部种植稻米,生活上的主食大多为木薯或番薯类,所以这种共享精神变得更加重要。 由于有这个强大的社会保护机制,我每次进森林做田野,从来不会担心自己饿死,也不会挑食。省去家具和餐具后,我也会跟着他们一起盘着脚丫坐在地上,用手扒饭,享受这种跨族相聚和共食的美好时刻。 记得有一次,我无意间透露想吃上游人制作的传统榴梿糕(lempok),没想到全村人立刻翻找自家冰箱,看看是否还有剩下的。最终,他们真的找到一包送给我。正当我准备离开时,朋友赶紧递给我一把汤匙,并叮嘱道:“你先吃一口再上路,否则会触犯punan禁忌。”对于原住民来说,共享不仅是一种生存智慧,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或许,“共食”才是最有意义的过年仪式。 更多【山林珂普】: 郭于珂/家在吉隆坡国际机场 郭于珂/被创造的“种族” 【新专栏登场】郭于珂/晨间的报时鸟
1月前
山林珂普
更多生存法则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