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常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生老病死
优活
资深心理谘商教授杨蓓/让心安定下来,比开心来得重要
资深心理谘商教授杨蓓坦言,当我们要改变一种生活型态,它不一定是让我们开心的。而是能让心比较安定下来,这也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当我们安定时,能比较看清楚自己的转变,并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学会接纳自己……
3月前
优活
星云
医思3篇/黄轩(胸腔暨重症专科医生)
01/“医生,你是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 这是病人、家属以及记者们经常问我的问题。作为一名急重症专科医师,我是如何应对压力的呢? 其实,我一直感激童年时光中,在马来西亚槟城,我常常在碰触的那些古文诗赋和流行歌曲。 那是我度过无忧无虑的时光,让我沉浸其中,忘却生活中的繁杂纷扰。在那些文字与旋律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衡,从而坚定地面对着每一次的挑战。 然而,现在的我明白,真正的压力缓解不仅需要艺术和音乐的陪伴,更需要内心的调整和思维的转变。我学会了倾听自己的情绪,与困难和挫折进行对话。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比如阅读书籍、与亲友分享心情、参与运动等。这些都成为我释放压力、提升自我能量的方法。 作为一名重症专业医生,我深知艰辛与挑战,但也深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只有在面对压力时,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成长和进步。所以,我鼓励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与压力和平共处,让内心浸润于深度和内涵之中,成为更加坚强、平衡的自己。 02/医生,也会犯罪的! 医生,作为社会中备受尊敬和信赖的职业,通常被赋予了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然而,正如“医生是人类,不是神类”这句话所强调的,即使他们身负重任,也不能免俗地会受到各种诱惑和负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犯罪的发生。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受到私利的驱使,背离职业道德,进行不法行为。他们可能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过度治疗患者,甚至使用不必要的药物或手术手段,以获取更多的收入。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一些医生可能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滥用职权。他们可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地位,对患者进行不当的操控和剥削。例如,他们可能滥用处方权,开具过量的药物或滥用精神类药物,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或控制欲。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医疗伦理,也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和尊严。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医生可能涉及贪污和诈骗等犯罪行为。他们可能利用职权,从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中谋取私利,甚至与不法商家勾结,进行非法交易。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医疗行业的公平和公正,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和信任。 医生的犯罪行为不仅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他们的行为削弱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使得人们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产生怀疑。这不仅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形象和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防范和减少医生的犯罪行为,我们需要加强医疗行业的监管和自律机制。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行业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患者和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及时揭露和制止医生的犯罪行为。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医疗行业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媒体应客观公正地报道医疗行业的动态和问题,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和评价医生的职业行为。同时,公众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医疗行为的辨识能力,避免受到不法医生的侵害。 总之,医生虽然是备受尊敬和信赖的职业,但也存在犯罪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加强监管和自律机制,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以维护医疗行业的公平、公正和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患者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障,让医疗行业真正成为救死扶伤、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 03/医生价值非凡 最近我似乎终于领悟了“朝花夕拾”这四字所蕴含的深意。就如同那晨曦中的花朵,清新绽放,却在黄昏时,才懂得去拾起,细细品味,而那时:“是否,已经太晚了”呢? 我恍然发现,我一生中追求东西,其实这些,早已悄然无息地,存在于我的生命起始之处,只是那时的我懵懂无知,我未能察觉,你们会吗? 小时候在槟城,在那个炎炎夏日的小岛上,我追逐着那杯中冰凉的冰块,我往往却忽略了,我手中那支简单童玩。而当我长大,历经沧桑,我回首望去,那些所有童玩,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那时的欢乐,那时的纯真,都已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怀念、无尽的遗憾。 我想我的青春岁月,在槟城发芽亦是如此。 身处青春时,往往无法感受到青春的美好,只知道一味地,年少追逐未来梦想。然而,当青春渐行渐远,我又发现:那些曾经的欢笑、泪水、挫折和成功,都是如此的珍贵和难忘。 可惜的是,我如同这个世间,每个人一样,我无法同时拥有青春了,还同时对青春有感受,我们总是,只有青春成为过往:出现在回忆中,我们才想追寻那些逝去的岁月,多么的美好、多么的珍贵! 在我的人世间,太多的东西,真的要等到它消失,我才能明白,其价值的存在…… 就像那童年的玩具,就像那段不复返的青春。 然而,即便我无法回到过去,我们依然可以珍惜现在,把握每一个当下的回忆,我的病危、病急和病人在他们在人世间,生命最后阶段时刻,都让我生命过程中的每一刻,仍充满了感动、感谢和感恩,此生除了过完我生老病死的一关,能当医生,这也是:我的价值非凡啊!
6月前
星云
有故事的人
为他人安排最后的精彩
生老病死乃人生的必然,无需避忌也无人再避忌了。与顾客谈生死之道,感觉就是在谈论人生的下一个旅程和景点一样。
1年前
有故事的人
星云
【如意安详】难得糊涂/何国忠
新年夜晚,老人坐在窗前仰望广漠蓝空。一颗流星划过,坠落在黑暗之中。他低下头,看着前面两条路:一条阳光普照,鲜花盛开。一条阴暗潮湿,蛇蝎遍地。突然发现自己正步行在第二条路上。他大惊,绝望大喊:“回来吧,我的青春,让我重新选择我的路。”这一喊,把自己弄醒了。大喜,原来是梦。他不是老人,他还年轻,梦中走错路,陷入困局,醒来就是重来,前路宽广。 在绿原的《绕指集》读到此故事,法国作家让·波尔·里希特撰写,志在说教。我脑海中跑出几幕小学情景,老师带着藤鞭,但无阻学生喧嚣和蹦跳。又想起干浄白衣蓝裤,总在放学时看到一二处污渍。没有珍惜光阴的概念,虽然功课应付自如,底子却是好玩放任。绿原说“作者故意把它只写成一个梦,以便给主人公留一个亡羊补牢的机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浅白道理。几十年寒暑,活得如何,心中早有账本。里希特的小故事,上年纪者读来只有青春不再的无可奈何。路好路坏,皆是过去。年轻人有梦,年长的人不曾破例,认老时候,梦更多更频,进入里希特所叙述的梦境不无可能。不管途中有没有绝望高喊,醒来独坐窗前仰望广漠蓝空,感叹一句,岁月不可能回头了。 鲁迅有一篇题为〈立论〉的散文,说有孩子出世,办满月宴,有客人说孩子将来发财,得到主家感谢。又有客人说孩子将来升官,也得到主家恭维。却有一客人说孩子将来会死,引起众怒,被痛打一顿。口不择言不遭人喜,社交场合有本身约定俗成的准则。与其说人类热爱谎言胜过热爱真理,不如说一般人怕老、怕病、怕死,忌讳不吉利唇舌。 人人希望长寿、健康、样貌永驻,没有人愿意目睹身体退化,不过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防老、抗老,保持青春心态,不过是人生过程中的美学调剂,拉锯一阵,最终理解人在宇宙间渺小如尘埃,地球不因我们出现才开始转动,也不因我们老去放慢转动速度,懂得拿捏就是艺术。“艺术”是绿原所用词汇,我借来一用。 不必担心无所事事 “使臣捕兽逐麋,已老矣。使臣坐策国事,尚少也。”这是《鬻子》中鬻熊自我介绍。他在周文王面前辩护自己在猎场虽然无法像年轻人一样英姿凛凛,但是献策助国,90岁的他不言输不认老。古今中外,宁在职场上病故的人不少,战国名将廉颇的例子家喻户晓。他年老不忘战场,无奈赵王拒绝,郁郁而终。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批评者有其立足点,生老病死是常态。虽然有一些人在体质或心理比同龄人强大,但是从亮丽舞台退场是迟早事,坚持不老只会增加被羞辱的风险。 1950年10月周作人写信给康嗣群,说他托友人方纪生找书画大家陆和九,刻自己笔名寿遐一印,不料误刻成遐寿。方纪生拟请陆和九重刻,但周作人觉得篆文有意思,既已刻好,干脆配合篆刻,改自己笔名。寿遐或遐寿,皆高龄之意。当时周作人65岁,他在1948年已自称“寿遐老人”,早已认老,笔名刻错,小事一桩,顺其自然,更见韵味。 郑板桥留有“难得糊涂”四字让人喜欢。所谓糊涂,实则清醒,那是回应扰攘社会的策略。利害关系此起彼伏,乱世之时更要掌握分寸,进退拿捏考验个人智慧。人情若不练达,天天如履薄冰,身陷险地或不知。糊涂的清醒或清醒的糊涂,不过是为自己寻找安宁之地,不害人,走走小我路线,要求不高,不应苛责。难得糊涂,充斥着浓浓的自省成分,郑板桥写下来,提醒自己天天反思。过去既然是自己走过来的,未来当然也要自己走去。少点得失心,也要为“不做名人而奋斗”,这是巴金晚年写信给冰心时说的话。 3年疫情期间,我大半时间在看书,疫情过后,给书本的时间不减。翻书之余,读不少作家涉及退休或晚年生活。“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这是杜甫名句,诗人早就告诉我们不必担心无所事事,自在的生活不是人人享有。“感谢造化给予了我多余的岁月和家国的安宁,我可以除了照顾我自己的内心以外,不必再追求什么身外的东西,于是读书变成了漫步山阴道上,随处都可留连了,这回才真的懂了于不求甚解之中,每有会意的乐趣。”我读书不忘寻章摘句,鹤西在《初冬的朝颜》提及退休10年的生活,这是上了年纪的人的心得。
1年前
星云
星云
父亲/起航(吉隆坡)
母亲和我生活在诚惶诚恐之中,生怕他突然发作,又一轮折腾,苦了自己,也累了家人。
2年前
星云
优活
爱长在【生命留书】/最后一封道别信
姐,我不知道要怎么让你发现你的闪光点,可是对于姐姐的这个身分,我一直很庆幸在我人生当中是由你来胜任的。我常常拿不定主意,也常常为了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来询问你的意见。我不在了,我不担心别人对你不好,而是担心你不知道自己的好。答应我,真的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吗?因为你值得。
2年前
优活
读家
张启川 / 怪物敲你门
派霍克受到女作家莎帆·多德启发,写下这小说。莎帆·多德47岁因癌骤逝,生前已构思了故事大纲,可惜病魔的侵蚀,来不及完成小说,莎帆的编辑把故事大纲告知了派霍克,好让他来完成莎帆的遗愿。 生老病死是必经过程,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慢慢走向死亡。《怪物来敲门》讲述主人翁康纳在母亲患癌后的难过与不舍。故事混合了梦幻与现实来描绘少年康纳内心的恐惧,小说出版后广受好评,书籍也获得了两个大奖:卡内基文学奖与凯特克林威奖。 康纳童年不愉快,父亲在他5岁时抛妻弃子。学校里的霸凌让他思之心寒;回到家,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日愈衰弱。康纳每天都活在恐惧中;他得提防放学途中遇到霸凌者,更怕母亲突然撒手人寰。 噩梦降临,每晚12时07分,一只附在树上的人脸怪物就会来骚扰他。怪物想要与康纳交易,它会向康纳说出3个故事,康纳也得说出一个内心隐藏的秘密以作为交换,若达不到要求,他会被活活吞噬。 第一個故事:王子担心国王被新王后迷惑,影响自己未来的冠冕之路,于是四处散播谣言以利用人民力量把王后轰下台;但事实是年轻的王后乃贤淑妻子,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年迈的国王,但王子为了得到权力而不择手段陷害继母。故事讲述了我们肉眼所见不一定是真相,人们往往会被有心人的掩饰蒙骗。 第二個故事:一位药剂师不断恳求牧师,让他砍伐教堂旁的紫杉树以制成药物,因为他深信杉树能医治百病;但牧师拒绝了,并在教坛上说了无数药剂师的坏话让他名誉扫地。可当牧师女儿患上恶疾,他竟舍弃信念,以换取女儿的性命。故事概括了人的信念极其脆弱,一旦遇到绝境时就有动摇的可能。 第三個故事:男孩厌倦了长期被视为隐形人,继而报复欺侮他的人。康纳恢复意识后发现自己就是那个隐形人,欺凌他的同学已被他殴伤送院。 放手母亲离开人世 轮到康纳说出第四个故事时,大地突然裂开一道大缝,他用尽力气抓着母亲的双手,不让她掉进万丈深洞。其实康纳心理面临无数交战,他知道母亲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化疗让母亲痛不欲生,虚弱的母亲也预料到自己的人生之旅即将终结。最终,他只得面对现实,放手好让母亲安详离开人世。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修课,许多人都对死亡充满恐惧。作家以婉转的手法探讨这个沉重的课题,其实怪物是康纳的脑海中幻想出来的角色以驱散孤独感,怪物也隐喻康纳的潜意识,透过正视自己一直不敢面对的问题并学习接纳母亲的伤逝,康纳跨过了青春这个门栏,并鼓起勇气迈向前方充满未知数的成长之路。
2年前
读家
星云
其静乃是安乐 / 白幽灵(怡保)
生老病死是一个轮回,只要降临在这个世界,那就逃不过这四个字。生,是一切轮回的开始。有些人比较幸运,一生不被病痛折磨,有些人却缠绵病榻。老,是身体的自然磨损、退化,无可避免的过程。死,是一切的终点。 会忽然想到生老病死这四个字,是因为我的婆婆近期身体逐渐变弱,生活开始需要有人在一旁照顾。我的婆婆在几年前不小心撞到了膝盖,从那一年起,她的腿脚就不太利落,需要用拐杖走路。家里人都明白老人家不能不走,以免肌肉萎缩,所以我们也很鼓励她多活动活动。但是我这一生要强的婆婆啊,即使在脚已经痛到弯不起来的时候,还是坚持要在大家上班的时候独自洗冰箱、擦窗口,然后造成脚更痛了。 每逢这个时候我们都很痛心。劝她,她这头答应得好好的像个乖孩子,隔天大家都不在的时候又像是一个逮着家长不在家的老顽童继续忙碌。骂她,语气重了点,婆婆又开始委屈、伤心,觉得我们都不念她的好,不明白她的心。有时候她任性起来,还喜欢在我们面前放开拐杖踉跄地走几步,看得我们心惊胆跳的。其实我们都知道婆婆求好迫切,她希望自己的脚可以像以前一样健步如飞,甚至跑起来、骑脚车都没有问题。她也想告诉我们她的身体还很硬朗,还很能干,不需要担心。 它迟早都会到来 每一天都很平常地过着,直到来到了今年2022。去年两年因为冠病的原因,我们都没出去外面用餐,也很少带婆婆出去兜风。婆婆在家里也待得无聊,每天就期待着我们回家陪她说说话。从今年进入3月份后,婆婆的身体频繁不舒服,即使看了医生,也没有任何一个医生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些病痛。我们能够明白这是因为身体的各个部件就像机器一样,长时间地使用造成了不可逆的磨损。机器的零件坏了可以更换,人类的身体器官坏了却不是说要换就换。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婆婆的日常护理需要有人轮流照顾。倔强的婆婆有时候不愿意我们服侍,有时候会闹脾气,有时候又太急性子,而有时候又太消极,经常在那边叹:活着,苦啊!照顾老人家不可能不累,家里人总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濒临崩溃的时刻,但是还是得绷着。我们没有办法感同身受,所有的“我理解”的言论都很无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路程。生老病死这个轮回不管再怎么延迟,它迟早都会到来,也许是在60岁到,也许是在80岁到,也许有人可以活到100岁才来到终点。我不知道这4个字会停在哪一天、哪一刻,我也不愿意去想……我只希望所有我爱的人,都能安乐。
2年前
星云
VIP文
吴娟瑜 | 生·老·乐·死
北京陈思寇老师从学校退休后,度过了将近40年的快乐晚年生涯,她掌握两项前提来照顾自己。一、活着的时候减少病痛,每活一天都是快乐享受。二、走的时候要痛快安心,不造成子女负担。 “生老病死”似乎是既定思维,总认为多活一天人生就少一天,而且是往“老去”迈进,更可以说“老”和“病”是孪生兄弟,渐渐老了,病痛一定跟着来。 一位学员家里开医院,她说:“一位90岁老妈妈固定来拿药,只要跟她打招呼,她就说——唉!就是吃不死呀!看她没人陪伴,拄着拐杖,走路一瘸一拐,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她。” 老了,谁照顾?老了,一定要让自己长期在病痛中吗?又,这是必然的过程?还是可以提早预防的呢?如果及早把“病”这个阶段做个规划,让它变成是“乐”的生活模式,然后到了尘归尘、土归土的末端时分,就“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vip_content_start] 在台湾卫福部的统计里,银发大大人平均卧床7.3年才过世,卧床代表了失能状态,不但生活起居需要人手照顾,花费的金钱也是一大负担(听说至少需准备台币300万),就算有长照2.0的辅助,家人仍要长期投入精神和体力。 为了减少政府在长照上的负担,也为了减轻家中子女的劳累,“健康老”的概念于焉产生,也就是“死亡”虽是不可逆,至少介于“老”和“死”之间,不必让“病”占去太长时段,这个观念和做法也不是等“老”了再说,而是20岁起即可灌输这样的观念,从年轻即懂得养生之道,一生减少病痛,到最终真能享受“寿终正寝”的福分。 “健康老”,其乐无穷!北京陈思寇老师从学校退休后,度过了将近40年的快乐晚年生涯,她掌握两项前提来照顾自己。一、活着的时候减少病痛,每活一天都是快乐享受。二、走的时候要痛快安心,不造成子女负担。 陈老师认为身体要健康,除了和遗传有关,还要把握另外两个,一个是每天锻炼身体,勤快走动;一个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早注意变化,找对方法改进。有一回起床,闪到腰骨爬不起来,通常家人会往医院送,但独居的她把长年学来的穴位按摩轻揉重捏,躺了一会儿,逐渐恢复而爬起身,而后谨慎小心的她,不让腰痛再犯。 除了规律的日常生活,她注重提升精神境界,建立学习计划,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易经、阅读、剪报、看球赛转播,她建议电视整天开着,好像有人陪伴,也跟得上时代的资讯。陈老师每天既忙碌又充实,她说:“我没空寂寞”。 子女想请人照顾,她嫌碍手碍脚,一个人来去自如,其乐无穷;她规定子女不要常来探望,每两周来一次即可。她说:“儿女不来是常态,来了是惊喜。” 手边的钱财,陈老师也不苦守,儿女过生日她送上礼金,她说:“与其死后分产,大家闹得不愉快,倒不如现在就有福同享。” 实践“快乐走”陈老师真的在“老”和“死”之间以“乐”来度过,网络“中老年讲堂”影片中,她分享人生真谛:“给周遭的人快乐就是快乐”,还说“分离是正常,不让悲伤来受累。” 94岁时,陈老师虽有肾脏病痛,但要求子女不要把她送到医院,更不可用开刀延续生命,她认为这一生赚到太多了,越不怕死,就死不了,直到2017年9月16日,年事已高的她身体不支,知道病情不可逆,10月17日开始断食,只喝水,不准家人灌食,到了10月21日滴水不沾,当天下午5点13分安详离去。 在划下人生休止符时,这位实践“健康老”的银发大大人,以最尊严的方式告别世界,也给她的儿孙,包括我们这些非亲非故的晚辈学到了宝贵的一课。
3年前
VIP文
更多生老病死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