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生鮮食品

(新山1日訊)市場行情不好,遇上週六至星期二開齋節連假,國人短期出遊,或回鄉掃墓潮等衝擊,“開齋節前後期”原本應“大賣”的蔬菜與生鮮食品,同比去年,銷量大幅下降,跌幅最高達50%。 另外,基於開齋節連假,今日由各市政廳管轄的傳統巴剎尚未開業,私營溼巴剎雖率先開業,但採買人潮還未迴歸,受訪業者皆感嘆近期市場好靜,不如往昔。 至於各生鮮食品價格,柔州本地栽種的葉類蔬菜因部分受雨季影響收成,或遭大水淹壞,菜價上漲介於50%至2倍不等,其他生鮮食品則屬一般波動範圍。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今日走訪士姑來一家市場,訪問多名業者,讓各界瞭解當前市場情況。 蔬菜檔業者鍾楠勝受訪時說,開齋節假期遇上星期六和日,形成一連4天的長假,業者原本期待週六和星期日能拼一拼銷量,惟卻無法能願。 鍾楠勝指出,若同比去年開齋節前後期的蔬菜銷量,今年明顯下降50%。 他說,今日星期二是柔州開齋假期最後一天,一般屬市政廳管轄的傳統巴剎尚未開業,只有私營溼巴剎或市場營業,惟卻不見消費人潮改往這兒採買,明顯可見今早的顧客人數不多。 他表示,自從冠病疫情發生後,人們的消費習慣已完全改變。 他提到,在冠病發生之前,私營生鮮市場從凌晨5時營業至午夜12時,購買人潮主要集中在早上和晚上,惟歷經冠病浩劫後,晚上的消費人潮不復見,也因此,一些私營生鮮市場也提前至晚上7時結束營業。 基於近期受東北季風吹襲,雨量劇增,柔州本地許多菜園收成受影響,或蔬菜遭洪水淹壞,他透露,本地葉類蔬菜因產量減少,出現不同程度漲幅,介於50%至2倍不等。 他舉例,菜豆是其中一個漲幅相當高的蔬菜。現在,菜豆每公斤維持在政府制定的統制價,即每公斤12令吉,雨季之前則是每公斤4令吉。 另外,他說,空心菜在之前為每公1令吉50仙,目前受雨季影響,漲格上升至每公斤9令吉。 他表示,目前,菜豆和空心菜供不應求,只夠應付餐館業者和小販的訂單。 他透露,一般老顧客能明白雨季與葉類蔬菜價格波動的關係,有的會改吃從外國進口,價格沒什麼波動的進口菜,例如波菜、香港菜心和香港介蘭等。 市場鮮雞方面,供應充足。受訪的業者薛志強透露,若同比去年,今年開齋節前後期的鮮雞銷量下降約30%。 薛志強表示,業者一般是在星期六和日拼生意量,但這次生意量卻大不同前,比去年減少許多。 他分析,這可能是因為今年的開齋節公共假期,剛好緊跟在星期六和日後面,形成了連續數日的連假,許多華裔消費者趁此連假外出進行短期旅遊、或回鄉掃墓。 他說,華裔顧客普遍喜歡購買甘榜雞和菜園雞 ,這期間價格波動不大。 在魚檔方面,業者許偉銓表示,開齋前後期的鮮魚銷量,相較去年同時期,今年的銷量減少20%。 許偉銓與上述業者擁相同看法,即認為這主要是因開齋節假期碰上星期六和日連休的關係,許多人選擇短期旅遊或回鄉掃墓,乾脆直接在外用餐,不在家煮食。 他說,在開齋前後,許多漁民暫停出海捕漁,與家人歡慶佳節,致漁產減少,部份漁產價格微升,升幅在10%左右。
2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