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看病的吃食路线

像我在台北仁爱医院就诊,早上看完病后会去附近一家港式小馆。而且要在11点多到,避开午餐时段人潮,因此要早点到医院候诊才行,然而也不能过早,否则看完病后,店家还没开门营业,会横生一个尴尬的空白点,医生可能想像不到,我的就诊时间完全是以一盘鸭腿作为考量…… 人有时难免要看病或到医院做身体检查,这不是件开心的事,为了平衡这种不开心,我会找医院附近一家好吃的小店,看完病、拿完药后去吃一顿,这样即使目的是看病,也能抱持着期待的心情出发。 想达到我的完美看病计划,有两个必须遵守的原则:一是顺序不能颠倒,不能先吃再看病,要先看病再吃,理想状态是早上诊配午餐,下午诊配晚餐,如果只能夜诊,那也要看完病再去吃,这是为了形成美好的“黏滞记忆”(sticktion)。 在《美味的科学:从摆盘、食器到用餐情境的饮食新科学》一书里提到,黏滞记忆是指以数量有限的特殊线索,显著程度使其足以转为记忆,在一段时间内不会磨灭,像是整套晚宴里的第一道与最后一道,通常最让人印象深刻;或者餐后餐厅致赠的小礼物,这种意外惊喜,也能使人们离开餐厅后仍延续愉悦感,拉长对餐厅的美好记忆。我则是用美食的愉悦,盖掉先前看病的不快记忆,这样黏滞在我脑海的记忆,就会是美味的食物了。 二是看病不能过于频繁,一个月内同一家医院不能超过两次,不然就会失去新鲜感,变成例行公事而已。若超过两次,就必须开发周边超过一家的美味小馆,当然理想状态是最好不要经常看病啦。 像我在台北仁爱医院就诊,早上看完病后会步行去附近一家港式小馆。而且要在11点多到,12点才到的话,上班族已经倾巢而出,几乎没机会挤进店门,因此要早点到医院候诊才行,然而也不能过早,否则看完病后,店家还没开门营业,会横生一个尴尬的空白点,医生可能想像不到,我的就诊时间完全是以一盘鸭腿作为考量。 [vip_content_start] 这家店很有到香港并桌的场景感,有人与人挨得相当近的卡座,对面也可能坐着陌生人,然而那股尴尬很快就随着热腾腾食物上桌而消除,接着将手机摆在桌面,边看边吃,网络上倒不一定有什么不可错过的资讯,只是内向的我,要避开生硬的气氛而已。 我爱这家店的鸭腿,配一碟凤城水饺捞面。当店员一听到鸭腿,不直接允诺,总迟疑地说要问一问,像等着谁来吃似的,有一两次闷声答:“没有了。”我心里纳闷:“才开档怎会没鸭腿?!”后来才知,烧鸭店家往往等着有人点双拼或三拼用。 那我当下如果说,“要几拼都可以,就给我鸭腿吧。”这样会拆穿店家的推托之词吗?若店家真的因此拼给了我,那不就等于打脸自己吗?若店家要强,仍坚持说没有,那我当场也下不了台吧。即使内心有多套剧本,我也从没再开口问过,既期待又怕受伤害,表面看来云淡风轻,事实上得失心颇强,就像爱情。 另一家是台北马偕医院,是我见过比菜市场还人声鼎沸的医院,尤其是大厅领药处,不说的话,还以为人们要排队入场听演唱会。我拿完药后会到附近一家冰品店,店家会提供“自助选3种”的方案——从琳琅满目的配料里选出3种,我的配比总是两份芋泥加一份燕麦的剉冰,忠诚度极高。 完成一趟看病的吃食之旅,然后心满意足回家。你不能想像,有一次,我因故更改了看诊日期,喜孜孜地想去冰店,竟碰上店家公休,我站在拉下的铁门前,十分后悔去看了病。
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