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知味推荐

1.禤记瓦煲鸡饭 22年来搬迁了6次,背后故事的精彩和无奈,足以在茶余饭后增添不少话题,或可想像一煲鸡饭到底要弄得多好,生意火红得多厉害,才会惹人妒嫉逼迁五次,最后才下定决心独自租下整间店面,结束之前16年来“寄人篱下”的游牧生涯。 十来个炭炉就摆在门外,以一道玻璃门将热气隔绝,在冷气空间里一边享受热腾腾的鸡饭,一边观赏伙计如何在炭炉间调火弄炭,以明火煮米,文火焖饭。在焖煮过程中,生怕火力不匀,要是鸡肉切得比较大块或顾客要求加料的话,则容易造成鸡肉下上熟度不一,传统对策方法就是在瓦煲盖上放块火炭,而禤记老板娘则发挥创意,设计出一盛满火炭的铁盘,将瓦盖掀开,直接架到瓦煲上,除解决熟度问题,更让鸡肉烘出金黄色泽,增香入味,口感特佳。 ✅ 1986年创始📍59 Jalan Yew, Pudu, Kuala Lumpur⏰ 11:00am–8pm(第一和第三个星期四休息)☎️ 03-92001603 / 012-2089123(禤美男女士)🌐 Heun Kee Claypot Chicken Rice – Pudu HQ👍 其他推荐:瓦煲腊味饭 [vip_content_start] 2.金宝陈少卿瓦煲鸡饭 评食一锅瓦煲鸡饭,先决条件必须炭烧。能否煮好最基本也最关键的一锅白饭,始终是我给予高分的最低门槛。锅巴要有,务求脆而不焦,且隐约中蕴含一丝炭烧饭香。单看这两点,陈少卿不只做到,而且教人激赏。不见一般瓦煲鸡饭所犯的酱浓油腻和调味过度,其酱汁分量适中(或许有人认为少了一点),拌合后更能突显出炭烧白饭的原始风味。滑鸡、腊肠、梅香咸鱼都有,只可惜少了那么几片鸭润肠! 如果不想吃一般混合式的瓦煲鸡饭,不妨要求将鸡肉和腊肠另外蒸,或再点一碟冬菇鸡脚,一块煎咸鱼,配上这么一锅极品炭烧白饭,就仿彿回到还没有电饭锅的年代,真是最完美的配搭。 我问“陈少卿”是谁?年轻老板回答:是我的阿嬷! ✅ 1963年创始📍47 Jalan Idris, Kampar, Perak⏰ 5am–8pm☎️ 016-5658647 3.旺成瓦煲屋 身为本地Fusion瓦煲饭的开山鼻祖,旺成的瓦煲创意或成为他人抄袭对象,但从创意出发,及邱女士勇于探新的态度,我实在找不到不给予大声喝采的理由;而更重要的是旺成各种瓦煲饭的风味,也真的始终保持领头羊的角色,这当然关系到酱料调配秘方和原创精神的本质,尤其特别的是在瓦煲上桌前加入一大把具有画龙点睛之效的洋葱丝,除制造有别于米饭口感的清新爽脆外,也中和了瓦煲饭一般给人的油腻感,大可翻转传统,也使风味更接近Fusion的“随意”组合。 除传统瓦煲咸鱼鸡饭外(对不起,这里没卖猪肉,故没腊肠),鸡饭类就有南乳、泰式、黑椒及芋头虾米等,此外还有泰式虾仁、黑椒牛柳及金香鱼片,都有一定口碑。我个人则偏爱南乳口味、泰式虾仁和自己要求加个生鸡蛋的“月光黑椒牛柳饭”。 ✅ 1995年创始📍83 Jalan SS22/11, Damansara Jaya,Petaling Jaya, Selangor⏰ 11:30am–2:30pm/5:00pm–8pm☎️ 03-77253092/019-2695239(邱丽云女士)👍 其他推荐:各式炖汤
3年前
1.安邦乐园鸡饭店 接棒12年,乐园鸡饭的第二代传人彭祺锦,早年曾到香港学烧腊,学成后以为可在父亲档口加添新意,却被彭老先生一桶冷水当面泼。为的就是坚持海南鸡饭的“白斩鸡传统”,认为穿插烧腊有损正统,甚至连烧鸡也拒之摊外;结果却造就了乐园在现今鸡饭界里,成为纯正“海南鸡饭专卖店”的鲜明标志。 [vip_content_start] 所以,彭老板每天都坚持把心全放在如何烫好一隻鸡,煮好一锅饭和调好一盅薑蒜辣椒酱的“基本”上。说来简单,却费尽心思,每个步骤不是全力以赴都难以维持水准的统一;从薑蒜辣椒都坚持不用塑胶,而採用玻璃及瓷器盛装的“贴心”,到彭老板在斩鸡时那出神入化的去骨刀功,惊叹之馀,教人看到的却是再专业不过的“细心”;也难怪会入选为2007年马来西亚Top10海南鸡饭王了。从贴心到细心,看来这真是大家的鸡饭乐园。 ✅ 1971年创始📍 158 Jalan Besar, Ampang, Selangor⏰ 9am – 3pm, 5pm- 7:30pm(星期四 9am – 3pm,晚上休息)☎️ 03-42919884 / +6018-787 1818🌐 樂園雞飯 Loke Yun Chicken Rice👍其他推荐:滷鸡脚、鸡杂 2.鸡容茶餐室 苏丹街上,始于1938年的南香,与同时期位于谐街印度庙斜对面的锦兴,可说是昔日茨厂街区饮食版图上显赫数十年的鸡饭皇牌。锦兴在80、90年代数度易手,最终淡出江湖,其早年头手彭贵却在1971年到安邦另起炉灶,成立安邦乐园鸡饭店,将耀眼光环“延续”至新世纪;而南香则在1996年被饮食集团收购,头手曾庆雄连同几名老战友,在苏丹街隔几间店面另起炉灶,开了这间鸡容。 鸡容是老板曾庆雄的花名,其实应该是“鸡雄”才对,因“雄”的海南发音即广东话的“容”,所以才有了鸡容一名。鸡容原籍海南琼海,年轻时从怡保到吉隆坡打天下,20岁便进入南香工作,从学徒开始慢慢做到头手,于1996年离职时已累积30年的头手经验。所以,无论是鸡肉质感,还是那香喷喷的马芝琳鸡饭,或是上好的辣椒薑蒜,鸡容几乎就是当年南香的翻版。 ✅ 1997年创始📍 42 Jalan Sultan, Kuala Lumpur⏰ 9:30am – 3pm☎️ +60 17-629 4188🌐 雞容海南雞飯蘇丹街 – Kam Kee👍 其他推荐:牛腩汤、咖哩羊肉、亚参鱼 3.日发茶餐室(海南鸡饭粒) 如果你对美食要求越趋归真返璞,那麻坡丝丝街的这间日发海南鸡饭,肯定会入选为你的黑马。所谓归真返璞是种味觉情怀,一种由繁入简的修炼,像在美食丛林兜了一大圈后才突然发现还是妈妈煮的菜是最好吃的。日发就给我这种感觉。 简单当中,我们吃到了鸡肉原有的香味。见老板快刀斩鸡入碟,随即拎起一瓶酱油轻洒一圈,已是甘露落入凡间,提出鸡肉的珍味。追问秘诀何在?到底混合了几种酱汁的菁华,老板却笑说只是现成买便的本地酱油吧了!不信,牌子在这里! 日发现任老板的母亲,早在1957年便在同排店屋的泉发茶室卖鸡饭,1979年才迁至现址,其饭团的大小,仍保存着60、70年代如网球小一号的巨大,一般食量吃三个就饱;对我的一些海南朋友来说,就像新年团圆饭桌上的“饭珍”和“饭贡”一样,一手抓饭,一手夹肉,那才叫作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 1957年创始📍 119, 4, Jalan Meriam, Pekan Muar, 84000 Muar, Johor⏰ 8am–1:30pm☎️ 06-9512949/012-6395462 4.文冬记肥鸡饭(日夜兴生锅海鲜楼内) 老板来自怡保附近的文冬新村,早年曾在狮城做过厨房工作,习得一手新加坡式的海南鸡饭绝活。单看外观经已教人垂涎三尺,皮滑肉嫩,澄黄色的皮下油脂,犹如一层剔透的果冻,全赖鸡只烫熟后稍过冷河,即马上放入冰水浸泡十来分钟的效果。一天40、50只鸡的销量,使得老板一开档便片刻未停,尤其午餐尖锋时刻,更是刀不离手地斩个没完没了。此外,文冬记让顾客最愿意帮他广为宣传的,就是每天备有4、5桶真材实料的免费煲汤,每天一种,水准并不亚于一般小贩所卖的原盅炖汤,所以看来许多顾客都是冲着那几煲汤而来的。如果你期望水准一致,连鸡只大小都品管得几乎一样的专业精神,同时也可以接受鸡肉鲜味在浸泡冰水过程中难免的流失一些,以造就赏心悦目的加分印象,那这家文冬记肥鸡饭,肯定是上上之选。 ✅ 1989年创始📍 33 Jalan SS4D/2, Taman People’s Park, Petaling Jaya, Selangor⏰ 10:30am–8pm☎️ 012-629 4807 / 017-249 0086 / 012-6178179
3年前
1.益和茶楼 菜市场是所有生活场景中最早甦醒的地方。广东人居住的城市(以前或现在),巴刹附近总不难找到一些旧式茶楼,天未亮时便开始为附近早起的老街坊,或迁居到别处一早回来老友相聚天南地北的念旧者,提供一个享受水滚茶靓和一盅两件的“老地方”。 益和茶楼就位于槟城新街头巴刹附近的卖菜街上。50多年历史,传至第二代,不假手于人的老板仍每天亲自以传统方式做包饺点心,虽新式花样不多,但老老实实地保存了许多简单却最传统不过的老好滋味,像糯米鸡,就让人有种找回“认真在做”的感觉。 [nonvip_content_start] 从店里往外看,可见到街上摆摊卖菜的小贩及疏疏落落的行人,与市井贴得那么近,活生生的生活就摆在眼前。当目光移进店里,千万要记得留意身旁一张张铁椅,因为每张椅背都烙上茶室的名字,这早已少见的“文物古蹟”,清楚地记录了几十年前的生活风貌,仿彿历史就停驻在那抹稍纵即逝的晨光里。 ✅ 1952年创始📍 6-8 Lebuh Carnavon, Pulau Pinang⏰ 5:00am–2:00pm(星期一休息)☎️ 016-6680971👍 其他推荐:鸡扎、肉眼捲 2.荣茂茶室 荣茂茶室位于古城打金街上,以面向甘榜吉宁回教堂为景观特色。在茶室里饮茶吃包,户外近处便是白牆绿瓦拥有260年历史的古老回教堂,佔据了视野的四分三,才发现圣洁与市井原来可以贴得那么近,并存得那么自然。 清晨五点,准时从对街回教堂的印度式高塔传来一阵阵晨祷声浪,荣茂即拉开铁栅,迎接一天里首位茶客的到访;一壶老普洱,一个大肉包,60年来如一日地在鱼肚尚未翻白之际,饱暖了许许多多时间过客的胃。 古城茶楼有个特色,就是80%的茶楼为客家人所开,所以调味方面比较趋近客家重口味;单单以荣茂荷叶饭里那块半肥瘦的花肉馅,已教人吃出很客家的丰腴感觉。 如果你到荣茂,千万别忘了抬头望望近在咫尺的对街回教堂,在簷下的剪黏装饰间,去找出早年来自唐山的工匠所留下的“囍”字。 ✅ 1947年创始📍 32 Jalan Tukang Emas, Melaka⏰ 8:00am–1:00pm(星期二休息)☎️ +60128337632👍 其他推荐:大肉包、荷叶饭 3.富山茶楼 来到怡保这“广府世界”,早晨不去茶楼学学老广一盅两件地享受饮茶乐趣,似乎可惜了一点;但一顿早茶下来要“叹”得从容又谈何容易,因为在怡保凡名气够大的茶楼几乎假日里都客满为患,除非练得一身好脾性,懂得耐心等候,不然还是天未亮前到达才能捷足先登。 富山茶楼,肯定是个值得让我们调整起床时间或耐心守候的地方。 富山糯米鸡的特色,在于叉烧以碎粒状铺于顶端,虽少了整片咬嚼的快感,却在传统求变中多了份小小创意,如叉烧包露馅一般,令嗜吃其蜜汁甜味者一看便为之雀跃。其馀,则一切照旧,嫩滑的鸡块,全朵足以增香提味的冬菇,以及香糯的米饭,都不失传统,保持着旧日的好味道。 ✅ 1971年创始📍 51, Jalan Leong Sin Nam, Kampung Jawa, 30300 Ipoh, Perak⏰ 8:00am–2:30pm (星期二休息)☎️ 05-2540308 / 010-272 1857🌐 富山茶楼 Ipoh Foh San👍 其他推荐:鱼卖、芋头排骨、叉烧包
3年前
1.林记茶餐室(金宝老鼠粉) 67岁,人称阿嫂的叶秀圆,说起话来的腔调和表情,直让我怀念起童年时候在家乡安邦客家村里,常听到老一辈妇女在闲话家常时的“粗声粗气”。我问她是否跟夫家一样为梅县人,阿嫂侧着脸说不是啦我是田头赤溪人!轮到我提高声量:我也是啊!阿嫂则笑露牙齿,彷彿遇上故人。 到了金宝,只要问当地人哪裡可以找到好吃的老鼠粉,大概都会指向戏院街林记茶室后侧的阿嫂粉档。分清汤和干捞两种,可选择米粉、黄细面,以及驰名的老鼠粉。清汤汤甜,干捞酱好,最重要的还是那勺画龙点睛的猪油,再配搭五种阿嫂自制的客家酿料,包括酿豆腐、酿腐皮、肉丸,鱼丸及炸肉丸,都是真材实料的古早好味道。难怪每天两点半一到,便成为许多金宝人午后的味觉呼唤。 当我问起粉档开了多久,阿嫂不加思索便准确说出47年,并回忆当年与丈夫一起跟家公学做酿料和老鼠粉的往事……阿嫂突然自豪的说:如果加上家公那代,这粉档可能有一百年历史了! [vip_content_start] ✅ 1962年创始📍22 Jalan Idris, Kampar, Perak⏰ 8:00am–8:00pm👍 其他推荐:肉丸、炸丸、酿豆腐 2.新九如(新记)牛肉粉 难以想像我的那些嗜吃牛肉面的台湾朋友,自从被我带到思士街吃牛肉粉后,每到吉隆坡来觅食,都会将新九如牛肉粉给列入非吃不可的项目。好吃在哪裡?让我学学他们夸张的语气:那碗干拌米苔目(干捞老鼠粉)啊!牛肉碎浓郁够味,米苔目米香洋溢,配上一碗汤头甘美、口感超棒的牛丸汤,简直教人吃出一头牛的精华,一片田的幸福哟! 乖乖,这是他们说的。我只知道这档我从小吃到现在的牛肉粉,一箸一匙,都有着许多童年回忆。记得那时候街上有间新九如茶室,旁边就是老一代口中的榴巷,巷口地方早上有档蕃薯蛋,傍晚则换上这摊客家牛肉粉。说实在的,它的干捞老鼠粉,至今仍是我时不时便会想念的味道 据老板管其燊回忆,他父亲早在1930年代已在附近大树头一带挑担卖牛肉粉,和平后才固定下来于茶室旁设摊。如今茶室拆后重建为唐城饮食中心,于是他干脆将招牌写成“新九如牛肉粉”,也算留存了上一代的集体记忆吧! ✅ 1930年代创始📍7A, Jalan Tun Tan Cheng Lock, Kuala Lumpur (早市)📍 Jalan Hang Lekir, Kuala Lumpur(夜市)⏰ 10:30am – 7:00pm(星期三休息)☎️ 012-6737318(管其燊先生) 3.春记大埔面 70多年前,两位来自广东大埔的堂兄弟,从唐山南来后便落脚吉隆坡半山芭,将乡下学来的打面及做老鼠粉功夫变为谋生技能;其中杨春华,便在半山芭为食街口卖起大埔式的云吞面和老鼠粉,另一位则选在茨厂街中华巷裡经营老鼠粉食摊。 后来杨春华把面摊传给儿子杨致淼,几十年下来,杨致淼每天仍坚持手工打面,以竹筒骑压方式将面团给压出弹性,所以深受食界好评。如今78岁高龄的杨老先生,已在五年前将祖传生意交给两位儿子轮翻经营,只有星期日才出来帮忙。至于老鼠粉传人杨致禄,则从中华巷搬到堂哥杨致淼的面店旁开店,以批发方式将100%纯米制造的手工老鼠粉,卖给附近几家从他父亲时代就延续到现在的老客户,当中就包括书里推荐的新九如、新联丰姐妹档以及近在楼台的春记。 春记的大埔云吞面可说独步吉隆坡,同样的调味配料用到老鼠粉上,更是一绝。简单的洒上鱼露、猪油、菜心、猪肉碎和几片叉烧,再加上一碗扁鱼云吞汤,简直妙不可言。 ✅ 1931年创始📍446, Jalan Sayur, Off Jalan Pudu, Kuala Lumpur⏰ 6:30am–2:45pm(初一、十五休息)🌐 Chun Kei 春记大埔面☎️ 012-2528609(杨致淼先生) 4.新联丰姐妹档 从苏丹街拐进思士街,许多人都曾经以大众书局作为地标。千禧年以前书局对面有间新联丰茶室,里面一摊苏记客家面,由大埔人杨氏夫妇及两名女儿经营,远近驰名,尤其大埔式的肉碎老鼠粉(干捞)、酿豆腐和酿蚝豉,是许多知食前辈一提起便手舞足蹈的最爱。后来杨氏逝世,便交由女儿经营,1997年茶室易手,两姐妹迁到茨厂街尾,两年后大姐撒手西归,千禧年时妹妹再搬回新联丰旧址的后巷设摊,仍旧以新联丰姐妹档作为招牌,而当时新联丰店面已改为中华楼。 姐妹档所使用的老鼠粉,同样出自半山芭“致禄”的手,父亲沿用几十年,杨女士感慨一旦致禄退休了,也不晓得哪裡才能找到如此百分百纯米的手工老鼠粉了。我喜欢肉碎老鼠粉,肉碎以不掺入黑酱油为大埔特色,烫熟的老鼠粉加入熟油、鱼露、肉碎、青葱,以及画龙点睛的炸蒜头碎,另加两粒酿蚝豉,便成为乡土得教人想哭的美味。 ✅ 1958年创始📍Lorong Petaling, off Jalan Sultan, Kuala Lumpur⏰ 8:30am–3:00pm(星期一休息)👍 其他推荐:酿蚝豉、客家面、炸春捲、酿豆腐、鱼滑
3年前
1.新南昌茶室 新南昌,乍听名字就很海南,80多年历史老店,传承至第二代,从草创期的咖啡烤面包,到现在驰名的海南面和海南鸡扒,是镇上品尝海南美食的好地方。 店里有帧珍贵照片,是国家独立后首次举行大选期间,多名执政领袖前往新古毛拉票时在新南昌的留影;其中就包括了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敦依斯迈医生、敦拉萨和敦李孝式等等。时至今日,新南昌的顾客仍然以镇上的政府公务员及马来人居多,大可反映出早期海南咖啡店与马来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历史渊源。 [vip_content_start] ✅ 1920年代创始 📍 8 Jln Mat Kilau, Kuala Kubu Bharu, Selangor ⏰ 7:00am–3:00pm (星期一休息) ☎️ 03-60641168 / 012-9181003(陈时川先生) 👍 其他推荐:海南鸡扒   2.镒记茶餐室 镒记是吉隆坡硕果仅存几间老咖啡店之一,在新式Kopitiam概念大行其道席捲全马之际,更突显出他不经刻意的怀旧魅力。以第一代店主李大镒之名为记,镒记经历80年岁月淘洗,从上世纪60年代李光汉接手经营,到近年来渐渐放手交由第三代打理,大可看出其后继有人,步入百年老店并不遥远,不禁教人感到欣喜。 从餐牌中的Roti Babi和牛腩濑粉等,多少可以看出其客源取向。由于镒记位于市中心商业旺区,顾客群多以受英文教育的华人与印裔为主,所以他的海南面与一般以马来顾客居多的海南餐室全然不同,不只加入猪肉,鸡肫,还洒上油葱碎,更一洗大家对海南面乌漆嘛黑的刻板印象。它不放黑酱油,酱汁也像福建面般收得比较干,自成一格,颇具特色。 到镒记用餐,不妨拐到后巷去看看,那里有排简陋的小食摊,是当年王金莲从福建南来时最早落脚之处,相信吉隆坡福建面就发源于此。 ✅ 1928年创始 📍 1, Jalan Kamunting, Chow Kit, 50300 Kuala Lumpur ⏰ 9:00am–3:00pm(星期一休息) 🌐 Yut Kee Restaurant ☎️ 03-26988108(李光汉先生) 👍 其他推荐:牛腩濑粉、淋面、Roti Babi、海南咖啡 3.新国泰餐室 Kopi Kaki(咖啡同好)都知道在巴生地区有三处可朝圣之地。一在市中心的昌和茶室,二为老街区火车站前的中国酒店,三就是巴生港口钦街的这间新国泰餐室。前者由客家大埔人经营,为一般华人茶餐室的分租经营模式,内有整十档华人食摊;后两者则延续早期海南“血统”,以三族同乐为特色,甚至在新国泰店里还挂有一幅昔日哈芝写下的“信心保証”呢!早上到中国酒店喝咖啡吃Nasi Lemak ,充满南洋风情和意象,而中午到新国泰锯海南鸡扒吃海南面,再叹杯正宗海南咖啡,仿彿回到昔日南洋Kopitiam的共享氛围。 拥有60多年历史的新国泰,如果说他是巴生地区诸多马来面摊学习模仿的对象,其实一点都不为过,但尝试过这些“徒弟徒孙”的Mee Hainam后,却又不禁在想:怎么都学不像呢? ✅ 1940年代创始 📍 23 Jalan Kem, Port Klang,Selangor ⏰ 6:30am–5:00pm(星期日休息) 🌐 新国泰海南茶餐室 ☎️ 03-31686478(翁洲海先生) 👍 其他推荐:海南咖啡、海南鸡扒 4.海安饭店 车水路的海安饭店,是槟城仅存的几间海南餐室之一。其海南面无论外观还是味道,皆与吉隆坡镒记的相似,同属“白派”,也就是没掺入黑酱油调味上色的版本,纯以鲜美的高汤酱汁取胜,配料中也加入了猪肉。这点可有趣地看出华人城市显然盛行白派的海南面,至于马来人为主的地区则黑派当道。 第二代传人谢是芳说,其父亲早期南来时,就在峇峇娘惹的家里当帮佣;后来出来开店,卖的当然就包括了许多娘惹菜肴,像甲必丹鸡、咖哩亚参鱼、Inchi Kabin(胭脂鸡)、鱿鱼炒等,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何槟城的海南餐厅与娘惹餐厅的菜色有许多交集的地方。 记得几年前我曾问过谢老板有关传人的事 (这似乎是知食同好对精彩老店常提出的同一问题),只见老板笑说儿子在英国念硕士班,怎么可能回来继承呢?这回我不死心再问,60岁的老人还是笑着回答:儿子正在读博士啦! ✅ 1945年创始 📍 53-55 Jalan Burma, Pulau Pinang ⏰ 11:030am–5:30pm(星期一休息) ☎️ +60175756685 👍 其他推荐:海南咖啡、海南鸡扒、胭脂鸡、Roti Babi    
4年前
1.金莲记福建面美食馆 金莲记的卤面是许多知食前辈所怀念的茨厂街经典。从傍晚5时至清晨5点,炭火烧红了80馀年;夜深时候,坐在难得空旷的茨厂街旁,映着炭火红光,来碗香喷喷热腾腾的卤面,不知饱暖了多少夜游人的心灵。自2007年起,金莲记除了保留原有的那档傍晚才营业的面摊外,在对街也将之前买下的一幢三层楼建筑,设为福建麵美食馆。年轻一代全心以新式经营祖传的好味道,提供茨厂街一个难得舒适远离噪杂的饮食空间,亦可居高临下以开阔的视角凝瞰咫尺的一街浮华。 [vip_content_start] 卤面之好吃关键,全赖高汤是否足料,尤其这款白派吃法,一口定江山,无需争辩。金莲记贵在汤好,以传统手法料理炒面煮面共用的高汤,所以其卤面才有如此能耐,让知食前辈们唤回最初吃卤面的美味记忆。 ✅ 1927年创始📍 47, Jalan Petaling, City Centre, Kuala Lumpur(新店)⏰ 9am–9:30pm☎️ 03-20324984(李庆进先生) 📍92 Jalan Hang Lekir, Kuala Lumpur(旧铺)⏰ 11:00am–11:00pm(隔周星期三休息)☎️ 03-20324984🌐 FB: Kim Lian Kee Hokkien Mee 金莲记福建面👍 其他推荐:福建面、炒面线、肉羹汤 2.乌鲁音福春记茶餐室 乌鲁音这位于雪兰莪州北部偏远的小乡镇,能与卤面划上等号,得归功于这家福春记的创始人刘宜糊。有说上世纪20年代刘宜糊从福建安溪南来,战后便开了这间茶餐室,以卖炒面和包点维生。一次其妻在新加坡吃到一款“浆糊面”(推测应该是漳州式卤面),回来后念念不忘,便与丈夫依样画葫芦,以店裡自制的手工面,煮出了这道掺入黑酱油和浙醋的“卤面”,而有别于当时雪隆一带唯一的白色版本。推出后,一鸣惊人,引来四方食客争相品尝,进而带动了“乌鲁音卤面”之风,周末假日车水马龙。以致走入乌鲁音南马新村,几乎每家餐厅都以卤面作为招牌菜,村民甚至将卤面带出乌鲁音,在雪隆各地大放异彩。 如今,福春记已传至第三代,由刘毓秀夫妇携手经营,同样每天一早都得手工制作口感超棒的面条,用来烹煮各式面食。除卤面外,其煮生面也是不错选择,简简单单,是早年安溪人从原乡带来南洋的家常面食,福建面创始人王金莲最初在吉隆坡所卖的,应该就是这版本。 ✅ 1940年代创始📍22 Jalan Besar, Ulu Yam Lama, Batang Kali, Selangor⏰ 10:00am–7:00pm(星期一休息)☎️ 012-6768380(刘毓秀先生)🌐 FB: Loh Mee Original Hock Choon Kee 乌鲁音 卤麵 福春记👍 其他推荐:煮生面 3.海明茶室(观音亭卤面) 在槟城卖福建(虾)面的小贩通常都会兼卖卤面,而海明却独沽一味,单凭卤面打响名堂。创始者谢明庚早年在沓田仔台牛后帮人卖面,1957年接手经营,11年后才搬迁到椰脚街现址,由于隔条巷子便是百年古庙观音亭,故有了“观音亭卤面”之名。其特色在于只卖卤面,所以卤汁裡并没虾汤成份,配料中当然不见虾影,改以卤味十足的卤肉片、卤蛋、卤鸡脚、卤肠及冬菇等取胜;此外卤汁浓稠度适中,五香味恰好不过,记得一定要拌入辣酱及特制蒜味醋,方能吃出最佳风味。 ✅ 1957年创始📍32 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 Pulau Pinang⏰ 7:30am–5:00pm☎️ 019-2149268 / 04-2615730(谢亿旺先生) 4.华南茶室 最初打着“柔佛卤面”的名号远从居銮回到槟城开业,现任老板的“娘”回忆说,当年推出这有别于一般槟城卤面的吃法,可说是一大尝试。因为槟城人都习惯那种先烫熟面条后淋上卤汁的(漳州)吃法,对这种一碗碗现煮(泉州式)同时调入浙醋的卤面非常陌生,甚至不愿尝试。经过十多年努力,终于打破“藩篱”累积许多顾客,成为傍晚之后吃碗热腾腾卤面的好去处。 其实,这卤面做法与一般流行于吉隆坡的白派不尽相同,与调入黑酱油及浙醋的乌鲁音卤面虽同出一辙,但所使用的却是一般黄细面而非大碌面或乌鲁音的手工粗面,且面条经过炒香后才加入高汤焖煮,所以口感比较香Q,而卤汁也调得比较浓稠。 ✅ 1994年创始📍266 Lebuh Carnavon, Pulau Pinang⏰ 5:00pm–12:00am(星期二休息)☎️ 016-4826741(何健青先生)
4年前
1.生记酒家 生记是茨厂街区硕果仅存的老酒家,是知食之旅绝对不可错过品尝古粤菜的怀旧之地。 一匾老招牌,见证了生记超过半世纪的历史。生记最早位于戏院街(文化街)邮局边的晚景园,由现任老板李家麟的父亲李翰与几位来自鹤山的同乡合股创办。战后晚景园被拆除建成扣留所,而生记则搬到思士街马来亚酒店对面的空地上经营,最后才于1955年迁至现址。 [vip_content_start] 因占尽地利之便,毗邻的精武山体育馆,是早年许多香港名伶来马登台之地,散场后自然引来滔滔生意,因此生记之名不胫而走,多少光华风采,已是上一代人的永恆记忆。 随着附近茶楼酒家逐渐凋零,能尝到正宗古粤菜的地方已凤毛麟角,生记却保留了不少古法炮製的昔日风味,像广府鸳鸯(记得强调米粉要香底油煎的)、月光河(如果不敢吃生蛋,光是干炒牛河就足以教人感动)、星洲米粉(提醒加入虾米的传统版本)、韭菜花炒猪腰、咕噜肉及老少平安等,都是咱们知食同好时不时前来尽情挖宝,惊艳再三的老好味道。 ✅1955年创始📍1-G Jalan Hang Jebat,Kuala Lumpur⏰11:00am–3:00pm / 5:00pm–11:00pm☎️03-2078 5092 / 012-3905549(李家麟先生)👍其他推荐:传统广府鸳鸯、星洲炒米、咕噜肉、生虾炒生面、韭菜花炒猪腰 2. 美园茶餐室(生记福建面) 生记堪称福建式月光河之代表。老闆萧鼎铼拥有30多年大炒经验,其招牌福建面传承自昔日安邦口著名的生记福建面店。正如他一再强调,无论用料调味还是坚持炭炒,都属于60年代风格的怀旧版本,而他以同样手法用在炒福建河粉上,再趁热打个黄澄澄的生鸡蛋,便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点食的月光河。 此外,萧老闆的一道上汤啦啦,更是教人吃出惊喜。辛辣鲜甜,料多价廉,凡雨夜天凉,又或酒后宿醉,一碗下肚,可说寒气尽消,精神大振! ✅1992年创始📍39, Jalan 20/7, Taman Paramount, 463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5:00pm–12:00am(隔周二休息)☎️+60123680726 / 019-2298566👍其他推荐:福建面、上汤啦啦、炒啦啦 3.适苑酒家 一走进半山芭适苑酒家,肯定会被周遭陈设和那些老古董桌椅所营造出的氛围,给顿时带进时光隧道,仿彿回到上世纪50、60年代的吉隆坡。守旧是店家生存的态度,怀旧却是点缀我们生活步调的心情回首。 刚步入60年历史的适苑酒家,依然保持著用木柴来生火炒菜,餐后依样给顾客递上浸过花露水的湿毛巾抹嘴,仿彿一切照旧,照旧以最怀旧的广东菜色来满足许许多多老吉隆坡的味蕾,和年轻一代对“怀旧”的好奇心。 也许是用柴火炒的原故,适苑的干炒牛河真的镬气十足,牛肉鲜嫩可取,河粉软滑柔韧,油量也控制得恰到好处。或许上了年纪的点菜阿嫂一时省悟不来不懂“月光河”是什么东东,没关係,因为适苑的传统招牌菜实在太多,月光河并不在一般餐牌内,就只需交待干炒牛河加个生鸡蛋,她肯定恍然记起。 ✅1948年创始📍313 & 315 Jalan Pudu, Kuala Lumpur⏰11:30am–2:30pm/5:30pm–10:00pm (星期一休息)☎️03-9222 9457(彭金长先生)👍其他推荐:家乡斋、琵琶鸭、八宝鸭、咕噜肉 4.鸿图酒楼 鸿图的前身就是天香茶居,现任老板阮国财的父亲在50年代与朋友合资开这鸿图酒家之前,天香月饼已名震怡保,驰誉全国。易名鸿图后,月饼仍然旺市,店里就挂有一幅摄于1957年的黑白照片,志明中秋佳节留影纪念,图中风光足见当年盛况。阮国财于1984年结束玲珑的新同益酒家后,便移师山城接管鸿图祖业,并引入玲珑淡水西刀鱼做成的鱼滑炒粉,顿时引起怡保其他食肆的争相仿效。鸿图的月光河,以传统式的干炒牛河为底,若不吃牛肉,不妨试试以西刀鱼滑代替,打入生蛋后,“滑”上加滑,倒是另番滋味。 ✅1950年代创始📍20, Jalan Bandar Timah, 30000 Ipoh, Perak⏰10:30am–3:00pm / 6pm-9pm(星期二休息)☎️ 05-254 9673 / 016-555 8858(阮赐安先生)👍其他推荐:西刀鱼滑香底米粉、鸿图麵、酱蒸西刀鱼腩
4年前
1. 金莲记福建面美食馆 金莲记在吉隆坡福建面界的创始故事,可说是一则传奇。不妨想像一炉烧红80馀年的炭火,每天从傍晚5时至清晨5点,是如何风雨不改地在这市井深处映照着茨厂街的古今风华。 创始人王金莲,于1963年逝世,后交由妻舅李金德接手,不幸李氏在1972年中风,儿子李庆进只好放弃到外国深造的机会,接班成为第三代传人。如果你也曾在80年代光顾过金莲记,或会对那位瘦削留鬍子的“炒手“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其样子直像当年香港歌星林子祥,他便是现已剃去鬍子发福后的李庆进老板。 评食一碟福建面,知食前辈们都说炭火是先决条件,被行家奉为”三宝“的蒜末、左口鱼粉及猪油渣,更是缺一不可,没这三样,多大的本领也炒不出一碟浓郁喷香的地道福建面。上述条件,金莲记都一一齐全,再加上千金难买的历史渊源,这正是金莲记朝向百年老店的最大卖点。 1927年创始49 Jalan Petaling, Kuala Lumpur(新店)92 Jalan Hang Lekir, Kuala Lumpur(旧铺)11:00am–11:00pm(隔周星期三休息)5:00pm–5:00am(隔周星期三休息)03-20324984(李庆进先生) 其他推荐:滷面、炒面线、肉羹汤 2. 民和茶室福建面 相较于市中心广泛分佈的广府人,和郊外住着的客家方言群,吉隆坡中南区及怡保路一带,可说是早期福建人聚集之地。追古抚今,不难从该地福建面的”特徵“中微微看出其地方色彩。这多少可反映在口味习惯和味觉认同上,所以这一地区的福建面通常都炒得比较湿,面条焖煮得比较软,而调味也相对的偏甜。 40多年历史的民和福建面,便是其中代表。祖籍福建南安,第三代经已投入炒作,年纪轻轻竟有十多年炒面经验。虽不放左口鱼粉,也只以猪骨高汤炒面,然而却是许多知食前辈们心目中的No.1。追问下,原来他们七成以上都是福建人! 1960年代创始424 Batu 2 1/2 , Jalan Ipoh, Kuala Lumpur12:00am–12:00pm(星期一休息)03-40443669(刘振强先生) 其他推荐:扣肉米粉、炒白粿 3. 新青山亚华福建面 60年代一批福建面业者从吉隆坡转战八打灵,而后开枝散叶,亚华便是其中佼佼者,现开有六间分行,遍及雪隆一带。虽同样坚持炭火炒面,同样以古法挥洒猪油渣及左口鱼粉,味道馥郁,喷香扑鼻,尤其峇拉盏辣椒更是极品,但这些都不是新鲜话题,我倒发现亚华和他的年轻伙计们都穿上木屐,穿梭间踢哩踏啦地发出轻脆有趣的声响,很突兀却教人猛然掉入从听觉到视觉的怀旧游戏。如果说20、30年代王金莲开创了福建面的黄金传奇,那80、90年代之后亚华肯定是「后现代」福建面的代表。此外,亚华本尊研创的肉羹汤更是一反传统,捨胡椒粉而不著痕迹地以切碎指天椒代替,不亏是酒后甘露,雨天的暖胃佳品,配搭其干身版本的福建面,可谓相得益彰。 1986年创始66 Jalan 14/48, Petaling Jaya, Selangor6:00pm–2:00am012-3829895(林荣华先生) 其他推荐:炒福建米粉、肉羹汤 4. 亿园茶餐室福建面 在吉隆坡福建面的版图上,亿园算是后起之秀,却获得许多知食老饕们的青睐,纷纷指名推荐,尤其滷面,更被喻为经典之作,好评连连。位于吉隆坡彭亨路Tawakal医院后侧的亿园茶餐室,面摊设在茶室外面,不远处就是Gombak河,傍晚时分老板临河炒面的画面,早已成为一幅教人印象深刻的风景。 以双炉掌控火候,老板强调在炒面过程中,只有各取优点将煤气和炭火分配运用,才能炒出一碟镬气十足、口感完美的福建面!与民和同样位于早期福建人聚集之地,历史条件使然,炒出来的福建面显然湿而偏软,已是约定俗成的共同特色! 1980年代创始41 Jalan Sarikei, off Jalan Pahang, Kuala Lumpur6:00pm–2:00am(星期三休息)012-3701327(陈顺忠先生) 其他推荐:滷面 相关文章:吉隆坡福建面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