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破地狱

香港电影《破地狱》,表面谈生说死,实际传递的是人生的无奈讯息。 除了“人一出生,就往倒数方向去”的金句,男主的负债生活,不也就跟多数男性的真实情况一样,顶著财务压力,还得为工作装出乐观面孔,说是善意的伪装也行,自我催眠也罢,就是活在如地狱般的日子,苦中作乐,强颜欢笑。 喃呒师傅因教规限制,除了让自己被捆绑,硬是要儿子继承衣钵,儿子却为了自己下一代的前途选择受洗,而他又与身为医护人员的女儿关系欠佳。 在传统思维的束缚下,父爱成了阻力,家庭成员之间存着不同程度的矛盾。 戏到最后,因喃呒师傅的葬礼,男主诠释了众人藏在心里的困惑,这幕道尽很多看戏人的心里话。 从没人敢跨越传统枷锁,到兄妹联手一起为父亲进行破地狱仪式,隐喻着先人已逝,留活的生人须释怀,并敢于反抗传统,因为人生是各自的,迎面而来还有大小不一的关卡等着自己去破,千万不要一直活在他人的嘴巴和眼光底下,否则真是生不如死,活生生地将自己陷入地狱而不知。 或许年过半百,智慧稍增,回头看世界局势,国内政坛动向,突然发现我们何尝不也过着如同地狱般的生活?将一切交由他们管理,他们还不是以利益分配,与同频率的人共享成果?至于我辈凡夫俗子,没有他们的高度,是无法理解和参与他们的游戏的。 一部影片让我想起,如果我国继续以族群和宗教来分裂国家,敢说,是看不到前路和希望的,种族和宗教几乎成了魔咒,捆绑着我们的国土,久而久之,成了破不了的地狱。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7天前
2星期前
就像戏中的那句对白:“在世之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人离世后,他是否会对那些隆重的仪式有所感知,已经无从得知。而这些仪式与悼念,或许更多是为了抚慰生者的心灵。 以下内容包含《破·地狱》剧情,不喜剧透者请观影后再阅读。 说到《破·地狱》这部电影,不知不觉也上映整个月了。剧情是处于疫情打击香港经济的时间段,原本是婚礼策划师的黄子华,因为没生意而被逼改行为丧礼经纪人,虽然职业性质看似差不多,但红白事禁忌完全不一样,从而导致其处处碰壁的一些故事。 其实是有点意外的,毕竟这一类比较压抑和沉重的内容,居然可以获得观众热烈的反响,票房也创了许多香港电影的记录,社交媒体上更是持续传出好评,在当下如此低迷的电影市场中,确实不简单。 天哥认为,故事是以黄子华这位初哥的视觉,带观众认识这个行业,所以对于许多也是门外汉的观众来说,会更容易代入剧情而有所感触。 天哥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特别,因为在看的当儿,会忽然悟出很多人生道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电影的一些道理,来聊聊我们自己的人生规划。 天哥在这部电影领悟到的意义,分别是生死、沟通、规划。尤其是听到一些经典对白,让我们更加能感受到人生所谓的意义,好比: 【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狱,生人都有好多地狱。】 【人一出世就在倒数。】 【在世的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先说说关于沟通,戏里许冠文跟女儿关系并没太好,由于传统的思想而和子女产生隔阂。有一幕女儿回到家,许冠文原本有话想说,但是她回到家立刻进厕所开了水冲凉,结果就不了了之。而镜头来到女儿,她其实连衣服都没脱,她进去开水声,是因为不懂应该怎么跟父亲交流而已。 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来不及把话说出口,文哥在生命的尽头,只能透过那封遗书,把想跟女儿和黄子华说的话说出来,这也反映了华人的老一派传统,父亲都喜欢把话收藏在心底。天哥作为一位父亲,也感同身受。 其实我们做人嘛,真应该学会如何表达,让对方感受我们心中所想,真有什么事时,才会无憾。就像剧情里许冠文的遗书中表达的是来自父亲深沉的爱、无心之失的愧疚以及对儿女的道别。也感谢了子华的出现,让他明白何谓“生人也需要破地狱”。 天哥为何会特别感触,很可能是正好感同身受吧。上个月天哥得了流感,搞得天哥要死要活的,而正好天哥组织的一位重要成员,在上个星期也离开了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跟电影差不多,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但生死很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 就好比她,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的病痛,所以得知她那么年轻就离开了,我们整个组织都觉得非常吃惊,完全没人想到这件事会发生。当然,对于此事组织也没有任何规划,她那么快离我们而去,导致大家都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是好。 电影里的对白说的很对,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年轻,跟所谓的死亡好像距离很远,但是其实嘛,人一出世就在倒数,活一天少一天,只是没有人可以准确知道自己还有多久才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才会觉得这一切好像完全不关我们的事一样。 好比电影里的黄子华,他跟秦沛的一次交流中有说到,自己是还没结婚的,结果秦沛就问了一句话说,你以前不是做婚礼的吗?这里其实带出了一个矛盾,就是他自己是做婚礼策划的,但是却一直没有去为自己策划跟另一半结婚。 这里带出规划的一个重点了,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还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很久,别说什么身后事的规划,即便是生前需要的,如:储蓄、理财、投资,甚至保险或者最后的遗产规划,都没做好,然后到某些事情发生时,才知道原来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好。 其实电影带出来一个信息天哥也特别感触,就是婚礼和丧礼的本质都差不多,皆是一场 Show而已,都是做给人看的。红事就不难解释,但是白事呢?对于天哥来说,像电影中的一堆仪式,其实也就是让活着的人可以有一个希望,认为已经帮死者完成了最后一件事,心情可以更好过。 死者已矣,生者如斯。这句古语道出了生死之间的真实关系。就像戏中的那句对白:“在世之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人离世后,他是否会对那些隆重的仪式有所感知,已经无从得知。而这些仪式与悼念,或许更多是为了抚慰生者的心灵。 面对至亲的离去,活着的人需要一个出口来宣泄悲痛,也需要一种形式来寄托哀思。就好比天哥团队的重要人物离去,天哥当时也相当悲痛,我以为一个人伤心时,会很想哭泣。其实并不是的,当伤心到了一个极点,其实不会有想哭的感觉,反而会脑筋一片空白,想要早日从这种感觉中抽身。 或许,这才是那些繁复习俗真正的意义所在:让生者能从悲痛中得到些许慰藉,让他们在告别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因此,无论是大礼如丧,还是简约的追思,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与记忆。最终,我们做的一切,不是为逝者,而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向前走。 至于生人嘛,好像上述对白说的,生人也需要破地狱,生人都有好多地狱。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包括金钱、规划、理财等等。很多东西不是我们不去想,就代表它不存在,而到我们真正需要面对时才想,可能就太迟了。共勉之吧。
3星期前
说《破·地狱》是讲生死课题和葬仪,它更像是一部家庭伦理片,讲一个传统思想家庭的纠纷冲突和解,添加一些其他人物故事,黄子华的角色把这些人物枝节串起来的同时也自我成长。《破地狱》有很多的元素,每个观众都可以在里头找到共鸣点而感动……   有些事,发生两次。 去年10月在伦敦,中国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伦敦和大马同步上映,伦敦诗人要看,叫我一起看。我一口拒绝,以为什么要花几倍的钱,在伦敦看一部在大马可以看到的电影为理由。这次在伦敦,香港电影《破·地狱》也在伦敦大马同一时间上映。伦敦诗人也要看《破·地狱》,也叫我陪他看,也用同样的理由说不看。 伦敦诗人看了《破·地狱》两周后,向来不看华语片的伦敦画家也要看,但已一票难求。原来《破·地狱》票房在伦敦突然势如破竹,似乎这部香港电影在世界各地华人区起了涟漪。黄子华也拍短视频向伦敦观众呼唤。 回国后,休息一天,看了《破·地狱》。说它是讲生死课题和葬仪,它更像是一部家庭伦理片,讲一个传统思想家庭的纠纷冲突和解,添加一些其他人物故事,黄子华的角色把这些人物枝节串起来的同时也自我成长。《破·地狱》有很多的元素,每个观众都可以在里头找到共鸣点而感动。电影大受欢迎是可以理解。 像看《富都青年》一样,据说观众看《破·地狱》也哭得泪流成河。出乎意外,我这个动不动就触景生情的大喊包没有哭成泪人,而且心情十分平静。倒是有一场戏我giggle了一下。黄子华和中风后的许冠文聊天时,笑说许冠文像《教父》里的马龙白兰度,因为两人都坐轮椅。当黄子华替许冠文做肩膀安抚时,我突然想导演会不会在这时刻拍许冠文的死亡戏。如果这样处理,后面就少了一些戏,电影可能就不够分钟了。 [nonvip_content_start] 很想知道为什么导演拍了这么多黄子华替尸体化妆的戏。是因为黄子华在开机前用了很多心血功夫炼成一手好手艺,不拍多几场就浪费了黄子华的才华,同时可助他在香港金像奖有望得最佳男主角? 看到替尸体化妆戏,我想起Tilda Swinton在Almodovar的新戏《隔壁的房间》在她决定了结束自己生命前面对镜头为自己化妆的大特写画面,那苍白的脸,鲜血红的红口唇,那个震撼是黄子华无数次替尸体化妆无法给到我的。 同样是讲人的生死课题,《隔壁的房间》深刻难忘。它主题是安乐死,这课题在我脑海游来游去已久。Tilda Swinton在电影里处理安乐死的情绪波动很真实,相信会影响到我以后的决定。在伦敦,看了两次《隔壁的房间》,第二次更触动。黄子华拍视频叫观众看两次《破·地狱》,第一次看故事,第二次去体会。有机会我选择看第三次《隔壁的房间》。 不知最近是否潮流说生死课题,巴黎享受主义好友传来一篇冯睎乾写白居易写给老病的自己的文章。文中有白居易写的这4句:“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甚喜欢,与大家分享。  
3星期前
3星期前
1月前
在道教信仰中,“破地狱”是一个重要的丧礼法事仪式,旨在为先人超度,让他们从地狱中解脱,得以安息。 对于谁应该进行“破地狱”科仪法事,道教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上,年轻逝世、意外身亡或自杀者,才需要“破地狱”仪式,但有说法是人一生中总会犯错,故每个人死后都需要破地狱仪式以作超度。 亦有说法是一切有待计算回魂及亡魂投生的方法,即“四生六道”,才可定夺。亡魂投生的方法是六道轮回,包括天道、地道、人道、鬼道、畜道、佛道。如果是天道、佛道,就不需要“破地狱”,人道、地道、鬼道、畜道则要“破地狱”。 对于人道及畜道,“破地狱”目的是希望先人可以尽快投胎,免于在地狱受苦,而地道及鬼道则一定要“破地狱”,希望先人可以离开地府再去轮回。 对此,马来西亚道教协会创会会长严家建博士提出不一样的见解…… 马来西亚道教协会创会会长严家建博士认为,每一个先人无论其死亡的原因,在超度先人之际,亦可以进行“破地狱”以便解救地狱里的众魂,即普度众魂,把功德回向给先人。 严家建任职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拥有伦敦大学哲学博士的学历,同时也是中国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受箓道士,属道教里的正一派,法名严大建。2012年,他创立马来西亚道教协会,致力于在马来西亚推行“正统、正信、正规”的道教。 他说“破地狱”在道教是属于超度法事的其中一个节目,但若以道教经典为依归,“神仙或上帝不可能为了一个先人就把地狱破开,然后把先人拯救出来,这是不合理的,所以破地狱这个概念,其实是‘普度’的概念,讲的是在超度个人的时候,顺便普度地狱里的众魂,把他们给救出来。” ◢人死后一定下地狱吗? 人死后一定下地狱吗?为什么要“破地狱”呢?不是作恶的人才去地狱吗?严家建反问,“道教经典里也说了,如果我们说人死了就要破地狱,就表示你认为自己的先人肯定去地狱,这不太可能,也不合逻辑。” 他解释,在道教的观念,冥界分成地府与地狱,并非每个人死后肯定去地狱,冥界除了地狱,亦有地府,而地府就是人死后去的一个地方,地狱则是惩罚生前作恶的人的地方。 “基于这个观念,我们做破地狱其实是为了地狱里受苦的众魂而做,而不是特地为了一般先人而做,但我们希望透过破地狱,把功德回向给先人。” 无论是普度法会,比如中元节,或者个人丧事的超度,严家建都会在整个超度的过程中安插“破地狱”环节,并发放两份“护照”,即“升天宝箓”,一份署名给予先人,另一份则是给予众魂,作为亡人佩戴升天的凭证。 ◢融合民俗文化,具有观赏性质 道教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融合了许多地方民俗文化的元素,所以我们一般上看到的“破地狱”科仪,具有颇高的娱乐与观赏性质。以前的“破地狱”舞剑又玩火,危险动作颇大,容易发生意外;例如蒸热铁镬,倒油后放铜钱,再赤手空拳取出铜钱,意喻“落油镬”;有者是“上刀梯”,即用两条竹,架刀赤脚踩着刀锋上行,然后下刀梯,还有人在烧红的炭火上“行炭路”。 如今,我们在中港台与本地常看到是福建道士的打城、广东道长的破瓦片、民间信仰里客家喃呒法师的破沙龙等等,分别是用纸扎的城门、瓦片、陶碗或沙丘来寓意地狱。 香港电影《破地狱》里的“破地狱”科仪,则是融合广东人的民间习俗,道士在灵堂中央的地面,以9块瓦片围绕沾满生油的元宝和写着先人名字的纸张,然后点火。在众人吟诵经文时,道士挥动桃木剑,作出穿步绕圈及破瓦等动作,象征引导先人走出地狱的束缚。 福建道长“破地狱”的打城则是更具娱乐效果,他们以纸扎品建成一座城堡,意喻地狱,然后道士带领孝子穿梭城门,意味着进入地狱拯救先人,过程中还会与一位饰演狱卒的人互相斗殴,最终道士打败狱卒,带领孝子把先人救出地狱。 经典道教没有孝子跟跑环节 严家建披露,道教历年来传播到一个地方,就会受到当地民间习俗的影响,仪式进而会演变成不同的形式,但严格而言,这种融合民间习俗的“破地狱”形式,并不是原本的道教仪式的范畴。 “如果是经典道教,就不会有孝子跟着跑的环节,因为不是打救你的先人,我们是打救地狱的众魂,所以没有必要你跟着我们一起跑。再说,这也关系到先人是不是一定去地狱的观念。” 他说,马来西亚道教协会是依据道教经典去进行“破地狱”科仪,故不会出现打城、破瓦片或破沙龙等已经融合地方习俗的形象化演示。 无论如何,他强调,在任何籍贯或派别的道教,道士念经的咒语基本上相同,都是出自道教的经典。 “在普度的科仪里面,破地狱只是整个超度科的其中一个环节,所以不可能做得太详细,除非是单独做一科破地狱的科仪。马来西亚道教协会的做法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完全是道长自己在做,纯粹冥想、结手印,然后烧符及念咒语之类。” 严家建向记者示范结手印,首先是结泰山手印,泰山是阴府的入口、灵魂的归宿之地,人死后灵魂归于泰山之下,所以泰山神成为管辖灵魂的神祇。结泰山手印表示封闭泰山,然后道士透过冥想,把地狱打破。另一个则是结莲花手印,意喻地狱被打破后,众魂乘着莲花而出。 严家建也是“高功道长”,即道教斋醮科仪之中负责演行主要科事、秘法的道长。他强调,超度科全长3至4个小时,“破地狱”只属其中一个环节,大约15至20分钟,就大功告成。 整个“破地狱”过程中,用到的法器是符和灯,“我会写一张破地狱的符,然后烧掉。我全程就是坐着,我冥想和存思,地狱在哪里、有光有什么的,这样的做法而已,不会有形象化或具体化的表演。” 如果是先人往生,他在丧府进行超度时,亦会纳入“破地狱”科仪,整个仪式与以上所提及相同。 ◢地狱无形,不能说打破就“破” 无论如何,严家建说明,道教经典确实有记载以策杖及点灯进行“破地狱”科仪,其做法是使用经过开光的九节竹竿(或称策杖),指天笃地之后,通过绕圈及穿步的方式,拨一拨摆放在九个方位的九盏灯,然后画上讳字(天神的隐讳名谓),意喻破除暗无天日的地狱,迎接光明的来世。 他强调,“破地狱”不是真的打破地狱,因为地狱的形成,乃因人心的邪念、歪念和恶念所感召而来,所以地狱是无形的,不能说破,就把地狱打破。 “道经上说‘天堂皆在我,地狱不离心’,其实,破地狱是破幽魂的妄念,因为你有妄念、有恶念,你才会感召来地狱,所以把这个妄念去破掉。” 其次,“破地狱”旨在破掉黑暗来取得光明,“所以要破黑暗、破妄念、破执念,就是因为你有执念,你才会沉沦,去到一个很黑暗的地方,所以我们点灯照亮,把那个黑暗给破掉。” ◢道长做法事时集中力很重要 尽管如此,严家建强调,如无必要则无需进行“破地狱”科仪,因为超度科法事涵盖“破地狱”科仪,就已经非常充足;除非是发生一场大型的灾难、大型的事件,或者时间长达5天4夜的丧事,才有必要这样做。 对于“破地狱”的禁忌,他表示没有,只是道长或道众必需斋戒,即在当天仪式开始之前或前一天斋戒,这包括不能荤食、不能说坏话及行房。 他说,马来西亚道教协会规定道长与道众在法事之前必定斋戒,因为道教的神明也不能供荤;若不斋戒,法事就做不成。 “我觉得经典的道教才会这样,一般的喃呒佬则胥视信徒的要求而定。我们是严格规定不可以,就是信徒必须听从道长,而不是道长听从信众,宗教的神职人员必须是信众听从神职人员,而不是神职人员听从信众。” 至于先人的家属,严家建劝请他们在“破地狱”科仪时禁止喧闹;若可以,则追随道长念神仙的圣号,祈求先人安息。 “我们会先告诉信众,诚心很重要,我在进行法事的时候,若你喧闹,甚至打麻将吵杂,我会暂停仪式,并给予提醒,因为道长做法事时的集中力和专注力很重要,道长存思不是坐在那边念经而已,他不能够受到影响。” 相关文章: 【面对生死】关于死亡这回事……从宗教解析殡葬礼仪 许雪翠/练习好好说再见 死亡不是难以启齿的事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6月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