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社交

1月前
不久之前,我在地铁上目睹一位年轻女孩坐在我对面,耳朵里塞着无线耳机,目光紧盯着手机屏幕。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地铁在一个站点停下,一个老人缓缓上车,环顾四周后,站在离女孩不远的地方。老人微微皱眉,似乎想要询问什么,女孩却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没有察觉到老人的存在。老人停顿片刻,轻轻叹了口气,眼中的失落一闪而过,默默地退到车厢的一角。 科技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不经意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疏离。耳机里的音乐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但也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隔离在外。手机屏幕里的世界五彩斑斓,现实中的人情却变得愈发单调、冷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享受着无尽的信息流,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人与人之间最原始、最直接的情感联系。女孩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她与老人之间那段短暂的“对视”本可以成为一次美好的互动,或许老人只是需要一点简单的帮助。然而,女孩的冷漠却让这种可能化为泡影,也让地铁车厢里的孤独感更加浓烈。 孤独感,曾经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今却因科技的发达而愈加显著。我们活在一个社交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里,表面上看似与世界紧密相连,实际上,我们却可能从未如此孤独。无论是在线交流还是虚拟世界的社交互动,都无法替代面对面交流中那份温暖和真实的情感。这或许是个警钟,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科技的关系。科技本应服务于人类,而不是让我们迷失在虚拟世界中。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既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不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连接。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不会停止进步,而我们作为个体,也不能停止反思。或许,下次当我们在地铁上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可以试着摘下耳机,放下手机,给身边的人一个微笑,或者给予简单的帮助。有时候,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能够让这个智能世界变得不那么冷漠,也让彼此的孤独感减轻一点点。
3月前
我第一次做MBTI 16型人格测试,是17岁吧,当时测出的结果,和27岁截然不同;后来我的人格类型稳定于最近这5年,就没再变过。近20年的光阴里,我慢慢成为了自我体察的内向者,而17岁的我是外向者,大娱乐家,社交场合里的花蝴蝶。 回想起来,这是一段漫长的人格演化过程。人格类型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你所经历的事、关心的课题和生活的触感,都会改变你思考、决策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这一两年来,MBTI测试非常火红。年轻群体已经把它当成日常自我介绍的一部分,快速辨认出合拍的群体,并且以此作为另一种彰显自我的工具。韩国的综艺节目,甚至还会特地把艺人的人格类型标识出来,让观众观察不同人格类型在同一境况下的互动。 MBTI当然是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的其中一个心理学工具,也是现时很好的社交工具。但除了企业版本的专业测试,大部分我们能找到的MBTI题目和类型分析,都还是偏重娱乐性的内容,分析也不够全面。因此,如果你把当下的测试结果当成坚定不移的自我认同归属,或是贴标签、搞歧视,那却又是固化了偏见,也是限缩了人格发展的弹性。 可如果我们再细想,MBTI测试能如此流行,意味着今时今日人们除了这种娱乐性的社交工具之外,我们的社交文化里没有太多能够讨论个体差异的空间,也没有能够坦诚接纳个体差异的语境。 我们一贯冷酷对待异见者,排斥和大众不同的人。 据说,16种人格类型里,最少见的类型可能是INFJ,最多见的类型是ISFJ和ESTJ。换句话说,这似乎是ISFJ和ESTJ掌握话语权、制定社交规则的世界——他们的性格倾向和社交习惯,就成为这个世界的“正常”——因为他们完全占据了人数优势。 而我所认识的所有INFJ朋友,在群体生活里总有一种忧愁,时刻觉得自己在人类集体里有某种无处安放的焦虑和绝望。 社交互动中,总是有许多的误读、沟通不良,以及彼此期望的差异。 你只想待在人群里看有趣的人高谈阔论,可朋友们都问你为什么一整晚不主动说话?你发挥想像力和发散思维在建构思路模型的时候,却有人觉得你没有拿出数据、例子、具体的落地方案,而直接把你的想法贬为空想。你诉苦的时候,到底我该倾听安慰或是给予解决方案?旅行的时候你只想漫无目的地走走,你的旅伴偏要拉着你一天跑完6个景点。 不爱出门的人不是孤僻 MBTI告诉我们,这是人们在4个维度上的差异:思考方式(E-外向 / I-内向)、获取信息的方式(S-感觉 / N-直觉)、决策方式(T-思维 / F-情感)、生活方式(J-判断 / P-感知)。每一个人天生都会发展出这8种功能(荣格八维),其中发展得如何当然有程度之分;程度最高的4种,就会排列组合成你当下的人格类型。 你和别人不同,你和群体的不同,不是因为你有什么毛病,而是每个人在偏向和喜好上的不同,这是性格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应该被尊重的,不该有谁应该被谁同化的道理。 比如,不爱出门的人不是孤僻,他们只是需要很多的独处(I人)。 三分钟热度的人并非不定性或没有毅力,他们只是对许多事物都有普遍的好奇心(P人)。 MBTI的人格概念和知识普及之后,我们就知道了:每一种性格都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我们不再为自己和群体格格不入而感到惶恐不安,别人也无需为此而对你做出指责。于是,你不必强迫自己戴上让你不舒服的人格面具。 人都怕孤独,怕看不清别人,更怕看不清自己。还有些人,他们生活的处境不允许他面对真实的自己。 所有靠谱的性格测试都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进而理解人格每一阶段的转变。带着这样的信心,我们终究能够发展出更自洽又成熟的人格,也慢慢学会和其他不同的人格沟通、相处,让彼此都感到舒服。或许,这个世界会因此变得更美好一点?
11月前
近日,矽谷职场沸沸扬扬的热门话题,都围绕着OpenAI高管被开除的宫斗剧,之中反转又反转的剧情高潮迭起,实在精彩。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创始人兼创办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到拉斯维加斯(Las Vegas)参加F1一级方程式赛车盛大派对时,在酒店房间点开Google Meet链接,获悉OpenAI公司已经将他解雇,并且被解雇的消息将很快公布。董事局没有给他任何解释。 奥特曼被辞退一事,引起了业界哗然。Open AI管理层集体不满,并要求董事局作出具体解释。与此同时,微软公司(Microsoft)接触奥特曼,并希望拉拢这位OpenAI奇才,献意他带领他顶尖AI科研团队来到微软,给他们组一个新部门。紧接着,OpenAI公司的几位高级研究人员,也随着奥特曼的离开而向Open AI提出集体辞职。就在两天的时间内,OpenAI眼看管理层摇摇欲坠,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将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董事局又紧急开会,赶紧邀请奥特曼回到公司谈判。短短数天内,奥特曼又重新回到了OpenAI,这比起当年被苹果解雇了整10年才王者归来的乔布斯,画风快转得让人目瞪口呆。 奥特曼“炒掉秒回锅”事件,或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启示: 1.和领导保持紧密沟通 有新闻评论写道,奥特曼之所以被公司解雇,是由于公司内斗。奥特曼和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在业务上意见分歧,Ilya随后联合董事会推动解雇行动。而OpenAI董事会因缺少经验,在科技突破应用方式相关的不同的派系斗争中,愈演愈烈,董事会选择了开除奥特曼。 在工作上,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一样重要,要时时和上级领导保持紧密的沟通。尤其工作上如果有派系斗争,能不卷入最好,但始终认定谁才是自己的直属汇报上级,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决定你去留的,最终绕不开自己的直属汇报。 若没有随时和上级同步及汇报,中间的信息差造成的误解、他人介入挑拨离间而引起的误会,都会影响领导在关键时候做的决定。 2. 坚强工作实力普遍被认可 OpenAI创始人及CEO奥特曼不只是公司的灵魂人物,从OpenAI这个美国人工智能研究自非营利组织起步,直到转型盈利机构,随后推出ChatGPT-3 、给予微软独家授权,在科技界是AI人工智能普及化的重要进展。 奥特曼的实力和贡献已经无法一笔勾销,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人脉网络。这也促使他被开除的事情,产生了业界的震荡。作为公司的灵魂人物,他的离开也撼动了公司的口碑和品牌。 因此个人在公司的实力,不能只有自己知道,必须首先在团队内被认可,可以的话让跨团队的成员都知道就更好了。这样一来,领导要拿你“开刀”时,多少也得顾虑大局,无法纯粹是自己的决定了。 3.建立行业伙伴及人脉网络 奥特曼被逐出公司的消息一传开,微软立刻伸出橄榄枝,欢迎奥特曼和他的团队加入。这个时候,OpenAI公司肯定着急,因为流失的不只是奥特曼一员,公司的核心科研人才也可能会随着奥特曼离开OpenAI。微软的召唤,也让奥特曼底气更足,反正东家不打打西家。这个时候OpenAI已经无法承受奥特曼离开的这个损失,这不是一个人头的失去,更是核心人才的失去。因此,在工作上,建立伙伴关系、人际网络是非常重要的。若公司知道你在业界能力吃香,肯定不愿意“肥水流出外人田”。所以,经营业界人脉是自身重要的资源,这让自己更有转换跑道和换公司的空间。 当然,每个人工作的心态不一样。有的人真的有能力又搞业务、又搞关系,也有的人只想工作不想搞宫斗剧。但是职场就是个现实的人生场景,有时候不是你不想搞斗争,就可以置身事外全身而退,还得防着别人搞你呢。若要端稳饭碗,确实里里外外需要具备能力——业务能力、斡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水深,不要等被开除了才醒觉自己平时应该多加经营的地方。OpenAI创始人奥特曼这一出“想开也开不掉”的剧情,在严峻的职场寒冬高调上映,真是值得我们这些搬砖人好好学习一番。
12月前
12月前
1年前
向上一划,屏幕亮起。翻了一下,确认在通讯程式里的“群”记录中没有适合的“群”,我便建了个新“群”,把刚答应我要去吃饭聚餐的小伙伴都拉进群里。 朋友对我下了个“建群狂魔”的标签,说我最喜欢建各种聊天群组。除了那种比较正常的大群,像打羽球的球友、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社团的群组,还有一些临时组建的聚会、喝茶聊天群等。各个群组成员或有重叠,关系越近、社交频率越高的朋友重叠的几率就越高。 对我来说,群组功能很是方便。把相关人员拉进群里,共同讨论事情,便于提高沟通效率。以聚餐来说,参与的朋友能在群里讨论并确认聚餐的时间与地点。就算没发表什么意见,在群里也能直接收到就餐地点与时间的通知,以防遗漏。聚餐结束后,还能在群里分享些合照或是食物摆拍照等,为这个聚会画上完整的结束,也为下一次的聚会下个伏笔。 而我不断建新群的执念,是源于一种“不打扰不相关人员”的心态。昨天参与聚餐的朋友今天不一定也会参与逛街,明天更不一定会一起打球。那样的话今天的逛街行程就不需要去打扰昨天聚会与明天打球的球友。同样的,我也觉得自己没有参与的活动,不需要在群里参与讨论,或经历其他人讨论的过程。我怕打扰到别人,自己也不想轻易的被打扰。 贵在一份参与 久而久之,标注着不同名称的群组越建越多。把这些群都在表上画好,或交集或分离,或大或小,或近或远,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树状关系图。 以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去看待社交软体上的“群”与现实中的“群”,其实契合度还是蛮高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在不同的群里游走。总有个群,象征着“家”。总有个群,能够让你吐槽那些生活中的不愉快。总有个群,会懂你说的冷笑话。 当然,不是每个群组都适合你。我就曾加入一个羽球群,大家因为一些小事不欢而散,我当下也果断退群。加入不适合自己的群,自己受罪他人也受累。人生短短几十年,还是应该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那些值得的人与事之上。 “群”并不是现代的概念,从以前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如何选择“群”的重要性。身在群中最成熟的定位,是既不需要试图影响别人跟着自己的行为准则过生活,也不用因为特立独行而担心自己被同化或被排挤。很多时候,只是贵在一份参与。
1年前
2年前
“喜欢”当然不能当作是爱,甚至恋也扯不上。喜欢也许该置身恋、爱之外,作为纯粹的一种情感存在,像准备在白纸上学习彩色涂鸦的小男孩、女孩。喜欢开始一定也是苍白的,小孩总会有一个幻想出来的伙伴,他们用手边所有布置出简陋的秘密基地,而准备填色的纸笔便是爱恨情仇的开端,涂鸦学习丰富却不单纯的成长过程。 最近艺人周杰伦隔了几年后再度发行新唱片成了话题人物,王心凌也因又开始唱跳经典歌曲〈爱你〉而成了中文娱乐圈受注目的歌手,时光一下仿佛拉回了我中学毕业、生命旅程必需重新开始的千禧年前后。那让我突然找到替自己辩解的一些借口,找到自己不愿长大的理由——原来时光只是一再后退,重来;人生是从喜欢和之后的开始了解、追求到了却懊恼的路上,不停重置自己做不到又理想的模样。 分手都能在社交软体交代 这时代的青年男女都很会打扮,外表虽有科技进步下的美颜软体或化妆术包装,却难掩对第一眼外在直接的吸引。有时真会想搭讪个合眼缘的对方,讨个电话号码,换上一叠硬币找个公共电话亭在固定时间拨上,聊些不着边际、时下流行的速食又或草莓族文化该是多么愉快轻松的事。虽然我知道时下年轻人连分手都能在社交软体用一行文字交代,让人更懊恼的是公共电话亭多数也只剩个石墩底座可共辨认。 近年流行一种生活态度叫断舍离。某天我望着自己的书架和唱片架,还有那排吉他,都是从少年开始陆续买的东西。后我尝试卖了一些我喜欢的书籍和唱片,也卖了几把比较有二手价钱的吉他,我是以断舍离的口号为出发点的,在寄出包裹和交货时却发现那喜欢的感觉并不是如此让人不舍;就像那块曾经说过非常喜欢,却被我送人的名贵手表。断舍离的也许真是我们如蝜蝂背在身上的后续故事,而因喜欢才留下的位子,早就随时间变得模糊不清或又期待重新开始了,包括所有的人、事和物。
2年前
如今,社交平台上人格展演之盛前所未见,凭着顾家好爸爸、暖心好丈夫、知性女主播、热血社运分子等人设,就能在网络上吸粉无数。有时网红也不必多做什么,只要持续分享自己和男友、女友相处的日常,有一些甜蜜的故事,或是争执之后的反思,也就从此拥有了一大批CP粉,用高流量接一波厂商置入的广告。 有时我在想,这算是一种内容创作吗?在早年的社交平台,大部分网红还必须是真的产出作品,如局内人揭秘内容或带有启发意义的文字,或是插画、漫画、影音、摄影作品;但现在呢?只需要水准稳定的美图,或一个讨喜的人设。 但这现象也并不新奇。若把时间线再往前推,早在网络社交平台出现以前,我们也已经有了“偶像”;这些偶像也是靠着经纪公司和娱乐记者的共同合作,被包装成纯洁玉女、不羁浪子、高学历优质偶像——谁管他们唱歌是不是真的好听? 然后狗仔文化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玉女因为抽烟或婚前性行为而形象崩坏,人们发现在采访时畅谈温馨家庭生活的男人原来是家暴惯犯。 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形象可以轻易讨得粉丝欢心,于是创造了一个和本性截然不同的人设。不仅是在娱乐界,政治界更是如此;只不过,有些人不小心就中途崩坏,有些人演着演着就不小心成真了。而来到这个号称“打造自我品牌”的时代,连素人也必须在网络上戴着面具,稍微为自己的形象加点装饰了。 那么,应该溯源的是,为什么人们会轻易相信这样的人设形象? 人们始终向往美好的事物,对理想人性——自己无法达成的理想模样——怀抱着隐约的盼望。于是我们将自己内心喜爱、厌恶、想像的特质投射到某一个人身上,但那个人不一定、或其实没有具备这些特质;我们爱上的大部分是自己想像和演绎出的幻境。许多超级政客和偶像巨星的诞生,多是仰赖群众对他们的心理投射;于是,群众倾力支持他们,就仿佛修复了自己的不完满。 而这种投射,有时会变成一种道德绑架。路人转粉,粉转黑,黑转黑粉,都只是因为我们用某个形象的切面来认识这个公众人物;可能是他在对某个热点事件表态,或是有什么扶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正面新闻流传开来,若刚好这代表了某个你所认可的价值和道德立场,你就会在一瞬间对他心生好感。同理,他之后若做了什么让你不顺眼的事,“人设崩坏”,你会说:枉我以前那么喜欢他,没想到他原来是这样的人,真心喂了狗了。 你爱的从来都是你的投射 但他们对外展现的样子,是粉丝喜欢的样子,是经纪公司觉得讨喜也没有公关危机的样子,甚至是某个时刻不情愿却又必须演出的剧本。我们所喜爱的偶像、大师、可爱的小情侣或恩爱的夫妻,在荧幕和网络的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他们的意念和人格,并不会那么“一以贯之”;人会软弱,矛盾,迟疑,偶尔有坏心眼或昏头、情绪化的时候,那个时刻的他们“和人设不符”,但粉丝们不想知道这个真相。 粉丝也是情绪化的。恩爱的荧幕夫妻突然离婚了,粉丝们哀嚎: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这话说得,好像除了他们喜爱的那对夫妻之外,其他没有离婚的夫妻都不配拥有爱情?一个人越沉迷于这样的人设形象,心理预期抬得很高,将之视为标杆,那他们在现实生活里越是没有和他人进行真实连接的社交能力。 公众人物被这样的心理投射摆上神台,有天跌下去也将摔得很重。人类没有真的那么懂爱,也没有真的那么愿意充分了解他人。因此,才会出现你和某人缔结了或近或远的关系之后,有天发现对方无法达成自己的期待,而对他产生巨大得不合比例的失望——你爱的从来都是你的投射。你最爱的终究是自己。
2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