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种族和谐

2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Dai Gor,sudah makankeh?” “Dah,Pak Cik!” “Tak tapau untuk Pak Cikkah!” “Hehehehehe!” 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学校回家,我没有直接走向浴室,而是躺在客厅的地板上,回想着刚才与马来邻居寒暄的画面。有好些日子没见着隔壁肥叔了,今日一见怎么只剩下三分之一?那个平日像弥勒佛一样的男人,声音听着很熟悉但怎么样子变得如此陌生? “妈,您最近有见到隔壁肥叔吗?”我问母亲。 “没有欸,好像有整个月没听到他的咳嗽声了。”母亲回我。 “我刚才看到了三分之一的肥叔。”我回母亲。 “你是不是读书读坏脑了?”母亲问我。 为了证实自己并不是累出幻觉,我走到了隔壁家一探究竟。刚才同我打招呼的是肥叔没错,但打从我记事起,他就没有消瘦过,如今这是签下了哪个狠心的减肥配套,让我对他的称呼产生了疑惑。肥叔似乎看出了我的好奇,邀我入他家聊了几句。距离上次在家门口相遇确实有一个多月了,我以为只不过是每天早出晚归没能有机会碰面,但原来是肥叔到医院接受抗癌疗程了。我与肥叔一直没有过多交集,但在得知他患上鼻咽癌那一刻,眼眶还是湿了。说也奇怪,不知是从哪里涌上心头的伤感,反正很想给他个拥抱。 小时候的我不爱交际,见到邻居都会绕道而行,尽可能躲避眼神,不打招呼也不给任何反应。大家都习惯了我的无礼之举,所以也不会跟我有什么交谈。只有肥叔看到了我的“高冷”就更爱逗我玩,说自己好像在拜见黑社会大哥,所以管我叫“Dai Gor”。现在的我不再如幼时那样“社恐”,但肥叔并没有像其他马来同胞一样改口叫我adik或lengzai,也或许他真把我当大哥了。我曾经怀疑肥叔是弥勒佛转世,他性格友善开朗,在各个社区活动上都能看到他顶着个大大的肚子到处走动。同一个小区里的居民都认识肥叔,无论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甚至是外劳都能与他畅谈,他才是真正的大哥。作为一个退休人士,他每天就裸着上身,只系着纱笼坐在门廊吸烟。无论男女老少,凡是经过的都会同他聊几句,他家就是一个迷你情报局。我爱通过门缝观察他的举动,每次最担心的就是看到他系在大肚子以下的纱笼,深怕有一天在与他人谈说欢笑时,笑着笑着就掉了。 肥叔每天会骑着小摩托到清真寺祷告,然后带着大包小包的早餐、午餐、晚餐回来,时不时还会给邻居们喂食。有时我真的替他的小摩托感到可怜,载着体型那么庞大的人物,天天穿行于小区中。肥叔爱社交的程度是可以到达天花板级别的,他的摩托不是在大街上行驶,就是停在小巷子,估计一天能绕大城堡花园好几圈。肥叔的人脉之广大,时常能让我震惊不已。有时出外打包食物,到花园散步,甚至是有一次到警局报案,对到眼神的人都会问我是不是肥叔的邻居,在马来摊买椰浆饭甚至不用给钱,摊贩还让我给他带上几包。肥叔在小区里的大哥地位是挺高的,而我作为大哥的“大哥”,托他的福也受益良多。 不知肥叔是混华人圈子久了,还是纯粹因为他爱吃,同邻居寒暄时他都会先问大家“吃饱了没?”然后先聊聊最近发现了什么美食,再聊聊生活,再谈八卦论是非。十几年来,我同肥叔说过最多的两个词就是char siu bao(叉烧包)和bak kut teh(肉骨茶),两样他不能吃的华人美食,却成了我们打招呼时的接头暗号。这不是我故意为之的,是在我幼时由他开始的“传统”。再多聊两句,甚至能听到他在马来句子里暗插了一些问候我家人的方言词。近些年,我俩很少机会碰面,所以肥叔只要逮到机会见我驱车出门,就会嚷着要我带他出去。从门廊冲出来,他站在车前,我坐在车里,俩人互相叫嚣,直到他说出那句“hati-hati ya”才愿意放行。 肥叔对我的关心从来不会少,对叉烧包和肉骨茶的好奇心也一样。父亲曾对我说,肥叔因为好奇叉烧包长什么样子而截停了路过的点心车,买了各种包点到我家,然后让父亲给他打开看看内馅,还要给他形容是什么味道。他甚至也买过清真版的叉烧包给父亲比较,试试味道到底“正不正宗”。我不曾想像过一位马来大爷可以做出如此疯狂的事,直到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头抓到我打包肉骨茶回家。他毫不客气的跟着走到我家厨房,让我打开包装袋,给他闻闻味道。我希望他是认真的在开玩笑。为了防止他的老婆报警,我直接把肥叔推出家门。闹这一出,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见到真主,我又是否还能见到弥陀。 肥叔虽然有许多荒唐的举动,但我欣赏他活得很通透潇洒,无聊没事就租一辆哈雷摩托回来“显摆”几天,马来新年又搞一辆豪车威威风。当然他最爱的就是把屋子搞得乌烟瘴气,白天吸香烟,下午烧烤,夜间抽阿拉伯水烟,直到他接受抗癌疗程后,四周才变得明亮些。我问他是否对自己吸烟导致癌症而后悔,问他怕不怕死亡,他都是笑着回答说:“我想享受和尝试的事情都实现了,没有遗憾所以不怕死亡,而且还能趁机减肥,很久没有看过自己的骨架了。”我严重怀疑这位马来大爷除了读可兰经也读过金刚经。聊着聊着,他说我长大了,嘴巴能打开了,让我有时间多和他谈天,把以前的话补回来,要不然该没机会了。 话说到这里也差不多了,他站起来拉了拉纱笼,我知道他要换装去祷告了。 “OK Pak Cik,saya balik dulu ya,take care.” “OK Dai Gor,besok kita pergi makan char siu bao.” “Nak makan bak kut teh pun boleh.” “Hahahahaha!” 再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依然没有走向浴室,而是再次躺在客厅的地板上,回想着刚才与肥叔的对话,这好像是我22年以来,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跟他聊天。想着自己怎么就会走到隔壁去问候,或许是因为好奇心和八卦,又或许是叉烧包和肉骨茶,亦可能是那半天吊的纱笼。 相关文章: 昌杰/铁围城 邱然/灵隐寺 米西罗/默读伤悲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八打灵再也2日讯)患难中见真情!肺癌末期的巫裔男子,在医院指示下回家照护,但因家境贫寒买不起氧气机,幸好获得1名华裔妇女协助,借来一台氧气机,让他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行动党无拉港消毒队队长李凯鸣(山鸡哥)日前在脸书发文,透露这则令人伤心的消息,表示收到一名求助者病逝的噩耗。   他说:“又一个伤心的消息(不是愚人节),之前我们协助一名40多岁的男子,他患了末期癌,医院安排他回家疗养。   “没想到那么快就接到电话,说该名男子已经去世了,家人也不再需要氧气机了。”   无论如何,李凯鸣也透露了事件背后的温暖故事,指尽管病患是巫裔,但来电求助的却是一位华妇,体现了“我们是一家人”的精神。   他说,当时来电求助要借氧气机的是一名华裔妇女,询问后就把他们的联系号码给了病患太太。   “病患太太来电跟我们确认氧气机型号(当时他们在安邦医院),之后我就多口问一句,需不需要救护车。   “还记得当时她们一直问如何收费?当我回答全是免费时,太太还一度怀疑。”   然而令李凯鸣没想到的是,自己那么快就再次接到对方的来电,表示其丈夫已不再需要氧气机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有关帖文也获得不少网民留言为李凯鸣加油和鼓励,指出救护车收费一直都是普通百姓无法负担的费用,因此感谢李凯鸣和团队的无私奉献,减轻病患的负担。   “谢谢你们帮助也温暖了许多人 ”、“无私奉献舍己救人,团队善举不分种族,体现一个和谐大马。”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