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窑炉龙窑
专栏
龙重登场︱细长呈圆筒状 斜卧像长龙 方家古老龙窑 硕果仅存
龙窑是一种古老的窑炉,建筑在坡地上,结构细长且呈圆筒状的窑炉,斜卧像只长龙,因而得名。 早期中国南下的陶匠聚集在陶泥资源丰富、容易就地取材的沿河一带发展祖业,他们大部分分布在怡保江沙路一带,陶瓷业兴旺时期,这一带有至少60座龙窑。 潮州有“瓷都”之称,潮瓷工艺在世界平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潮州人将潮窑工业带来我国,因而早年江沙路一代陶匠大部分都是潮州人。 方家龙窑百年历史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烧窑工业没落,怡保一带的龙窑一座一座被拆除,方家龙窑可说是这带仅存的传统龙窑。 方家龙窑第三代传人方锡通祖籍潮汕,方家龙窑从他祖父南来建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祖父时代的第一条龙窑长达120呎,初期主要生产水缸、瓷器和橡胶杯。 当年祖父将龙窑平分给孩子,一人分得20呎,让他们各自烧窑营生,后来有能力的孩子自立门户,在附近建立自己的龙窑。 转型生产日本火炉 他的父亲方万荣时代建立的龙窑长约80呎,宽约8呎,共17个投柴孔,他的父亲后期转型生产日本火炉,这种火炉有双层聚热效果,据知现在国内也只剩下他们还延续着这门工艺。 “拜龙头”祈烧窑顺利一整年 陶匠敬重窑炉,每年除夕都会拜窑头,俗称“拜龙头”,感谢和祈求窑神保佑一整年烧窑顺利,依循祖母的传统,他们都以素食祭拜。 “拜龙头”的祭品有年糕、柑、潮州发糕、潮州菜粿和潮州人传统食物姜薯汤圆,潮州人好客,以往“拜龙头”街坊街里拜祭完后会互送食物,虽然这带已不如以往般人丁兴旺,但是方家每逢“拜龙头”都会邀请朋友一起来分享。 姜薯已很少人种,除了新年,平时都吃不着,他们把姜薯削成长长的薄片烹煮,再混合汤圆和红沙谷糖水,姜薯爽脆,汤圆软糯,是潮州人的一大特色喜庆食物。 除了除夕,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他们也会上香祭拜,而年初二做开工仪式是潮州人的习俗,这天他们也会以姜薯红沙谷糖水和柑拜祭,拜祭的年柑会一直摆着不收,寓意一整年都吉利。 窑炉禁忌多 女性禁爬上窑顶 陶匠们对窑炉的敬畏也体现在各种禁忌上,旧时女性不被允许爬上去窑顶、窑炉的火焰不可以用来烤食物、工作和祭拜时不可乱说话。 方锡通透露,以前有一家人在排“函筒”(陶瓷水管) 时说了“排好好来啊!不要给它掉啊!”之后就经常都会倒,就连用水平尺测量后都还是倒。 窑头窄渐扩大 古老技术失传 方家的龙窑是以前一位老师傅所建,相信这门技术在国内已失传,一旦拆除,这种古老的智慧也将随之消失。 龙窑结构龙头低,龙身和龙尾随坡而上,方家的窑头处高约4呎,逐渐扩大至龙尾的高6呎,窑头较窄,再逐渐扩大。 窑头和窑尾之间的倾斜度形成一股自然的抽力,让窑内的热度自然往后上升,温度可达1200摄氏。 烧窑时先在窑头起火预热,让热度延伸到窑身燃烧陶坯,陶匠只靠把手伸入投柴孔内感受和观察火势,并顺势投入柴火让火势延续下去。 龙窑隆起部位的拱形设计能起到聚热效果,窑炉底部以洋灰砌成作支撑,拱顶以陶泥建成,能锁着热量;窑尾则是排烟系统,先辈对窑构造的智慧,已让它能起到降低烟排放的成效。 方锡通:祖辈智慧遗产须保留 方锡通说,以往没有机械的辅助,所有工作都得靠劳力,陶泥用铲子挖起来装进簸箕中背出来铺在空地上,打井水浇入泥中再用牛练土。 一人牵着牛环绕把泥土踩匀,另外一人跟着牛的步伐,把泥土填入牛踩过的凹洞中,重复踩踏,直到土练好为止,练土过程耗时约两天。 龙窑源起至流传至今,蕴含和传承着古人和先辈的智慧、刻苦耐劳的精神,虽然时移世易,龙窑已非主流,惟它是先辈留下的智慧产物,需要被保留,为后人追溯民族历史留下一道通道。
8月前
专栏
更多窑炉龙窑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