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窺探鐵船前世

    穿行於兩個新村追尋亞亦君令的過往,試圖尋得曾在此處採錫的鐵船和礦場員工的蹤跡。在探問過程中,部分村民記不清時代太遙遠的事情,一些知情村民已不在人間,而另一些村民已搬離此區,幸得數位村民的熱心安排和指引,儘管鐵船早已消逝無蹤,但站在廢礦湖岸邊,聽著昔日鐵船拆卸的故事,還是不禁讓人心生惋惜。     從亞亦君令新村通向萬嶺新村的途中,有一塊醒目路牌,寫著裡邊一個甘榜的名字。拐入這條小徑,兩旁是油棕樹,一望無際不知何處是盡頭,幸好轎車前方有一位當地村民在騎著摩托緩緩行駛。他是我們的引路人,在前方帶著路,助我們尋找零零散散的史蹟。     我們跟隨他繞進一條沙石路,走了不久,眼前豁然開朗,左側是一片遼闊的湖泊,湖水靜謐無波,再繼續往前走抵達數百尺處,是更大的廢礦湖,這裡也是鐵船最後停靠的地方。     我們的引路人曾參與拆卸鐵船的工作,指著一處靠近陸路的湖岸,告訴我們這裡便是拆鐵的地點。談起那時的鐵船,他記憶中的船身龐大,卻不至於佔滿整個廢礦湖,船型與督亞冷五號鐵船相仿。     我們也與幾位年長村民談過,他們的敘述如出一轍,口徑相同,大家都記得,這片廢礦湖是“三號公司”鐵船的運作地,稱船為“三號船”,但沒人能準確說出三號船停運的年份。     無論如何,這艘三號船與督亞冷五號船的命運迥異,三號船被拆卸後,遺骸已無所追尋,所剩下的只是這片廢棄的礦湖,對岸養著鴨群,而督亞冷五號船在停運後未被拆解,它見證著歲月的更迭,如今涅槃重生,成為讓後代可以登船學習昔日礦業的重要景區,也成了亞亦君令村民們在敘述三號船模樣時,用以參照的實體遺蹟。     過後,在和萬嶺新村一位年長村民交談時,他曾是礦場的甲巴拉,他提到部分村民過去都和他在同一個礦場勞作,也列舉了數位老鄰居的名字,當時我想著可以採訪這些老鄰居;然而,他的下一句便是,那些曾一同並肩作戰的鄉鄰,早已不在人世。他們只能留在他的回憶中,成為過去。
2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