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山西訂婚強姦案 二審維持囚3年
|
品馨蔬食—傳承媽媽的味道 開啟健康飲食新篇章
|
朱光耀:借習近平訪馬 盼推動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
|
撞兔子屍體卡引擎 美飛機起火緊急迫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山西訂婚強姦案 二審維持囚3年
|
品馨蔬食—傳承媽媽的味道 開啟健康飲食新篇章
|
朱光耀:借習近平訪馬 盼推動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
|
撞兔子屍體卡引擎 美飛機起火緊急迫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山西订婚强奸案 二审维持囚3年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朱光耀:借习近平访马 盼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
撞兔子尸体卡引擎 美飞机起火紧急迫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山西订婚强奸案 二审维持囚3年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朱光耀:借习近平访马 盼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
撞兔子尸体卡引擎 美飞机起火紧急迫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山西订婚强奸案 二审维持囚3年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朱光耀:借习近平访马 盼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
撞兔子尸体卡引擎 美飞机起火紧急迫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山西订婚强奸案 二审维持囚3年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朱光耀:借习近平访马 盼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
撞兔子尸体卡引擎 美飞机起火紧急迫降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第18屆國際提琴製作比賽
人物
制弓師黃鵬健/不能急,不能慢,要精準
連黃鵬健自己都說,制弓是非常非常非常小眾的領域,“從供應商來看,螺絲、刀具,全世界就只有一家,在德國。” 這裡說的弓,不是弓箭的弓,而是提琴家族樂器裡用來拉琴的弓。細細一根琴弓,由弓杆和弓毛組成。當弓毛摩擦琴絃,聲波傳送至提琴音箱產生共鳴,發出悅耳的聲音。 提琴家族包括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和倍大提琴(double bass),是古典樂團不可或缺的樂器。在馬來西亞,學習和教導提琴樂器大有人在,但是提琴修復就少一點了,制琴屈指可數,制弓……要數黃鵬健。 報道:本刊 白慧琪 攝影:本報 黃志漢 今年6月,黃鵬健帶著自己製作的琴弓參加意大利國家提琴製作藝術協會(ANLAI)舉辦的第18屆國際提琴製作比賽,在制弓組奪得“Floriano Nofri”特別獎。(注:Floriano Nofri是意大利著名制弓師) 他做了一套小、中、大提琴弓,得獎的是大提琴弓,評審評語是“有個性”。他自謙,比起前三名,自己的作品差遠了。三把弓展示在他開設的KS Strings琴行,一旁還有一把大提琴。重點在琴碼(又稱琴橋),是愛徒在另一個國際琴碼比賽的得獎作品。 參加制弓比賽是黃鵬健追求進步的動力。此次得獎,意義在於得到鼓勵和認同。在這同行不多的領域,做得好不好只有同道中人知曉。如今已踏出第一步,未來他還要繼續製作更好的作品,朝首獎邁進。 “再不去參加多一點比賽的話,在制弓方面就會(進步)慢一些。”黃鵬健是小提琴樂手、小提琴老師,也是提琴修復師。2014年開始接觸制弓,才成為本地少數的制弓師。朋友支持,向他訂製琴弓,2018年至今累計了逾30個訂單,還沒全數完成。 慢,是因為覺得作品還沒到水準,對不起樂手的琴藝。所以,他選擇參加比賽,而且是自己能親臨現場,見到評審,聆聽評語的比賽,這樣才能清楚明瞭哪裡需要改進。“算上去其實不是很多啦,德國、法國、中國,現在是意大利,才4個國家。” 打造手工琴弓至少需要10天 黃鵬健的工作室就像一般木工工作室,有多個木製工作臺,散佈著剛刨下的木屑,整齊排列各種不同大小的刨刀、銼刀、鑿刀、夾鉗。這些工具,他自小就不陌生。出生在承包商家庭,他從小就愛拿起鐵錘、釘子、鋸子,敲敲打打。 其中一隅,看起來挺像“手術室”,一把大提琴被“開膛破肚”,面板揭開了躺在工作臺上,強光照射,等待修補裂縫。他的幾位同事各自忙碌,有人在換弓毛,有人在小房間裡上漆。 一個工作臺擺上新從法國購得的琴弓原木料,黃鵬健介紹,頂級琴弓用巴西紅木(Pernambucco)製成。他分類了級別比較說道,樹齡20至30年的木料太年輕,顏色較淺,質量較輕;好的木料,油脂剛好顏色較深,木紋細密,且線條一致,少節眼,有韌性。 那些原木料已經有琴弓的雛形,重量大約160至220克,得手工一點一點刨剩38克。加上弓毛、弓毛庫,一把小提琴弓的重量約60至62克。弓毛是馬尾製成,黃鵬健選用的是來自蒙古的馬尾,得人工把卷曲了、拗折過的仔細挑揀掉。 手工制的弓毛庫和尾鈕,鑲嵌上鮑魚殼做裝飾,也是他精選出沒有瑕疵的部分,仔細打磨而成。尾鈕和收緊弓毛的半圓環,則是用銀塊一點一點磨成。 一把手工打造的琴弓要花多少天完成?黃鵬健細數,刨弓杆4至5天,弓毛庫4至5天,尾鈕1天,組裝起來至少10天。而此次參賽的整組作品,耗時2個月製作。 制弓就是磨磨磨,削削削 學琴、教琴、修琴 黃鵬健從2018年開始認真學制弓,制弓生涯還不算長,但他的音樂之路早在少時就開始了。他的哥哥是畫家,從小受到哥哥藝術薰陶,帶他去聽音樂會,看藝術表演。“當時馬來西亞沒有MPO(馬來西亞愛樂樂團)、NSO(國家交響樂團),只有Jalan Ampang(安邦路)的MaTiC Hall(馬來西亞旅遊中心),偶爾有重要的音樂會、舞蹈表演。” 90年代,想學音樂不是鋼琴就是吉他。14歲的黃鵬健走進樂器行,看見只有小提琴一把,認定就是它了!他在中學的小提琴學會上組課,放學後找老師學琴,中學畢業後也自己教課。 當時,他在一家琴行打工,順便學一些基本的修琴知識。琴碼、弓毛,這些都是提琴樂器的損耗品,就像汽車輪胎一樣,不久就要替換或重新定位(alignment)。提琴修復自此在黃鵬健的音樂生涯種下種子。 當時從事提琴修復的少之又少,樂手通常往新加坡找人修琴。2008年,黃鵬健開始認真修琴,在家裡搭了工作臺,樂團朋友開始把琴交到他手上。 這麼冷門的領域,上哪找資料鑽研?“當時真的很困難。”黃鵬健想當年,臉書甚至尚未流行,電郵到外國工作室詢問統統石沉大海。他翻出兩本舊書,《提琴的製作與修復》和《小提琴指南》,是他最初的“老師”。他也在中國網絡論壇結識同好,牽線認識了馬來西亞其他州屬的修琴師。而替他打好刀工基礎的,是中國廣州的修琴師朋友。 唯有制弓可全由自己掌握 2014年,黃鵬健開始接觸制弓,於2018年拜師法國制弓師Manuel Ruhlmann,認真鑽研新領域。為精進工藝,他還曾到英國工作室實習。 漸漸地,制弓和修琴佔據了大部分時間,“我是喜歡的,因為不用練琴。”黃鵬健半開玩笑解釋道,在樂團有時得工作到很晚,挺累的,更何況他還要教琴呢。 “人家說學琴會陶冶性情,我覺得學琴更大壓力啊!”一輩子與提琴為伍,他這麼看自己參與的領域:拉琴不只對自己,還要要對整個樂團負責;教琴,看到學生進步,也是滿滿成就感;修琴是職責,顧客把琴送來,他關心能不能準時修好交付;制弓則是全新的學習領域。 制弓應該是講求慢工出細活的吧……看他四五天才把木料一點一點地刨掉一百多克,剩下的38克不只重量要到位,形狀、弧度、弓頭弓根的重量都要拿捏得當,還要有自己的設計巧思來展現個性。 修琴也應是如此吧?這些木質品一旦磨過頭,就難回頭了。但顧客的琴和弓也不能堆積如山啊,所以黃鵬健認為,精準才是最重要。“我們要把自己訓練到精準,心裡面不能急,但也不能慢,而且要準,就是所謂的效率。” 他的手指曾經受過傷,削木時刀子卡緊了,他用力一推,一時分心,手指就被削去一塊皮。受傷後,黃鵬健一年不能拉琴。問及當時心中想法,竟然是“我終於不用教琴啦!對不起,老師不能示範。” 手指受傷,指頭活動不夠靈敏,對拉琴當然有影響,對制弓的木工倒是還好。那一丁點竊喜是因為,修琴和制弓的時間都不夠用,真沒空教琴了。集各種身分於一身,工作繁重,唯有制弓是對自己的作品負責,時間、品質壓力全由自己掌握,黃鵬健真真正正享受其中。 那麼制弓要如何突破瓶頸?不知是自我要求太高還是謙虛,他自認,到目前做的每件作品都不夠滿意,“你問我有沒有已經有一個滿意到我覺得100分的?我都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好。” 拉琴是制弓師的必要條件嗎?很多偉大制弓師其實都不會拉琴,但在黃鵬健看來,制弓師懂得拉琴是bonus(額外好處)。因為自己能第一個試音,感受弓子的彈性和音質效果,不需要另外請樂手試音,或者有時樂手也形容不出感覺,制弓師不知從何改進。 那對有興趣學制弓、修琴的朋友有什麼建議?黃鵬健斬釘截鐵說:“沒有熱忱,不要踩進來!” 更多【人物】: 作家馬尼尼為/寫作者一定要有不滿 臺灣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在菜市場裡,找下一個寫作題材 臺灣作家馬翊航/邊學族語,邊寫族群文學
7月前
人物
更多第18屆國際提琴製作比賽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