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簡單的快樂

蘭州以外的蘭州拉麵都不正宗?必須採用法國食材烘焙才稱得上法式甜點?一再追究食物正宗不正宗根本違背了飲食的意義,再說正宗口味也未必符合現代人的口味。說穿了,正宗還不如好吃實在。 約了朋友在酒吧談事情,侍者端來冰鎮的酒杯,厚厚一層啤酒泡覆蓋在金黃透明的液體上,看了都爽快。喝了一口,欸,有陣酸味。莫非是太久沒喝啤酒,連味覺都犯了健忘病?再喝一口,那酸味甚至蓋過了啤酒原有的清爽口感。 向侍者反映,他皺起了眉頭,我說不信你喝喝看。他道歉後,在吧檯忙了好一陣子,不久後再給我端來另一杯,喝了一口,這下味道對了。 猜是啤酒放久了,或啤酒中的成分和空氣產生了一定的反應,導致啤酒變了質。朋友說,“是你舌頭靈敏,如果是我的話一定喝不出分別。”當下很想給他翻一個白眼。 [nonvip_content_start] 這個朋友常說自己味蕾遲鈍,分不出一杯酒或一杯咖啡的好壞,不懂得品嚐一道食物的風味,無所謂夠不夠正宗,有沒有底蘊。他瀟灑幹掉面前的一杯酒,說自己只在乎吃飽喝足。 忍不住問他,喜歡哪家咖啡館的咖啡?他想了想,說是X咖啡館的黑咖啡,勝在夠濃郁。我說,那便是你喜歡的風味,要相信你自己的舌頭。 美食當前,有的人卻總是仰賴網絡上的評價多於相信自己的舌頭。迷信正宗口味,盲目獵奇米其林星星,通過他人的肯定來構築自己喜歡的味道。 蘭州以外的蘭州拉麵都不正宗?必須採用法國食材烘焙才稱得上法式甜點?一再追究食物正宗不正宗根本違背了飲食的意義,再說正宗口味也未必符合現代人的口味。說穿了,正宗還不如好吃實在。 人類和食材的遷徙流動,烹煮方式的演化,甚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美食的味道也一再地變化。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味道,合自己的口味才最重要。 覓食的路上,首先要學會開放包容,讓味蕾可以接觸更多風味各異的食物。如果只想當個保守的食客,不願冒踩雷的風險,堅持一輩子只光顧同一家肉骨茶,永遠只喝同一個產區、同一家酒莊的葡萄酒(事實上每一次釀製的風味都各異其趣啊),一意偏執認為北方家鄉的炒粿條才最正宗,well,我只能說獨沽一味也未嘗不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只是可惜了你的舌頭。
2年前
精美得叫人愛不釋手的各種書寫和繪畫文具,給人一種“我就是愛寫字,我就是喜歡畫畫”的感覺(或錯覺?),又或是“我可能愛寫字,我可能喜歡畫畫”的綺麗幻覺,甚至僅僅是“它讓我想像自己有一天能寫出優美的文章,它讓我想像自己有一天會畫出一幅生動的畫”的精神滿足…… 待我乍然清醒,手上已經握著3種不同深淺的綠色彩色筆、3種不同深淺的藍色彩色筆、一支繪圖用的細尖墨水筆,還有一支紅藍綠三色原子筆。這才逛了一個樓層的半個區域而已,看看手錶,才逛了半小時。 12層樓各不同主題的文具店,我會不會逛上一整天呢?這家文具店真的好可怕。 慕名到訪東京的伊東屋(Itoya),走在寬敞的銀座行人道上,遠遠就看到大門外懸掛的鮮紅色巨型迴紋針。 由伊藤勝太郎創立於1904年的伊東屋,百年來售賣日本、西方等來自全世界的各類文具。經歷過地震和戰爭的打擊,也曾瀕臨破產倒閉的危機,歷久彌新的伊東屋如今聞名國際,儼然成為日本最具代表的高端文具品牌。重新裝修過的伊東屋總店矗立於銀座,整棟建築高達12層,每一層展示了精挑細選的各類文具商品。 在一篇訪問裡讀到,伊東屋的負責人伊藤明表示,過去實體店作為商品流通的最終端,未來可能會變成某種文化傳播的新場所。“如果單純只是賣東西,實體店的優勢不大。因此,我們要營造出顧客不來實體店,就無法體驗的購物環節。這種美妙的心理體驗才應該是實體店追求的目標。” 今年9月,伊東屋將這種心理體驗複製到了英國。 [nonvip_content_start] 英國著名手袋設計師Anya Hindmarch在位於倫敦的品牌旗下多用途空間Village Hall開設了一家與伊東屋合作的概念店。這是伊東屋首次將他們引以為傲的文具商品帶到英國。 為了這次的合作,Hindmarch在今年初到訪了東京銀座的伊東屋,為自己的概念店選購產品。她獲准在門店營業時間前進入,在毫無打擾的情況下置身於成千上萬件琳琅滿目的文具海洋,據她自己的形容,“就像黛安娜王妃逛Harrods”一樣。 Anya Hindmarch自小就對文具著迷。對她來說,求學時期裝飾自己的鉛筆盒,如同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身為一名文具迷,我很認同她在一篇訪問中所說的,“我喜歡任何能讓我感覺更有條理的物件。當我能攜帶一個裝著筆記本的皮包,還有一個裝有鋼筆、鉛筆和橡皮擦的鉛筆盒赴一場會議,我就知道自己萬事俱備了。這是一種再簡單不過的快樂。” 我想,或許就是這種簡單的快樂,讓我在伊東屋裡失去了理智。 精美得叫人愛不釋手的各種書寫和繪畫文具,給人一種“我就是愛寫字,我就是喜歡畫畫”的感覺(或錯覺?),又或是“我可能愛寫字,我可能喜歡畫畫”的綺麗幻覺,甚至僅僅是“它讓我想像自己有一天能寫出優美的文章,它讓我想像自己有一天會畫出一幅生動的畫”的精神滿足,就足矣! 紙張的質感,彩色筆的色澤,或甚至是鉛芯筆劃在紙上沙沙的聲音,構成特殊的感官體驗。這裡頭夾雜著小孩的童真和大人的物質慾望,讓人恨不得佔有眼前精巧誘人的文具。 問題是,我真的需要3種不同深淺的綠色彩色筆嗎?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