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经济衰退

(重庆1日综合电)中国积极砸钱扶植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以克服美国日益收紧的晶片出口禁令。然而,近日一家号称“中国辉达”的GPU企业“象帝先”传出解散,400多名员工遭终止合约“原地失业”。还有员工爆料,已被拖欠2个月薪水了。 中媒《集微网》、《钛媒体》报道,多个业内消息指出,成立于2020年的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是间总投资额25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5.26亿令吉)、市值曾达150亿元(约91.55亿令吉)的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公司。 报道说,象帝先8月30日召开全员会议,宣布公司解散,全员终止劳动合约。消息说,这次裁员涉及全部400多名员工。 消息人士指出,象帝先的管理层透露,公司与投资方签了一份B轮满5亿元(约3.05亿令吉)的对赌协议,最终未达成协议条款被股东起诉,目前公司账户已被冻结,资金无法动弹,因此全部员工都解约,欠薪记在账上。 管理层:公司“休眠状态” 象帝先的管理层表示,将继续寻求新投资人和起诉股东商议解除账户冻结,将股权资金全部退还员工。公司没有透露具体执行方案,也未提到对赌协议的更多细节。面对外部传闻,象帝先高层回复媒体求证时说,公司目前是进入“休眠状态”。 报道另外引述脉脉和小红书平台资讯指出,多名员工爆料,象帝先还拖欠了他们2个月的工资,公司将不会给予赔偿金。 象帝先未回应钛媒体和新浪科技的置评要求。 报道并说,事实上,这次象帝先全员解散事件早有迹象。 今年4月,市场就传象帝先裁减掉所有应届毕业生,5月又传出全员降薪消息。据被裁员工称,公司声称9月30日才会发出裁员赔偿,如今距离该日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却传出公司解散的消息。 报道说,这是近期涌现一大批中国国产GPU创业公司当中最新一家倒闭解散的企业。 指营运不足致能力有限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象帝先不仅与领投方对赌“失败”,而且在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未获得大量商业收入等层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公司在市场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方面的不足,导致自我造血能力有限,又因外部环境难以融资续命,没有及时拿到更多资金进行研发和快速商业化,最终才导致公司进入“休眠”和解散状态,走到最后一步实际是意料之中。 公开信息显示,象帝先成立于2020年9月,总部位于重庆,并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苏州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公司获得了重庆市的支持,是重庆市重点引入孵化的晶片科创企业,最新估值达150亿元,是重庆集成电路领域少数几家独角兽之一。独角兽指的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 象帝先在2022年9月正式发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天钧一号GPU”;2023年1月,“天钧一号”晶片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体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认证的产品性能测试,据称性能达NV1660水平,该公司也在6月获2024年度重庆市“独角兽企业”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8月20日甫与超云数字技术集团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据中心建设、云桌面、云渲染、数字化办公运营等方面深入合作。后续能否持续落实也产生悬念。 中国半年关百万家餐饮 鼎泰丰退出华北连收14店 中国餐饮业在冠病疫情后复苏情形不佳,光是今年上半,全国就有100多万家餐厅倒闭,高级餐厅更是接连熄灯,8月26日台湾连锁餐饮品牌鼎泰丰,抛出震撼弹,公告今年10月底前就会收掉中国华北14家店,专家指出,这也显示中国经济衰退、消费力道减弱。 北京鼎泰丰,20年营业执照到期,即将结束营业的公告,登上微博热搜,包含天津、厦门、青岛等14家分店,都将在今年10月31日前通通关闭,消息震惊市场,中国网民点出,现在中国经商环境差,不赚钱只能关门,外资都会选择体面离场,但也有人酸,价格贵、味道还一般,难怪会倒闭。 中央社报道,鼎泰丰关店主要与董事会意见不一致有关,有董事不看好中国餐饮前景。 关店数几乎是去年全年数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有逾百万家餐饮门店倒闭,几乎赶上去年全年数字,更是2022年全年餐饮注销门市数量的两倍,光是有注册的面馆就有近3万家关门。 报道提及,大型餐饮品牌受到经济放缓波及,茶饮“奈雪的茶”预计亏损4.2亿至4.9亿元(人民币,下同)。连锁餐企“呷哺呷哺”至少亏损2.6亿元;拥有一万多家门市的咖啡巨头“瑞幸咖啡”利润也比去年同期减半。 被视为中国高档面馆“鼻祖”的知名拉面连锁店“味千拉面”首当其冲,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再度转盈为亏,净亏损恐达人民币2000万元(约1218万令吉)。 “味千拉面”连锁店转盈为亏 味千拉面对此表示,客流量下降及店面销售负成长,是导致该公司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 其他高端面馆品牌如张拉拉已缩减至100多家门市,马记永、陈香贵也遭受波及。 中国网民王先生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说,经济形势不好,大的饭店、企业都没什么生意,如果能尽量自己在家吃,就节省点在家吃饭。 上海徐家汇一名面馆老板表示,今年面馆生意难做,即使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业绩仍不如去年。曾经是高档面馆主要客群的白领消费者,如今已变得更为理性和精打细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带饭,使高档面馆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低成本颠覆竞争 中国奶茶热潮受冲击/ 珍珠奶茶在中国广受欢迎,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和购物中心,人们用吸管从大塑料杯里啜饮珍珠奶茶,这是很常见的景象。法新社报道,但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上,新的竞争正在酝酿,其特点是超廉价的产品引起了中国日益节俭的年轻消费者的共鸣。 法新社报道,许多最大的珍珠奶茶连锁店曾经凭借售价在25元至40元(约15至24.3令吉)左右的优质产品和华丽的品牌,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品牌使它们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生活的地位象征。 但这个去年估计价值超过210亿美元(约907亿令吉)的行业受到了新一波低成本颠覆者的冲击,其中一些饮料的售价甚至低于1美元(约4.3令吉)。 市场已饱和只能降价 东部城市杭州的珍珠奶茶视频博主史黛西陈告诉法新社:“现有市场已经饱和,降低价格是(企业)突出市场竞争力的唯一可行途径。” 近年来,中国的珍珠奶茶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各地的珍珠奶茶品牌估计已达50万家。 在这些廉价饮料的新贵中,名气最大的要属蜜雪冰城。蜜雪冰城迅速扩张,截至去年,约3.2万家微笑的雪人吉祥物和鲜红色的标志的商店在中国开设,并在其他11个国家插旗,开设了约4000家商店。 市场营销机构China Skinny的市场分析师伊芙琳张告诉法新社:“目前(中国)的消费者情绪是,许多餐馆和咖啡馆降低价格,以配合消费行为。” 她说,蜜雪冰城“在低价奶茶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并补充说,“激烈的竞争和产品同质化”导致了该行业的价格战。 对于许多想在中国一线城市工作时节省开支的年轻专业人士来说,像蜜雪冰城这样的新公司变得更具吸引力。 21岁的郭军(音)在北京一家蜜雪店外告诉法新社记者:“其他的奶茶都太贵了。” 郭女士来自河北,目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她说,她刚刚在抖音上用2.8元约(约1.7令吉)的折扣买了一杯冰柠檬水。 经济不好 倾向消费实际 她说:“工作压力大,目前的经济环境不好,工资也不高,所以(年轻人)的倾向可能会更实际一些。” 史黛西陈说,廉价奶茶的趋势至少部分是由于国内咖啡连锁店的人气飙升,后者提供了廉价的替代品,而不是星巴克等更高端的外国连锁咖啡店。 她指出,“以前,我们基本上都认为咖啡是进口商品或奢侈品,现在我可以花9.9元(约6令吉)买一个奢侈品。那我为何要花20多块钱买一杯奶茶?” 中国经济持续下滑 屡爆纠纷劳工讨薪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第一医院多名员工近日集体讨薪,指控医院从今年1月至8月没发工资。院方8月28日表示“正积极筹备资金”,中秋节前按新的绩效核算办法,发放2024年1月份的应得工资。这次的事件正值中国经济持续下滑之际,国内的劳工纠纷此伏彼起。 河南医院员工集体讨薪 据《明报》报道,该院医生王萍(化名)透露,为了稳定员工情绪,医院“8月25号左右发了1000块钱”。她称,医院一直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就一直拖欠着”。院方更曾以资金周转不灵,向各个科室主任集资借款。” 清丰县第一医院院长办公室的接线人员称,县政府已经派调查组,解释只是资金还没有到位,“钱到位了就给了”。 另外,湖南长沙的送气工伍先生对美国之音抱怨称:“今年40多岁了,干了20多年,从年轻的小伙干到现在中年。燃气改革前收入还可以。但是改革后,把车子和以前业务贴进去给政府指定的公司打工,车子维修、吃饭和房租都不管,每个月才三到四千块钱,根本没法生活。” 上半年收集719起工人抗议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劳工纠纷不断增加。根据劳工组织的调查报告, 2024年工人抗议事件频仍,今年上半年共收集到719起工人集体行动事件,高于去年同期的696起,甚至高于去年同期,除了占比最多的建筑业和制造业外,还有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工人抗议。 专家指出,中国劳工纠纷主要来源于工厂搬迁潮和缩小生产规模,而中国官方的政策依然以打压工人为主。很多工人表示,他们求助无门,维权困难。 据中国劳工通讯发布的报告,制造业及重工业的讨薪、搬厂和倒闭抗议比去年同期更多,有233起(32.4%)。今年上半年占最大比例的抗议仍是建筑业的工人讨薪,一共收集到344起事件(47.8%)。 企业关厂迁厂裁员 中国劳工观察创始人李强先生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劳资问题面临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国内的原来通过房地产扩展经济的方式不可持续;在外部的话,面临西方对中国的制裁,再加上中国本身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所以说中国经济上面临很大困境,特别是在劳工问题上面,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劳资纠纷不断,很大部分都是企业外迁,有些企业关掉工厂,他们迁厂,裁员。” 国际旅行复苏逊预期 上半年中三大航企亏损 中国三大航企今年上半年都出现亏损,原因是国际旅行的复苏速度远低于预期,国内市场供过于求以及全球航空运力的恢复加剧了竞争! 综合《北京商报》和多家中媒报道,中国虽然积极扩大免签入境国家,可是国际旅客的回流仍不及预期,受此影响,中国三大航企–国航、南航和东航今年上半年都出现亏损,是自2019年冠病疫情爆发以来,三大航企首次连续多个季度亏损。 国内航线供过于求 业内人士分析,国际航线复苏缓慢,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加上全球航空运力恢复加速,导致竞争加剧,是造成这个局面的主因。 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东航8月30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28亿元(17亿令吉),比去年同期的62亿元(37.77亿令吉)有所收窄。公司表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国际航线复苏不及预期和高铁带来的竞争导致票价下跌,是造成亏损的主因。 中国国际航空8月29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净亏损27.8亿元(16.93亿令吉),比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南方航空也公布,上半年净亏损12.3亿元(7.49亿令吉),其中第一季实现盈利。两大航空公司表示,国际客运量已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80%,只是北美航线复苏较为缓慢。 数据显示,中美航班量目前仅是2019年的五分之一。业内人士分析,疫情后中国出境游虽有所恢复,惟受经济放缓和国内旅游升温影响,海外旅游复苏不及预期。 国航表示,由于国际航线尚未完成恢复,国内航线都使用宽体飞机,导致供应过剩的情况加剧。 自去年初疫情相关限制解除以来,中国出境游人数一直增长中。由于经济衰退和国内旅游转向,海外旅游复苏落后于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中国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虽然表现强劲,可是7月中国出境航班数量比2019年同期锐减23%。与此同时,国内航线需求旺盛,航班量增长15%,随着全球航空业逐步复苏,座位供给过剩,航空公司普遍面临票价下跌和盈利承压的局面。 化解债务压力 重庆地方政府“砸锅卖铁” 一份重庆市璧山区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的文件,上周三在网上热传。随后璧山区财政局工作人员证实,“砸锅卖铁”工作专班已开始运行。 中国地方税收增长乏力,土地收入持续下滑,不少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重庆璧山区并不是首个提出“砸锅卖铁”的地方政府。 青海省德令哈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去年工作综述表示,2023年制定《德令哈市砸锅卖铁化债实施方案》,对市属8家国有企业可拍卖有效资产进行梳理,梳理出六处价值1.127亿元(约6900万令吉)的资产进行拍卖。 泉州市泉港区政府今年5月在一次常务会议上也提到,研究泉港区“砸锅卖铁”处置资产化解债务风险方案、强化预算管理坚持过紧日子。 “砸锅卖铁”顾名思义,就是指砸碎锅器、卖掉铁器,寓意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以示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壮士断腕的决心。 过去几年中国多个房企连环暴雷、房地产险象环生之际,“砸锅卖铁”也一度是行业热词。 中国房地产巨头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去年12月就曾表态,家族肯定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公司会努力成为出险企业尽快恢复的一个样板。 如今“砸锅卖铁”成为地方政府热词,可见化解地方债务压力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高盛:债务总额达57兆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约40.1兆元(约24.4兆令吉),但官方并未披露隐性债务规模。据全球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去年8月估算,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高达94兆元(约57兆令吉)。 中国地方近年频频发生欠薪事件也反映出政府财政的捉襟见肘。 今年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依然提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早在2021年,中国各地都传出公务员减薪的新闻,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去年7月中旬,中国多个社交平台盛传广东省政府宣布公务员降薪25%的消息。   总票房同比衰退43.5% 中电影暑期档 惨淡 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始,统计显示,中国今年电影暑期档期的票房成绩惨淡,总票房达人民币116.4亿元(70.92亿令吉),比去年的206.2亿元(125.64亿令吉)大减达43.5%。 中新社引述中国电影票房平台“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电影暑期档票房及观影人次比去年同期下滑明显,档期内仅有两部影片票房超过人民币10亿元(6.09亿令吉),票房超过20亿元(12.18亿令吉)的电影只有一部,去年暑期档期有4部。 《红星新闻》指出,今年暑期档的表现不尽人意,与去年同期超过206亿元的票房成绩相比差距较大。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暑期多部电影的反应不如预期,值得创作者反思。 分析:缺乏“大片”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今年暑期档的一大特点是影片供给在数量上比较充足,题材类型多元化。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期内已有139部影片上映,与去年暑期档最终上映的影片数量持平。其次是放映规模再创新高,截至8月30日,2024年暑期档已放映超3800万场电影,年增10%,创历史暑期档同期新高。 《第一财经》分析,虽然今年暑期档影片数量较为充足,但是由于缺乏“大片”,加上上座率比去年同期下滑,造成整体票房大幅下滑。 显现电影产业受疫情影响 另外,中国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表示,即使是中小成本的电影,从剧本立项到拍摄制作完成,一般都需要1、2年,一些大制作的影片动辄需要3、4年时间。前几年疫情期间影片立项少,这对产业的影响其实在今年才得以真正体现。 他说,加之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了报复性观影,也就是线下的文化娱乐消费诉求得到集中释放,所以今年热度肯定不会像去年那么高,去年的票房成绩有很多偶然性和特殊性。 此外,电影制片人认为,人们的观影习惯在疫情那几年已被悄悄改变,习惯在家中看影片,而且现在电视、投影的观影效果也很好。此外,年轻人现在也比较不爱去电影院,他们的娱乐方式已经被游戏、表演分流。 蔚来汽车报警澄清没破产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蔚来汽车澄清公司破产传闻,指这是虚假信息,公司已报警。 蔚来法务部上周六(8月31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网络上突然出现“蔚来宣布破产”的虚假信息,随后被大量恶意传播,涉嫌严重违法,对此公司已报警。 声明也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汽车产业发展需要良性竞争,对于此类毫无底线、侮辱智商、恶意诋毁蔚来声誉的行为,蔚来将积极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 据21经济网报道,今年7月,蔚来汽车交付2万零498辆,环比下降3.4%,同比则微增0.18%。今年首7月,蔚来总计交付10万7924辆汽车,同比增长43.9%。截至7月底,蔚来累计交付总量达55万7518辆。
4月前
4月前
6月前
6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年前
总体而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需要谨慎处理的经济现象。在适度通货膨胀的环境下,经济可以保持稳健的增长,消费者和投资者都能够受益。然而,防止通货膨胀过快或通货紧缩的出现,需要国家银行和政府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以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货膨胀一直是让人忧心忡忡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后,加上俄乌战争导致的通胀危机,全球范围都爆发了高通胀的情况。然而,我们好像可以放下对通货膨胀失控的担忧了。无论是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还是马来西亚,最新公布的数据几乎都带来了好消息。 美国和大马通胀率皆放缓 先来看看最近几个月美国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之前一度高企在10%左右,但是该国已经连续最少十多个月的通胀数据都是往下的。虽然最后一个月的数据貌似有回弹的迹象,但是这个其实也是预料之内,而且走势也算比预料来得好,所以问题不大,毕竟美联储的目标是把通胀控制在2%以内,目前已经非常接近目标。 而大马的部分,在过往几个月的整体通货膨胀率走势也非常不错——在2023年5月降至2.8%,较4月时的3.3%有所下降,低于原先市场预期的3%。当时这个数据也创了打从2022年4月以来,最低的通胀率。才隔不久,6月份就交出了2.4%的通胀率,然后再往下发展,刚刚出炉的7月份通胀率更下跌至2%,看起来大马的整体通胀状况比美国好。 这个惊人的下降对所有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它意味着我们的消费品价格上涨的痛苦正在减缓。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一份非常好的礼物,因为股市在这个消息下也有比较不错的走势。而且这个消息对大马人民来说,也可以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了。话说回来,通胀下降其实将带来哪些影响呢? 通胀下降有哪些影响? 首先,通胀率下降将对消费者产生积极影响。通常情况下,通胀率上升会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使生活成本增加。然而,随着通胀率的下降,人们的购买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消费者将有更多的购买力,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通胀率下降对投资者也是一个好消息。高通胀率通常会削弱货币的购买力,但随着通胀率的下降,货币的价值将相对稳定。当人民有更多的资金可以花费,间接就会惠及其他的商家。而股市跟经济本来就是一体的,当商家的生意做得更好时,也意味着这些商家将会有更好的业绩,间接也会使到股票价格上涨。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股市和其他投资领域,推动市场的增长和活跃。 除此之外,当通胀率下降时,国家银行并不迫切需要升息(把OPR调高),这意味着2023年的OPR有很大机会可以继续维持在3.00%,甚至有可能在明年开始往下调整,那么人民就可以有一个喘一口气的机会。毕竟在更早之前,国行已经累计升息125个基点,而迄今为止,马来西亚的核心通胀已经处于温和水平,所以国行并不会急着加息。 [vip_content_start] 说真的,如果升息幅度太大、速度太快,其实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虽然目前来说,升息带来的影响不会立刻显现,也看似还没影响到经济成长,但是后续的滞后效应不容小觑。所以按照常理来说,国行继续升息的机会已经大大降低,这个间接对每一位大马人民来说,都是潜在的好消息。 通缩提高消费力,应是好事? 只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通胀率下降虽然看起来是短期内的利好消息,但是说真的,如果大马能够维持在目前的情况,其实算是好事,只不过如果再进一步往下发展至通货紧缩(通缩)的话,那么对大马的经济会是致命的。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虑:通胀会导致我们的消费力变弱是不好,那么通缩应该可以让我们的消费力增加,理应是好事吧?为何天哥又说通缩对大马经济会是致命的呢? 通缩为何会对大马经济产生致命影响? 首先大家要明白,当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持续下跌时,那么原先要买该商品的人可能就会推迟消费,因为下个月可以更便宜的话,为何我要现在买,对吧?所以当下个月的时候,再下个月又会更便宜,那么以此类推之下,大家都不愿意购买,变相来说就会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导致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了。 而且,当通缩发生时,大马这个家庭债务高企的国家,其实是挺危险的。因为债务不仅没有变少,当全部东西的价格都变弱的时候,意味着同样的欠债,其实价值已经提高了。打个比喻,原本100块的欠债,是可以买100包椰浆饭的,也就是我欠着价值100包椰浆饭的钱;但是随着通缩,椰浆饭的价格变成80仙,虽然欠债没变多,但是这笔钱的价值却变得更大,对个人和企业甚至政府都会带来困难。 美国有办法应付过低的通胀率,大马呢? 再者,当每样东西都变得更便宜,投资品包括房地产或者股票也是一样的,所以企业会推迟投资,也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并且带来恶性循环,即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当人们推迟购买和投资时,企业的销售额下降,可能导致裁员和更多经济放缓等等的问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马跟美国不太一样,美国是全世界的经济火车头,所以美国的通胀率即便真的过低,他们也可以透过振兴经济配套,甚至印钱来把数据控制好,但是大马在这方面却跟美国差太远了。 总体而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需要谨慎处理的经济现象。在适度通货膨胀的环境下,经济可以保持稳健的增长,消费者和投资者都能够受益。然而,防止通货膨胀过快或通货紧缩的出现,需要国家银行和政府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以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简单来说,物极必反就是了,希望接下来的通胀数据可以维持目前的状况吧,那么大家就可以有更好的日子过了。
1年前
如果不降息,那么美国政府就要进行税务改革,逼美国企业(尤其是那些巨无霸企业)把钱吐出来,以补贴受影响的企业和个人等等。不管是何者,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美国尚未脱离险境,甚至可能才刚开始要驶向更为险恶的惊涛骇浪。 关于美国到底有没有面临经济衰退的危险,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目前,市场有两种说法。乐观派认为美国理应不会发生经济衰退的问题,因为许多经济数据都指向积极一面。首先,美国七月份的失业率为3.5%,此数据在今年都是徘徊在这水平,这比疫情之前的4.0%左右的水平还要更低。 再来,六月数据显示个人可支配收入为19,941美元,比2020年1月的16,806美元更高出许多。不过,由于这数据会受到通膨率影响,我们需要看调整过后的数据。意即,如果年度通膨率为10%,那么即使A君的薪水涨了8%,其购买力也是被稀释了2%,不能视为“购买力增长”。经过调整,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在6月为15,684美元,2020年1月为15,150美元,增长了3.5%。有涨幅,但不多。 这两组数据都在说明美国民众手里还是有钱的。 有人会问,美国现在利率不是很高吗?美国这种靠借贷过货的国家,其人民有办法置身事外吗? 须知,纵使美国的房贷利率已经涨到7%以上,但是许多美国人都在2020年和2021年期间买房或者重新融资。故此,美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房贷利率都在4%以下,超过七成房贷为固定利率。换言之,大部分美国人民不会被高房贷利率影响。至少现在是这样。 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悲观那一方,就会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 关于美国国债出现倒挂收益率曲线这一现象就不必我再赘述,2022年2月已经写过一篇文章,读者可以自行重温。此现象从2022年下旬就出现,不管是3个月还是2年的短期债券,久久不散。此指标之所以重要,除了是因为过去的预测极为准确,更重要的是背后的经济逻辑,意即资金枯竭会让经济运作的某一环节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不可测的危机。 其二则是美国目前的股市繁荣景象和以往颇有不同。在过去几轮较长的牛市周期里,分别为互联网泡沫时期、次贷危机时期,以及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时期,标普500指数都迎来不同程度的涨幅,而20%至25%的涨幅是由10家美国企业包揽。你可以说是有点集中,不是太平均。不过,如果当我们把观察期拉去2022年下旬到截稿时的时间点,你会发现前10家企业贡献了48%的涨幅! 如果我们深究这些公司,发现几乎是你我熟知的科技公司,英伟达、苹果、谷歌、Meta、亚马逊、微软、特斯拉等等。就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也在前10家的列队里(因为他老人家的核心投资就是苹果公司)。 [vip_content_start] 你说这有问题吗?本来就是巨无霸的公司把生意越做越大,当然是没问题。只不过,公司的辉煌和国家经济成长并不相同。 要知道,公司规模和所雇用的人数并不对等。任何公司都希望聘请最少的人来发挥出赚最多钱的优势。而不同的行业,他们在这方面的上限不尽相同。制造业和零售业是一个典型例子,除非发生重大技术突破或者自动化,公司规模和雇用人数的关系几乎是恒定的。但是,这一次,这排在前10名的企业并不是这类公司。他们不但不是这类公司,他们还是那种不断在AI道路上推进,届时可能造成大规模失业的公司。换言之,我们可以大胆地说,绝大部分的美国企业其实过得并不怎么样。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他们一定希望更多人能够找得到工作,或者说他们所就业的公司能够继续地存活。但这显然,美国企业的发展和国家愿景并不同步。 如果要在这个悲观的方向撒上一点盐,那么就是我们一直说的高利率环境。美国企业(非金融公司)的债务在今年6月上旬也来到了12.7兆美元,比2008年第一季高出近一倍。而根据标普信评机构的数据,美国企业有许多贷款在不久的将来需要再融资,预计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需要再融资7,000亿美元和8,500亿美元。这两笔需要融资的金额共为总债务的12%。看似影响不大,不过,真正的难关并非融资金额,而是融资利率。而融资利率的基础为美联储所推行的目标利率。也就是说,美国企业到时需要支付远高于5.5%的贷款利率,是比过去近15年以来更高的水平。 处理得好,美国自然可以渡过这次难关,也许能够再创辉煌;处理得不好,美国企业就会有财务压力,最后受影响就会是美国民众。而大部分的美国民众并没有太多紧急储备金来应对这类危机(有数据显示近六成美国成年人无法拿出1,000美元应急,这现象并不比我国好到哪里去)。 也正因如此,市场里有许多人认为美联储在明年会降息,以帮助美国企业渡过难关。但降息能够带来多少帮助,还是把问题恶化并延后,从2020年到今天就可见一斑。而且,再次降息只会让美元贬值,进一步扩大当地的贫富差距。如果不降息,那么美国政府就要进行税务改革,逼美国企业(尤其是那些巨无霸企业)把钱吐出来,以补贴受影响的企业和个人等等。不管是何者,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美国尚未脱离险境,甚至可能才刚开始要驶向更为险恶的惊涛骇浪。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