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统制价

9月前
每逢各主要佳节前后,政府会对指定的食材制定统制价,目的是不希望人民在佳节期间被迫买贵,只是这项措施实施多年以来犹如掩耳盗铃,效果可谓自欺欺人。 物价取决于需求与供应,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然而,国内贸易与消费人事务部(贸消部)在监管物价的环节上却总是盯着物价,从未采取正确的措施平衡影响物价背后的需求与供应。 过去至今,无论哪个政府监管物价的办法也离不开上下两策,上策是透过贸消部针对相关物品进行价格管制,严格规定商家不得售卖超越政府订下该相关物品的顶价。 若政府制定的顶价对商家来说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话,此举非但无法稳定该物品的价格,而是商家选择不卖该物品避免亏损,从而使得该物品在市面上显得更加短缺。 过去几年肉鸡和鸡蛋经常出现短缺的现象,就是最好的例子。 上策不奏效,政府就会透过财政部实施下策,即津贴该物品。 这个办法是硬生生地压制住物价而已,同样没有从最根本的需求与供应层面上予以解决。 长期透过津贴稳定物价,将对国家财政收入带来巨大压力,这已是众所周知了。 我没当过部长,所以我没办法“解密”究竟为何历来的政府在这个课题上,总是“头痛医手,手痛医脚”。 为何政府不能别老是盯着物价?为何政府不能把注意力和方案,放在怎样确保物品的供求平衡上? 任何必需品只要是能够国产的,就尽力支持和鼓励国民自己生产,还不够的话就得和邻近国家签订进口协议,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供应的入口必须多几个。 每逢佳节前后,特定物品的高需求也是能透过以往的历史资料预估,只要严密监控这段期间的需求量,并弹性地提高国内或进口的供应量,就能让供应可应付需求,从而稳定该物价。 监管物价或许还可以有其他方案,然而,硬生生地统制物价,绝对是不可行的笨做法。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12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不接地气的议员、部长,是我国无论哪个朝代都会有的“特产”。 我们曾有过因国内油棕滞销,而鼓励人民喝棕油的原产业部长;在人民水深火热时倡议研发“飞行车”的企业发展部长;有发表喝温水能抵御冠病的卫生部长等,多不胜数。 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之前因物价高涨课题,让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给逼得压力山大,还言之凿凿表示一切将在12月9日前解决,却被林冠英反问“如果解决不了,部长是否下台负责?” 其实亚历山大无需紧张,林冠英也别咄咄逼人,毕竟“辞职负责”这回事,向来都不是我国的文化。林冠英出掌财长的希盟时代,尽管民间因其不接地气的错误施政,导致终日骂声不断,林冠英也始终没有拿出“辞职负责”的情操。 本以为亚历山大有什么法宝,能即刻把高涨的食材价格降下来,谁知道其祭出的竟然又是治标不治本的“物价统制政策”。 “物价统制政策”是一项掩耳盗铃的操作,它非但无法从问题的根本面提供解决方案,却只会让问题消失,然而消失的问题在这里并不代表已解决。 长豆是我国各族人民普遍钟爱的蔬菜,目前的市场零售价为每公斤约10令吉或更高,视品质等级而定。 政府这个时候干预长豆价格,硬生生地将它统制在每公斤零售价7令吉,基于赔钱生意没人做的原理,市面上的长豆瞬间消失,转而出口到价格相对较高的新加坡。问题看似解决了,实则因为大家都买不到长豆了,自然不能再嫌贵。 最近零售市场上出现很多价格稽查人员,如果政府大规模聘用这些临时稽查员,是为了接济后疫情时期面对失业的大学生,其实我没有什么意见。 然而,我却非常质疑这些临时稽查员的工作效率,和他们获取的数据是否能真正反应市场实况。 商家多半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毕竟官字两个口,没有必要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尽可能避免售卖热门敏感的物品就好。那么你懂我意思的啦?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