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美联储

2天前
3天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明明这杯水才一半满,一半空,为什么大家不能成熟一点去面对事实呢?为何市场不能够选择按兵不动,或者说不要急于去得出一个结论呢? 上个星期的股市可以说是重演了类似八月初的情节,先是来一个毫无理由的暴跌,然后再急涨。为了同行们的健康着想,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去医院做个心脏压力测试。 那么,市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可以这么剧烈波动? 简单来说,就如我此前文章所言,许多市场投资者都在猜测美联储会否在9月中旬宣布降息,以及幅度多寡,偏偏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和两位前主席有点不同。伯南克和耶伦在利率调控方面的鸽派倾向非常明显,都希望用低利率来给市场注入活水,而鲍威尔就没有特别作风。分析指出他更倾向于那种 “无所谓” 的类型,也就是说,如果市场数据告诉他应该降息,那么他就降息,反之亦然。 按理说,这种看数据办事的人通常较为客观,更应该受到市场拥戴,可为何鲍威尔每次发言都能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呢? 首先,市场数据往往滞后于实际情况。其次,当市场数据不能给出明确指引时,问题就会浮现。比如,2022年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纵使再不懂金融的人也大概能够说出美联储会升息来压制通膨率的结论。但到了2024年,情况就复杂得多,许多数据让你进退两难。失业率高了就该降息、通膨高了就该升息、通膨高了但核心通膨低了要怎么办呢? 过去的市场波动正是在这种数据模糊、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产生的,因为大家摸不着鲍威尔的思维模式。 一个杯子里的水只有一半,请问这个杯子是满的,还是空的? 鲍威尔会说我还要再看看;相反,如果是伯南克或耶伦,他们就会直接说满的,或者空的。这么一来,市场能够知道他们在面对那些模糊的经济数据时会有什么举措,也比较容易部署。 你说,明明这杯水才一半满,一半空,为什么大家不能成熟一点去面对事实呢?为何市场不能够选择按兵不动,或者说不要急于去得出一个结论呢? 因为市场本来就有许多不同的投资者,大家的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各不相同。就算你我都买入同一只股票,成本价也一样,但买入的比例若不同,也会让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出现南辕北辙的状况。我可以等,不等于你可以等。而且,搞不好因为你的套利,使得我也不得不做出相对应的判断。 市场,是在不断寻找一个明确的均衡点,也是鲍威尔过去都无法给到市场投资者的(更别提美联储在俄乌战后爆发初期,漠视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事实,最后升息举动过于缓慢)。 你不给,大家就各种捕风抓影,像个狗仔队那样去细细品味你的新闻稿,或者像ChatGPT那样去深度学习文章脉络,推敲每个字背后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上个星期三晚上,当美国公布通膨率数据时,美股开盘跳水后又收高的原因——这是市场情绪的拉锯战。 然后,美联储昨晚终于宣布降低利率50个基点。按理说,这种比较激进的降息方式,会有强大提振作用才是。市场表现也的确如此,不过却是给你来一个过山车,先涨后跌。幸好,亚洲股市在周四早盘开市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绿意。不过,在一些已经上涨了许多,但还没出现大回调的市场就会有比较多 拉锯战,就像是马股在星期四早上开盘,你可以看到牛熊两方都在不断拔河。 这也是为何我之前也写明了,我们可能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万一美联储没有降息,或者降息幅度不如预期的话,要怎么应对才好。美联储降息后,股市一定会暴涨吗?或者说,股市因美联储降息的上涨是不是能够满足市场的期待呢? 现在说这些,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不过,你可以从现在的市场走势学习到一些事情,那就是要提早进行避险。不要忘记,美联储下一轮的FOMC会议是十一月的事情。而在这之前,我们会有好些经济数据等待释放。下个星期就有个人核心消费支出指数(Core PCE),以及每个星期都会有失业金申请数据。 你可能会觉得这无所谓,反正昨晚美联储都给出了强力的降息举措。但如果你对比上一轮的FOMC声明,就会发现美联储花了更多篇幅提到了就业率的问题。市场也在开始预测到底美联储是不是有办法帮助美国实现经济软着陆。 当然啦,一些投资者是不屑去看这些资讯,他们是盲目地买入他们心中认可的优质股。不过,有一点需要更加谨慎的就是,那些估值超高的股票会再次面对强大卖压。这一点,我觉得本地投资者应该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在过去一、两个月都在经历这样事情,君不见本地的建筑股、房产股、和数据中心相关的股票价格,都经历了强烈的退潮。当然,也包括最近的能源股,同样遭受国油和砂拉越政府的纠纷,以及利比亚打算增加原油产量等消息所拖累。 因此,比较好的做法就是重新调整投资组合,减少高估值股票的仓位比例,或者增加一定比例的现金,用于拉低成本价,或者建立新仓位。在这种高敏感时期,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
3月前
很多人搞错了央行调整利率的因果关系。他们误以为降息就是对金融市场好,升息就是不好。美联储在次贷危机和疫情期间大肆降息,而股市牛气冲天,让人们的逻辑混乱了。 上个星期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杰克逊霍尔再次阐述了他对美联储是否降息的看法。 鲍威尔强调,失业率和通膨率仍然是重中之重,并表示,鉴于目前通膨率并非由美国经济成长过热导致,美联储委员会将尽一切努力,实现通膨率维持在2%的长期目标,并关注就业率。他的声明犹如电影预告片里的 “即将上演” 预示。 不过,鲍威尔知道自己的言论会引起诸多猜测,所以他还是不断重申,一切都看数据来行事。话虽如此,他的言论还是让部分投资者受到鼓舞,美国股市在星期五继续升高。 我认为有几件事非常重要。首先,美联储是否会在九月的FOMC里降息?如果降息的话,幅度会是多少百分点?是否会预告在十一月和十二月继续降息?如果不降息,那么2024年还会不会降息? 以上各种揣测是非常困难的,毕竟你不是美联储委员会成员,更不是鲍威尔。因此,我和同行们都会去看市场对利率的判断(彭博社终端机的WIRP功能),那是从美国银行之间拆借利率衍生出的金融价格所构成的三元图(ternary plot)。光是介绍其背景,就得用上近30个中文字。总之,非常复杂就是了。 这个复杂公式只能告诉我们,市场现在想什么,不是美联储的演出剧本。听来很没用,但我觉得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 “万一XXX,怎么办?”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提前行动,才得以尽可能提高胜率。不过,在这之前,需要厘清一些逻辑。 首先,很多人搞错了央行调整利率的因果关系。他们误以为降息就是对金融市场好,升息就是不好。美联储在次贷危机和疫情期间大肆降息,而股市牛气冲天,让人们的逻辑混乱了。 降息会刺激金融价格的基本逻辑是巴菲特常说的 “折现现金流” (discounted cash flow)。因为高利率会让未来的现金流变得更少,导致现在的价值变低,反之亦然。但是,折现现金流并不只是看利率一个因素而已,经济成长才是主因。这也就是为什么,纵使美联储在2023年的目标利率这么高,美股还是一路高歌。因为人们有钱花。 因此,真正的经济学和金融逻辑理应是: 经济好让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能力变强,那么通膨自然高,央行就有升息空间;反之,因为经济变差,央行担心企业和个人不敢消费,所以降息来让资金变得廉价,迫使大家消费,让经济有活水,金融市场就得以振兴。日本就是这个样子,政府都恨不得通膨高一点。 可是,如果经济不景气,即便100令吉再廉价,大家还是倾向于把100令吉存起来,只有当人们看到这100令吉可以变现成为更高价值的事物时,他们才会花掉这100令吉。 扯远了,回归正题。我们看看下面这张图,右轴是美国标普500指数的走向,而左轴是市场对美联储利率分别在9月、11月,以及12月的猜测。从今年初期,市场一致认为美联储会在2024年末降息,而且幅度颇大,至少100个百分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期待值却不断向上修正。 到五月时,市场的利率期待值已经和美联储目标利率距离不大。也就是说,市场已经不期待美联储在2024年降息。但是,你可以看到标普500指数在5月之后再次引来涨潮,一直到7月。换言之,在利率没有调整的情况,市场也不期待调整,股市还是能够由业绩增长撑起来。这个逻辑是可能,并且验证过。 在经历了7月下旬和8月初的血洗之后,市场迅速进入另一个惊弓之鸟的状态,现在的反弹是有可能被市场对利率期待值所撑起。换言之,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下旬会否降息以及降息幅度异常敏感。你甚至可以看到,市场期待9月至少有25至50个百分点的降幅,11月再降息25个百分点,到了12月又降幅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市场希望看到今年100个百分点的降幅。 如果美联储真的是降息得这么夸张,市场会异常兴奋,资金有可能流向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但,也有可能继续冲入美国的科技股;反之,如果降息不如预期,那么市场的怨气就会出现,也容易出现抛售潮。 而当市场有高期待值和敏感的状况,下行风险就会比较大。因此,我们需要特别谨慎,调整投资组合,转向防御型策略,而且现在就要开始行动。如果市场转好,再掉头也不迟,况且我又不是管理着像巴菲特那种万亿美元级别的资产。 当然啦,这只是我个人的狭隘看法,也有可能是杞人忧天。只是在这里和你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10月前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