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老人院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麻坡27日訊)“過去幾十年我都是獨居,要愁三餐要煩房租;現在住在這裡,我非常安心,我要在這裡度過晚年生活。” 老有所依,相信是每個人都期盼的晚年狀態,生活無憂、內心安寧,但卻並非人人都能如願,當老來無所依靠又生活拮据,社會保障系統就扮演著重要角色。 不過,公共機構所提供的保障系統無法全面顧及所有弱勢群體,需靠非政府組織或善心人士的力量來填補這一缺口。 來自麻坡的林𣐀杉(73歲)在過去數十年,一直都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獨居、收入不穩定及生病無人照顧等,讓他時常感到憂慮不安,惟從12月8日起,他終於無需再獨自面對問題。 讓他安心度過暮年的,是由3個素來熱心社會公益的社團組織所成立的“麻坡養心院”,這也是麻坡第一所由社團創辦的全免老人院。 這所位於峇卡利亞路的養心院,由麻坡金全殿聯合麻坡西天千手觀音娘娘創辦,巴口獅子會協辦,並由善心人士捐贈土地,可為42名長者,即22名男性及20名女性提供棲身之所。 養心院於今年4月份展開興建工作,在善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於12月初順利竣工,12月8日正式迎來首3名孤老入住,林𣐀杉就是其中一人。 單身的林𣐀杉唯一的姐姐也已經去世,身材瘦弱的他因年齡關係難以找到穩定工作,過去只能打散工來解決溫飽及每月200多令吉的房租,也靠著朋友與慈善組織提供的援助度日。 “我其實內心很不安穩,所以當知道要建養心院時,我非常期盼能住進來,並一早就收拾好衣物,現在終於如償所願了。” 他坦言,養心院讓他感到心安,沒有後顧之憂,也有人相伴,他對養心院的創辦單位和熱心人士感激不已。 麻坡養心院佔地約7300平方尺,環境清幽,內部寬敞乾淨且通風良好,除了每位長者都有床位和櫃子,也劃分出醫療室、茶水區及用餐區等,設施可謂齊全。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室裡備有氧氣機及抽痰機,而每間廁所都有熱水器、扶手及緊急按鈕,設計貼心。 養心院為長者們提供一日三餐,除了顧及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還會協助處理身後事,讓老人家無後顧之憂,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階段。 養心院建委會主席馬天明表示,養心院是集合各界善心人士愛心,為麻坡縣孤老免費提供的庇護所,協助打造更有愛心及感恩的社會。 他說,養心院從約70萬令吉的建造費,到院內的大部分設施,如各種傢俱與電器、床褥床架、地磚、廁所設備及電動門等,都由善心人士捐助與報效。 養心院主席王儷妃感謝善心人士的支持,讓孤老們能有安樂的居所。她也歡迎民眾到養心院當義工及多多探訪老人,讓他們感受來自社會的溫情。 養心院秘書黃榮強披露,養心院在興建期間就已接獲許多詢問電話,然而,目前僅接受來自麻坡縣及生活可以自理的孤老入住,理事會會對申請者進行評估與審核。 “有前輩才會有後輩,而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一旦孤老入住養心院,我們會挑起照顧的責任,包括生病就醫等,直到他們終老。” 他指出,據估計,每名長者每月的伙食費約600令吉,若養心院住滿42名長者,每月僅伙食開銷就達約3萬令吉,可預見未來將面臨不小的經濟壓力和挑戰。 他指出,為了在資源管理和運營上更有效率,養心院將成立頤養基金,歡迎大眾繼續捐款支持,為孤老們獻上關心與愛心。 養心院第一屆理事會經已出爐,並將於2025年1月10日晚上7時,在麻坡中化中學進行宣誓就職儀式,養心院也將在當天正式開幕。 理事會歡迎各界踴躍參與晚宴,以對養心院有更深入的瞭解。 有意參與或捐款者,可聯繫馬天明(012-688 7373)、黃榮強(016-683 2387)或總務李舢橃(017-666 2778)。 養心院第一屆理事: 主席 王儷妃 署理主席 郭偉傑 副主席 邱譽興、杜成枝、葉馥萶、周金枝 總務 李舢橃 副總務 馬明天 秘書 黃榮強 副秘書 邱燕玲 財政 邱燕施 文書 袁稼畯 副文書 李賽娥 福利主任 林國祥 福利副主任 曾子洋 查賬 張志堅 醫藥護理 謝秋燕 義工團 梁凱傑、李志輝 視頻:鍾柔潔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麻坡15日訊)在各界善心人士的踴躍支持下,巴莪德教濟法閣成功籌得105萬1398令吉的老人院及醫藥慈善基金,遠超原定的80萬令吉目標。 閣長鄭思偉表示,開辦“松柏之家”老人院是濟法閣的慈善目標之一,以便為無依無靠的老人家提供溫暖舒適的家,讓他們安度晚年。 他說,老人院設在閣所後方一間3000多平方尺的屋子,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可容納20至30名老人,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預料明年初就能完工。 鄭思偉昨晚在濟法閣慶祝創閣5週年紀念、育賢堂免費補習班2週年、仁醫館贈醫施藥2週年、成立第一屆婦女組暨籌募老人院及醫藥慈善基金晚宴上,這麼表示。 他指出,濟法閣在經歷疫情衝擊後,前年才重振旗鼓及設下五大慈善目標,其中有3個目標已經達成,即成立“仁醫館”、開辦“育賢堂”及提供施棺助葬服務。 他披露,仁醫館規模已經擴大,每週4日為有需要的民眾提供免費服務;育賢堂目前有約100名小學生學習馬來文與英文,也有教導德教十章八則的道德班;施棺助葬服務則不分國籍與種族,至今已幫助10多位逝者入土為安。 他補充,濟法閣每年的慈善活動還包括施賑貧老、捐血運動、賑災濟貧、清寒子弟助學金、回收與租借醫療器材等。 另外,世界德教聯誼會總會長李斯仁在會上講述德教的歷史,同時呼籲更多人加入德教會,瞭解德教心典及十章八則等,並加以發揚光大,使到德教會能夠更加普及,帶來世界和平及幸福生活。 慶委會主席兼濟法閣署理閣長楊愛蓮致謝詞時,感謝各界善心人士的支持,助濟法閣成功籌得逾百萬令吉。 巴莪德教濟法閣也喜慶不忘公益慈善,特捐助報效金給麻坡中化中學、利豐港培華獨中及麻坡獅子會洗腎中心,由中化中學董事長徐錦賢、培華獨中董事長陳蘇潮及洗腎中心財政呂麗雲接領。
4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