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股市

1天前
1月前
可怜那些在外头苦苦挣扎的中小型企业经营者,要借贷被银行拒之千里之外,要股权融资还要交出昂贵的学习成本,还不包括那些压根儿没摸到融资门道却被各种老千骗取可观的课程费用。 写完美国总统选举后,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前一篇文章提到的本地知名时尚品牌dUCk的控股公司FashionValet(以下简称FV)的故事。 之前我们提到FV是得到国库控股(Khazanah)和国民投资机构(PNB)共投资了4,700万令吉,本以为可以扶持出一家本地独角兽企业,没想到最后累得这两家公家投资机构只能以310万令吉出售股权。 原本好端端的电商模式,决定成立实体店,从线上走入线下,完全失去了电商该有的轻资产优势。 许多原本经营实体店的商家在电商普及后,被同类产品的电商们左右夹攻,还要面临高昂的固定成本(店铺和员工)。因此,商家从线下走入线上是更合理的做法。 国库控股自己也说了是看中FV在还是电商模式下的 “高增长潜力” (预计是每年增长60%),但FV却要反其道而行之。拖着臃肿的实体店,你要怎么每年增长60%? 这种重大的商业模式转变,一掷千金的公家投资机构却没细看,很难说得过去。 有需求就有供应 可怜那些在外头苦苦挣扎的中小型企业经营者,要借贷被银行拒之千里之外,要股权融资还要交出昂贵的学习成本,还不包括那些压根儿没摸到融资门道却被各种老千骗取可观的课程费用。 说回正题,为什么这种私人企业的投资随随便便就亏钱一大笔钱,企业还是乐此不疲? 除了我之前说的,许多VC/PE公司是为了赚取管理费,投资机构其实都希望可以找到下一家阿里巴巴、抖音,或者是亚马逊,这种可以吹一辈子的投资项目。 有需求,就有供应。 于是,在金融市场里,有人给出了这么一个新词,那就是 “独角兽”(unicorn)企业。这种商业独角兽的一大衡量标准就是公司得值上10亿美元。 那么,公司的价值要怎么上来? 要注意,我们说的是10亿美元。不是1,000万令吉盈利,这种靠实打实干,还是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靠各位VC/PE大神吹捧出来。也是我之前文章说的,每一个后来注资的投资者都在给之前的投资者抬轿,提高后者投资账面的价值,这样一层层地叠上去。 为何亏这么多钱 当然,我不是说做VC/PE的是骗子,能够在VC/PE做投资决策的更不会是笨蛋。 相反,他们绝大多数都有非常强的教育背景,常春藤名校毕业都只是基本要求,他们的人脉也都是数一数二的,许多事情只要打个电话就查得清清楚楚了。 既然他们这么聪明,为何还会亏这么多钱? 很简单,那就是VC/PE的一个短板——投资期限过短。很多的VC/PE都会给设立大概5年至7年的期限。用回FV的例子,当两家公家机构在2018年注资,他们大概率就是预计以在2023年到2025年之间套现。 最直接的套现方式就是上市。 但是,你也知道,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在5年到7年之间站稳脚跟。 在互联网大企业横行的年代,人们习惯去歌颂哪些企业多快实现某些目标,例如ChatGPT就被高度赞美比其他的平台多快累积到100万用户,而鲜少有人去注意到底这当中有多少拔苗助长的失败案例。 要我说,FV很有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不管了,让我们回到金融市场。既然要搞上市来套现,甭管你在哪一个市场上市,公司都需要讲好他们的未来成长故事。故事说好了,投资者才愿意花钱,也愿意等。什么故事最吸引人? 古龙和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的主角够吸引人了吧?古龙笔下的主角,例如陆小凤和楚留香,个个出场就是顶尖高手;而金庸喜欢写主角的成长故事,于是你会常常读到类似张无忌或令狐冲慢慢地修炼各种神功的情节。 VC/PE喜欢什么故事?就是古龙和金庸的结合。 补贴是一个大坑 他们要主角一出场就是顶尖高手,例如楚留香,但又要他们可以拿到《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让实力进一步增强到可以毁天灭地的水平。 扪心自问,现实世界里哪有这么多不讲生物和物理逻辑,直接开挂的主角?整部小说也就只有主角的晋升阶梯这么不讲道理。大部分人和大部分企业都只是平均水平。奈何,金融市场里的资金却是越来越多,各个投资机构,乃至国家,都非常急躁,都希望尽快找到自己的独角兽企业,那位懂得尚未练就《九阳神功》的楚留香。 还是那句,有需求,就有供应。 于是,被赶鸭子上架的企业,或者假装自己是独角兽的 “毒”角兽,就此诞生。你也看到各种毫无商业逻辑的补贴大战就此展开。因为在他们之前有一家名为亚马逊的公司,依靠不断补贴,改变了用户对上网购物的隐忧,而这模式被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很好地复刻出来。下一个他们希望搞出类似名堂的市场,就是 印度。 可是,补贴就是一个大坑。 企业的口袋深度就决定了他们能够影响消费者习惯多长时间,经济诱因改变了,用户习惯就会寻找下一个更有利的选项。用户有的是选择,但VC/PE不是印钞机,也往往高估了他们的 “钞能力” 并低估了其他竞争对手的诞生概率,折腾到最后只能止损离场,输少当赢。 这只是一种有问题的独角兽投资。 另一个更有问题,自然就是我们说的 “毒” 角兽。 由于很多企业在小规模运作时,是不具备大公司各种监管流程和制度。说白了,往往都是创办人说了算。这是小公司的优势,任何问题都可以快速解决,包括公司的发展方向。 可是,当VC/PE注资后,就容易出现一种暴发户现象,那就是有钱花了,但公司管治(corporategovernance)尚未到位。于是,各种挪用,或者亏空,也就非常容易发生。 而这种公司最危险,因为他们知道VC/PE喜欢什么,爱听什么。 你不是想要看到楚留香修炼《九阳神功》吗?我还给你加入更多的猛料,到哈利波特修炼魔法,飞天遁地都可以,只差没有征服宇宙。在尚未征服宇宙之前,请先给我支付宇宙飞船和燃料费用。这些钱呢? 最后都拿去买自己的豪华别墅,喷射机等等。更坏的,还会在外头设立各种小公司,用 “毒” 角兽吸引到的资金,高价买下自己亏损的公司。 说到公司管治,最近不懂为什么,公司出现管治疑虑的资讯越来越多(包括一家上市公司)。 碍于篇幅,下次再和大家细说。
1月前
特朗普最大不同的是,他的宣传管道不走寻常路,常常会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这就使得市场比较容易出现 “惊喜”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因为特朗普是第二次胜选)这种沟通模式,而非大方向的变化。 今年7月时,我就写过特朗普在被枪击打中耳朵后,还能够继续站在台上抱拳呐喊,若案发第二天就是投票日,民主党铁定溃不成军。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的投票日,民主党颓势依旧,而特朗普的共和党把总统票和大多数票都拿下,可说是大获全胜。 特朗普胜出后,美国市场当天的走势有点匪夷所思,因为不管是股市、债券、黄金、石油,加密货币,全都上涨。 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包括给企业和个人减税、提高入口关税、支持石油勘探和开采,以及对加密货币的友好态度。匪夷所思的部分在于: 1,给企业和个人减税,自然是能够带动企业和个人收入,对美国本土经济发展是利好因素,因此,股市大涨是预料之中。 2,提高入口关税,长期来看,则会让美国人民的消费能力下降,因为是逼得美国人民买贵货,按理说是不利于私人消费总额。 3,至于石油勘探和开采,则是提高市场的石油供给量,石油价格理应下降,但事实却是相反。 4,黄金这种贵金属物品,很多时候是根据市场的避险情绪而波动,特朗普的狂胜已是让美国的政治协商风险和摩擦大大降低,理应下跌,但也是反过来上涨。 5,加密货币方面,我觉得特朗普的友好态度也只是选举策略上的一个投机决定。 那么,说完了这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呢? 说实在的,这种预测是极难,只能采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先说一些很多人都担心的贸易战。 身边好些同行都会说特朗普会掀起更多的贸易战,而我认为特朗普,或者是民主党,两者都会尽全力去维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上的领先优势,而且两者都不介意采用强硬手段。 不过,特朗普最大不同的是,他的宣传管道不走寻常路,常常会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这就使得市场比较容易出现 “惊喜”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因为特朗普是第二次胜选)这种沟通模式,而非大方向的变化。题外话,我想,特朗普绝对有资格成为马斯克的X平台最佳产品代言人。 而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减少能够给美国接下来这几年的股市和经济提供不错的助力,尤其是股市方面(唉,对比我国在政策上的 “仇富” 意味,不胜唏嘘),就看接下来这几年能不能再出现类似英伟达的新型投资主题。 那么,是不是特朗普胜出后,中国是不是就没有好日子过呢?坊间有两股声音,一股声音认为中国更受制于美国(这和前两段的贸易战论点相差无几);另一股声音则认为中国其实会比较希望特朗普胜选,因为他在外交上比较难鼓动更多 盟友加入他的大队。反正都是被针对的,特朗普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当然,我也只是出席一些业内讲座后转述给你听。许多时候,这种国家政策级别,尤其是外国政策,我们本地人议论再多都是雾里看花。我相信自己去再多的会议,看再多的研究报告,也不会有更多的实际帮助。 不过,我对特朗普胜出一事保持乐观,那就是他的商人背景。 这里并不是说因为他很有钱,或者很聪明,所以会有惊人之举。而是,商人身上会有一种特质,那就是 “认账” 。粗暴一点来说,就是他们会算账,到底一笔买卖是否划算。划算就做,不划算就不做。 你说这不是废话,白宫幕僚这么多精英,肯定都是理性的,玩的肯定都是一些高级阴谋或阳谋。的确,白宫里聪明人多的是。 不过,政客再怎么精明都是人,只要是人,他/她就会有各种情绪、思想包袱、意识形态,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因此,许多精英分子的培训计划,都是反复地去把这些情绪上的问题给剔除,尽可能让所作所为符合理性标准。 这就好像是士兵的训练,就是要他们在各种情况,尤其是高压情况下能够做出最有利的决策。而只要训练时间不够长,就容易打回原形(所以我也不相信国民服役真的能够提高人民作战能力)。 商人,在商场做决定,就和士兵训练非常相似,都是要尽可能理性,学会如何在成本、风险,以及收益之间做出妥当平衡。我认为特朗普是具备这些特质的人。 只要他是这样的人,错误是能够很快得到纠正,而且也不会有太多无聊的意识形态之争。只要是这样,我觉得就已经是确保世界和平的最好方式了。世界和平,财富才能够积累。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美国作为全世界的龙头大哥,打个喷嚏全世界都会跟着感冒,美股稳定对谁都是一个好的迹象。 美国大选总是全球投资者高度关注的事件,尤其是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往往对全球股市产生深远的影响。之前一直觉得选举好像还有很久,但是在不知不觉间,多两个星期就要决胜负了,时间过得还真的非常快。 对于这场总统选举,天哥觉得最后会如何发展呢?又会如何影响到大马人或者大马投资人呢? 其实这一年下来,美国方面还真的是多事之秋,本来就是特朗普对拜登的一场大选,结果无端端特朗普在演说时,忽然出现了刺杀剧情,而且还拍下一张特朗普满脸血站在国旗下高举拳头的照片,意味不向恶势力低头。 连远在大马的天哥都认为,特朗普经历过这样的事,并且大难不死,此次胜选应该八九不离十了。那天后,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可以看到大幅度上升的迹象。 不过,原本貌似不太关天哥事的,最后谁赢了总统,与我们何干?对吗? 只不过,特朗普那边刚刚稍微得势,也还没正式当上总统,就开始了之前的胡说,表示台湾作为芯片生产中心,应该要向美国支付保护费,因为台湾抢走了美国芯片业务。就这样胡说了一下,当晚华尔街半导体指数就蒸发了约5000亿美元的市值,也创下了打从2020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个交易日。 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提醒了天哥,其实上一届特朗普胜选后,确实是特别多“pattern”。毕竟当时被他搞一搞,天哥的投资也跟着蒸发了不少嘛,所以天哥当时的想法,就是别让特朗普胜选的好,毕竟天哥不希望自己接下来的投资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而这件事不久后,拜登忽然宣布退选,并让贺锦丽替代自己成为竞选人,一开始天哥对她完全不了解,看了名字还以为有中国血统,当然,这只是天哥的一厢情愿而已。问题来了,如果她最后胜选了,是否对股市更为友善?亦或者她其实比特朗普更不堪呢? 那么,我们就要搞明白他们双方的竞选宣言,贺锦丽作为民主党代表,也是目前的美国副总统,基本上如果由她胜出,天哥相信大部分的政策其实会更确定。毕竟目前贺锦丽作为副总统,也变相是拜登的副手,不排除大部分的工作也是由她一手包办,如果她胜出,意味当下政策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对于全球股市来说,其实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我们这样看待,特朗普的潜意识里要为美国打造经济的护城河,他也说过一旦上任,任何进口货物至少要添加10%的关税,如果是中国和墨西哥制造的电动车,甚至要课以100%的关税,并且提议将中国制造的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60%。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世界上任何国家(美国除外)来说,如果有意出口至美国,必然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便贺锦丽胜出,大概率也会维持当下政策,不至于免除现行关税或者放宽科技准入的限制。 货币方面,假设特朗普胜选,他会更偏好支持低利率的环境,所以利率走势可能会以一个快速陡峭的幅度发展,那么就可能引发美元弱势。毕竟根据特朗普的硕大,美元走弱更利于美国制造业出口;反之,贺锦丽已经表面无意改变美联储的独立性,也无意干预美元走势,所以就这点来看,如果特朗普胜选,对于马币走势应该是更有利的,毕竟货币是成反比的。喜欢出国的朋友,可能更希望特朗普胜选。 但是,若特朗普胜选,随着他的政策关税后,美国本土的通膨预计会 进一步恶化,让原本已经开始稳定的通膨数据再次攀升;反之在贺锦丽的政策下,预期能更稳定的让美国通膨保持在舒适水平,那么美股就不至于会出现特别大的波动,也间接让全球的股市可以松一口气。 毕竟,美国作为全世界的龙头大哥,打个喷嚏全世界都会跟着感冒,美股稳定对谁都是一个好的迹象。 唯特朗普还是有他的功夫,就是会减免公司所得税,并把当下的21%下修到15%,间接来说其实是更惠及美国商家的;反之贺锦丽会更支持拜登的税务政策,针对企业和高收入家庭增税,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则持平或降低。 股市跟经商是息息相关的,买股票就等于买入公司的股份,当经商环境更舒适时,对股市就是更美好的,所以就美股来说,股民应该会更偏好特朗普才对。 不过嘛,这些政策都是一些竞选宣言,就好比马来西亚一样,宣言并不是圣经,什么都能说得出来。意思就是,就算是骗你的,你又能乃我如何的概念。虽然美国不至于如此,但是也不能光看竞选宣言就认为凡事一定跟着计划实行就是了。 总的来说,如果让天哥选的话,天哥一定会选贺锦丽的,毕竟作为投资者的天哥,当然会希望政策更受控制,而不像特朗普那样喜欢就左右市场正常发展。 在文章的最后,天哥也跟大家分享一则趣事。上个星期天哥跟一位投资界好友喝茶时也聊起关于美国大选的结果,天哥实牙实齿的说,这次肯定是贺锦丽胜选。朋友就好奇,天哥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 其实无他……就是因为《辛普森一家》里面,就是贺锦丽成为总统的。结果大家就笑喷了。 *《辛普森一家》是一部动画片,多次准确预言未来事件,包括911、埃博拉病毒爆发和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等,展现了其预言能力。 说到投资,天哥很喜欢说风云里的一句对白,也就是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既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那么何不做好准备,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你说是吗?
2月前
2月前
你这时就是中了毒。你搜寻的新闻,也会加深你的偏见。你看越多金融危机的新闻和资讯,越容易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打,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等,最后形成信息茧房。 好像从8月开始,这股市就没有停止过波动。 最近,我们还看到一些中东冲突升级的新闻,可以说世界真的是不太和平。等等……其实我们的世界好像一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荡不安。就拿中东的冲突来说好了,这冲突并不是现在才开始,也不是去年10月才开始(咦,这么快就过去一年了),而是好多年前就开始了。你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 只不过,媒体对于这类新闻的报道频率以及撰写新闻稿的角度,就已经决定了这些资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对人们的认知产生辐射。这也是为何市场在过去几个月里,在乐观与悲观情绪之间反复波动。 美联储降息是好事或坏事?降息25个基点比较好,还是降50个基点比较好?这些都取决于新闻报道怎么看待那个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是满的,还是空的。 这自然给我的工作带来一些困扰,因为需要琢磨市场风向,以及何时产生变化,但偏偏这些思考工作的成本收益是不成比例的,越思考越迷茫,效益也快速下降。 稍微分享一下我被媒体询问的经历。媒体朋友们喜欢询问 “到底马股的支撑位和压力位在什么水平?” 老实说,技术分析并非我所长。奈何,媒体就是爱问。或许他们也不喜欢问,只是单纯觉得有些读者会有兴趣?因此,我只能用别种方式来解读。 我认为人们无法记得马股的收市点是多少,部分同行也不会记得,我们要记得的数字实在太多了。所以,对于这类数字,我都是抓一个模糊的概念,例如吉隆坡综合指数是1,6XX点的水平徘徊,我就记住前面两个数字好了。只要是马股维持在这个水平,我也不管它是1,660还是1,639,因为影响不大。 那么,这股影响力什么时候会增强呢?就是当这数字从1,6XX点上升到1,7XX点,或者下跌到1,5XX点。这有点像商品的定价策略,9.99令吉和10令吉相差无几,但前一个价格会比后一个价格更容易留下 “比较便宜” 的印象。 印象,是一个更为强烈的心理暗示,比你画的各种技术线条还要强。这个印象,就可以成为市场共识。许多技术分析爱好者们的解读都不相同,市场共识从何谈起? 所谓的技术分析,无非就是想要找出一个市场共识,这和基本面分析如出一辙。只不过,基本面分析的市场共识相对更容易形成。相比技术分析,我认为人们对数字的掌握往往习惯于抓住一个大概,加上媒体报道的推动,这些方式反而显得更为可靠。 人类的大脑是非常厉害的,它能够为许多现象找到合理的解释,这也使得很多人容易对市场变化过于敏感。有些读者可能觉得自己不属于这类人,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小实验。你先买入一些股票,然后每日打开交易平台放着,然后一边 工作,看看自己的心情会不会被股价波动影响。 当股价高了,你会心情愉悦,觉得自己是股神附体(其实纯粹是幸运);股价跌了个5%到10%,你或许还能安抚自己投资是要看长期利益的,不要去理会短期波动;股价再跌10%,你会开始担忧,去搜索有什么信息是自己有所遗漏,如果还有资金就想办法拉低成本;股价跌了20%后开始反弹10%,贪婪恶魔就会开始对你低语,你懊悔为何早前不买入更多来拉低成本,然后现在犹豫要不要买入或追高… 我相信这是许多股民的心理历程。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长期在这种自信心爆棚和自我怀疑之间切换,很快就会崩溃。 为了维持精神上的持续运作,你就会开始寻找理由。是美国在作怪、美联储老是不降息、是政府推出乱七八糟政策、是政客胡言乱语、是庄家要收票而打压股票、是市场没有慧眼而忽视了你买的优质股、是工作妨碍你的股票操作等等等等…这些理由大多不可证伪,但是溢出的鸡汤能量,足以让你继续前行。 你这时就是中了毒。你搜寻的新闻,也会加深你的偏见。你看越多金融危机的新闻和资讯,越容易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打,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等,最后形成信息茧房。 而大多数人,都身处在这个信息茧房里,最后做出更多差劲的投资决策。 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继续待在奥马哈,远离华尔街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一些新闻,尽量保持距离,尤其是那些政治口水战,我宁可去看综艺节目,起码心情还会好一点。
3月前
3月前
国家政治平稳是招引外资的重要元素,安华政府对国外不同经济联盟和经济集团,能打什么新主意?安华对内的安抚百姓策略,又是怎样? 美国与中国相继宣布降息,间接引发我国股汇双攀,涨幅突破双位数,舆论上,国家经济是看来一片大好,很多经济专才都报喜不报忧。 但也有人担忧,如果美元和日圆之间的利差再收窄,恐会再度引发日圆套利交易(carry trade),造成资金大幅流动,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波动。 大致上,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降息,预计明年会有更多降息顺风车,如果我国国际贸易账簿持续保持亮丽顺差,国库储备金增强,国家银行会否减息?银行会否扳低贷率让中小型企业更能喘气?人民生活费几时能再砍低?RON95汽油补贴会被废除吗? 2025年财政预算案将于10月18日提呈国会,但在7月底,财政部已开始发布预算案前报表(PBS),当时我抓到几个重点。 一、2023年,我国税收结账只占GDP的12.6%,在东盟国家是排名最低,因此,2025年预算案大有可能实施扩大税基计划,不同课税会接踵而来,大家要先帮好安全带。 二、2025年预算案要改善我国公共服务素质,这是历届政府的老生常谈,但当朝政府承诺将善用数字化措施提高“公众响应能力”和安全性。这种官样文字都是充满珠玑,不知政府官员是否已做好功课? 国家政治平稳是招引外资的重要元素,安华政府对国外不同经济联盟和经济集团,能打什么新主意?安华对内的安抚百姓策略,又是怎样? 说来巧合,周四《日经亚洲》和彭博社同步刊登专文,分别剖视安华的国内国外战略,除了善借当下贸易顺差和股汇牛市的激励来稳固我国经济,也会借此机会为个人形象造势。 更重要的是,两篇专文同时揭露安华所谓锦囊妙计中,带有险招。 日经亚洲专文是剖释安华的经济外交招数,背弃曾经扶持过他的欧美联盟,现在反而选择押注于仍晦暗不明的多极世界。 今年8月安华官访印度时,曾说南方国被赋权“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这不意味要排除北方强国。当时,安华俨然是南方国家的发言人,再次声明自己是巴勒斯坦的坚决支持者。 大势所趋,捍卫巴勒斯坦已是我国马来穆斯林(甚至包括部分非穆斯林)的核心政治课题,特别是对当下加沙战争的关注,整个国家已经公开选边站,反对美国通过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来延长战火。 最近,安华政府将41名受伤的巴勒斯坦人及86名家庭成员运来我国接受治疗,很明显,安华的立场具有双重目的,除了巩固自己的伊斯兰身份,以便赢取更多马来穆斯林选民的支持,抗衡来自伊斯兰党与土团党的势力,也让安华有个舆论平台,与美国保持距离。 巧妙的是,安华现时对外的政治立场和姿态,相比起来竟与宿敌马哈迪相似,火力似乎比老马更高一层楼! 对外,安华曾借中国总理李强访马交流,过后官访印度与莫迪、俄罗斯普汀私谈,然后通过中印俄三大管道,公开表达我国参与金砖国家集团的意愿。 事实上,我国早与中国、印度建立牢固贸易关系,而金砖国是与欧美联盟对杠的国际联盟,成员包括原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以及后来加盟的埃及、埃塞俄比亚和伊朗。 加盟金砖国,短期间可能不会显著改变我国现有的贸易进账,但在意识形态上,加入金砖国家,代表安华(甚至是马来西亚)今后对地缘政治联盟的优先选项,但成败祸福暂时难卜。 彭博社专文则是剖释安华的治国理念。安华毕生大起大落,时运无常,但终于2022年11月成功任相至今快两年,目前面临两大抉择:全力开创他长期承诺的民主改革新时代,还是将目标瞄准多年来压迫他的政治对手? 彭博社特地引用一个典故来描绘安华的心境:“1998年安华被捕遭受毒打,并在单独监禁中度过了很长时间。这段时间,他把莎士比亚全集读了四遍。” 大家知道,莎士比亚名著悲剧篇带有许多宫廷权斗与王子复仇记的页章,不知安华心境如何? 看他上任后,引用反贪条例对付马哈迪两名公子、前财长达因、政敌慕尤丁等人,反而对自己的前政治秘书法哈斯股权事件网开一面,彭博社刻意引述驻马学者碧洁莉的结言,引人深思:“安华对马哈迪阵营的稽查似乎带有选择性,安华有责任证明这不是报复;但他的可信度问题越来越严重,当你觉得太过失望,那是因为期望太高。” 日经亚洲与彭博社文章刊登同一天,雪州苏丹沙拉弗丁殿下答复吉打州务大臣沙努西道歉和寻求宽恕的请求,并提醒对方未来加倍慎言,莫再无故羞辱王室。 冤家宜解不宜结,就是这个真谛吧?
3月前
汇率走强的背后并非经济的全面好转。对于依赖出口的国家来说,汇率变化既是机会也是风险,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2024年,美元兑马币从接近1美元:4.80马币走强至约1美元:4.11马币,完全让大众跌破眼镜。 曾经,马币都是持续被人看扁的,如果你在今年年初跟人说马币会走强,恐怕只会成为大家的笑话。过往2-3个月,这迅速的汇率变化让许多人忽然对马币感到乐观,认为马币强势意味经济好转、生活成本下降,将来可以有更好的日子过。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表面上,马币走强或许能带来一些短期利好,也可能惠及普罗大众,但从长期经济角度来看,真正的问题却不少。经济本来就不是1+1肯定等于2。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马币会忽然走强? 首先,马币的升值未必与大马经济相关。虽然这样说大家会怀疑人生,但是货币的汇率除了自身国家的经济基础之外,也与全球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今年美联储放缓加息,而且它们还胡说八道恐吓市场,所以年初时美元还是强势,马币汇率自然就偏弱。 但是下半年后,美联储突然改口,尤其是之前的黑色星期一后,美元走势持续疲弱,带动了包括马币在内的多种货币回升。此外,马来西亚今年的发展开始变得比较积极,股市也有了一些看头,从而吸引了外资对大马的青睐,资本流入进一步支撑了马币汇率,这才是这次马币忽然走强的种种因素。 马币强势,好事或隐忧? 对许多人来说,马币升值似乎是个好消息,毕竟进口商品更便宜了,如果马币走势可以延续强势,后续出国旅游和留学成本也相应降低。然而,马币强势并不总是利大于弊,尤其对出口型经济体而言。大马是一个依赖出口驱动的国家,因此,马币走强同时意味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贵,这可能会削弱竞争力,导致出口订单减少,企业利润受压,换言之,这将导致大马制造业受挫,经济亦将受到影响。 当前,马币的升值主要是受短期资本流动影响,这些资金进来快,将来撤出也可以很快。如果国际局势或投资环境变差,资金突然外流可能会导致马币再次大幅波动,这将对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或许大家不明白,为何波动大反而不利?因为当汇率更难预测时,会增加许多涉及 汇率企业的操作难度,使定价变得困难,价格波动频繁。这种情况自然会导致顾客很难跟我国企业做生意,反而转换其他汇率更稳定的国家,所以这也是为何稳定比波动好。 对于普通人而言,其实这些经济的东西好像也不太关我们事,马币走强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无非就是希望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我们的消费力可以更高,特别是电子产品等。而另一个比较与汇率相关的,无非就是出国旅游、留学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然而,马币走强对普通人来说,并非都是好消息。如上述提到的,国内制造业可能因出口疲软受到冲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或者企业利润受压,那么别说会不会裁员,加薪幅度肯定会先放缓。这种潜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长期来看,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 马币未来将何去何从? 尽管当前马币表现强势,但未来的汇率走势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马来西亚国内经济结构问题都会影响汇率的长期走向。而且最关键的是,美联储的操作引发市场不确定性,这反而是最影响马币走势的一环。 不过好处是,目前大马的整体经济情况还算美好,很多大型项目都在进行中,这些都是会吸引外资流入的一些因素,当外资流入时,其实就相对导致马币的供求关系变得更有利,那么货币走势自然就会更为强势。根据一些分析师的说法,马币后续可能还会稍微走强一些,毕竟美联储在未来一年还会有很大的降息空间,当然,分析师是预期,准确情况究竟如何,还要观察后续全球的经济状况。 2024年马币的升值其实创造了机会,对于有意趁机投资国外项目的投资者来说,或许是一个机会也说不定,毕竟当马币走强,兑换其他货币就变得更多了。 马币在投资界一直以来都不被看好,如果将来马币真的回落,那么就有肉吃了。但是换个角度,如果马币忽然强得超越预期,那么那些对马币看淡、投资海外市场的人,自然会面临更大的损失。所以,这也是一把双面刃。 总的来说,汇率走强的背后并非经济的全面好转。对于依赖出口的国家来说,汇率变化既是机会也是风险,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每个国家都希望可以吸引外资流入,毕竟有钱才有发展嘛,但,最后结果如何,就让国内的专才去搞吧。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果觉得马币够强了,不如趁机换点外币,去国外走走看看世界,反而是最直接享受汇率优势的方式。毕竟,趁汇率有利的时候旅行或购物,不仅是一种消费,也是另一种投资体验。你说是吗?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审计师宣布不寻求续任,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做生意不是儿戏,若不是情况危急,怎么可能会在股东大会前几天忽然改变主意?将来自己还怎么在这一行立足? 股票投资的方式五花八门,有些人把股市当成赌场,就炒炒卖卖赚钱;有些人则把股票当成入股公司的凭证,籍着投资好公司,从中获得分红,并享受公司成长后带来的股价上涨,从而获得可观回报。 但是,无论哪种类型的投资者,总有眼光不济的时候。不是说买了好公司就一定会涨,因为做生意就像打仗一样,要跟同行竞争,可能别人的产品更优质,或售价更优惠,那么,当初好的公司,后续可能会逐渐变得不好。而来到股市,股价也会有起起落落,当生意越来越差,股价也会越来越差,从而导致投资者亏损。 如果仅仅是因为眼光不好而投资亏损,天哥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欣然接受,大不了就自叹倒霉嘛。 不过,如果投资亏损是源自于公司的账目有问题,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投资者明明在投资前查看了账目,却发现账目有水分。这些问题是否源于法律不够严格,从而被有心人利用漏洞牟利呢? 审计师辞职引发市场波动 今天想聊的,乃近期某电子公司审计师突然辞职,引发市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担忧,进而导致股价剧烈波动。 该公司最新文告中表示,管理层有收到一封来自审计师辞任的书面通知,提呈日是9月4日,收信日期9月9日。管理层强调,审计师的辞职是出于自愿,并表示将在适当时机公告,任命新审计师填补空缺。 审计师辞职可以有很多原因,但通常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审计账目时,发现帐目与管理层呈报的数额有出入。如果只是小额出入,天哥认为,一般上审计师都会跟公司拿捏一个平衡点,审计师也是做生意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宁愿放弃这份利润选择辞职呢? 这家公司的公告出炉后,午盘开始该股就直接出现崩盘式的大插水,股价大跌30%以上,速度极快。正常情况来说,股票价位在一天内波动3-5%或7-8%,已经是非常高的波动了。若该公司的价位超过1块的话,那就已经触及到limit down机制。 类似情况并非首次发生。此前,某产业公司也曾遇到审计师在股东大会前夕,突然宣布不再寻求续聘。 这里也跟大家回顾一下,审计师为何会被指“突然”拒绝接受委任的情况。该产业公司去年10月发布的报表显示一切正常,因此审计师当时继续寻求接受委任。然而,审计师在股东大会3天前突然改变想法。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审计师宣布不寻求续任,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做生意不是儿戏,若不是情况危急,怎么可能会在股东大会前几天忽然改变主意?将来自己还怎么在这一行立足? 如果我们今天回顾的话,该产业公司股价从当天接近5块,跌至现在不到5毛,跌幅至少达到90%,这就是审计师突然辞职的后遗症了。 这些事件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投资者不禁要问:审计师突然辞职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审计师是公司财务信息的把关人,其辞职通常意味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某些问题,或者与公司管理层在审计意见上存在 分歧。当一家公司的审计师频繁更换,或者在关键时刻突然辞职,往往会给市场传递出负面信号,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严谨立法保护投资者,势在必行 除此之外,之前大家都津津乐道的世霸动力(SERBADK)甚至率先起诉审计师,说他们的审计方式不够公正,需另请第三方再审计,结果到最后连第三方审计师也辞职不干,后续发展相信大家都还印象深刻,就是最后公司除牌甚至清盘,投资者损失惨重,唯最后的10位董事仅被处以总额745万左右的罚款,每位董事的罚款数额介于35万至137万之间。 一家接近百亿市值的公司最后爆出账目有问题,但罚款却只有几百万,连1%都不到。如果我是真心做坏事的,这门生意绝对有利可图,毕竟罚个几百万就能从市场上搞账目,混几个亿甚至几十亿的钱离去。 当然,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SERBADK,还有另一家在叫伦敦食品(LONBISC)的公司。在审计师发出“保留意见”后,即说明账目存在问题,4位董事,包括公司主席,立刻陆续辞职。最后,公司直接被清盘,也除牌下市。更神奇的是,事情过了那么久,至今还没有任何人为这起案件负责。 其实我们明白,任何国家都会有老鼠屎,也不是只有大马才有。但,问题是,监管者貌似并没有太看重企业账目问题的这一环,变相来说,就是诱惑犯罪。只要你能付得起几百万罚款,甚至想到办法避开法律,就能随意做个账目,然后从市场上捞钱,最后由散户买单。这是蛮严峻的问题。 毕竟,每个国家都希望可以吸引到外资流入,但是,如果国家的金融法律那么儿戏的话,绝对会让人止步,毕竟说到真金白银的时候,大家都是比较谨慎的。如果一个市场持续出现太多舞弊,该市场就会更缺乏吸引力。 我国其实非常积极在推动金融和投资的流动,但方向貌似不太正确,恐怕有关当局是时候好好检讨一下,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减少舞弊的发生了。
3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