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自我修復

3星期前
在信息化時代,短視頻平臺的情感博主廣泛討論“迴避型依戀”和“原生家庭創傷”等心理話題。這些內容通過情感共鳴吸引觀眾,讓我們感覺自己並不孤單,獲得短暫的慰藉。然而,隨著觀看這類視頻的增多,我開始產生疑問:這些視頻真的是為了治癒我們,還是為了利用我們的痛苦賺取流量? 我來自重組家庭,成長中常感孤單與不安。家庭成員多,父母幾乎沒有給予我情感上的支持。每次看視頻講述“原生家庭創傷”,我會感到強烈的共鳴,過去的痛苦似乎找到了根源。那時,我把所有的困惑歸結於家庭環境,關係越來越僵硬。找到了痛苦的源頭,卻依舊無法擺脫它。 但隨著時間推移,我開始意識到,這些視頻雖然帶來情感認同,卻沒有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每次觀看後,我得到暫時的安慰,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深的焦慮和自憐。創傷故事不斷重複,卻沒有引導我走出困境。每次看完,我反而陷入更深的痛苦。 我逐漸意識到,過度關注過去的創傷並不能帶來治癒。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過去,但如果總是停留在痛苦中,我們如何前行?如果把一切歸咎於“原生家庭”,就永遠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真正的成長,不是迴避痛苦,而是從痛苦中汲取力量。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視頻提到“記憶可以被改造”的觀點,深深觸動了我。過去的記憶並非一成不變,它們會受到自我暗示和外界影響而改變。也許,這些痛苦的回憶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們或許只是我賦予它們的意義。意識到這一點,我決定不再將一切歸結於“原生家庭”,而是將注意力轉向如何調整自己當下的情緒和生活。 於是,我開始行動起來。積極去運動、閱讀心理學書籍、學習溝通技巧,這些小小的改變讓我漸漸找回自信。我意識到,真正能改變我的,不是過去的創傷,而是現在的態度與行動。每個困境,都是成長的機會,只要我敢於面對,敢於行動。 短暫的慰藉不能解決問題 如今,我對情感視頻的看法有了很大變化。雖然它們能帶來短暫的慰藉,但它們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如果我們過度沉浸在過去的痛苦中,只會讓自己陷入焦慮和無助。真正的成長來自於獨立思考與主動行動,不再依賴外界的情感安慰,而是積極面對當下,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每個人都有不幸的過去,但這不意味著我們註定被它束縛。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的態度和行動。成長並不是停留在過去的陰影中,而是學會從困境中汲取力量,通過行動去創造更好的未來。 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我們常常在短視頻中尋找共鳴和安慰。這些內容短期滿足了情感需求,但很少能帶來實質性改變。它們加劇內心的無力感與焦慮,讓我們停留在“受害者”角色中。真正的成長,來自獨立思考和行動,而非依賴外界標籤和情感視頻。 離開“毒流量”,擺脫情感視頻中的安慰,我們才能真正開始走向自我修復的道路。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