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自我提问

“《Moonfall》剧情讲述一股神秘的力量将月球从其绕地球的轨道上拉开,使月球朝着地球迈进,即将造成人类灭绝。撞击发生前仅几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找来前太空人及同事前往太空执行一场艰难任务;他们得将爱人抛在脑后,冒着一切风险降落在月球表面,以使地球免于灭绝。顺带一提,其制作预算定为 1.5 亿美元,为史上最昂贵的独立投资电影。”——豆瓣 独立投资电影自美国制片厂制度出现以来多被贴上“不专业,小众”等标签,概括来说即是观众在制作层面上对该团队无大公司撑腰的状况并不信任。无规矩不成方圆,独立电影往往败于创作方的“自嗨”。然而,正因其具有更多的创新与自主权,独立电影往往也成为了探索影像艺术疆界的冲锋队。 《Moonfall》德国导演Roland Emmerich以灾难片成名,《2012》《明日之后》至今还放在我舅舅的CD架上,若真要标签定义Roland,他绝对是标准的商业片导演。在观看《Moonfall》的同时不免让我赞叹其编剧架构的巧思(与其工作的编剧还有Harald Kloser与Spenser Cohen);典型的斯奈德节拍表(Blake Snyder Beat Sheet),典型的科幻灾难角色,典型的冷色调与英雄主义,却又不那么典型的奇幻世界观——月亮原来是外星人建造的,而外星人竟是自己的祖先。 大胆去幻想,细心去制作;这是我所看见的美国创作者的自律。 自入学戏剧与影像系以来,因为有机会参与短片制作与电影赏析,我与同学老师常陷入创作层面的讨论。在我看来,各国的创作习俗因受环境限制,虽多有专精,但都是折长补短,不如好莱坞的全面发展。有趣的是,这也成为了好莱坞等同于平面化,他国等同于风格化的错觉。有者喜爱港式硬汉,泰式幽默,中式温情,台式青春;犹如团圆饭桌上多元的菜肴。而好莱坞的公式武器就像一杯白开水,可以兑酒,兑茶,兑Milo粉;好莱坞导演就像茶餐室里的茶水间老板,确保每桌每人都有一杯水。 更多思考及自我提问 善用公式武器,就是我所谓的细心去制作,即是美国创作者的自律。而各国的创作者多有着放荡不羁,不爱束缚的艺术家本性,因此将其视为冗余,期望依靠阅历与涵养行走天下,却经常陷入票房小众,江郎才尽的尴尬局面。回乡以来,亲戚朋友多问我就读现状与未来愿景,多表现出“读电影能找到吃咩”的吃瓜心态,一字一句去分析,我得到了几项有趣的旁敲侧问: 1.如果我去美国读电影,会不会更有前途? 2.如果手机可以拍电影,我为什么还要花钱读书买相机? 3.电影导演会不会只是一个唾手可得的职业? 或许读者们答案各异,然而在我看来,我更愿意去思考更深层次的本科问题: 1.如何在呈现丑陋真实的基础上具有美的标准? 2.如何在吸引人的类型片上传递本土文化特色? 3.如何在迎合观众群的追求上拥有自我风格化? 相比前者的提问,后者更为矛盾,却又不完全矛盾(所以是矛盾中带点不矛盾的矛盾?),这也点出了艺术产业的特性:即万物皆可容忍,却又不一定全盘接受。而好莱坞的公式武器,恰好站在了有趣的位置。 在业界人士看来,不论剧作结构,作者论或是特定的制作手法,它都只是一门流派。然而在经历了百多年的电影发展,种种的风格主义在经历淘汰筛选后已然成为一道标杆,犹如氢氧结合成水,即公式武器。它是观者心中默认的“好看的电影”的标准,也是创作者与观众有效对话的钥匙。在我看来,这正是美国电影学院所教授的方法论。因此,去美国读电影确实更容易有曝光机会,然而我相信若自身对于运用公式武器拥有自觉,也能拍出一片天。而手机拍电影,不过是技术层面上的提问,一分钱一分货,忧虑不攻自破。 两题答完,而随之所引来的最终提问(电影导演会不会只是一个唾手可得的职业?),在我看来人人确实可以成为画家,作家,茶水店老板;但是否有创作自觉,是否会继续思考后者三样“进阶式”乃至更多的自我提问,我相信这会直接影响其是否走得长久,是否“混”得下去。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