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艺术家

2星期前
2星期前
随着数码地图的发明,人类将城市街道的住址记忆“外包”给手机的导览功能。当人们掌握街道空间的能力渐弱,对城市的理解趋向碎片。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失去,我们又该如何捡起散落的片段记忆,证明自己确实属于这片土地? 为了恢复人们对社区空间的认知,本地视觉艺术工作者颜思海,用炭笔绘制社区阡陌 ,重新拉近社区和人的关系。他说:“只有画出地图,大家才知道自己生活的社区是那么‘大’,这些地方都属于‘我’。” 报道:本刊 陈星彤 摄影:本报 谭湘璇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颜思海生于1977年,是土生土长的吉隆坡人。有关童年到年少的记忆,离不开何清园(Kenanga)一带。周边的茨厂街和半山芭社区,亦是他放学后溜达的范围。 “我小学读坤成,以前很安全的,放学后就走路回我爸爸的店,我也会在社区一边走一边画。”他观察建筑和邻里互动,将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定格成漫画,由此开启了对社区的想像。 2000年,他从吉隆坡中央艺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但没有继续创作的路,“我没有当画家,而是帮我爸爸打工,做批发卖衣服。”兴许是自小对社区的情感驱使,他才会在吉隆坡苏丹街老店面临征地危机时,选择重返艺术。 守护苏丹街,自此踏上手绘地图之旅 2011年7月,苏丹街百年老店面临迫拆,在民间掀起反弹。颜思海在好友,同时也是文化工作者杨两兴的号召下,加入“茨厂街社区艺术计划”(PSCAP)担任志工。该组织收集街道旧照片、口述历史,举办一场又一场活动,唤醒社会对苏丹街的重视。 “慢慢地,我内心有了一个‘可以画地图’的想法。”在他的记忆里,地图是权威的象征,“在古代画地图,就是要告诉大家这个地方是我的。”更准确来说,他认为大众对于苏丹街范围的认知过于笼统,“我想告诉大家苏丹街、茨厂街那么大,它是完整的不可以被分割。” 因此,颜思海试图将区域内所有的建筑物连接起来,“一间(店)都不可以少,不可分割,我想带出这样的意思。”这是一幅带有目的性的社区地图,他这么形容。 地图保留拆掉建筑,守住社区记忆 当时,颜思海使用鸟瞰绘画技巧画出一幅6呎高、8呎宽的地图。这幅耗时5个月的画,目前珍藏于国家美术馆。问起创作过程,他说先从最北边开始下笔,“像是精武体育馆,我一定要画下去。南边是Kota Raya,最下面是Center Market(中央艺术坊),这边是中华大会堂。”即便是早就被拆除的巴生车站,也存在画里。 “保留旧时建筑,为的就是让现在的人看了有个概念,好像这里现在是酒店,但以前不是,他就可以重看这个地图,回望过去。”地图里的一间间老店,都是颜思海按走访时拍摄的照片绘制。不只是建筑物,他将那一年遇见的人事物,听到的故事,都用炭笔一笔一画记录下来。 “这幅地图里的人是细节,都是我那段期间遇到的人。”画中有理发师、茶餐室老板、算命师傅、游客等,人们可以将磁铁小人随意摆放,创造属于自己的街道,增加对社区和人的情感连接。 “我把茨厂街、苏丹街整个样貌呈现出来,大家才惊觉原来这里这么大,这么完整。” 在那两年,靠着文化艺术化为行动力量,当局原本要强制征收的34栋建筑物,后来近80%都保留了下来。 深信艺术有力量,助文丁客家村fight back 茨厂街征收风波过后不久,森美兰文丁客家村在2013年发生强迫拆迁致冲突事件。跟随“文丁之友”(Rakan Mantin)组织,颜思海来到了文丁客家村,”我也尝试用苏丹街地图的概念,应用在文丁客家村。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这里,让当地村民获得更多的力量fight back。” 客家村属于原生态部落,没有苏丹街来得有规划。这里的巷弄没有名字,他只能挨家挨户记下门牌,试着从这里看出规律。地图上不单是将村落画上,颜思海也把大街上的圣类思教堂、印度族裔的坟墓等,有别于华人文化的元素也囊括里头。 “这里有教堂也有庙,教堂边又有印度人的坟墓,马来人、华人的坟墓也在那边。所以,我觉得马来西亚老社区很有趣,全部种族文化都在一起。”按照文丁原本的样貌,适时加入绘画技巧,“比如我会用透视法,从房子慢慢变小的设计,让观众认为地图有不断延伸的错觉。” 两个月后,一幅宽约5呎宽,4呎高的客家村地图呈现眼前。10年过去,客家村住户减少,日晒雨淋的板屋坍塌,原貌改变不少。如今,只剩下客家村生活馆中那一幅手绘地图,向人们展示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他坦言,若不是当年苏丹街事件,或许后来的创作只是专注在旧式建筑,少了点讯息。问起他口中的讯息,指的又是什么?想了想,他说:“我们真的需要新的建筑物吗?其实很多空的,为什么还要建呢?然后建了又再拆?” 到台南艺术驻村,连接社区庙宇 今年,颜思海成功申请台湾绝对空间艺术进驻,名为“唤神x起舞x狂欢x艺术行动计划”。7月,他画出了第3幅地图,说的是台南古城的庙宇风情,主题为“神隐迷宫”。 “台南街头街尾都有很大很完整的庙,庙和庙的距离也靠近。我印象中天后宫、关帝庙都是面向大路,但台南的庙都在后巷。 由此,颜思海决定以台南中西区的天后宫作为起点,将这些散落各个角落的庙宇连接起来。 “台南那时很热,早上考察会非常热,我也不能看着Google Map画,需要亲自到各个庙拍照记录。所以我都很早起来开始画地图,到了下午4点就骑脚踏车寻找巷子里的庙宇。”一幅10呎宽的画作,在两个月内完成。 上图为台南“神隐迷宫”展览 在台南驻村的3个月,颜思海画了一幅10呎宽的地图,画中更加入天神等神学元素。为了方便带回家,他使用A4纸张,一张张画,拼成大幅图。 除了地图,颜思海在台南也以门神为题材,画出千里眼(图左)和顺风耳(图右)。 同时,他在台南驻村时也举办地图工作坊,邀请当地民众绘制社区地图,获得正面回响,“他们说‘我住这里这么久了,社区还可以这样呈现’。” 后记:那些科技留不住的过去 在没有作画的日子,颜思海会到不起眼的老旧社区走走逛逛,“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生活的社区也会不一样。(店)老了没有人要,挂着 “for sale” “for rent”和电话号码在门口。”时不时,他参与联合展览,展出的画都围绕着社区作为主题。 “艺术是软实力,很广泛也很有生命力。我们成天把社区挂在嘴边,人家也不懂。但能透过游街、戏剧或绘画凝聚大家,把要传递的message传出去。”即便最终文丁客家村的诉求未能达成,但吸引了台湾、中国学者的关注,他认为成功达到传播的目的。 或许90、00、10后,目前对于“守护消逝”的感觉没那么深刻。但时间一直走,人会老,从前的记忆某一日终会袭来。他说:“比如说以前在餐厅跟谁谁,一起唱生日歌,但现在这个建筑物却不在了。”而这些消逝,正是时时刻刻处于更新状态的Google地图,无法保留的。 更多【新教育】: 越南青年导演何黎艳/跟拍3年 揭露苗族少女消逝的童年 让数学有温度 开启孩子的数学探索之旅 台湾学者兼诗人杨宗翰/我喜欢刺一些最极端的问题
3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艺术品和古董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通常能保值。相比之下,我们日常用的物品,如床、家具和电器,简直就是贬值的速度冠军。 上个周末,我和老婆一起去了台北附近的莺歌老街。这地方你要是没去过,可以想象成几条街道和小巷里,充满了许多艺术商店,空气中弥漫着陶艺和历史的气息。就在这充满怀旧氛围的街道上,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艺术探讨。 限量版艺术品的魅力 在这趟艺术探讨中,我们了解到每一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数量都是有限的,例如仅有38件、99件或18件等。正因如此,每件艺术品都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因为限量版才真正值得收藏。通常来说,艺术品越大,价格就越高,制作的数量也越少。这意味着,一旦某位艺术家的最后一件同款作品被售出,该艺术品就绝版了,因为艺术家不会再创作同样的设计。 艺术品往往并不便宜,因为我们支付的,不仅仅是物质本身的价值,更是艺术家投入的时间和心血。 我老婆突然对一件铜雕艺术品特别感兴趣,那是一尊小孩的可爱雕像。这雕像勾起了我们对儿子和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有一个词很贴切——疗癒。看着这雕像,就能让人有种心里暖暖的感觉。 [vip_content_start] 尽管每件作品标价都要几千令吉,但我老婆还是非常心动地想买一件摆在家里。第一件吸引她注意的作品是黄国雄老师的,名为《那年夏天》。我们拿了店家的名片,打算好好研究一下这位艺术家的背景和作品再做决定。 走出店家后,我们继续观光和随意逛街。走着走着,我们来到另一家店,该店也在卖类似的铜雕。这些雕像的表情略有不同,风格也稍微有差异,但依然是以儿童为设计主题。不过,这些显然是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更高,但有40%的折扣,尽管如此,每件作品的价格仍在5千令吉以上。虽然我的老婆对这些作品也很心动,但她还是没有被销售员成功说服。也许,她还没有找到一件真正能引起她共鸣的作品吧。 又一场惊喜发现 没想到,一走出门口,隔壁竟然又有一家画廊,风格与之前的相似。画廊的显眼处,展示着艺术家的名字以及他获得的奖项——连续三年获得该类别的最佳艺术家称号。 他是三位艺术家中年纪最大的,大多数作品的价格在5000令吉以上,具体价格依尺寸而定。我们发现有一件作品比起他其他的作品稍微小一些,打完九折后售价约为3500令吉。 此外,这家店的女销售员也非常专业。除了详细地向我们讲解每件艺术品背后的特殊意义之外,她还介绍了这位艺术家作品中的小孩有个标志性特点——八字眉和顺风耳。好巧不巧,我们相中的那件作品刚刚到货,感觉非常有缘分。销售员也提到,一旦售出,可能需要订购并等待2-3个月。通常由于通货膨胀、材料和时间成本的增加,价格可能会变得更贵。 老婆当场就被说服了,直接刷卡买下了廖述乾老师的《大吉大利》。我们也正式成为了艺术品买家。 回程中的感慨 回家的路上,我们聊起了我们的财务历程——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纯粹为了欣赏而购买艺术品。 坦白说,我自己并不是一个艺术品收藏家。我不喜欢囤积东西。不过,老婆开心,生活顺心!如果这件艺术品能给她带来快乐,那它就是值得的,你说对不对? 另外,艺术品通常能保值。不过,对于我们刚买的这件艺术品,我还不是很确定它的保值情况。 艺术收藏的乐趣 我们还谈到在发达国家,艺术收藏非常盛行。人们购买艺术品,不仅能满足自身的观赏需求,还能让艺术家能有饭吃。而那些口袋里有点钱的人,往往还会有额外的空间来展示这些艺术品。艺术品和古董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通常能保值。相比之下,我们日常用的物品,如床、家具和电器,简直就是贬值的速度冠军。 有钱人可以选择收藏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收藏品不仅有可能升值,还能为家里增添美的熏陶和实际的使用价值。你可以坐在豪华沙发上,看着墙上的艺术品,心里想着:“嗯,这可比那台贬值的冰箱值钱多了!” 孩子雕像的魅力 我们一路聊着艺术收藏的价值,不禁想起了孩子雕像为何如此受欢迎。我猜,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就像它们吸引了我妻子一样。艺术品要有广泛的接受度才能具有商业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为什么我没能成为成功的歌手兼词曲作者——我写不出那些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那些简单易记的旋律总能大获成功,而我就是写不出这样的歌曲。音乐只要不迎合普罗大众的胃口,就没有商业价值。 你可以做你热爱的事情,比如艺术,但如果没有人气,就难以实现商业价值。当热爱的事物无法变现,全职从事艺术创作并靠它谋生,实在非常艰难。 因此,当你在欣赏那些艺术品时,不仅仅是在看一件作品,更是在支持那些努力让自己的创作被认可的艺术家们。而我,虽然不懂艺术,但如果这些雕像能让妻子开心,那就值得。总之,艺术收藏嘛,既能愉悦心情,又能保值增值,何乐而不为呢?
5月前
5月前
年龄的差异所产生的,必然是不同世代经验所碰撞出来的火花。从画画到网络内容的创作,看似不甚关联的组合,却依旧存在一些幽微的关系。好比如艺术的呈现皆能够在不同的载体中释放能量,接连召唤出不同的效果,形成得天独厚的美学风格。 配合“一石万变──叶逢仪·涟漪2.0个展”举行的“与叶逢仪对话系列”活动中,邀请了艺术家兼艺术教育者叶健一和内容创作者陈培永,深入谈论他们不同世代的创作者对于创作的意义。 曾子曰:不同世代对创作的观念不同 担任对谈会主持人的媒体人兼专栏作家曾子曰表示,“每个年代在创作的时候都会不一样,可能因为当时候的社会现象、价值观、媒体生态的因素,对创作的概念也可能有所不同。” 叶逢仪:关于创作,我是幸运的人 在一般的华人家庭里,“搞艺术”的往往会被标上“吃不饱饭”的标签,但叶逢仪却表示,“我这个年代,很多父母都会反对我们走艺术这一行,可我是比较幸运的,我的家庭都很赞同我,给我自由并且鼓励我。所以我一路走来应该是没有什么阻碍的,都是一帆风顺。所以说当画家是幸福、快乐的。”谈及绘画,叶逢仪也说明在他所属的那个年代里,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且条规较多。但到了现在,他一直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名言,因而要懂得如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而非只是去学习前人的东西。 叶健一:母亲曾担心没饭吃 在画画这件事情上,叶健一坦言自己是在大学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的。在这之前,她很幸运地获得了奖学金念美术系,但母亲却在她选择美术系之后,担心起她没有饭吃。叶健一也补充,“我想这是当家长都会有的顾虑,但我确实是比较幸运的,有一个父亲是当画家的,所有人脉都在你的面前摆着,那就用而且要好好地去用,用了之后要对得起曾经帮过你的媒体人。” 叶健一形容,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想过要定下来,找一个地方开一个画室,但是其父亲叶逢仪却不同意,只因他认为当一个艺术家需要有很多的自由,直到后来说服父亲让自己去外面闯一闯,才最终定了下来,开办了自己的画室。   陈培永: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内容属性 身为网络内容创作者的培永表示,创作的内容必然会依据时代而拥有不同的属性,在各式各样的平台上也会造就不同的内容创作者。他以自己开始进行内容创作的时期来区分,包括网络平台“优管”(YouTube)盛行的时期,直到现在浓缩版的“直视频”时代,都在在彰显网络内容创作者的追求。然而培永也说明,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自己已经没办法再去和这些创作“直视频”的人抗衡,而唯一能够做的便是“拥抱”,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以及怎么去区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风格。”但最重要的是,将大部分的心思管好自己的内容怎么做好就好了。”培永补充道。 创作瓶颈的分岔路 父女之间的创作风格各异,在画画这件事情上面对瓶颈的时候也各有自己的面对方式。 “做艺术创作瓶颈一定会有的。我个人的做法是,当我真的遇到的时候我会转个方向。”叶逢仪在接受专访时说。“比如说画麻雀画到一半,再画下去的话就是老调重弹了,这样的话我就会换一个位置,把它变成配角,而主角用别的东西。运用这样转换位置跟转换思维的方式来处理作品的内涵,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一点,而且观众也比较会有新鲜感。” 每一次的画展,叶逢仪都坚持要比上一次的不一样,让观展的人都能够期待下一次展览的新意,即便是一件通俗的事情,它都有产生共鸣的可能性。他也举例大家熟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谈作品的创新性:“电影从以前拍到现在一直在拍,可是为什么人家还会一直拍,因为人家主角不一样、导演不一样,虽然故事内容相同但手法不一样,这和我们的创作其实也一样。”无论是画家、艺术家,在创作这件事情上能够敏感的转换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用简单的方式面对 至于同样身为画家的女儿叶健一,在面对创作瓶颈的时候则比较简单明了。 “我遇到瓶颈的时候就会暂时把它放下,因为我们的生活里头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去专注,而且必须要你去做的,可能说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些不一样,包括那个启发也不一样,所以我是用比较直接的方式。” 实际上除了放下瓶颈之外,叶健一也会从自己教导的学生或是非文化界的朋友身上得到启发,也因此造就她喜欢跟不同行业的人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新的事物,并且用到自己的作品上,而这样的事情常常都在发生。 “一石入水,涟漪荡漾”是此次展览的核心概念。除了叶逢仪的个人画作,叶逢仪也以“石头”为题,邀请108位来自叶健一画室(Jane Yap Atelier)的老中青学生参与创作。他先准备百余幅画上小石头的画布,再由年轻画者二次创作。 “一石万变──叶逢仪·涟漪2.0个展” 日期:5月18日至7月7日 时间:上午11时至下午5时(每逢星期一休馆) 入场:免费 地点:SGM综合文化中心(243,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详情:脸书Harmoni Soka Art 网页: https://harmoni-soka.org/cn/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巴生8日讯)第43届雪州华文中小学师生户外写生比赛日前进行评审,近500幅作品让评审团目不暇接,难于取舍。 此项比赛由雪兰莪华校教师公会及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联办、星洲日报协办;拿督黄景裕局绅及文鸟贸易有限公司赞助,开放予雪州各华文小学、独中及国民型中学的在籍学生及会员教师参与。比赛在雪州丹绒士拔情人桥海边举行,参赛人数空前热烈。 评审工作日前在巴生博雅艺术中心进行,评审团包括马来西亚留法著名艺术家龙田诗、皇城艺术家协会会长吴亚鸿及皇城艺术家协会秘书陈艾霙。   龙田诗:尽情发挥天分 主评龙田诗表示,学生作品大体上反映,他们都有尽情发挥自己的天分,努力释放出兴趣和热情。 他赞道,作品平均表现都很出色,一些学生的水准,也显示有潜能成为艺术家。 “户外写生高度考验学生现场的观察能力和发挥能力,评审员不能以专业画家的眼光,对孩子的要求太高。我也发现,小学组的纸张太大,尤其一、二年级可以减小,以免画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他认为,学校的组织能力反映在各校参赛的人数,若校方能克服和解决学生的安全、交通等问题,相信参赛人数会更多。 他说,教师组参赛人数太少,无法看到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诚为可惜。他也希望能和华文中学的美术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美术教学的可能性。 吴亚鸿:美教着重学习观察 同时,吴亚鸿指出,美术教育着重学习观察,画者怀有现“美”的眼光,才能捕捉到最美的景色,充分表现自己。 他赞扬儿童比较 “主观”,画得很自由,作品也特别“真”。 他说,美术贵在于“表现”。这次的中学作品比较朝向“写实”,注重技巧,因此“再现”多于“表现”。 “这一届加设教师组,是蛮好的起步。教师大都带有个人的审美意识,作品有景色‘重现’的喜悦。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前几名得奖者都很有个性,作品令人喜爱。” 陈艾霙:体验现场写生绘画 此外,陈艾霙表示,户外写生比赛提供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室,接触大自然,体验现场写生绘画经验,并学习临场解决绘画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 她说,现场有来自各校的学生,是大家互相观摩与学习的好机会。 她强调,写生体验贵在于表现现场景物,而非自由想象。她也提醒参赛者以平面绘画方式进行创作,避免立体黏贴制作方式的创作。 星洲日报中马区副总经理郭富广、中马区经理李美玲、业务促进及开发主任杨明圆,皆代表星洲日报出席评审活动。 郭富广:联办写生赛逾40年 较早前,郭富广表示,雪兰莪华校教师公会及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联办这项户外写生赛已有40多年,从历任前辈到目前的接班人,都在默默耕耘,努力推广这项艺术活动,值得敬佩。 他说,现代父母为事业忙碌,平时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有限。户外写生比赛让孩子在活动中有父母陪伴,促进亲子的亲密关系,非常有意义。 他透露,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赖贞瑝,也是丹绒士拔居民获知户外写生活动在丹村盛大举行,感到很荣幸。赖贞瑝希望征得得奖作品,将作品入裱后放在丹绒士拔各种公共场所,再现丹村之美,也让艺术的种子在丹绒士拔发芽、生根、茁壮成长。 蔡荣金:18日颁奖 雪兰莪华校教师公会主席蔡荣金感谢所有联办、协办和赞助单位,也感谢星洲日报为这项比赛作出翔实和深入的报道。 她说,这次比赛获得非常好的反应,也得到当地人民的赞扬,为丹村掀起热闹的艺术气氛。 “各组成绩将于日内在星洲日报公布。颁奖日期则定于5月18日(星期六),地点在巴生滨华一校。” 出席者还有雪州教师会顾问叶俹诚、吴爱月、总务蔡慧玲、副总务林和霖、财政黄勇文、学术主任陈碧莱、理事张碧珍及皇城艺术家协会活动主任黄俊杰。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