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萧红
文艺春秋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每次读萧红,都有想写一写她的冲动。 每次都印证了:可以留下来的,可以让人一直一直读着的作品,其关键原因在于作家有其文学主张和信仰:不跟随潮流、不概念化、拒绝教条写作;直面生存境遇,尝尽人生百味而不矫情。这些前提为优秀作品奠定了基础。 萧红生逢乱世,笔下的都是血泪人生。论政治、时局,她无意察时趋势,只写她眼中的世界,写她对人生的感触和觉悟,以及对于战争的苦难体验。 而我更喜爱的是她运用语言文字的风格和技巧,那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原创敍事。若说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最具个人风格的作家,相信没有人会置疑的。读过她作品的相信都会对她毫无保留,无所顾忌的直率,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那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语言,掺着创见,句句新颖。她的小说,同时也是内倾而激荡的,感觉就像是在写一种心境。就是这样的“不像小说”的写法,反而更真实,更贴近生活。 有学者认为,萧红的写作是为中国大地立传。换言之,她的作品是写给人民群众看的。这样的观点,牵强附会不至于,但是为了符合某种意识而为之,倒是有迹可寻。 然而写作这回事,尤其是写小说,是无法与世无争,无法脱离时代时局的。而萧红的文学主张,是维护文学的自主性。她写底层社会贫困的弱势群体,写被男权压迫的女性,却不受主流的左翼文学所影响。 萧红的文学自主,并非回避政治,而是要找一处安静的栖身之地,却也办不到。即使是这样,不管描述的是人的善良温厚还是愚昧无知,都是对苍生的一种悲悯。即使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已远去,也并不觉得过时。从文学层面上来看,作品之所以经得起时间考验,除了才华,独特的个人风格以外,便是对苍生的悲悯了。萧红是个理想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她写底层社会的生存状态,写农民,写弱势群体,那是她所熟悉的,因此对于这些人物,除了予以同情,更多了一份理解和同理心,尤其是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她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堪称女性主义小说。无奈偏生不逢时,更讽刺的是她的一生受尽男人的伤害,身心耗损;出现在她生命中的几个男人,都有没有善待她。临终她为自己极尽坎坷的短暂一生作了总结:“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短命的女人,看不到今时的女性作为。 她的自传体小说《商市街》(其实说是散文也无不可。章与章之间是独立的,合在一起则成一系列生活实况场景,有点像日记)意蕴丰厚,体验深刻。背景是1932年到1934之的中国东北哈尔滨。那时的哈尔滨几乎是一个外国人的世界。1932年日本占领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之前又因俄国的十月革命,大批俄人逃到哈尔滨。1904的俄国东方铁路工程又为哈哈尔滨带来了更多的俄人。《商市街》中的“欧巴罗旅馆”就是俄人所开的(在《商市街》文中多次提到的“黑列巴”即是俄语黑面包),《商市街》开章描述的是她与华郎(即作家萧军)同居在馆里,生活贫困,三餐不继。最难受的感觉莫过是饥寒交迫。对于“饿”,她的描述触目惊心:“我拿什么来喂饱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可以吃吗?”对于冷的描写更教人毛骨悚然:“在屋里,只要有火炉生着火,我就站在炉边,或者更冷时我还能坐到铁炉板上去把自己煎一煎。若没有木柴,我就披着被子坐在床上,一天不离床,一夜不离床。但到外边可怎么能去呢?披着被子能上街吗?……雪带给我不安,带给我恐怖,带给我终夜不舒适的各种梦……麻雀冻死在电线上,死了仍挂在电线上,行人在旷野白色的大树林一排排的僵直着,还有一些把四肢都冻去了……” 这就是饥寒交迫最真实的描写了。萧红敍述的不仅是她自己的故事,也是一种生活的经验,写出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挣扎着活下去的。而说到生存之艰难,说到活着之窘困,她的际遇则无有比拟,令人思之神伤。 相关文章: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重读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与君书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痛苦的乐趣
9月前
文艺春秋
VIP文
范俊奇 | 萧红 一条被河水淹没的烟囱
我一直认为,萧红饱满的只是才情,在情感和起居生活上,她是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并且极度渴望被填满的女人——爱与饥,都是欲望,都是本能。萧军说他第一次见到萧红,萧红怀着孕,身上散发出来并吸引他的,不是女性加母性调混在一起的荷尔蒙,而是被遗弃的孕妇特有的惶恐和疲累,以及她雄浑、粗暴而原始的求生意志。于是我想起擅于低头的张爱玲,以及张爱玲在爱情面前虽然迂回婉约,但其实一样的需索无穷,她俩明明是那么的相似,却又偏偏相悖而行,到死都互不认识…… 可那时香港已经是危城了——萧红的烟瘾依然很大。临终前在香港,病得奄奄一息,都住进医院准备动手术了,她还差遣骆宾基去给她买盒火柴,而外头炮火连天,香港沦陷,能走的人都走了,骆宾基路上耽搁,迟了些回来,她还一度疑心骆宾基也和端木蕻良一样,打算丢下她不理会,禁不住听着窗外轰轰的炮声,静静掉下眼泪——直至接过骆宾基递过来的火柴,她颤巍巍地划了一根,慢慢点上烟,这才侧过头对骆宾基说,“如果可以葬在先生身边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埋在一处面海的地方吧,也算是了了件事。” 先生指的当然是鲁迅。萧红与鲁迅之间,长的是情义,短的是交集,鲁迅第一次读到萧红写的《生死场》,惊讶的不是萧红的才气,而是萧红竟然可以把死和生,靠得这么近,仿佛鸡犬相闻,只要一声召唤,生死易位,一生的起起伏伏,也就戛然而止,成了定局——因此鲁迅才会四处张罗,非要把这集子给推出不可,并且还坐下来摊开稿纸,热乎乎地给这书写了篇序,告诉我们他看到的萧红——“她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都是力透纸背的。”而这,我是相信的。有些人,就是为了成就许许多多的人而存在。他成就过的事,他自己可能完全不当一回事,可被他拉拨过的人,却不可以不把他牢牢地往心里刻。 这也是为什么,接到鲁迅病逝的消息,萧红从日本坐船赶回来,灵魂好几次差点镇不住,恨不得提起腿,尾随先生一路直奔而去,因为她在鲁迅身上,同时感受到了父爱和师恩,而这是她短短31年狭窄而黝黯的生命里,从来没有谁给过她的。 [vip_content_start] 萧红是黑龙江人,在终年严寒的天气底下,自然养成刚烈不屈的脾性,即便在理应最春光明媚的年岁,她和美丽始终遥遥相对——其实应该庆幸的,萧红从不依赖她单薄的美丽。一个女人太过大费周章的美丽,多少会削弱了她的志气。况且我喜欢萧红,是喜欢萧红的素朴和大气,她其实和所有黑龙江人一样,好烟好酒,好一切呛人的脾性,常常一言不合,就转过身摔门离家而去,一个人在天寒地冻的路上走着走着,其实根本没有目的,然后碰上她弟弟,弟弟请她喝了杯咖啡,萧红对他弟弟说,只要离开黑龙江,她就可以燃烧自己,把自己烧成一盆火,谁都可以靠拢过来,往她身上取暖。可萧红命格颠簸,四次三番,吃尽了爱情的苦,又私奔又逃婚,前后怀过两个男人的孩子,并统共被4个男人抛弃,似乎那些连运命都编排不来的曲折,都让她这么一个肉薄心窄的女人给碰上了。而萧红的几段爱情,我时常觉得,男人们只是列席者,并没有添砖加瓦地积极参与,甚至有一两段爱情,还是她自己赌气赌出来的——赌气赌出来的爱情,往往只有委屈,不会与完满相遇。单就这一点,萧红恐怕没有张爱玲看得仔细。 极度渴望爱的女人 并且我一直认为,萧红饱满的只是才情,在情感和起居生活上,她是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并且极度渴望被填满的女人——爱与饥,都是欲望,都是本能。至于永不永恒,那是后来才需要去思量的事。萧军说他第一次见到萧红,萧红怀着孕,身上散发出来并吸引他的,不是女性加母性调混在一起的荷尔蒙,而是被遗弃的孕妇特有的惶恐和疲累,以及她雄浑、粗暴而原始的求生意志——完完全全,没有性的意味。于是我想起擅于低头的张爱玲,以及张爱玲在爱情面前虽然迂回婉约,但其实一样的需索无穷,她俩明明是那么的相似,却又偏偏相悖而行,到死都互不认识。其实她们的生命有着太多的重叠和交错,都吃过封建家庭的苦,都有一个暗地里伺机破坏和谋害的后母,都因为有着磨灭不去的成长阴影而自动掐断身上母性的链接,也都遭遇过原本以为可以从男人身上找到庇护却没想到最后反而成为了男人的庇护——是,低声下气要回来的爱情,再锦绣也是荒凉。 于是读《商市街》,读萧红隐藏在其他短篇小说里嗫嚅的她自己,萧红其实不太擅长温婉而缠绵地言情,但我明白,萧红对萧军用情认真,是明眼一看就知道有省略有漏洞,因为萧红的认真,是先发制人,担心萧军对她不肯认真。而且那时候穷,萧红就买了人家剪剩的绒布头,彻夜给萧军缝了件衬衫,准备让萧军穿上去赴鲁迅先生安排的文人饭局。萧红不算是一个特别细腻的女人,但她似乎相当享受在卑劣的环境里,用别人啃剩的骨头,给爱情熬一碗最甜美的汤头。我还记得,她写她和萧军两人在商市街住在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黑面包混盐巴,互相递来送去,有一口没一口地当一餐,他俩身上,显然都有着吉卜赛式的流浪基因,走到街上,萧军偶尔兴起,还会拿着三角琴,在街边边弹边唱,萧红就站在一旁笑着看,眼里溢出来的,都是从崩了一角的缸里流泻的爱意,虽然她知道,她仅有的对爱情的浪漫想像,很多时候都是风霜扑面的,也很多时候都是下一步随时就要踩空的,但真正爱着的时候,她是全心全意开在哈尔滨教堂的告解室里的一株曼陀罗,在绝望之中满怀希望——而萧红的小说和她的人生一样,没有太多华丽的金句,有的只是在岁月面前自惭形秽的蹉跎感,需要用很多很多的分场,来冲淡剧情粗糙但故事主干倔强的野性——萧红的爱情,就算和不同的男人交手,她其实心里有数,结局终究如同裂帛,只有在不断的幻灭和撕毁,才能够成全她自己。 活成一段沉重的历史 倒是萧红最风光的是,生前落魄萧条,死了之后,竟分别在三地都建有纪念墓碑——当年萧红在香港离世,世局纷扰,端木蕻良并没有圆满她的遗愿,将她葬在鲁迅旁侧,而是在呼兰给她立一座青丝冢,葬的是萧红的一缕头发,本意是把萧红召唤回去,让家乡的人至少有个凭吊的地方。后来哈尔滨提出建议,不如将萧红从香港迁回广州的骨灰再分出一半,带回哈尔滨,另立一块墓碑,但萧红从香港迁回广州的骨灰,原本就只有一半,另外一半是端木蕻良亲手挖了个坑,装进小花坛,埋在浅水湾沙滩附近的一株粗大的红影树下,一处可以看见海潮和汐浪,萧红特别喜欢的地方。并且这隐蔽的地方近几年还被香港文艺界立了一个地标,取名“飞鸟三十一”,纪念萧红最后是在香港结束她31年短暂人生。甚至后来,中国作家协会和香港文艺界进步人士还达成共识,将萧红再折腾一轮,迁葬至广州银河革命公墓——萧红的幕碑就立在一行行一列列的革命烈士墓碑之间,只贴了张黑白遗像,简单而朴实,倒像极了萧红的风格。萧红不像张爱玲,不是个讲究排场和派头之人,我们猜不到的是,到最后竟是张爱玲的骨灰运至海中央,在舟笛长鸣声中,被洒进了太平洋。据说,主持者只快速地念了段简短的祭文,连个登样的仪式也没有。 至于萧红的墓,孤稀冷落,看上去多么像一条寂寞的烟囱——而呼兰,在满语,正是烟囱的意思。我偶尔在想,当时松花江堤决口,一场洪水几乎淹没了哈尔滨,萧军在夜里撑船,赶乘洪水之乱,把因为欠压房租而被软禁中的萧红,从东兴顺旅馆阳台的窗子翻出来,让萧军用运柴的船只给救走 ,萧军对萧红的爱,到底有多翻滚——这一幕萧红一直惦记着不肯放,临终之前在香港,还对骆宾基说,如果萧军知道我在这里,一定会把我带走的。 萧红常说,将来她不在了,人们记得的应该只是她的绯闻,以及她和几个男人之间,乱七八糟纠缠不清的男女关系,没有人会记得她写过什么,以及记得她作品里有多少她活生生生活过的人生。其实不是的。萧红低估了文字可以从蛮荒走到繁华,可以颠覆不公正的批判,可以为那些把自己写进故事里却出不来的人推倒一面墙,引进我们为她的传奇雄辩之后亮灿灿的景色——如果说张爱玲把她的一生活成刺绣精细的斗篷,每一针每一线,再荒凉都是金句,而萧红则把自己活成一场没有办法被还原被改编的历史场景,在越走越窄的历史回廊边上磕磕碰碰。我们可以一厢情愿地潜入张爱玲的小说幻想是流苏是七巧是曼桢是薇龙,用张爱玲的笔触替自己的爱情善后,可谁也没有办法复制另一个萧红,经历她先被爱情遗弃再将自己生下的孩子也遗弃的决绝与恍惚。活成另一个萧红,需要的不是一个华丽的句子,而是一段沉重的历史。即便她的爱情太散乱,够不上力道去坍塌一座城,但她对每一段爱情卑微的渴望和惶恐的虔诚,担心被抛弃,担心被嫌弃,已经在她自己心里,澎湃成一条呼叫不出声音的河。
2年前
VIP文
读家
黃俊德 / 让倾囊而出的悲悯撞个满怀
萧红的这本作品选集,包含了她的多篇散文与小说,并且还有一篇哑剧〈民族魂鲁迅〉——还真不晓得萧红写小说之余,另有剧本创作。前面篇幅是散文的部分。其实萧红的散文,本质上也还是小说,她几乎脱离不了写小说的习惯。 读着她早期的生平事迹,我的脑海不断回闪《黄金时代》的电影片段。那个时代太苦了,但萧红也还是有勇气,有能耐地活着过来,冬天没有床,没有枕头,没有冷衣,一天几个馒头将就过去;向老师借钱,老师又恰好不在;去当铺就去当铺;肚子疼则稀粥勉强暖一暖,而她所以那么狼狈,纯是为了脱离“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的地主父亲与绝无自由可言的家庭。她宁愿饿死冻死,都坚持不回家,坚定拒绝了弟弟的劝说。她早早就看透了自己家庭的黑暗,回去不过就是,压抑至死而已。 之后我开始读小说部分,撇开地方语言造成的隔阂与白话的不够纯熟不谈,萧红的小说基本上都不差,例如〈桥〉用象征手法来揭示贫富之间的桥是如何虚幻,颇为成功;〈马房之夜〉的孤独氛围也渲染得强而有力;〈牛车上〉则讲述小环境的百姓怎样受伤害于大环境的战争情势,就近指远;〈小城三月〉这篇却写得不很好,虽然说叙事者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夏志清评白先勇之〈玉卿嫂〉,尝谓容哥儿是个小孩,所以爱说话,乃合常理,论者或不该视为缺点),不过无关宏旨的话还是嫌多了,拖垮了节奏,情节散散的,最后也没多大转折。我特别注意此篇的写成年份,竟是1941年完成。我一开始还揣度是她的“少作”,因为萧红不至于那么弱,也许是她那时精神体力上已经很差了吧,影响了她真正的小说家本色。 读萧红,会湿了双眼 但另外一篇〈手〉,却大好。讲述一个苦涩而让人不忍的学校霸凌故事。萧红一贯冷静,细细描绘“黑手人”王亚明在校园遭遇的种种不幸。其中说到王亚明半夜被同学排挤,人人都不愿意和她挨着睡,她只好睡在过道长椅上,而她的物品,包袱围绕着长椅那一幕,真是“攻击性”极强的一笔。王亚明终于谈到手何以那么黑时,我不禁又湿了双眼。我读萧红,第一次红了双眼,是〈牛车上〉那位妇女哄完孩子睡着后就想去投河,又想到把剩下的钱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后才去投…… 萧红对受苦者的悲悯之心,往往于不动声色的节制叙事中,倾巢而出,撞得读者满怀,不愧是早慧的小说家。 这本选集,薄薄一册,没有收录到《生死场》、《呼兰河传》等萧红的代表作,〈回忆鲁迅先生〉同样缺席,是不小的遗憾,只有等以后再找来读了。
2年前
读家
更多萧红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