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蕉叶

“香如花、甜如蜜、黏如胶,绿衣裹金身,无足步步高”——题记 那年的大年初二,妹妹回娘家时带来两个蕉叶年糕,由于蕉叶年糕在小镇比较难获得,我好奇地把它捧在掌心,感受那沉甸甸的重量,看一看那一层层暗绿干枯的香蕉叶,密密实实地,好像裹着一个圆罐子,只露出黄褐色的面积,再嗅一嗅那仿如融合花朵和糖果的香气,心生欢喜。妹妹说它比塑料包装的年糕更美味芳香,宜切片蒸软后才吃。我马上行动,熄火掀盖后,清香飘荡、味道甜而不腻、口感软柔黏稠,赞不绝口。 其实我们全家人向来都不爱吃年糕,也不曾做年糕,每逢过年,只购买几个现成的年糕当祭品。过了年,那硬邦邦,表面龟裂、长满白色霉菌的年糕,就会从神台掉落垃圾桶。直到遇见了蕉叶年糕,我对年糕的印象才开始改变。后来妹妹病逝,再也没有人送来蕉叶年糕,但我对蕉叶年糕的喜爱不减,再加上它的芳踪难寻,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浏览优管,边看边记录,在新年渐近的某个周末,张罗材料,尝试蒸年糕。 香蕉叶在这村子里并不难找,斜对面家门口就有一丛高高的香蕉树,只要开口向安娣索讨,就可如愿。烈日下刀起叶落,举着两张长长的香蕉叶,晃着晃着当作雨伞撑回家。用刀子慢慢削去叶子的中肋,散发一股仿如生涩香蕉的气味,把一张张长长的、深绿色的、富有光泽的香蕉叶,折叠起来,看起来像一匹绿绸缎,准备给年糕的容器量身定制绿衣裳。 把蕉叶洗净,以热水烫软,捞起、抹干,再往容器的内层铺垫第一层蕉叶,经过整合、修剪、绑紧后再铺上第二层蕉叶,重复步骤后待用。以中小火煮白糖,慢慢加入热水,煮至浅褐色后熄火冷却,再倒入糯米浆中搅拌均匀,过滤粉浆后倒入容器里,置入蒸笼,蒸上3个小时。曾听长辈说蒸年糕时不可说不吉利的话,以免年糕受到负能量的影响而败事,我无意以一锅辛苦制作的年糕做实验,但相信只要怀着欢喜心做事,成果都不会太糟糕。 第一次蒸年糕的成果如何?有点紧张地掀开锅盖一看,袅袅白雾中,为什么年糕呈奶茶色?还没熟吗?不知该向谁请教,只好试试再蒸一个小时,结果还是一样,满怀疑惑地重看视频,发现原来是焦糖的颜色尙浅所致,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失望,而那一缕缕清香,扑鼻而来,仿佛无言的慰藉。第二年再鼓起勇气尝试制作年糕,吸取上次的教训,把焦糖的火候拿捏好,煮至金黄色,倒入粉浆里,3个小时后掀开锅盖,是一个个黄澄澄、鲜亮亮的年糕,惊艳不已,再加上幽香弥漫,大人小孩都挡不住诱惑,等不及过年,先尝为快。 刚出炉的蕉叶年糕热乎乎、香喷喷、软黏黏,未能脱模,更无法切片,只好一手捉紧容器,一手用汤匙使劲地舀抜,在烫与黏中拉锯,好不容易舀出一团拉丝的年糕,往嘴里送,黏唇烫唇;送入口里,黏齿烫舌。在唇齿与年糕交战中,细细品味香、甜、软、糯……在这富有烟火气的年糕里,尝到了失落已久的满足感。 一个饭碗般大小的年糕,在大伙儿竞相舀取之下,不一会儿就吃光,但蕉叶的余香尙存,我从模具里取出以香蕉叶做的空容器,即使圆筒形已被挤捏得变形,湿漉漉黏搭搭却不丢失气质,自信登场,从容退场。不禁赞叹平时不起眼的香蕉叶,在蒸年糕中,竟然是大功臣——它把黏稠的粉浆紧密包围,在漫长高温的蒸笼里恪守岗位,熬过火攻后,纵然从鲜绿变成惨绿,还大方地把香气与年糕分享,不居功、不自傲,有君子成人之美的风度。 米砖是年糕的前生 不晓得是谁心灵手巧,创意发明以香蕉叶蒸年糕?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香蕉叶?应该是在塑料袋还未泛滥使用的年代吧!蕉叶年糕纯手工制作,不加修饰的外表、不含添加剂的内容,纯粹、芬芳,缔造了古早味的经典。 经历了漫长辛苦的制作过程,怎么还忍心把旧年糕扔进垃圾桶? 偶然听长辈说,其实年糕耐存放,即使表面已干得龟裂,甚至长出霉菌,只要去除外衣,把年糕清洗干净再蒸软,年糕的颜色、味道、香气依然不变。丢弃食物,不了解其特点,无以发掘其奥妙、辜负其美意,可惜! 相传在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把收成过剩的谷粒泡水蒸熟,捣成饭糊,搓成米砖,沿着城墙砌起来,备不时之需。后来发生战乱饥荒,米砖成了救济品。米砖,是年糕的前生:惜福,是现代人的借鉴。 年糕的吃法油腻清淡两相宜。把年糕切片,和着面糊,夹着芋头片或番薯片,炸至金黄色,香气诱人,外层酥脆,内层软糯,让人食指大动;清蒸的年糕片,蘸上微咸的鲜椰丝,咸甜交融,美味无穷。 既然年糕的制作过程繁琐,为什么还要亲身上阵?其实想体验制作的过程,无论成果如何,都长知识、添经验。一边做年糕,一边听贺岁歌曲,更深切地感受新年渐近的喜悦之情。香蕉叶在高温蒸汽中不会释放出化学毒素,蕉叶年糕是让人安心食用的绿色食品。自己亲手调配材料,可以减少糖量,不太甜的味道,反而称心如意。把自制的蕉叶年糕供奉已往生的父母,仿佛与他们的情感连接起来;供奉神明,并没有意图托神明替吾家说好话,纯属礼敬神明,遵从习俗。 一个个蕉叶年糕,光润金黄、丰满厚实、清香怡人、富含手作的温度,是倾注热忱、毅力及希望的成果;是努力不懈与勇于尝试的勋章,能够激励低落的士气、抚慰受伤的心灵、祝福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
18小时前
在上一代眼里,蒸年糕是神圣重大的年度炊事,工序繁复耗时,禁忌也特别多,一个大意就可能造成年糕蒸不好,而年糕蒸不好可是会“触霉头”、影响来年运程的。 这种慎重得近乎战战兢兢的童年记忆,让许多年轻一代迟迟不敢挑战自制年糕,因为大家都认为做年糕很难很麻烦,所以宁可买现成的,也不想动手蒸年糕。 从小看外婆蒸年糕的黎艳芳,长大后离开家乡,搬到大城市居住,每当年关将至,记忆中外婆彻夜守着柴火蒸年糕的画面就格外清晰鲜活,让她很想自己也来开炉蒸年糕! 2017年,她和另一半林志华跟一位台湾朋友学会做台式桂圆年糕后,开始在自家厨房练习蒸年糕,“没有生柴火,用的是煤气,但坚持自己磨米,也坚持要用香蕉叶,长时间大火蒸,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终于把本土版桂圆年糕做出来!” 2018年起,他们开始少量制作年糕贩卖,2019年开始在“芳芳的家Fang Fang de Home”做脸书直播,销路从线下转到线上,桂圆年糕慢慢打出名堂来,黎艳芳也成了一位居家制作年糕的达人。 说到自制年糕,这位性格大方又活泼的年糕达人说道:“做年糕很简单 ,只是时间长了一点,只要用对方法,几乎不会失败,也没有任何pantang(禁忌)。” 在她的小厨房时,冒着热气的蒸炉边既没有系柚子叶,也没有放大菜刀或撒盐米辟除不祥。自己动手做年糕后,她终于知道,年糕蒸得好不好无关禁忌,而是在于材料的选用和火候的掌握! 米磨得幼滑,年糕成功了一半 传统年糕的材料非常简单,只有糯米和糖,比例是一比一。“糯米最好用泰国纯正白糯米(pulut susu),必须是新米,才会更加黏糯清香。” 材料虽简单,制作工序却费时费力,尤其是磨米浆,必须是越细越好。 老一代都用石磨磨米,磨出来的米浆均匀幼细,城市里找不到老石磨,即使找到也推不动。“起初我们用一般的家用搅拌机,出来的米浆很粗,做好的年糕口感粗糙,难吃极了!”她莞尔笑道。 夫妻俩试了多款研磨机,效果都不理想,寻寻觅觅,最后在台湾找到这台当时还没有在本地发售的电动石磨机。 这台小型机器内装了耐磨性好的石材,就像传统石磨一样,只不过把手动变成电动,“有了它之后,终于第一次成功做出软糯柔滑、弹牙不黏牙的年糕!” 舍白糖取黄糖,百无禁忌 传统年糕用的是白糖,黎艳芳改用黄糖,除了健康考量,上色效果也更好。 黎艳芳娓娓道来:“糖是决定年糕色水的关键,传统年糕用白糖,必须蒸上接近20小时,才能完全转成深褐色,当制程中有些小细节掌握不当时,就很容易上色不均。” 对老一辈来说,一笼年糕,深一块浅一块,像长了色斑似的,又或者是蒸了一整天糕色还是苍白,都会给人带来晦气,是蒸年糕的大忌。 事实上,那是焦糖化过程不顺利的后果,只要改用黄糖,问题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不但上色均匀,色泽也饱满光润,如果用的是上好的有机蔗糖,还会散发一股醇美蔗香呢! 桂圆益脾胃,吃年糕不胀气 有些人吃年糕后容易胀气,“尤其是老人家不敢多吃,但吃了我们的桂圆年糕后,很多人都反应说不会胀气,这跟桂圆益脾胃的特性大有关系。”林志华喜孜孜地分享说道。 他透露,桂圆年糕的配方来自他的台湾朋友,“这位朋友告诉我们,桂圆和糯米是很好的搭配,可以减少糯米对肠胃的负担。我们把台式桂圆年糕和本地传统年糕结合,做成本土版桂圆年糕,顾客反应良好,很多都说吃了不会引发胃胀风,鼓舞了我们的士气,一直做到今天。” 他们家的年糕有400克含6颗桂圆及700克有10颗桂圆的两款,桂圆特地挑选自然加工,果肉饱满,味道甜香。 “2021年疫情严峻,大家不能回乡过年,网购年糕的人也大增,其中许多都是离乡背井的游子,订购年糕后,请我帮他们附上小卡,给家中老人拜年,让我觉得很感动。”黎艳芳微笑说道。 一起来学做年糕   铺蕉叶教学 香蕉叶是本土年糕的一大特色,从以前用竹篮,到后来用铝或不锈钢模具蒸制,传统年糕都以蕉叶为垫,既天然无毒,又自带清香,别具南洋风情。 做过年糕的人都知道,铺蕉叶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铺得不够紧密,或是覆盖不完整,年糕就会漏到蕉叶外,美观和味道都大打折扣。 挑选蕉叶也有讲究,黎艳芳表示:“到印度餐厅吃蕉叶饭,蕉叶大多数是比较厚身的,厚身蕉叶就不适合用来垫年糕,因为叶片较硬和脆,容易破裂。薄身又带韧性、叶片大而完整的蕉叶,才是做蕉叶年糕的首选。” 选对香蕉叶,接下来就跟着黎艳芳学习铺的技巧,掌握小窍门,把蕉叶铺得平整、紧贴,做出漂亮的年糕。   延伸阅读: 【步步高升/01】:Kueh bakul,遗失篮子的年糕 【步步高升/02】:年糕延伸吃法 【步步高升/04】:港台共享年味——萝卜糕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