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虚拟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5月前
3年前
几天前无意间听到了这个词:“拟社会关系”。视频里的女生解释这种关系说,当自己看着镜头侃侃而谈时,观众往往会产生一种自己真的在跟她聊天的错觉。 “事实上,我正对着一部冷冰冰的摄像头和灯光设备,身边你看不见的地方坐着我助理。而你,千里之外的你,并没有真的在跟什么人讨论着什么,而是在看着一段经过编辑的录像,即使画面里的我看起来是那么真实、自然。现实中,我们或许永远不会认识对方。”(注1) 这段话仿佛醍醐灌顶,令我惊觉自己或许有点沉迷于这种关系,遂开始研究起这新名词来。 看了许多相关资料后,我了解到,“拟社会关系”英语原文为parasocial relationship,最早由Horton和Wohl于1956年提出,大意指“观众对媒体里的角色产生的一种单向式真实感情”。这种关系能发生在观众与荧幕前的人物、各类文学作品、动漫乃至卡通人物身上,重点在于其单向性与不对等性。 其实早在人们有了说故事的能力后,这种现象便普遍存在了。想像一下,嫦娥、哪吒、女娲、后羿等耳熟能详的名字,是不是脑里就会自然地蹦出他们的形象?是不是你曾经为他们的故事感到向往、或扼腕、或钦佩、或感动?现实中你从未认识他们,他们也不可能认识你,但你产生的这些感情,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个Ted Talk演讲者Dr. Barnes用了个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这种关系会带来什么影响:在一项实验中,过半的人,会对自己所熟知的故事主角的死,相比起坐在他们身边活生生的陌生人的死,感到更加伤心。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这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吧?但是,试想想,若这个“熟知故事的主角”被换成某个名人呢? 现实中根本不认识 这就不得不提起中国娱乐圈最近屡屡出现的“偶像塌房”(注2)现象了。明星被发现做出有违法律或道德的事情并不奇怪,因为任何行业都有好人与坏人。奇怪在于,那些明星在被曝光恶劣行为后,竟仍有许多粉丝嚷着“相信偶像”,无视多方给出的各种证据,一意孤行地拥护那些明星。最可悲的是,他们一心维护的明星们,极大可能连这些粉丝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许多人看着那些“疯狂粉丝”时心里是满满的不解与不屑。 不解,究竟是什么令他们产生了一种“自己比明星身边爆料的工作人员更理解他们的性格和人品”的错觉呢?这就是拟社会关系的可怕之处!当我们对现实中的人物形成了拟社会关系时,我们便会处在一个虚假的泡泡里;因为是假的,我们可以无限度地把他想像成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样子,沉浸其中。泡泡被戳破时,我们轻则感到失望,重则为了维护泡泡蒙蔽双眼与良心,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说出丧尽天良的话。 而不屑,则是认为他们是因为幼稚与无知,才会陷入这种奇怪的关系。我曾经也这么想,但换个角度,若塌房的是我从小喜爱的哆啦A梦呢?看了这么多关于它的漫画,我内心深处早已认定哆啦A梦是个有点婆妈和贪吃,却极善良的一只机器猫。若有人跟我说这不是它真实的样子,我会相信吗?这或许就是那些粉丝的心情吧,为的只是维护荧幕上营造出的,他们心底深信的他的样子而已! 如我前面所说,拟社会关系由古至今一直存在,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对虚拟人物产生这种关系,追根究底是因为人类本就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都有喜欢跟人产生联系的天性。古时候,纵然有各种故事人物,但媒体业尚不发达,大多数人主要的感情联系都是在现实中产生。 而今,随着科技发达,加上疫情的推波助澜,人们相聚的时间大大减少,与此同时上网的时间与日俱增,于是很自然的,人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线上娱乐。现今选秀、真人秀节目、直播与博客类助长拟社会关系的媒体正蓬勃发展,俨然已是娱乐消遣的一大主流了。当越来越多人的社交需求被网上的虚拟社会关系填补后,会不会逐渐嫌弃真正的人际交往太麻烦,转而更依赖“假朋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随着投奔拟社会关系的人口日渐庞大,又会不会对真实社会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以我有限的眼光看向未来,这类行业还会持续开花结果,我并不是反对它,事实上这类媒体有许多可取之处,我只是希望能用这篇文章来表达我的看法:在观看网上的陌生人讲话与生活之余,请记得他们现实中根本不认识你,别忘了抽出时间,与真正认识的亲友维持双向对等关系! 注1:摘自Salem Trevor 的一段YouTube视频。 注2:指偶像营造的形象因为被曝光做出有违法律或挑战道德底线的事情而损坏。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