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蚊蟲滋生

5月前
8月前
    (馬六甲28日訊)甘榜爪哇廉價市集被拆除剷平接近兩年,迄今仍未完全被收拾乾淨,野草植物攀藤侵蝕著殘存建築物,外來垃圾滿地,伴隨著滿目瘡痍的建築廢墟,散發著被時光遺忘的無聲嘆息! 根據資料,屹立馬六甲超過70年的廉價市集是在2023年5月31日正式走入歷史,隨後被地主夷為平地,但在接近兩年後的今天,現場依然還存留斷牆瓦礫、木門、窗框、瓷磚等建築廢料,衛生情況惡劣。 衛生情況惡劣損市容 尤其上述地區就位於遊客來往的馬六甲河行人走道旁,形成有礙觀瞻的對比,看在遊客眼中恐怕大扣分! 《古城》社區報走訪廢墟地區,許多木門窗或木條堆積在地,“佇立”著大大的鐵釘,而洋灰地面被敲個粉碎後沒有進一步清理,也有數面殘牆孤立於廢墟中,隨時會倒下。 同時,旁邊的甘榜爪哇木屋區幾近人去樓空,所以搬空後的木屋及店屋,漸漸被植物及藤蔓覆蓋,結構也受到影響。 任何空置的地段,皆成為非法垃圾場,各種家庭垃圾、食物殘渣、包裝垃圾、保麗龍、床褥、海綿等大量堆積,有些掉入了溝渠阻礙排水,再不處理就會衍生更多的民生及社區問題。 如今的甘榜爪哇廉價市集,除了引發馬六甲市民對昔日風光不再的唏噓,更是成為城市中礙眼的一道風景,恐怕成為旅遊景區的“老鼠屎”,更嚴重是會引來不法活動及衛生疾病的傳播,希望有關當局關注。
8月前
8月前
焦點社區:峇株巴轄巴力拉惹泉源花園 (峇株巴轄20日訊)曾被列為蚊症黑區的峇株巴轄巴力拉惹泉源花園(Taman Parit Raja),後巷水溝年久失修並嚴重崩塌,導致水溝阻塞,成為蚊蟲滋生的溫床。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接獲泉源花園居民投訴,指當地後巷水溝已有近30年沒有重修,狹小的水溝長期水流不通,成為一灘死水。 當地多條後巷水溝都已年久失修,其中以明當5路及明當7路之間的後巷水溝損壞情況最為嚴重,部分溝堤已完全崩塌,無法疏通水流。 據居民透露,泉源花園在去年底曾接連發現4宗蚊症病例,因此被衛生局列為蚊症黑區,並在當地進行清潔運動,但崩塌的水溝至今不獲重修,依然是治標不治本。 當地多年來頻頻傳出蚊症病例,居民一直處於提心吊膽中,希望當局能夠儘快重修損壞的水溝。 居民黃月英(64歲)表示,她在明當5路居住了近30年,但卻從見到水溝獲得提昇,而且從大約20年前,水溝就開始出現崩塌受損的情況。 “雖然這裡並未發生水患,但水溝崩塌卻造成阻塞及水流不通,導致蚊蟲滋生及引發蚊症。” 她透露,當地的蚊蟲特別多,早年她的3名兒子都曾患上蚊症,當地居民一直飽受蚊症困擾。 住在明當7路的卓進財(65歲)希望當局儘快重修受損的後巷水溝,以免溝堤崩塌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且也有助於疏通水流及避免蚊蟲滋生。 他說,泉源花園去年底曾被當局列為蚊症黑區,並在當地進行清潔運動,所以居民都已對蚊症提高警惕。 峇株巴轄第6區市議員卓培忠表示,他已要求峇株巴轄市議會盡快重修泉源花園的後巷水溝,並將舊式的V形水溝提昇為新式的U型水溝。 “我在1月間已向當局提呈報告,強調當地的水溝年久失修,而且一些水溝崩塌受損的情況非常嚴重,導致水流不通及滋生蚊蟲,加劇蚊症問題。” 他說,舊式的狹小水溝排水緩慢,必須提昇為新式的U型水溝,才能應付未來的需求。 “市議會將會派員前來視察後巷水溝的受損情況,再安排進行重修工程。”
9月前
9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