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蛙化

“爱情的蛙化现象”最早由日本藤泽伸介教授在2004年作研究时提出,2020年才又被大量讨论,如今,“蛙化”一词已成日本的流行语,泛指男女在爱情初萌阶段瞬间被淘汰的现象。 王子变青蛙 至于“王子”变“青蛙”,这是个反讽——意指年轻男子原本在婚恋市场行情看好,例如一表人才、家世极佳,或是学历傲人,仿如王子般地光耀夺目,但瞬间居然摔成了青蛙,完全没有了行情。 “青蛙王子”童话故事里,是青蛙得到了爱而解除魔咒变回王子,相反地,“蛙化”指的是年轻男子因为“错误表现”,瞬间沦落成为“青蛙”,不再被接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一个可能的浪漫情史,转眼间快速幻灭了呢? Z世代女性 (现年20岁上下) 出生于少子化、女儿是宝的世代,加上教育普及、父母明理开放,因此比起婆妈世代的女性更懂得慎选对象、宁缺勿滥。 爱情有洁癖 Z世代女性除了自主性高,还有“自己决定自己负责”的行事作风,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更不在乎瞬间被淘汰男子的感受。 被瞬间淘汰的男子想都没想到——在交友网站上大家都以“老公”“老婆”相称,聊得你情我浓,怎料见面两、三次,竟然不理不睬,有的还直接封锁,完全找不到人了。 关键在于非常细节部分的疏忽,瞬间“王子”变“青蛙”了。事后回想,不少年轻男子直呼“不可思议”、“想都没想到”。 瞬间行情爆跌的关键 第一种:餐桌上的失礼 Z世代的Amy说:“一伙人夜游,吃宵夜时,那个男生一直瞅着我,然后说——做我女朋友,好不好?同伴们瞎起哄,嚷着:‘亲一下,亲一下’,我原本心动了,毕竟他看来诚恳踏实,又在大公司担任工程师,条件不错,可是,我仔细一瞧,他鼻子跑出了鼻涕,可能夜里较冷,他自己也没注意。可是就在那一瞬间,心动的感觉完全消失了。” 第二种:不妙的声响 [vip_content_start] Jasmine的瞬间改变是来自一个尴尬的声响。她说:“他高高帅帅,讲话也挺温柔,告白的那个晚上,我们相约看电影,当我们正在过马路的时候,竟然听到他放了一个响屁,一刹那,偶像破灭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他再怎么约,我都没兴趣了。” 第三种:讨人厌的言谈 Jennifer在健身房认识Mark,相约聚餐时Jennifer精心打扮,期待美好姻缘,不料,Mark不停吹嘘家族事业有多大,自己将来准备接班,希望找到像Jennifer一样精明能干的职业女性,一起共创未来。 Jennifer听着、听着,一颗炙热的心瞬间冷却,她真想问Mark:“你自己的人生在哪里?” 但,Jennifer没有问,因为萍水相逢,彼此道不同不相为谋,她已经把Mark淘汰出局,那家健身房,她当然不再出现了。 总之,Z世代女性不再是躲在温室的花朵,任人采摘,她们更懂得“信任自己的直觉,从蛛丝马迹看出对方是货真价实的王子,还是原形毕露的青蛙”,那“瞬间觉察”的功夫,往往让年轻男子无所遁形了。
6天前
2年前
日本每一年都举行新语和流行语大赏,新语即是新创语。每年看一看入选的流行语,就能一窥那一年里日本民众关心什么事。 然看到一个日本电视节目,讨论今年春季日本年轻人中排名第一的流行语“蛙化现象”。高人气之故,甚至还出现了以“蛙化”为主题的漫画和歌曲。什么是“蛙化”?好奇心驱使下看完了那约10分钟的片段。 蛙化日语念作ka-e-ru-ka,kaeru 既青蛙,几年前大热的游戏“旅蛙”就叫 tabi kaeru(我也玩了一年多呢)。日文里回去、回家也叫kaeru。当时就有人说,那款游戏的主角之所以是一只青蛙,就是取其谐音,因为玩家养的青蛙总是出门旅行,行踪飘浮,主人只能痴痴等它回家。 但今年流行的“蛙化”与当年很红那只蛙无关,而是来自另外一个典故——青蛙变王子的童话故事。只是这个变身是逆方向的——不是青蛙变王子,而是王子变青蛙。 [vip_content_start] 根据那个电视节目,“蛙化现象”是个心理学用语,指蓦然回首间突然讨厌起本来喜欢的人。而现在日本年轻人口中的“蛙化”,说的是因为心仪对象的一些行为,而突然对他的感情冷却。王子顿时变青蛙。 节目街访了多位年轻女性,收集到各种各样“王子蛙化”的行为。去餐厅吃饭,热毛巾送来后像大叔般擦脸;在美食中心拿着托盘东张西望,寻找女友坐何处;使用通讯软体传讯息时使用红色惊叹号或可爱的表情符号;搭地铁到站后要出闸口时,因为通勤卡余额不足而卡关出不去等等。也未免太苛刻了。 不过,“蛙化”也不是日本独有。多年前,魔幻写实大师马奎斯已写进《爱在瘟疫蔓延时》里了。小说的女主角费尔米纳,在喧嚣的市场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时蓦然回首,眼前出现那个自己朝思暮想,不顾父亲的反对与阻扰疯狂爱恋着的阿里萨的瞬间,竟然“热恋的激情变成了不满的冷峻”。她接着“把手一挥,把他从自己的生活里抹去了:‘不必了,’她说,‘忘掉吧。’” 多年前第一次读到这段时,完全搞不懂费尔米纳是怎么想的;一直到人生多一些历练后,才对这一段有了较深的体悟。 我想,那是因为人们在无意识间为自己心仪的对象加了滤镜,依自己的理想和期待,用想像力把他看成自己想看的样子。滤镜拿掉的瞬间,突然发现原来那个超凡脱俗的王子只存在于自己的想像里,现实并不符合期待,于是就失望了。接着,就梦醒了。 流行语是社会的镜子 想像力是很强大的,《人类大历史》的作者哈拉瑞就说了,人类之所以能从一众动物中崛起主宰世界,就是因为人类拥有动物没有的想像力。 日本每一年都举行新语和流行语大赏,新语即是新创语。每年看一看入选的流行语,就能一窥那一年里日本民众关心什么事。譬如去年的前10名里就有“基辅”和“悪い円安”(念作warui enyasu,意思是造成不好结果的日圆贬值)。基辅是乌克兰首都,之所以会成为流行语当然是因为去年2月爆发的俄乌战争。而本国货币贬值造成的痛,想必面对同样窘境的我们也能感同身受吧? 马来西亚如果也举办类似活动,应该也很有趣吧?只是,马来西亚是个多元语言的社会,如果只是局限在某个语言圈就不够代表性了。如能办一个跨语言跨族群的流行语大赛,让各种族与各语言圈互相认识和了解彼此圈子内流行和关心什么,或许也是个不错的交流机会吧?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