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中國使館確認至少12公民受傷 傷亡人數或會增加
|
緬甸7.7級強震 |
大馬地震風險不容忽視 專家促政府加強抗震措施
|
視頻 |
摺疊後可放後備箱 小鵬研發全球首款分體式飛行汽車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中國使館確認至少12公民受傷 傷亡人數或會增加
|
緬甸7.7級強震 |
大馬地震風險不容忽視 專家促政府加強抗震措施
|
視頻 |
摺疊後可放後備箱 小鵬研發全球首款分體式飛行汽車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中国使馆确认至少12公民受伤 伤亡人数或会增加
|
缅甸7.7级强震 |
大马地震风险不容忽视 专家促政府加强抗震措施
|
视频 |
折叠后可放后备箱 小鹏研发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中国使馆确认至少12公民受伤 伤亡人数或会增加
|
缅甸7.7级强震 |
大马地震风险不容忽视 专家促政府加强抗震措施
|
视频 |
折叠后可放后备箱 小鹏研发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中国使馆确认至少12公民受伤 伤亡人数或会增加
|
缅甸7.7级强震 |
大马地震风险不容忽视 专家促政府加强抗震措施
|
视频 |
折叠后可放后备箱 小鹏研发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中国使馆确认至少12公民受伤 伤亡人数或会增加
|
缅甸7.7级强震 |
大马地震风险不容忽视 专家促政府加强抗震措施
|
视频 |
折叠后可放后备箱 小鹏研发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蝸牛
圖說大馬
好萌的蝸牛
馬六甲河走道喜迎一批顏色鮮豔,眼睛大大的可愛蝸牛,不僅吸引了大人的目光,同時讓小朋友感到歡喜!
4月前
圖說大馬
全國綜合
11歲男童用2令吉買蝸牛 “峇裡冬”賽跑奪冠獎金1千
一名11歲男童在“峇裡冬”賽跑中奪冠,贏得1000令吉獎金!
6月前
全國綜合
星雲
高牆深鎖話當年/蝸牛(實兆遠)
我在一個地方呆了6年,這是一個沒有人願意呆上即便一分鐘的地方。然而,我別無選擇,可以說是自找的。 步伐是沉重的,說是拖著腳步去的也不為過。笨重的鐵閘,高至少4米,我對高度的概念不是很清晰,畢竟我是個矮個子。鐵閘的左下方,有一扇小門,說是小門,因為連我這個矮個子也得稍微俯首,方可穿過去,裡頭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遵從指令,扒光身上的衣物,一絲不掛,說是要進行安檢,避免從外頭帶入違禁品,這個地方,是絕對需要乖乖服從命令的,我只好照做。至於安檢過程,應該不需要詳述了。 通過了安檢,就是註冊入住的程序,我惶恐且無奈地開啟了冰冷的鐵窗生涯。 入住手續辦好,領了一套絕對不合身而且超寬鬆的紅色衣褲後,獄卒便用形容不出的眼神告訴我,自己看著辦吧。我穿中碼,手上的這套衣服應該是超大碼,隨意吧,這裡沒得你選,也輪不到你選。 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我換上了那套超大碼的紅衣紅褲,至於原本身上的那套,置入黑色垃圾袋,做了記號,放進儲藏室,6年後再見吧。 我被安排在一角等候發落。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酸酸、腐朽的味道,我堅信這是體味,至少3天沒沐浴的一股刺鼻的體味。除了我,身邊還有8個也穿著紅衣褲的人。但他們的面容明顯自在輕鬆,若無其事。我腦袋一片空白,內心的畏懼在膨脹、掙扎,我知道自己逃脫不了,也逃避不了,更知道這一切都是多餘的。 長廊的另一角有一堆容器,原本該是可以透視的塑料,或許久了,色澤不再那麼鮮明。它們被放置得相當整齊,是裝著我們午餐的塑料容器,那種有4個分格的容器。 環視周圍,想找個壁鐘也不易。這個地方,你不需要知道時間,因為三餐都已安排好,看到那些容器,就可以略懂一二。 我偷偷瞄了獄卒的腕錶,下午2點35分,從剛才踏入鐵閘算起,才1個小時30分鐘。這裡的時間似乎移動得格外緩慢,是時間放慢了腳步嗎?不要鬧了吧,6年啊…… “Beratoq, ambik nasi, sorang satu! ”絕對簡潔清晰的指令,從獄卒那北馬腔的口裡傳出,顯得那麼地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我確實餓了,一行9人,排成一行,領了各自的份,席地而坐。掀開蓋子,白飯、湯汁、切得大小參差不齊的黃瓜片,還有……這能吃嗎? 望了隔壁華人大叔的飯,一樣,但他的白飯上躺著一尾幼年硬尾魚,我的卻只有5個硬尾魚的魚頭而已? 面對著眼前的食物,我是餓了,將飯往嘴裡送。或許是廚房準備的食物分量不足,用魚頭來湊數?還是弄錯了?沒問題,5個小魚頭就擱著不吃。飯吃了四分之一,吃是為了活下去。 “四眼仔,不吃啦?”坐在一旁的華人大叔,望著我手裡的剩飯和5個小魚頭,明顯相當感興趣。 我搖了搖頭,瞄了一眼一旁的獄卒,因為我不知道這裡的規矩,是否可以這麼做?大叔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該是說沒事的,似乎有著蠻資深的經歷。於是,我速速遞過了手中的飯盒。 大叔滿意地啃食白飯,還有那5個小魚頭,吃得還真香。 “有得吃,就不要挑……”大叔的這句話,說得就是那麼地自在,讓我頓悟,這是這裡的生存之道。 吃了飯後,依舊是漫長的等待。這裡的等待是毫無頭緒的,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怎樣的事情。耐心地等吧,總會等到重獲自由的那一天。 沒有人願意走錯路 這是一個接受刑罰的地方,一個犯人云集的地方,一個龍蛇混雜的地方,一個誰都不想入住的地方,一個在經過司法程序審判,被法官定罪後必須待著的一個鬼地方。 對,我做錯了,經過近兩年冗長的審訊,從推事庭,到高庭,再到上訴庭,其實法官下判時說得很長,且語重心長。不外是些法庭術語,而我只聽懂最後的那句:你錯了,好好改過吧。我無語。 而今,我已重獲自由,裡頭所經歷的,不完全都是悲歌,而是督促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裡,好好走下去的寶貴經驗。真的沒有人願意走錯路,但在做任何決定之前,務必三思。因為我們除了要對自己負責任,更應該顧及疼愛我們的家人的感受。 在裡面,面對著冰冷的高牆、鐵柱,它們不會說話,任憑你怎麼對它們拳打腳踢,都不會有一絲絲回應;在外頭,家人面對的是社會的異樣眼光,社會的指指點點,甚至卑微唾棄咒罵。他們不應為我們的所作所為承受這一切不公平的謾罵與鄙視……
8月前
星雲
即時國際
認為龍不吉利? 哈薩克“龍年”變“蝸牛年”
農曆新年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地區對生肖的解讀也各有趣味,例如對於中亞國家哈薩克來說,2024年不是龍年而是蝸牛年。
1年前
即時國際
即時國際
日本生物學家在泰國發現5種發光蝸牛 也棲息大馬
日本生物學研究團隊日前宣佈,他們在泰國發現5種蝸牛,首次確認它們能夠發出綠光。這是時隔80年來,全球第二次發現發光蝸牛。
2年前
即時國際
星雲
【六日情/人類暫時閉嘴01】蝸牛與石灰岩山丘/Tiyo(峇株巴轄)
嗨,我是一隻蝸牛,名叫皮皮,我的拉丁名字是 Plectostoma sciaphilum。現在的我在天堂寫下這些,因為我和家人很久之前已經死去了。 雖然不是什麼殊榮,但自從彭亨州的石灰岩家園被人類破壞以後,我們家族成了全馬來西亞第一個滅絕的蝸牛品種。 石灰岩基本上由數百萬年來死去的海洋貝類和植物的屍體層層相疊組成。經過演化和地殼移動,這些本來靜默在海底的石灰岩被推到海平面以上,成了石灰山。如果哪天你走入一個石灰岩洞穴,也許會找到壁面上的海草化石哦! 石灰山土壤中有碳酸鈣等其他獨特成分。一座石灰岩山丘就像陸地中央的一座島嶼,棲息著許多周遭森林山丘找不到的野生動物。我們蝸牛就是其中之一。 猜猜為什麼我們喜歡居住在石灰岩山丘? ——鈣質! 實際上,我們蝸牛特別仰賴石灰山的豐富鈣質來維護殼的生長和健康。所以,也許你在石灰岩環境之外見過許多蝸牛,但實際上馬來西亞目前發現的八百多種蝸牛和蛞蝓物種,絕大部分都只能在石灰岩山丘的環境中找到。 我的家人就是這樣的例子。 我們的物種Plectostoma sciaphilum是2015年宣佈滅絕的。我臨死之際被一組科研團隊發現。我從他們的談話中瞭解到,石灰岩山丘對人類具有巨大的生物多樣性價值。石灰岩是各種物種的家園,包括蝙蝠、蝸牛、魚、秋海棠和野生蘭花。如果整個石灰岩山丘的生態系統被破壞,我相信不僅是野生動物,人類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馬來西亞人民好像不怎麼關注石灰岩山丘,但你們的生活很大程度卻取決於石灰岩山丘。你們的莊稼靠石灰山內許多動物授粉和滋養,你們所居住的地方是由石灰石為原材料建造的,我甚至從小就聽說,石灰岩洞穴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許多石灰岩洞穴除了是人類研究祖先的生存習慣之地,還成了神聖的宗教場所,你們甚至在石灰岩洞穴建造寺廟,比如說黑風洞! 人類要學會“滿足” 談起石灰岩的礦物價值,我就要嘆氣。人類經常使用巨大的機器來開採石灰石,我的家鄉就是這樣從一座大山變成一潭湖水的(Bukit Panching, Pahang)。好吧,我知道石灰對人類很重要,然而你們常常忘了要以可持續的方式帶走自然資源。 現在我能說一些人類語言了,我想在此義正詞嚴地通知你們,學會“滿足”這個詞,非常重要。 石灰岩山很美,值得保護,應該被更多人認可!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石灰岩山丘的保育已經開始有一些進展。我想讀完這篇的你,也可以把訊息傳給其他人類,繼續讓更多人知道石灰岩和我們的存在。 我為地球母親祈禱。 ——馬來西亞滅絕的蝸牛,皮皮。 【六日情/人類暫時閉嘴01】蝸牛與石灰岩山丘/Tiyo(峇株巴轄) 【六日情/人類暫時閉嘴 02】榴槤花下的蝙蝠/Tiyo(峇株巴轄) 【六日情/人類暫時閉嘴 03】穿山甲的隱士生活/Tiyo(峇株巴轄) 【六日情/人類暫時閉嘴 04】誰在呼喚萊佛士葉猴/Tiyo(峇株巴轄) 【六日情/人類暫時閉嘴 05】龜之論壇/Tiyo(峇株巴轄) 【六日情/人類暫時閉嘴 06】渺小又偉大/Tiyo(峇株巴轄)
2年前
星雲
星雲
【5月徵文】附近的蝸牛/鄭暉(居鑾)
日常,就在上下班的兩點一線奔走著。或在點裡兜轉,或在線上奔跑。這輩子似乎都在趕,趕著起床,趕著刷牙,趕著啟動汽車引擎,趕著通過紅綠燈,趕著上班打卡,趕著買咖啡,趕著找座位,趕著返回辦公桌,趕著完成工作。還有趕著吃飯,上廁所,然後下班打卡後,趕著回家。 日常,盡是迷失,迷失在工作日的節奏裡。5天半的工作日,稍稍進位,就成了6天工作日。一週只餘下一個週日。幸好還有周日。見見穿過玻璃窗打在地板上的陽光,聽聽開門關門呀呀作響的老木門聲音,拿起杯子,倒下溫水,傾聽滑落在玻璃杯裡的水滴群,是如何咕嚕咕嚕地說個不停。 出門外,見旁的綠意,盎然。晨光傾瀉,葉子上的露水顯得既透明又明亮。圓滾滾的身段,像雪球。那葉,似乎怕癢,被經過的微風瘙癢,笑得東搖西擺。圓滾的露珠,像極公園裡溜滑梯的小孩,滑落。與葉子同樂,樂呵地說:“好玩好玩,我要再滑多一次。” 聞著綠意草香,隔著不遠處有個褐色泥塊吸引我的注意。 我近一看,是個蝸牛,小小,小小個的蝸牛。沒見過它,大概我來去匆忙,少和它們打哈哈。 “你哪來的呀?” 它晃動著兩條黑色觸鬚,像是回答“嗯”,繼續埋頭苦行。我不擾,蹲下,看它蠕行。 它的殼帶螺旋紋,黑褐色,中央突起,似乎這樣滿足力學結構,也增加了收納空間。或許自己胖一點,也能把自己收進去。它沒理會我這外人的評頭論足,自顧自地扯動自己的身子和外殼,往前蠕。緩緩,緩緩地從枝幹,攀上了一片葉子。按它蠕的方向,葉子的盡頭就像是懸崖。 “喂,再往前就要掉下去了哦。” 它仍舊晃動著觸角,繼續蠕啊蠕。 “真的咧,會掉下去的哦。” 它仍舊晃動著觸鬚,繼續蠕,蠕啊蠕啊蠕。 我放下手裡已乾涸的玻璃杯。不再出言提醒,心中若有所思。 到了葉懸崖,蝸牛像是覺察踩空,天馬行空地揮動著黑色觸鬚,像是自言:“誒,前面好像不太可以走誒。” “那試試右邊好了。” 右邊,好像也不行。但,還有右邊的右邊,和右邊的右邊的右邊。 選錯,也不怎樣,因為還有右邊的右邊。 趕不上,就趕不上好了。我們,還有左邊的左邊呢。
2年前
星雲
國際拼盤
蝸牛身體拉長 如橡皮筋神奇跨越
中國網民“我和主子的日常”日前在微博分享一段影片,畫面中,一隻蝸牛想從身處的塑膠杯移動到旁邊的杯子,這時它竟發揮出超誇張延展性,先拉長身體,將頭黏在另一端,緊接著連身帶殼順利完成移動,宛如一條橡皮筋,成功抵達目的地
2年前
國際拼盤
星雲
鮮活的遠方/林有鹿(加影)
世界是主觀的,是感性的。因人而異,高興了它是溫柔的,喪氣了它是殘酷的。身板還小,看見的所有都是龐然巨物。小學,中學,大學,乍一看把這認作是隨著年齡漸長,學識要更深、更廣,殊不知實為學生身板早已拉寬拔高,學習環境當然也要隨之變闊。 揣著大學生的身分回到母校,才發現對小學的記憶早已淡化。只留得一些反覆在聚會中拿出來玩笑的回憶比較真切,其餘只是自己的刻板印象,與現實不符。 本以為週六下午,學校定是空蕩蕩,隨我們逛,未曾想到處都是學生。禮堂裡的孩子跑跑跳跳,還有的坐在地上拉筋,另一處又有老師帶領十幾個學生打鼓。我們不敢大搖大擺,只到沒什麼人的地方小聲聊天。 從開著的百葉窗望入一間教室,我們10年前曾在裡頭上過課。桌椅都比記憶中的小。要說哪個位置曾屬於我,那還真是一點也不記得了。 穿過樓梯口前的走廊,坐在走廊旁的橫杆,橫杆矮得不可思議。原本那邊就有亭子嗎?他們說有的,只是翻新了。想起那時下課了有個朋友老喜歡在這條路上搭著我肩膀一起走到食堂,此時她在手機裡呱呱大叫說羨慕,說也想一起回來看看。 再往前走,食堂旁邊原該有一大片草地,下課時會有很多人在那裡散步、玩遊戲。當時有一堂生活技能課,老師帶著我們到後面耕土種菜,我的菜如今被3層的視聽樓覆蓋。 10年前,我曾坐在這裡吃飯 繞了一大圈,來到記憶裡總是人聲鼎沸,此時卻空無一人的食堂。樓上播著經典粵語歌,很突兀,不該出現在學校裡,還是出現了。走在食堂,還是忍不住驚歎一句原來這裡這麼小啊。周圍的桌椅有些矮,摸上桌子,無法比較,已經忘了當初的觸感。桌上曾粘著號碼,是包伙食的編號,現在上面只殘留著白痕。10年前,或許我曾坐在這裡吃飯。 校園內不斷響起一段段節奏相同的鼓聲,小學生站在巨大的鼓前反覆地敲。 一列列鼓手背後不遠處,有個小妹妹拽著揹包蹦蹦跳跳,自娛自樂,仰頭看著一幅三年級優秀畫作“我夢想中的學校”傻樂。 學校欄杆外,小男孩媽媽招手催促,小男孩從我身後衝出來大喊:“等一下!我還沒抓到蝸牛!” 禮堂裡、籃球場上,水瓶書包並排在地面,小小身影努力練習。 轉眼見視聽樓下幾個小孩揹著比他們還高的華樂樂器離開。 這所小學在記憶中沉睡,在眼前鮮活。
2年前
星雲
全國綜合
鹹魚芥蘭“加料”蝸牛 女子:好惡心!
鹹魚芥蘭有蝸牛,美食變噁心食物!
3年前
全國綜合
更多蝸牛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