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觀光

2月前
3月前
在高原的生活,必須和變幻的氣候打交道。 赤道國家如斯,總給人無四季之分的長年暑熱,一套T恤加百慕達短褲配涼鞋就能行遍各處,汗水從鬢角和腋下淌滴,在戶外毒辣的烈陽下蒸騰出每個人獨特的體味,惟轉入城市商場或室內空調充沛的涼爽處,披身的衣服有時又略顯單薄,冷氣強力放送下頓時冷得嘎吱顫抖,成為一道國人深具共情的風景。 從一年如夏的平原上渡高地,從熱帶雨林蔓生成水汽濡重的苔蘚森林,高原平均氣溫約攝氏22度,正午陽光普照時甚至會攀升至28度,老一輩的在地人早就抱怨高原不再冷涼,不再如30年前他們歷經過的10度以下,“還不是政府開發過度,今天這裡一座山頭被挖開,明天那裡一片谷地被填平。”只要親身往高原走一遭,不用他們這些額外的註腳也能看出國內唯一住人的高原已不復往昔。 夜市攤販和火鍋店家倒是樂見其成,野半島的燠熱總是將國民推向寒涼的高地,日日蜂擁而上的遊人是數之不盡的觀光財,堵塞的車龍換個角度也能被詮釋成熱鬧與人氣,卻不想本地居民早就牢記了一套生活章法:一到週末便不得外出,否則只是自討苦吃;所有例行公私庶務都必須趁週日解決,如灰姑娘般趕在又一個星期五的堵車來臨前返回家門。 魔法未臨,寒流倒是有的。前陣子冷鋒過境,加上雨季沾惹,連續幾個星期的大風大雨捎來了高原久違的寒氣——連低溫在這裡也變得可遇不可求,有多悲哀——矗立在市區圓環的鐘樓上的溫度計難得顯示攝氏17度,擋風玻璃外風雨飄搖,天空陰霾,而我們終於重新讓塞在衣櫃深處多時的厚夾克出土。 以自然之名行觀光財之實 大雨的陣勢總在每天午後準時報到,把高原小鎮泡成了一座雨城。從12樓陽臺眺望,黑黝黝的柏油路溼成一條黑河,蜿蜒流入如積木不斷疊高加蓋的大街樓房之間。入夜躺在床上猶可聽見不遠處的山風呼嘯,有時總讓人不禁想像成是被開膛破肚的山神在嚎啕人類的愚昧。 而人類遠比我們想的還要愚昧。幾年前的土石流事故還言猶在耳,人們但求傷亡悲劇不再重演,另一邊廂卻繼續發展山地,一個接一個的主題花園應運而生,且個個都以人造花床拼貼而成,相似度極高。依山而建的觀光區像寄生的皮廯,悄無聲息地蠶食掉山嶽的靈氣。 以自然之名行觀光財之實是商人加諸高原的原罪,明明得天獨厚的氣候與溼度能養出漫山的自然花卉,財團卻為了吸引更多人流本末倒置,大興土木,推山伐樹,最可悲的,是照單全收的觀光客,他們的捧場為高原的供需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去了一趟紐西蘭回來,更讓我對照出他國照顧自然山水的不遺餘力。竭盡所能保留自然界的原生樣態,不多加人為的干涉阻撓,一切觀光發展皆以保育為前提,於是我在羅託路亞(Rotorua)邂逅了蒼勁挺拔的百年紅杉林,在皇后鎮(Queenstown)見識了城市與湖泊的互惠互利,且還非常樂於配合因綿羊繁殖期(Lambing)而關閉登山步道的政策。 每當我脫下一件外套,我都為高原愈發提高的溫度感到惶急,心想會不會再過個5年,本地的新世代已經不記得這裡原該要有的涼意。而當山風再起,我被吹得雙手發凍,必須加一件羊毛衫時,我總是抱著格外虔誠的心,如神道教信徒敬仰天地神祇,細細品味這個赤道獨有的春涼瑟。
5月前
11月前
1年前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日前指出,中馬兩國自去年12月開始實施互免簽證至今約3個月以來,單單在農曆新年期間就有5000箇中國團,超過10萬名中國遊客來到大馬觀光,為我國創造約15億令吉的經濟效益。 根據協議,中國政府給予大馬人免簽證15天入境,而我國政府也給予中國人30天的免簽證入境。 據瞭解,中國有能力出國的人數約有1億2000萬人,這對於我國而言是個龐大的市場。 我國旅遊業者也估計,今年內中國來馬的遊客將會增加200至300%,如果能夠吸引到這批觀光客來馬,將有助於刺激我國旅遊業。 今年也是我國與中國建立邦交的第50年,我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將會舉辦一系列紀念與慶祝活動,相信這也會吸引到更多中國人來馬出席活動。 此外,中國更連續15年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說明兩國之間的往來甚密,馬中友好源遠流長。 我國所擁有的豐富天然資源都是中國需要的,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在生產線上所用到的原產品多產自我國;而我國的各類農產品尤其是熱帶水果,也是中國人垂涎欲滴的。 我國華社所保留下來的華族傳統與文化,更是中國人想一探究竟的。 為了達到吸引中國人來馬的目標,除了靠政府的推動,華社華團也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在同文同種的優勢下,鄉團可邀請中國的宗鄉親訪馬交流;宗教團體可邀請中國廟宇代表來馬進行研討會;商業界可與中國商家進行對接;工業界更可與中國方面進行技術轉移等。 華團可以趁著今年的馬中建交50週年慶,籌辦大型文化活動並廣邀中國人出席,除了有助我國旅遊業,也可以與中國方面建立情誼,拓展聯繫。 馬中免簽證除了為我國旅遊業帶來正面發展以外,在工商領域也是一個機會。中國近年來在製造與工程領域上實現了技術層面上的突破,而這些技術如果能夠在我國做到轉移,將能彌補我國在這方面的不足,進而提高外國投資者對我國的信心。 因此,我希望全國人民能夠透過這個兩國免簽證的良機,建立與中國各領域的溝通橋樑,讓我國的經濟繼續邁進。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東京30日訊)后冠病疫情時代國際旅行開始復甦,東南亞國家也致力推動觀光以提振經濟,同時確保觀光餐旅業永續發展,試圖兼顧經濟及生態保育。 日經新聞報導,印尼巽他群島是世界最大蜥蜴科莫多巨蜥的唯一自然棲息地,雅加達政府去年8月試圖調漲科莫多島的登島費,從15萬印尼盾一口氣上調至375萬印尼盾(240美元),但在當地業者和地方官員反彈後喊卡,今年1月當局再度考慮漲價,最終仍打退堂鼓。 印尼此舉旨在以價制量,並在保護生態之際增加營收,但當地業者擔憂國際遊客將因此流失。地方當局表示,目前科莫多國家公園入口處城鎮拉布安巴佐的航班機票幾乎售罄。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表示,隨著全球暖化和海平面升高,未來45年內適合科莫多巨蜥的棲息地將銳減至少30%。與此同時,印尼正深陷財務困境,希望儘可能提高觀光營收。 科莫多島收費爭議並非特例。隨著世界各國紛紛解封,國際旅遊需求反彈,推動永續觀光的重要性再度引發關注。 阻止外國遊客大量湧入,將對觀光業眾多勞工的生計構成威脅。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TTC)最新數據顯示,印尼餐旅業聘僱近1,100萬名勞工,菲律賓餐旅業有近800萬名僱員,泰國餐旅業聘用約700萬人。 雅加達Segara Research Institute執行董事阿卜杜拉表示:「政府應該知道,要維護生態並促進觀光業可持續性,漲價並非唯一門路。」應對旅客過多問題的方法百百種,包括提高入場費、限制遊客數量,以及暫時關閉國家公園和海洋保護區等脆弱生態區域,以便生態覆育,各國政府得在賺錢與環保中做出取捨。 泰國2018年關閉了安達曼海小披披島上的瑪雅灣(Maya Bay),因好萊塢電影在此取景而聲名大噪,旺季每日遊客多達5,000人,當地政府官員指出,大量遊客對瑪雅灣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八成珊瑚礁因此受損。對外關閉40個月後,瑪雅灣今年首次對遊客敞開大門,每日僅開放4,000名遊客入場,且禁止民眾下水游泳。
2年前
3年前
(新山13日訊)以韓國濟州觀光協會社長夫東錫為首的訪問團,在馬來西亞華人旅遊業公會柔佛州分會的安排下,來到柔州向各旅行社推廣濟州島旅遊項目。 上述推廣活動今早在新山希思爾酒店(Thistle Hotel)舉行,出席者包括馬來西亞華人旅遊業公會總執行長謝永從、柔佛州分會主席鄭建全和副主席胡健全等。 大馬華人旅遊業公會也是韓國濟州觀光協會在大馬的唯一合作對象。 大馬人喜歡冬季遊濟州島 夫東錫在較後向媒體表示,大馬人尤其喜歡選擇在冬季,即12月份至2月份,前往韓國濟州島旅遊。 他指出,根據當局的記錄,2019年到訪韓國的大馬籍旅客達40萬800人次,與2015年的22萬人次相比增加幅度很大,而在2018年前往濟州島的大馬籍旅客多達6萬8000人次。 他說,截至目前,新加坡、中國西安、泰國曼谷、臺灣和日本大阪皆有直飛濟州島的航班,在今年11月至2023年1月,吉隆坡也將會有直飛濟州島的包團遊。 至於開通士乃國際機場往來濟州國際機場直飛航線的可能性,他在受詢時表示,若士乃國際機場開通直飛航線,濟州觀光協會願意協助。 另一方面,他說目前到訪韓國的大馬籍旅客仍需上網填寫韓國電子旅遊許可證(Korea 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zation,簡稱K-ETA),收費是10美元,有關簽證會在申請後的72小時內審批。 他也補充,韓國政府目前仍實施戴口罩措施,在戶外雖不受限,但在室內仍需戴口罩。 謝永從則表示,目前各個旅遊項目已在如火如荼推動中,旅遊業迎來非常正面的發展。
3年前
4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