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观光客

3月前
(新加坡3日讯)继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也上网申诉,有不少游客到校园观光,导致食堂与巴士人潮过多,打扰到学生的生活。 《新明日报》昨天报道,南大校园出现许多观光客,有学生申诉学习受影响,食堂变得拥挤。南大则向旅行社发出书面通知,从2月起所有组团到南大校园参观的旅行社,得获得校方批准才可带旅客到校园参观。 除了南大面对游客多的困扰,国大的学生近期也上网申诉,国大同样出现大量观光客,导致校园更加拥挤,学生在食堂找桌椅更困难,排队时间也延长。 学生也称,有观光客导致学生错过接驳巴士,而且巴士服务是学生每年还学费得来的。 有网民也留言,指自己昨天(2日)看到一辆旅游巴士挡住马路,接驳巴士的司机一直在按车笛,让人无奈。 国大卢姓学生(23岁)受访时说,昨天看到至少7个学生团来参观,他们全部都穿着校服。 读大一的刘小姐(21岁)说,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观光客,尤其是在国大大学城(Utown)。 “食堂的确会比较多人,观光客通常都是去大学城Town Green拍照,因为那边有国大的标志。” 去年毕业的庞小姐(24岁)指出,观光客平时都在早上或下午二三时游览学校,不过没遇过他们打扰学生上课的情况。 “他们通常待在大草地那里拍照或野餐,或者跟着导游走,听导游解释学校历史。” 她表示,在疫情前原本就有很多游客来,如今疫情后恢复往昔情况。 有学生兼职陪逛 大学变景点,衍生陪逛兼职,有学生每周做两次兼职,月赚300新元(约1050令吉)。 曾兼职陪逛的王先生(27岁)受访时说,以前每周会做两次“兼职”,带观光客到处游览,每个小时收20至30新元(约70至105令吉)。 “我每个月其实赚不多,主要还是想要通过自己的视角介绍大学历史和文化。我每次都会做足功课,提前了解每个建筑的历史背景。” 他解释,他热爱自己的大学,也希望能向观光客介绍自己的大学,希望他们也能爱上这所大学。 记者也在《小红书》找到游南大校园的攻略,向公众介绍必打卡的景点,如南大商学院和创意之室(Hive)等地方。《小红书》也出现许多南大和国大学生推销自己的陪逛服务,一小时约25新元(约88令吉),除了带着逛校园,还会帮忙拍照。 南大:学生需求放第一 出新措施管理 针对昨天的报道,南洋理工大学回复询问说,校园因其独特的建筑和绿地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吸引许多观光客。 “大学校园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而学生的需求必须放在第一位。” 他们解释,大学正在与各旅游相关方合作,以更好管理涌入校园的访客。自前天(1日)起,大学要求所有计划前往校园旅游的旅行社事先获得大学的批准。旅游团体需提前网上登记,并安排参观时间。 “这是为了管理访客,因为访客太多可能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所有访客都应严格遵守校园规则,包括车辆禁停区,访客只能进入公共区域,不允许进入受限制的学术区域。” 采取措施降低 学生受干扰情况 新加坡国立大学则回应指校园开放给公众,而教师、实验室研究设施仅限学生与教学职员。 国大受询时表示,校园是开放的,公共空间也向公众开放。访客包括未来会到国大求学的学生及家人,可自由探索国大的不同校园。 “我们了解游客的季节性流动,并正在密切监视情况。我们已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对课程、学生活动和大学日常运作的干扰。”  
9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结束一段旅程后,除了手信、照片和花费,你领悟到什么?推荐《旅行的意义》给喜爱旅游,却不敢说自己懂多少旅行意义的读者阅读。作者克雷格·史托迪是个专业旅人,去过无数个国家,也通晓数种语言,在书中解答了旅人该如何透过旅行的机制来转变自己。 第一章从西方旅行简史谈起,分析旅行概念的萌芽跟个人主义及文艺复兴息息相关。最后一章给出了11种旅行方式的建议,包括单独旅行、离开通讯网络、徒步、找人引介、常去当地人出入的地方、进到某人家中、阅读关于旅游国的书籍和尽情享乐等,当中有些较为深度旅行的方式或许不适用于每个人。附录中也整理了其他旅行文学中提到的旅行法则及建言,同时也推荐其他旅行家的著作以及对旅行的不同见解,实用指数颇高。 作者在书中将观光客和旅人明显区分开来,借此说明旅行并不在于你去过多少地方,而在于对造访过的地方了解多少。“观光有很大成分是逃离,而真实的旅行则是抵达;观光主要是消遣性的,而旅行基本上是教育性的……观光的目的是到处游览,旅行的目的则是增加理解。”笔者希望自己过往有扮演到所谓的旅人角色,而非令人厌恶的观光客。不管是旅人还是观光客,我们都必须以同理心与包容的思维来旅程,而不是把自己的家乡习惯带来破坏异国的文化。 如同书中所提及“感官经验以及它所创造的记忆是所有知识的基础,所有知识都始于感官经验,最终也都可以追溯到经验。”,旅行的精髓在于获得新体验、新刺激和新知识。旅人在异国发现的种种“新事物”多少会造成文化冲击,而他们因为好奇心驱使下也谦卑地接受异国文化,将感官经验变成新知识。旅行中学习的知识将带来对他人(尤其不同文化的人)更深的同情与理解——所有人类探索活动中最高贵的一种。 常说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这句话套用在这本书的观点而言,只对了一半。作者认为旅行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和爱惜自己的家乡。文中有这一段话:“我们越是面对不同事物,我们接触的不同事物也越多,所引发的和家乡的比较也越多;而我们越是把外国拿来和家乡比较,家乡的种种也会变得更加清晰突出;而我们越是能看清楚自己生长的地方,我们越能了解自己是谁。我们出国去和异地居民邂逅,最终是和自己相遇。”旅行时,我们会以家乡给予的教育及视角来观察所到访的异国之地,在深入去探索之后总能找出异国与家乡的异同之处。这让我们在回国后,以全新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故乡,这也就是为何作者说结束旅行回来的自己,绝不会是当初出发时的同一个人。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