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觀音亭街

4天前
2星期前
5月前
9月前
(馬六甲15日訊)走在古色古香的觀音亭街,古剎、佛寺、會館、老店和老招牌就像一幕幕往事在眼前掠過,散發著獨有的古舊之美。 觀音亭街(Jalan Tokong)是一條與雞場街毗鄰的短短老街,也是遊客和香客必訪之處,它的停車位一樣一位難求,每逢週末、假日、農曆初一和十五人流量大增,但它的美在於沒有被時代改變,幸運地被歲月眷顧著。 尤其看到一間又一間的神料店老字號依然聳立,那停留在圓形樑柱的寶號雕刻,以及掛在二樓鐵欄杆上的寶號,還有隨著民間節日而上架的各種香燭和神料用品,闡述著不隨時光流逝的民間信仰文化傳承。 老屋大部分保留原貌 歷史悠久的老屋單位彼此相連,大部分保留著原始面貌,散發著自然的年代感魅力,於是成為遊客愛拍照取景的老街區,偶有數間新型商號的進駐,也用樸實自然的裝潢融入這條老街。 觀音亭街建有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廟宇——青雲亭(始建於17世紀,東南亞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也是全球遊客慕名而來的旅遊景點,大殿內高掛多道清朝年間的木刻牌匾(如乾隆及道光年間),而精緻又複雜的木建築結構、壁畫和雕刻、屋簷和屋頂上的立體雕刻,更是文化、藝術、宗教和歷史的精華所在。 青雲亭對面是一座古老的戲臺和裝修後的“亭主廳”,前者主要作為舉辦酬神戲的表演平臺,建築手藝非常突出,後者原為中原節舉辦普渡的一座涼亭,2017年裝修後命名亭主廳,以紀念歷任亭主。 具有濃濃中國建築風格的大馬香林寺,是金星法師為紀念恩師香林老和尚發心建造,也是重要的佛教團體發揚地,它建於1985年,二樓為大雄寶殿。許多遊客到觀音亭街瀏覽時,都會到來參觀或上香,感受莊嚴的佛教氛圍。 老屋闡述著鄉情故事 與香林寺為鄰的是一個馬來甘榜,名為甘榜葛迪(Kampung Ketek ),深入其中可看到其中一個木屋,曾是現代馬來文學之父文西阿都拉的故居;然而遊客大多選擇在路邊的傳統浮腳木屋拍照留念。 在觀音亭街,也可看到馬六甲滎陽堂鄭氏宗祠、岡州會館、萬寧社的會所,古老的老屋闡述著鄉情和宗親的感情故事,而位於街口數間低矮雜貨店,則給人一種老歲月的美好,展示著不為時代而改變的驕傲。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