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訂閱

4星期前
2月前
4月前
9月前
            (怡保1日訊)以舊價每份2令吉訂閱《星洲日報》,加送一託30個CM Best雞蛋和一包一公斤白米優惠獲得讀者熱烈響應,一早便有讀者陸陸續續上門到本報怡保辦事處辦理訂報手續。     廖新榮:閱讀《星洲》超過半世紀 忠實讀者廖新榮(81歲)對記者說,他已閱讀《星洲日報》超過半個世紀,是每天的精神糧食。透過閱報,可以瞭解市場及新聞動態,保持對社會的熟悉度。   他表示,每早閱報看新聞就如吃飯一樣,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一天不閱報總覺得生活中欠缺了什麼。他最喜歡閱讀全國版,因為可以從中獲得多元化的資訊。   他說,如今全世界都面對經濟壓力、萬物漲價等問題,因此他亦理解本報作出價格調整的決定,並表示將繼續支持。   熊偉倫:內容全面資訊豐富 讀者熊偉倫(34歲)趁著上班午休時間,前來本報怡保辦事處替父母訂購報紙。他指出,父母是《星洲日報》的長期讀者,在父母親的薰陶之下,他亦從小開始閱報,至今仍保留這個好習慣。   他說,閱報可增廣見聞,而他最喜歡翻閱全國版,包含國際和國內新聞十分多元化,內容全面資訊豐富,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新知識。除了閱讀報章,他也瀏覽星洲日報臉書,獲取即時新聞與資訊。   他表示,閱報已成為生活習慣,無論如何也將繼續訂閱,對於獲得額外贈品,他感到十分開心。     龍黎英:最愛《大霹靂》社區報 讀者龍黎英(59歲)表示,她成為本報讀者已有20年,同時也緊密追蹤本報臉書,以隨時閱讀第一手新聞。   她指出,報章是知識的泉源,而她最愛閱讀《大霹靂》社區報,因為可從報道中瞭解霹靂州發生的大小新聞。   她說,以舊價訂閱報紙,還可免費獲贈雞蛋和白米的優惠非常值得,相當於給予長期讀者回饋。     廖秀梅:細讀每則報道 前來續訂的讀者廖秀梅(57歲)指出,她閱讀本報已有數十年光景,而這是她第三年上門續訂。   她說,幾十年以來,閱報已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彷彿每日的日程表。她會仔細閱讀報章上的每一個報道,偶爾可以耗上一天的時間來閱讀,十分充實。   優惠至30日 面對報紙生產成本壓力,《星洲日報》零售價從4月1日起,從每份2令吉調整至2令吉50仙。為了回饋長期支持本報的讀者,從即日起至4月30日為期一個月,讀者可以親臨本報怡保辦事處繼續以舊價訂閱《星洲日報》一年,即720令吉,首100名訂閱者更可免費獲贈雞蛋和白米,先到先得,送完為止。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明年會出現另一個Netflix嗎?沒人知道。倒是市場認為訂閱模式已經是新常態,為社會注入一個新的消費觀念,即需要為內容服務付費。認真搜一搜,不少影音平臺、網絡雜誌、新聞媒體、部落格設置了收費牆,從最初的免費變成付費。蘋果早前也宣佈將推出「Apple Podcast訂閱服務」,允許訂戶優先或獨家收聽最新播客內容。或許,在資訊爆炸時代,知識付費會成為一種篩選方式,精準找到理想中的優質內容。‘ 訂閱模式被稱為未來10年最重要的商業模式,真的能讓市場進入萬物皆可訂閱的時代?目前沒人可以解答,然而在5G網絡、大數據、雲計算的發展趨勢下,訂閱模式會日趨成熟,更是成為本地企業數碼轉型的心法,把顧客變成忠實粉絲,創造一個持久的經濟價值和社交關係。 報道:本刊 林德成 攝影:本報 蔡偉傳 當我聽到訂閱模式,立即想到一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恰好形容了訂閱模式本質,不用掏出一大筆錢買斷產品,每個月固定扣款便享有一項服務或產品。如果追求精緻生活和多元體驗,訂閱制還能為你的小日子帶來火花。隨著生活型態轉變,依當下需求試用不同產品,找到值得信賴的品牌。 去年,本地出現一家以訂閱模式為主的網絡購物平臺SUBPLACE。該平臺首席執行員麥濰閎說,訂閱制的潛力不容小覷,國外有無數成功個案,產品種類涵蓋了個人護理產品、零食盒、日常用品和寵物玩具等等。每家公司有很清晰定位和誘人的訂閱配套,不過卻沒有一個平臺綜合所有品牌,或者提供各式商品租賃服務。因此,他想透過這個平臺讓消費者用訂閱制或租賃方式選擇想要的產品。 普遍上,大家熟悉會員制,那麼與訂閱制有何差別?麥濰閎形容會員制為鼻祖,訂閱制是會員制的進階版。每個人的錢包可能有幾張會員卡,儲存積分換取贈品、現金禮券或享有優惠折扣。反觀訂閱制不是注重在獎勵,而是挖掘和滿足顧客的需求,給予超乎預期的價值,以贏得他們的信任。 假設一名顧客想買面膜,可以逛美妝和個人護理連鎖店。然而,對方的真正需求是想做臉部護理。倘若美妝公司採用訂閱制,整合幾種不同功效的面膜,推出7天、14天或28天的美容護理方案,甚至還提供一對一美容諮詢,那麼極有可能說服對方訂閱。因此,對方每個月付幾十令吉不僅是在買面膜,而是一個美容護理療程。 商家真的瞭解訂閱模式? 「有些商家不想這麼麻煩,寧願賣斷產品,賺了錢就好。」麥濰閎這幾個月致力於向本地中小型企業推廣訂閱模式,發現很多商家誤解數碼轉型的概念,也不知道原來本身的業務適用訂閱模式。他舉例在行動管制期間(MCO),菜販便開闢了新商機,轉型為民眾提供訂購蔬菜服務。 商家誤以為開網店,再將產品上架到電商平臺就是數碼轉型。「這僅僅是一種電商手法,不是將業務數碼化。」在社交媒體上,經常出現關於電子商務、臉書營銷、文案教學、產品拍攝等線上課程。這些是營銷手法,教導商家如何把產品賣出去。他提到數碼轉型必須有能力收集、分析和應用顧客的數據,解讀他們的消費行為,進而制定有效的銷售策略。 需知訂閱制是一種循環系統,每天會有新訂戶、舊訂戶續訂或退訂。假如第一個月有100位訂戶,第二個月又新增100人,此時商家可以查看第一個月的訂戶保留率(retention),「有流失就意味(有數據)可以分析,為什麼顧客退訂,為什麼有人願意付費。」商家拿到後臺數據要跟進顧客,通過撥電、簡訊、填問卷來了解顧客的喜好和反饋。 他補充,商家必須有堅守的信念,有時貨品上架未必引起詢問熱度,這是每一位商家的必經之路。「你還不熟悉自己的顧客,沒有辦法做一個訂閱配套,然後一擊即中令到商品大賣。」因此要不斷觀察和測試,若發現無人問津,立即更改訂閱方案。 訂閱模式之優劣 訂閱制的好處是與顧客達成雙贏局面,創造穩定收益,有利於財務規劃和庫存管理。「壞處」是初期會經歷成本上漲和收入銳減的階段。推行訂閱模式之前,得先墊付一筆「投資費」,事前給顧客免費試用、贈品、折扣優惠,鼓勵他們持續使用一款產品長達6個月或一年。久經時日,累積一批忠實擁躉後,收入才會慢慢平衡。 麥濰閎指出,去年疫情緣故導致商家無法營業,貨物庫存太多而被迫傾銷套現。「商家可以馬上套現,但是(商品)定價就回不到原點。」既然商家願意削價,倒不如運用訂閱制設計成一個配套,凡是訂閱半年或一年的用戶就享有超值優惠價格,這個形式遠比單次交易來得好。同時,他建議商家用二分法,未必需要全面轉型成訂閱模式。商家繼續在電商平臺、零售店銷售產品,另一方面同步進行訂閱制,將部分顧客變成長期訂戶,讓生意永續經營。 他舉例一個銷售健身器材的商家,平時依靠商場店鋪和代理商銷售產品。不妨設計一個為期3個月或半年的訂閱配套,再交由店員和代理商推廣,探一探顧客的訂閱意願。如果計劃不奏效就更動方案,找出潛在顧客。 訂閱未必是消費產品 SUBPLACE一共有兩種訂閱模式,分別為「SUB」和「SUB+」。「SUB」是訂閱一般日用品和服務;「SUB+」是租賃傢俱、健身器材、家電用品和電子產品。訂閱和租賃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隨時可以取消訂閱,沒有任何合約羈絆和隱藏收費;後者有合約條款限制,不能隨意退訂。 至於「SUB+」又區分成「先租後歸還」(Rent and Return)和「先租後賣」(Rent to Own)。麥濰閎坦言,由於商家擔心無法確保所歸還的產品是完好無缺,因此優先選擇“先租後賣”形式,消費者訂閱期限結束後就能擁有這個產品。 麥濰閎說,通過訂閱模式,訂戶不只是一名消費者,還有可能成為一名創業者。該平臺擁有各式高價產品,比如按摩椅、果汁機、跑步機等。「當中有一款果汁機是針對商家,希望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對方可以訂閱這款果汁機,然後用來經營販售果汁的生意。」 年輕族群的消費習慣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願意消費(willing to spend),想要以最少的花費,然後得到很多東西。」現階段,90後和00後已經成為市場上最大的消費主力。父母一輩的消費觀念以省錢為主,每一筆開銷要物超所值。隨著時代更迭,年輕一輩擁有豐腴的物質生活。他們有不同的消費觀念,注重個性化服務,願意為興趣買單,以塑造自己心目中想要的生活方式。他補充,年輕族群不會過於著重在追求知名品牌,反而願意嘗試小眾品牌或無品牌產品,購買數量也很多。 以前父母常說供車的貸款車期不要太長,儘快供完拿車。如今很多年輕一輩傾向使用權,而不是追求物品的擁有權。他以Grab電召車為例,目標是從某個地點去到目的地,但我們未必要擁有一輛車。他突然拋問,如果你擁有一間屋子,每個月支付數百令吉便能租用整間屋子的傢俱,你可以接受嗎? 如何說服消費者買單? 當問及老字號要如何做訂閱制?他回答,如果老字號願意向外擴展,就有辦法做訂閱制。在考察市場時,部分老字號打著「只此一家」的口號,也許該產品是全程採用手工製作,又或者不想公開配方,自然無法擴大成連鎖店的生意模式。對此,麥濰閎會建議對方推行會員制。 他認為萬物皆可訂閱,前提在於市場是否已經成熟和準備迎接這個商業模式。幾年前,印度一家初創公司Milkbasket就推行訂閱制,為印度部分城市配送雞蛋、麵包、蕃茄、芝士等蔬果雜貨商品。寵物生意也能採用訂閱制,美國就有一家寵物品牌BarkBox推出專門給狗狗提供零食、磨牙棒、玩具和服裝的訂閱配套。他說,國外還有公司銷售給孕婦的「訂閱盒」,如果訂閱整個懷孕保養配套,從懷孕9個月直到誕下孩子,該公司每三個月會提供相應的產品,滿足孕婦懷孕期間所需。 咖啡店可以嗎?沒問題!日本東京有一家名為Coffee Mafia的咖啡店,店家的訂閱配套是隻要按月付3000日元,每次前來咖啡店可以免費喝一杯手衝咖啡。麥濰閎說,該咖啡店的收支平衡點或許在第18杯,如果顧客每個月喝超過18杯,店家會面臨虧本。 「不過店家依然有信心地推行這個計劃,一旦顧客來到咖啡店,店家就能推銷其他餐點、三文治和小吃。」站在消費者心態,也許是為了免費咖啡,但不知不覺會變成一種習慣。對店家而言,免費咖啡變成一種以最低成本保留顧客的方式,好過給折扣券或優惠。 他認為馬來西亞的訂閱市場剛起步,只要有越來越多商家和用戶選用訂閱服務,慢慢會形成滾雪球效應,演變成一種訂閱經濟。
4年前
訂閱模式不是一個新概念,生活處處可見這個模式的痕跡,比方說訂閱報紙、水電供應、通訊與網絡等等。去年因疫情緣故,市場上興起一股新的經濟形態,那就是「懶人經濟」。宅家文化促使「懶人經濟」發展,顛覆了傳統消費模式,民眾從線下走到線上,逐漸適應電子支付、外賣服務、網購商品,以及追求智能家居生活,無形中亦催生各種新型行業和商品。 與此同時,疫情也帶動了訂閱風潮,影音平臺Netflix是最佳例子。這是一款宅家追劇的神器,目前已經坐擁超過2億的訂閱用戶。還有大家所熟悉的視訊會議平臺Zoom,用戶必須訂閱該平臺的服務配套才能提高權限,以開辦500人的直播教學或千人線上活動。 對此,全球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訂閱模式的發展潛力,在尋求穩定收益之餘,還想要與客戶建立一個長期深度的關係。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曾預測,訂閱模式會是未來的數碼商務趨勢,到了2023年,有75%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公司會提供訂閱服務。由此可見,未來的市場將會培養人們走入「訂閱生活」,迎接新一代消費模式。 報道:本刊 林德成 攝影:本報 何正聖 套一句誇張的說法——「訂閱」是無所不在。在觀看YouTube視頻時,每一位YouTuber必講的臺詞是「記得訂閱、打開小鈴鐺、點贊和分享哦!」不過,這是免費訂閱,不花一分錢。如果願意按月付費成為專屬會員,YouTuber就會不時發放福利和獨家內容「獎勵」會員,比如視頻花絮或生活照,讓粉絲有一種特權,也進一步提高粉絲的忠誠度。訂閱制亦是一種商業手法,YouTube深知用戶不愛看廣告,因此推出YouTube Premium訂閱制,讓用戶觀看視頻時不受廣告干擾。 傳統商業模式和訂閱模式有何差別?前者以商品為主,只要手上有幾種爆款產品,不愁沒有顧客。雙方一買一賣交易結束,但商家無法得知顧客心得和使用體驗;訂閱模式以顧客為主,重新定義商品與顧客的關係,是一種從擁有權變成使用權的商業模式。以前我們需要到唱片行購買專輯,如今訂閱Apple Music、Spotify或KKBOX相等於進入一個龐大的音樂庫,各式風格歌曲任君選擇。 如果一家企業推出訂閱模式,必須考慮到產品和服務的特性,即消費者如何從中獲取額外價值?美國一家美妝品牌Birchbox早在2010年採用訂閱模式,當時消費者按月支付10美元便可以獲得一個「訂閱盒」(subscription box)。這個盒子會包含各式小眾品牌的美妝樣品,涵蓋了頭髮、護膚和美妝產品。該平臺還為會員提供定製服務,根據個人護膚需求訂製一套專屬的「訂閱盒」。英國零食品牌「Graze」則主打想要嚐鮮的顧客群,為上班族或宅家族提供健康零食的「訂閱盒」。該公司標榜不含人工色素香料,並依據顧客喜好和評價來搭配這個「訂閱盒」。 訂閱制要有驚喜和快樂 亞太科技大學(APU)商學院院長傑遜博士(Dr. Jason James Turner)說,「快樂(delight)和驚喜(surprise)」是訂閱模式最重要的元素。歐美國家有不少公司推出「訂閱盒」讓顧客以划算的價格購買一份驚喜,比方說一份量身定製的健康食品、日常用品、剃刀或護膚品。對比網購,這類的「訂閱盒」就充滿想象,也是一種享受。 從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發展至4C(消費者、成本、便利和溝通),市場均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商家要把握每一次與顧客互動的機會,必須「讀懂」他們,打造一個貼心、便利和具有附加價值的購物體驗。因此,商家需有一套數據策略,建立一個數據庫來收集和分析顧客需求,並根據反饋改進產品和服務。「如果一個人訂閱了某個服務或產品,每個月對方會定時送上門,那很好,然後呢?」 談到關係營銷(Relationship Marketing),訂閱制可以透露很多資訊,商家除了知道銷售數字,還能鎖定想要的目標顧客群,比如透過數據得知他們一個月內的消費次數、平均消費多少錢、是不是老顧客等等。「假設過去三個月我知道你在買同樣的商品,不如我給你免費嘗試新產品,又或者我給你獎勵,送你一直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我所講的讓顧客感到『delight』。」商家與訂戶建立長久關係後,可以給訂戶特權,例如限時或限定產品,訂戶可優先購買,不用擔心斷貨。當商家滿足了訂戶的心靈層面,自然也提高續訂的意願,一起維持細水長流的關係。 失去心動的感覺 想要吸引訂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新鮮感,讓顧客有心動的感覺。訂閱模式可以創造持續收益,然而商家亦很依賴訂閱服務所提供的便利,每個月從顧客的信用卡扣款,卻沒有顧及訂戶的使用體驗,讓他們覺得乏味無趣。「你訂閱Netflix等於得到一份影視目錄,隨心選擇想看的電影類型、連續劇和綜藝節目,訂戶認為物有所值。如果要養成一批長久的忠誠訂戶,商家的訂閱服務必須時不時有驚喜。」如果無法再讓顧客心動,對方最終只會退訂,轉頭奔向商家的競爭對手。 當收入有限,每個人會變得精打細算,確保每一分一毫都發揮最大的價值。傑遜博士說,在英國,很多人會瀏覽知名的比價網站comparethemarket.com,對比各家公司保險費、電費、網絡服務費等等。以電力供應商為例,在相互競爭之下,大家可以議價,有時為了挽留顧客會給予優惠價格。「當然,人們會變得很冷淡,不會忠誠於某個服務商。」他說,對方成為訂戶後,會一直待到商家無法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配套為止,然後迅速「轉會」。 不過,傑遜博士認為並非每個領域都能複製訂閱模式。他舉例餐館能不能每個月滿足顧客的期望,陸續打造新菜式?「你長時間光顧一家餐館,偶爾也會想換一換口味。當餐館的菜單越來越厚,廚師肯定越來越壓力。一旦你為顧客提供越來越多的選擇,消費者自然也會要求更高。」 不要把顧客「綁死」 「我總是愛用『婚姻』來比喻訂閱制,當你開始與某人約會,或想為婚姻保溫,你會希望對方與你長相廝守。這就是所謂的顧客終身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假設你結婚5年,每個星期都會送花給太太,有一天你忘了買,太太會怎麼想?「每個人喜歡驚喜,例如我突然買巧克力給我的伴侶,對方覺得很好奇,我告訴她,『因為今天是星期四。』」他笑道。顧客希望有附加價值,商家可以彈性處理訂閱方案,比如給贈品、免費延長一個月、用優惠價格升級至VIP訂戶等。 一般上,人們最常籤購健身配套,每個月固定繳費,但又不常去健身。對公司來說,他們可能不理會,直到有一天所有顧客都取消訂閱時,公司才後悔莫及。不過,最怕商家把取消訂閱的手續弄得很繁瑣,傑遜博士說,商家切莫「囚禁」顧客。 他的親身經歷是訂閱了Norton Antivirus防毒軟件服務,最後卻退訂無門。對方提供的電話號碼完全無法使用,又沒有任何電郵。不過,今年三月份,該公司因自動續訂合約機制而遭到法律訴訟。同時,英國競爭監管機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也在調查,在自動續訂時,Norton是否使用不公平的合約條款來提高消費者需繳付的費用。這起案件的判決也許會讓很多企業重整他們的訂閱機制。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