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认同
星云
我最想删除的一句话——啥本事也没有/赖振玉(吉隆坡)
新的一年,我最想删除的一句话是“啥本事也没有”。 在我个人的观念里,一直认为“啥本事也没有”是无伤大雅、自我调侃的一句话。没想到说得多了,无形中却给身边的朋友留下了不自信的印象。 潜意识里或许真的有不自信的成分在,所以才常常把“啥本事也没有”这句话挂在嘴边。 求学的时候,我已经设立了一个有本事的框架:成绩名列前茅,成为运动健将,能歌善舞,擅长讲故事、诗歌朗诵、演讲、写作、画画、会弹钢琴等等,即使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只要其中一两样出色,于我而言就是有本事、有能力。 后来踏入社会工作,除了多才多艺、才貌双全,有本事的框架又添加了许多事项,诸如房子、车子、身居要职、高薪、财富自由等等。职场打滚多年以后,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有本事的人才能拥有大房子、大车子、做大老板、月入百万、千万。有本事的人,才能将好变得更好,然后成为最好。 虽说没有刻意去攀比,但是生活在众人眼中有本事的框架里,自然而然地就将平凡一生的自己纳入“啥本事也没有”的行列。久而久之成了口头禅,然后变为常常用来自我调侃的一句话。兴许浸泡在这个想法太久,不经意间也就觉得自己是真的“啥本事也没有”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亮点 以前还在上班时,曾经极度不认同上司,硬要强迫员工加强自己不擅长领域的举动。彼时的我总喜欢反问:为何不能先将自己有的本事发挥到极致,然后再加强自己没有的本事?当时认为上司不理解表现一般般的员工心理,员工会因为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而倍感无力和挫折。不自信也因此逐渐在内心深处积累起来。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底下,慢慢地形成了坚实和很有杀伤力的冰川。但与此同时,却也理解上司持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原因。我想,每次脱口而出的“啥本事也没有”,是底下冰川带来的杀伤力,它在自我调侃的同时,其实也存在着不自信。 朋友给予的意见犹如当头棒喝,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一直被困在以前设立好了的框架里。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想的追求的东西已经有所不同,让我禁不住反思现有的框架里,是不是欠缺了一些东西。除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多才多艺、才貌双全,拥有大房子,大车子,做大老板,月入百万、千万之外;依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去拥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和舒心日常,简单生活,过得富足快乐,不也是一种本事? 跳出框架后换位思考,也就觉得有没有本事,见仁见智。而对本事的定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给予不一样的看法。本事本事,细心咀嚼其中的含义,就是将自己本分的事做好。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找出自己独有的亮点,然后坚定、耐心地将身上的亮点擦亮,那么删除“啥本事也没有”这一句话,指日可待。
3星期前
654点阅
星云
星云
最想删除的一句话——我喜欢阅读和写作/鱼翎(甘文丁)
从几年前的一个不起眼的事迹开始说起。 那是正在面试大学科系的时候。因为非常紧张,虽然整个过程说不上记得非常详细,但至少还保留约70%。犹记得那时候的面试官问了我一句:你喜欢文学吗?我自信满满地点头示意。然而接下来的面试问题就足以颠覆刚才的回答:你认为文言文应该保留下来吗?你对现代中国文学有什么想法?显然我是硬着头皮随便乱掰才懵然过关的。 尽管后来的我如愿考上理想的科系,但这个记忆始终在我脑海里无法退去。它会在我偶然感到得意忘形的时候跳出来警示着我,同时又像是提醒一件我至今仍无法认可的事实。 不知从何时起,每当到了自我介绍的环节,除去姓名年龄等重要信息,随之而上的必然少不了这一句:我喜欢阅读和写作,或我的爱好是阅读和写作。 阅读和写作就是密不可分的组合,少了任何一组都称不上完美。就像我的爱好,但凡提起写作,就不得不提起阅读。因此对熟知我的人来说,喜欢写作和阅读不知不觉地化成了我人格的一部分。每当有人提及自己,就会被按上“喜欢阅读”的人设。 而我真的喜欢阅读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是那么地绝对,至少在小学毕业之前,对当时几乎阅读完图书馆所有红蜻蜓小说的我来说,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即使上了中学,阅读的课外书籍也愈发减少,但我还是深信自己拥有阅读的好习惯。直至考上中文系之后亦是如此。 但就算骗得过全世界,本性始终不会违背自己。不得不承认,自身仍保存写作的喜好,但在阅读领域上,网络世界的精彩已经远远胜于文字带来的震撼。虽然每个时段依旧为自己购入一定的书籍,但其实只有自己明白,那些堆积在桌子和书架上的书本,从新鲜感结束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接触过它们。哪怕觉得再无聊空闲也罢,我也宁愿重复刷着手机里的短视频,而不肯将它们摊开细读——这就是我目前的情况。 身体不会欺骗自己 若问我这有没在写作方面带来影响?那肯定是有的。即便拥有再多的创意或创作灵感,匮乏的词汇和表达能力还是落后他人不止一点,就连参加过的写作比赛也始终无法为自己留下一个名分。最明显的,莫过于在阅读较深的书籍时仅停留在表层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当然,写作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并非作为炫耀的资产。想提升文笔必然少不了阅读。只是我想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些。 什么时候才会诚实向他人坦白:其实自己并不喜欢阅读? 什么时候才会承认,其实自己对文学作品并非想像中的热忱? 又或者说,写作与阅读其实可以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就像喜欢听音乐不代表一定要喜欢写歌;喜欢美食不代表一定要喜欢下厨。而阅读和写作也都是基于相同的道理。 其实喜不喜欢这件事,身体不会欺骗自己。在听不懂的文学课上强迫自己努力听得懂的样子,参加读诗会上那个因无法同其他友人那般沉浸于写诗而感到不适的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时候。我想身体早已给了我很多提示。 新的一年,比起向全世界宣示,倒不如先好好地坦诚面对自己:不喜欢阅读也没关系,喜欢看短视频也没有错。爱好不分贵贱。 然后再慢慢地将这句话从自我介绍里退却。
4星期前
386点阅
星云
星云
【当代小物件:3月/帆布袋03】挂彩/卢佩伊(吉隆坡)
帆布袋是B计划,它适合随手一卷放进后背包,为扩充容纳做准备。稍显精致的帆布袋配有拉链或小口袋,但它从没妄想成为收纳好手。因为方便休闲、恣意随心,袋子里物品经常互相倾轧,最脆弱莫过随身书籍,难逃雨伞、水壶、钥匙等环绕威胁,留下或深或浅的疤痕。所以我偶尔依赖后背包——毕竟在帆布袋出现以前,帆布包陪我走过很长的路。 我的中学、大学时期,应该还是后背帆布包的时代。学生走出宿舍门口,上课、吃饭,还要找个地方窝着复习作业,耗上一天才能回到居处,有一个耐用又大容量的后背包才是日子正义。当时流行的有猪鼻包,因为背包上带有菱形的标志,下划两道线缝,看起来像猪鼻子。后来我才知道,帆布包上的“猪鼻子”并不是某公司专利,而是方便登山客挂上鞋子、绳子、扣环等实用的外在机关,它在大众跟风之下弱化成了一种装饰。另一种以日本Anello为大宗,同样阻止不了坊间通行相似设计的帆布包。记得父亲在夜市买过一个军绿色配白色的给我——毕竟是仿制的,拉链开关总是崎岖。到了台北,我在公馆的天蓝小铺另外入手一个酒红色的平价束口帆布包,不超过400台币。后背包明里暗里规划了分隔,提倡归位;帆布袋心思简单,任由笔电插头卷曲,外套围巾褶皱。它们也可以是好搭档。 帆布袋印象始于台南火车站外的交通圈,附近有好几家传统手艺的老店,其中几间专门贩售帆布产品,如广富、合成等。门面展示的双扣书包、工作袋等十分吸引,我好几次驻足远观,总想着以后再来,经济自主时再随心挑选,带回一个。不料多年后从师长手中收到,源于母校人文研究中心举办五一三事件相关的研讨会,送给与会者的帆布袋。老师笑说,特意订A4尺寸,适合收纳纸类文件。深红色背带衬着白色粗线,袋面标志事件50周年的日期,关系遥远半岛人文印记,耐用美观的合成帆布袋确实值得记忆更多事。 对热烈的宣言感到不安 家中帆布袋何其多,足以一两星期轮替带出门而不重样。它们不是消费目的,更像一种支持和交换——积点或满额赠品,以及参与艺文活动的证明。帆布袋是我和线上书店、出版社、图书馆、某一场讲座或展览一起走过的短暂众筹。有些帆布袋只是印着图像插画,或推送“Success is not the key to happiness. Happiness is the key to success.”等劝世良言。随之而来的个性化符号由别针、刺绣布贴、钥匙圈补贴,作为布置帆布袋的琳琅小物,可以一砖一瓦建构认同拼图——“#我边缘我骄傲”、“彩虹pride”、“人权百年”等。这些日子,外挂扣针总是半路零落散逸,或遗忘在哪个帆布袋上,譬如当代寓言,话题过多而朝生暮死。 我有时对热烈的宣言感到不安,自觉身处蒸汽朦胧的室内照镜子,镜中人轮廓暧昧,未知与认可的价值相距多远。几年前本地一款帆布袋成为舆论焦点,我虽参与创作设计,事后不知如何兼顾团队与个人,正值风眼却没有公开表达想法,陷入完全否定与完全认同之外的失败与失落。我被什么深深裹挟了呢?如今回想这段经历仍犹豫地抬头张望。急于寻找认同和自我标榜有其危害,如此思索外挂认同,希望不会太迟。
2月前
696点阅
星云
全国综合
依斯迈沙比利:符合宪法规定 赞DBKL招牌取缔行动
前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利认同并赞扬吉隆坡市政局(DBKL),对首都出现的非马来文招牌采取的坚决行动。
5月前
9.1千点阅
全国综合
最新消息
空降宜力国席打温和牌 阿斯拉夫获基层认同
46岁的巫青团长拿督阿斯拉夫以天兵的方式降落在宜力国席,虽然多多少少引起当地一些巫统党员的怨言,但阿斯拉夫还是有能力驾驭住,其专业的学术背景也算是各政党候选人中的佼佼者。毕业于大马国际伊斯兰大学的他,精通伊斯兰金融领域,而且还曾担任大马国家银行伊金融研究局副教授。
2年前
1.2千点阅
最新消息
人物
“香港诗人”廖伟棠的身分与认同
冠在诗人前面的是地域“香港”。廖伟棠开门见山,很后来才说自己是“香港诗人”。他是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地球不应区分国家、政府,本来都不说自己是中国人、香港人或台湾人。“我只会说我是一个使用华语的诗人。”诗人的职责是捍卫他的语言,赋予生命力,语言才是他最重要的身分与认同。
2年前
1.1万点阅
人物
全国综合
敦马:只要保持对原籍国认同 大马将维持种族政治及政党
前首相兼祖国斗士党主席敦马哈迪认为,只要大家保持对原籍国的认同,马来西亚将会维持种族政治和政党。
4年前
2.0万点阅
全国综合
更多认同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