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许斗达

2012年5月,绝对是政坛与时尚界最值得记录的一刻。因为那年,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居然因内裤而“扛上”了。 那时,奥巴马在白宫接见洛杉矶银河队的活动上,不断拿小贝的年龄、胡子及内裤品牌开玩笑,而后,小贝则在回国后寄了50条自家品牌四角内裤给前者。期间,白宫还一度传出,视小贝为偶像的米歇尔坚持要奥巴马穿上这些内裤,令这起“内在美”风波成了时尚圈、乃至政界与体坛的热议事件。 其实,2人只是展现成年男人好玩的一面,但显然的,内裤已超出服饰的意义。它可能小至一个男人的形象与尊严,更牵动一个国家的经济、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甚至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原来,内裤并不纯粹,而男性的内裤,更绝不单纯…… 当亚当与夏娃偷因偷吃禁果开始懂得羞耻后,“遮羞”似乎就为内衣裤的意义定了调。然而,这个论述或许还有另一种诠释基础。本地著名社会学学者蔡熯锟博士就解释,在男性霸权与父权社会的千百年里,社会普遍会对理想男性的表征,都投射在阳具上──“菲勒斯”。 和一般的阳具有别,“菲勒斯”的形象一定是坚挺、粗长、巨大的,这也被视为男性最完美的表征。反之,你绝对不会看到细小、软绵或苍老状态的阳具,因为这不仅不符合社会对理想男性的想像,更是一种羞辱。 “大家希望男性就一定要威武阳刚、雄赳赳气昂昂,而这都投射在‘菲勒斯’上。” 然而,并不是所有男性的阳具都粗长巨大,男性的阴茎更不可能永远呈勃起状态,因此就算古希腊、古罗马,甚至古埃及的男性总爱展现自己浑身肌肉的身体,却不会展现自己的下体,因为这是最容易“一较高低”的地方,更是还没较劲就先定夺输赢的领区。 “撇开块头大小高矮肥瘦这些无法遮掩的部分不谈,没人希望自己的‘短处’曝露出来,所以大家都选择遮掩起来。”再来,“菲勒斯”一般也呈勃起状态,偏偏勃起状态的阳具又直接和性有关,因此若不是需要刻意展现,男性都想遮掩起来,因为没有人想被标签为整天想着性爱的模样。 男性霸权的诅咒 内裤颜色的宿命 也是理科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的蔡熯锟指出,多数男性在选购内裤款式与颜色上,也深受菲勒斯的影响。他指出,在父权文化与男性霸权思维下,“菲勒斯”的展现不允许阴柔面,同样的,男性在选择内裤颜色上的保守,则展现(或臣服)父权社会的意识形态。 “大家很担心若是选择了过于鲜艳的颜色,就会抵触‘菲勒斯’那种理想男性的雄性表征。”这样的束缚与枷锁是深入至精神层面的,因为就算内裤只是一块穿在里面的布料,却足以让多数男性在选择上不敢逾越,甚至与自己的颜色喜好背道而驰。 这也解释了为何男性内裤多以黑、白、灰、蓝为主,尽管你喜欢的可能是桃红色、荧光绿,又或芭比粉,偏偏市面上就是少见这些颜色的男性内裤,就算有,许多人也不敢买来穿。究其原因,这始终与男性霸权有关。 一名不愿具名的受访者就指出,就算自己喜欢桃红色与鹅蛋黄,却不敢让人知道自己身穿这样的内裤,生怕被嘲笑或排挤,“我不介意穿卡通设计,这最多让人觉得我童心未泯,可是我怕大家笑我娘(女性化)。” 玄学影响选择 同志解放内裤 或许你会说:“男性内裤也有红色啊!”是的,内裤也有红色,然而相较于西方,亚洲男性选择红色,多少与风水玄学有着直接的关系。 蔡熯锟也发现,一些男子会迷信红色将给他们带来好运而选择红色,比如穿红色内裤赌博。另外,部分相信灵气的人也会基于海底轮(生殖器官部位)所代表的颜色是红色,而特地穿上红色,以加强能量。这也意味着,男性在选择内裤颜色上也会受命理玄学影响。 有趣的是,男性内裤的宿命却被同志群体给打破了。蔡熯锟点出,男同志群体向来是男性霸权下被压迫的一群,因此在选择内裤上的大胆与反传统,是反抗父权社会的一种表现与解放。 明乎此,目前内裤市场中,男同志内裤在颜色的选择上相对大胆许多,甚至比女性更鲜艳亮丽,还带动了内裤时尚化。 任务无限放大 功能无限上纲 值得一提的是,男性内裤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赋予不同任务。拥有人类学背景的林炳洲博士就指出,在工业化时代的带动下,内裤开始被赋予“减少劳动摩擦”的功能,不仅如此,内裤的出现也让健儿在运动时更加舒适。 而后,拉链应运而生,内裤又被赋予“安全防护”的意义,之后再因为社会卫生意识的进步而身负“干净健康”的使命。不仅如此,随着资本的介入以及一系列商业操作下,内裤也扛起了性格展示、品味展现,以及彰显地位与消费能力的功能。 这样的发展,在进入后现代社会更发展出另一个境界。以舒适角度而言,男性内裤就从最开始的简单设计,提升到阴茎与阴囊隔离的设计,甚至有的内裤直接设计出阴茎囊袋,让阴茎有个专属“领区”。 在卫生健康方面,也从一开始的防止尿液及分泌物弄脏裤子,提升到除臭、抗菌、除螨、排汗、避辐射、防静电、抗紫外线、有助发育等功能。另外,也有内裤主打通风、快干。在美观角度上,更有内裤直接亮出提臀、塑型、无痕,甚至免烫,或能突出生殖器官等功效。 “尤其在后现代主义下,每个人对美有着更多的追求,所以带动了男性内裤的发展。” 显然的,内裤再也不是当初那块纯粹保暖或遮羞的布料,因为其任务正无限放大,功能也无限上纲。 只要你敢穿,男性内裤不输女性 美学与博物馆工作者许斗达博士发现,从文艺复兴出现的雕像中就有小块布料的设计来遮盖男性的下体,而更早之前,春秋战国时期就算没有正式的内裤,但也有一种类似缠腰裤的布料设计,让男性能遮盖下体。 “这些缠腰裤是后空的,只有一块长及膝盖的布料,纯粹遮盖下体。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是以遮羞为主的。” 无独有偶,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男性都有类似缠腰带的设计,而考古学家更是发现7000年前的兽皮缠腰带残片,推测它的形状类似婴儿用的尿布。 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浴马图”也展现了唐代时期马倌身穿犊鼻裈的画面。犊鼻裈也被誉为中国内裤的雏形,而且还是外穿的。其中,从文献中记录的“缠腰布”或“犊鼻裈”,就发展出类似短裤的平角裤,或四角裤。之后为了提升舒适度,人类又陆续设计出了三角裤、子弹裤(另有裤裆设计的三角裤),而为了与三角裤分一杯羹,四角内裤又衍生出四角紧身裤。 不仅如此,随着时尚文化的推动,为达到无痕、提臀、塑形的丁字裤与后空设计先后面世,这类内裤不仅透气性极佳,也适应任何剧烈运动,身穿紧身裤时更不会留下痕迹,深受时尚男性的青睐。 另外,也有适合肥胖者与乐龄人士的四角宽松内裤,以及适用于闺房的情趣内裤。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10年来,随着同志文化以及男性对美感的追求,男性内裤市场也开始出现蕾丝、钢环、毛绒等设计。不难发现,男性内裤的工业不仅发展出一套缜密的系统,五花八门的程度也绝对不输女性。 身材、种族、年龄,男性内裤广告的歧视与偏见 社会对“菲勒斯”的想像,不仅影响了男性在选择内裤上的自主,也为男性内裤带来歧视与偏见。蔡熯锟就留意到,目前的男性内裤广告几乎都以肌肉发达,且阳刚味强的男性模特为主,哪怕是身材健硕的男模,若稍微阴柔些也可能无法胜任。 “‘菲勒斯’就是理想男性的表征啊,所以内裤广告一定要是肌肉男,也不允许女性化的展现。” 林炳洲也点出,很多时候直男看了这些广告会希望自己像这些男子一样壮硕性感,而男同志则在希望自己穿出同样效果之际,也希望自己的伴侣那样。如此现象是吊诡的,毕竟男同志在内裤的颜色与款式上不断挑战男性霸权,却在模特儿一环,仍受限于主流审美。 不过,许斗达则预测,尽管目前男性内裤还是以身材健硕的男模为主,但不排除未来肥胖男模也将在内裤领域中出现。“目前冬装和运动装开始有大码男模了,相信内裤一天也会有。”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模特儿的年龄及种族上。过去,男性内裤的模特儿几乎由西方男性垄断,而且几乎不见乐龄人士身影。尽管随着社会发展,亚洲脸孔开始出现,惟年长者却基于不符合社会对“菲勒斯”的期待而绝缘于内裤广告中。 男性内裤刺激两性平等 两性平权带动内裤发展 许斗达指出,过去内裤一直有着一个独特的文化视角,其中男性内裤更被视为得展示男性气概,以及反映社会赋予男性的既定形象,反之过分鲜艳的颜色或花俏的设计则予人另一种看法,“这样的内裤会令人认为着身者不够男子气概,或属于同性恋群体。” 然而,随着两性日益平等及同志文化逐渐被视为常态后,一些敏锐且大胆的广告创意人就率先打着“女性在内衣裤上可以追求美感,男性为何不行”的旗帜,推出属于款式较具美感、颜色鲜艳亮丽的内裤,期间更以展现男性躯体的方式来销售。 许斗达就表示,这样的做法被指是女性在物化或意淫男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吸引男同志群体购买的手段,而无论答案是什么,女性已不再是唯一被物化的群体。 不难发现,尽管是穿在里面的布料,但资本的介入以及广告的推波助澜,内裤已不再单纯。而两性平权与同性恋文化则进一步令男性内裤多了不一样的诠释,也带来全新一轮的发展。 相关文章: 【内裤(1)】为何男人可以打赤膊露胸部但一定要遮下体? 【内裤(2)】内裤与权力一场相互博弈角力的游戏 【内裤(3)】小小内裤大经济 衣柜里的世纪大战
3月前
1年前
1年前
“博物馆”是人类遗产的保护者,让我们通过一件件珍贵的藏品,跨越时空与古人、乃至几亿年前的生命产生连接,同时肩负着文化传承、科学普及、历史叙述、艺术展示的重任,是一个个文明诞生又消亡再重生的记录者,是神奇又厚重的存在。 博物馆规模越大意味着藏品越多,博物馆“小白”又该从何下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逛完一家博物馆? 逛博物馆有正确的方式吗? 实不相瞒,在本专题开始筹备前,我们曾经有过以下争论: “逛博物馆之前,最好先做功课,否则画仅仅是一幅画,杯子仅仅是一件器皿。” “一个好的博物馆,即便在游客没做功课的情况下,也能让游客看懂藏品。” 到底去博物馆前该不该先做功课?抱着这一疑问,我踏足久违的国家博物馆。 距离上一次走进国家博物馆已经极为久远,印象中的它残旧不已,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木头那种历经岁月沧桑的独特气味,展示的人偶由于陈旧更增添些许灵异气息,总觉得闭馆后会上演恐怖版的“博物馆奇妙夜”,这亦是我自此却步的原因。 出乎意料的是,眼前的模样却与幼时记忆无法重合,从装潢、展示品到展示方式不再老旧阴森,已经与国外现代化的博物馆逐渐靠拢,虽然人偶依然陈旧,但因为灯光以及陈列环境改变,不再鬼气森森。 国家博物馆分为ABCD 4个展区,分别为史前馆、马来王朝馆、殖民时期馆及今日大马馆,时间线清晰明了,能让游客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迅速了解马来西亚。 做足功课,能少走冤枉路 对于规模不算大,藏品不算多的博物馆而言,“做功课”与否显然毫不影响体验。 可是,当我来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步入馆藏多不胜数,举世闻名的乌菲兹美术馆顿时眼花缭乱,不知该从何看起,只得随着人流毫无目的浏览一件件展品。 看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我意识到仿佛错过了心心念念的〈维纳斯的诞生〉,在咨询工作人员后才恍然大悟:它就在入口处附近的展厅,我在不知不觉中与之擦肩。 于是只得折返,穿过汹涌人群回到起点,几经寻觅方如愿沉浸在维纳斯的美丽之中。 不期而遇虽然美好,但失之交臂不免扼腕痛惜。我想,假设事先做好功课,不但确保避免错过的遗憾,还能少走冤枉路。 馆藏丰盛的博物馆,应该要怎么逛呢? 不要太贪心,先挑选作品 “你必须要挑好你要看的(展品),”导览经验丰富的美学与博物馆工作者许斗达听完我的经历说,“我带学生去博物馆只看10至15件展品。” 他形容自己如同策展人,博物馆犹如展品的仓库,根据他决定的主题“展出”。 比如他选定的主题是“文艺复兴的艺术”,进入博物馆后,他就带着学生直奔文艺复兴初期到后期的展品。 “比如乌菲兹美术馆主要是看文艺复兴的作品,假设你对文艺复兴全无所闻,你去了等于白看。” 再者,当我们事先已具备展品相关知识,抵达现场后仅需要做的是全身心投入“感受”作品,无须再分神认识展品及了解背后的故事。 “所以出发前,我先给学生上课理解作品。大马人无法像外国人般熟悉这些故事,他们一进博物馆就是直接去感受作品。” “对于不常逛美术馆的人,你怎能要求他们不断地在‘理解’和‘感受’之间切换呢?” 就好像我们对罗马斗兽场早有所听闻,亲眼所见之际,只需专心去感受那种历史书上的平面建筑忽然跃然而出的震撼和感动即可。 他的事前“功课”不但包括文字,还到访作品相关的地点。比如,今年艺术界举世瞩目的盛事──荷兰国立博物馆举办的维米尔特展。 维米尔现存且散落世界各地的作品共三十余件,该博物馆除了将自身藏有的4件,还向世界各大博物馆以及美术馆借来24件,共28件作品集结在此,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维米尔展览。 他历尽艰辛抢到了8张票,用了10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解10件作品,在远赴荷兰后,为了让他们看懂作品,他特意带着他们到其中一幅作品《小街》的原型──代尔夫特游览4小时。 “到了那幅画面前,他们赫然发现他画的就是居住多年的代尔夫特。” 当脑海里的知识和眼前景象合二为一时,有助于深化理解和学习,其效果之显著不言而喻。 不过,他也笑说,若每次逛美术馆之前要做功课未免太无聊。 在他看来,逛博物馆无需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既可以带有目的性地逛,也可以随意地去看,哪怕只想找个地方约会,又或者天气暑热,仅想找个地方吹吹免费空调亦无不可。 “就像你去餐厅吃饭,你可以带着‘填饱肚子’的目的去吃,也能带着‘审视’的心态去吃。” 逛博物馆需要多长时间? 许多人会基于金钱预算、时间成本等“划算”心态,尽量将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尽己所能看完展品,最终疲累不堪。 许斗达分享,每当他安排行程时会将各个博物馆错开,以保证张弛有度。 “我会安排一天逛博物馆,一天休息,要不然很快审美疲劳。”他打个比方说,“像你离开乌菲兹,到了罗马后,你就开始走马看花,完全无法集中精神,看过就算了。” 这就是典型的审美疲劳迹象,有过惨痛经历的我深以为然。 然后,每一次博物馆之行尽可能控制在2小时以内,最长不超过2小时。 “你坐在课堂上听课2小时已不容易,还要走2小时看展,这不是要他的命吗?除非像台湾人从小养成逛博物馆的习惯,可以逛3小时以上,否则2小时是极限。” 带小孩去博物馆,父母要先踩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上升,博物馆也成为许多父母带孩子出游的目的地。 但是,如果父母自己也不清楚想看什么东西,带着幼儿到博物馆无疑是一场“灾难”,许斗达就曾经目睹过如此惨况。 “你出门前告诉孩子说带他们出去玩,结果到了博物馆,又要他们安静,又不让他们碰展品,这还能叫‘玩’吗?” 毕竟7岁以下的儿童是以触碰方式认识世界,太艰深的知识对他们而言如听天书,那博物馆还有什么意义呢? “父母要先去踩点,看看哪些作品适合小朋友。” 他建议,7岁以下的幼童可能听不懂历史故事,可是他们能记住颜色、造型或自然风景,能将他们曾看过的物体与展品连接起来。 比如博物馆里陈列的一座老钟,家长可告诉孩子:“这其实就是我们家里的电子钟,以前的钟是这样的。”诸如此类。 “只是这种教育日常就要在家进行,到了博物馆他才能连接,才能记住。到了7岁左右,便能开始讲历史故事。” 他笑说,其实生活里处处是“博物馆”,大自然、老街小镇也可以是博物馆,能和幼儿的生活产生连接,不一定非要到装满藏品的建筑里。 许斗达逛博物馆小撇步: 01|保证自己睡眠充足,如果是在欧洲等地,飞机落地当天先休息,第二天再出行; 02|由于保存文物的温度、湿度各有不同要求,有的展区会较冷,因此畏寒者出门前记得带一件披肩; 03|穿上宽松的衣服和舒服的球鞋; 04|长者带一张便携式椅子; 05|逛博物馆的时长控制在2小时以内; 06|若想去欧洲的博物馆,又想避开人潮,可以选择冬天出游; 07|对该馆藏品一无所知却又不想错过镇馆之宝的“小白”,入馆前记得拿张地图,跟着上述指示就能顺利完成打卡。 相关报道: 【逛博物馆/02】借助科技互动,博物馆也能很好玩 【逛博物馆/03】博物馆空间,如何化身说故事高手? 延伸阅读: 【近打谷探洞/01】近打谷石灰岩洞,大自然的历史博物馆 【近打谷探洞/02】古生物化石,发现史前的生命轨迹 【近打谷探洞/03】刻在岩壁上的画,解读古人的生命密码  
1年前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