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读家说书
读家
【马华出版2023年度回顾、观察与分析】一切都回来了吗?
你还有印象2023年马来西亚出版了哪些中文书?出版业又是什么样的境况?想一叶知秋,读这篇就对了! 挥别了疫情的阴霾后,2023年总算恢复了过往旧有的秩序。纵览今年度马来西亚华语出版的状况,目前可推估已恢复至正常的水平。不过,根据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的最新统计数字,本地的出版数量呈现下滑的趋势:从2019年的18,566种至2021年的13,655种,短短的两年期间,减少了超过四分之一。至于是否因疫情所致,还是电子产品带来的必然趋势,这有待进一步的探析。而华语出版一直都是少数,即使国内的出版总量锐减,也仍旧维持一定的数量。 在与编辑共同协力的统计下,2023年马来西亚的华语出版共计有约莫130种,其中也包括为数不少的再版,以及修订版。如果将其扣除的话,或减至100种。此外,按照出版内容划分文学类与非文学类,前者占七成,后者占三成。 可喜的是,今年度的出版大部分来自马来西亚本土,占了约莫六成。除了市场上常见的本地华语出版社,个人以及社团、组织的出版占据了不少的比例。或许,这也将改变整体马来西亚华语出版市场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有人出版社成立的20周年。据社长曾翎龙〈有人翻页见中年〉一文中,声称该出版社的书籍至今出版已接近200种。我相信,作为本地最具品牌辨识度的华文文学出版社,已为本地出版立下重要的里程碑。另外,陈志英张元玲教育基金推出的“枫林文丛第二辑”,共计有15本马华文学作品,这无疑是文学出版的另一大创举。借以期许本地的文学出版能够持续蓬勃发展下去。 接下来,我们以重点回顾2023年的马华出版,分别就以下4个出版的现象讨论: ❶大历史叙事:五一三、殖民史、马共 本年度最令人为之眼前一亮的文学作品,莫过于贺淑芳的长篇小说《蜕》,以五一三事件为背景,从3位不同世代的女性视角及位置,讲述事件带来的创伤如何影响跨世代的家庭。小说家花了长达八九年的时间检索历史文件、采访受难者家属,企图借由小说还原现场、挖掘出那些长期被国家压制的声音、内在经验与情感。角川平方出版的《细水长流》则收录20对银发族的爱情故事中,其中梁景坤与吴玉群这对夫妻的爱情故事,即是发生在五一三事件的背景下。 继《野猪渡河》之后,张贵兴再推出长篇小说《鳄眼晨曦》,延续了其一贯的生态书写,讲述在英帝国主义扩张殖民下的婆罗洲故事。镜头转回西马,陈政欣《武吉演义》则是讲述紧急状态期间发生在大山脚这一城镇下的故事。两本长篇小说的时间线虽未有重叠之处,但小说家都尝试让历史在小说空间中得以重新思考。 另一大的历史叙事,则是马共和雨林的叙事。海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雨林的背影》,设定于1989年和平协议签署前夕,讲述马共部队在解散之后的归属问题,以及过往穿梭在雨林之中的种种回忆。 此外,黄锦树与张锦忠也一同编选了《夕阳之歌:马共小说选》,汇集了各别涉及马共叙事的短篇小说,当然也包括海凡的作品。两本作品或可对读,辅以何启才《休戚与共——马来西亚左翼运动史论集》,从中辨别出拥有亲身经历的海凡,如何有别于其他创作者的叙事。 ❷公民、地方与认同:非文学类作品的核心课题 在大历史叙事之后与背后,往往涉及的是有关公民与地方的认同议题,而这恰是非文学类作品一直以来的核心课题。由大将出版社企划邀请黄国富主编的《举手:公民参与的初步提问》,即是为了让也是选民的读者,认识我国的政治与多元文化,进一步思考公共议题及公民的义务与责任。 紧接在后,柯嘉逊的回忆录《马来西亚人的困境》则是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马来西亚公民的理想,当然也包括了困境。恰巧书名与马哈迪《马来人的困境》一书形成对话,得以直面当代社会的公民挑战。 然而,身分认同是复杂的,吴佳翰《谁是“沙巴之子”?: Sino与土著地位的距离》提供另一种的思考切面,即“Sino”,如何不同于我们一般认知的“沙巴原住民”或“沙巴土著”,借以重新认识这一族群及其社会地位。 离开这些抽象的概念,今年度非常值得关注的两本摄影文集,即陈弈龙《岁月吼声》和苏添益《大自然大智慧》,分别以镜头纪录下马来西亚的大自然,以及街头运动。这些都是实践公民义务的另一种形式,也为我们保留了珍贵的画面。另一方面,Jeanne Cuisinier《我眼中的马来亚》以及萧永龙《南洋书话》能为这土地上的公民,提供不同向度的文化考察与认识。 ❸情欲、性别与认同:光谱下不同的声音与故事 今年的5月、6月,Aesop在新加坡举办女性图书馆之后,搬师来马,分别在吉隆坡与槟城举办女性图书馆。这项活动旨在促进女性的力量和团结,让她们的声音和故事被更多人看见,其中入选的马华女性作家及作品包括黎紫书《流俗地》、梁金群《野村少女:马来西亚新村生活随笔》、梁靖芬《水颤》与《野风波》、马尼尼为《我和那个叫猫的少年睡过了》、谢潇薇《日。尝》以及祝快乐《祝快乐掟日子》。 在文学类作品中,除了富有女性视角,其实也有探索情欲及认同的作品。蔡晓玲的第一部作品集《洞》,以女性视角出发,标榜“三十岁后独居的女子”为其文字定调,相较于此,陈凯宇《深夜拾荒手记》则是走往个人情欲与认同的探索之路,并弥合现实与理想中的自我。 此外,翁弦尉的小说集《那里》以及诗集《锅牛起义》,也都分别为马来西亚同志文学掀开新的一页。前者以小说叙事为读者铺展出马来西亚性少数的不同面貌;后者是经由诗意的句式,重新组织、表达,那些置身在群体中难以被听见的声音和故事。 ❹青少年出版的变革:红蜻蜓“小说房”、绘本征选、《读一点》 在青少年读物的出版上,今年度也发生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改变,其中以红蜻蜓出版社为主角。一直以来,该社是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致力于出版儿童文学、青少年成长小说。不过,今年红蜻蜓出版社开启了“小说房”系列——以可能踩线的情节、可能被带偏的价值观,推出第一部作品:马土土《仇丝》。这引发了许多读者(尤其是家长)在网络上的一阵热议,泛指18禁的内容以及非正规的汉语使用,不符该出版社的形象。 此外,红蜻蜓出版社在过去也主办红蜻蜓少年小说双年奖,挖掘创作新秀。然而,该奖项已于2020年在疫情中停止举办;从2022年开始,出版社举办李子平绘本创作奖的征选,今年为第二届。这或许变相说明了青少年出版上的重要改变,而且是紧跟着市场的脉动。去年,在华语圈爆红的马来儿童绘本作家凯鲁(Mohd Khairul Azman Ismail)曾在受访时表示,越来越多家长能够接受“图多字少”表现方式。 另一边厢,创刊30周年的中学生读物《学海》则宣告完成阶段性任务,将于2024年3月休刊,或改以季刊的形式发行。然而,在相当接近的时间点上,红蜻蜓出版社则创刊《读一点》,以不同形式的创作内容,企图为已凋零的文学杂志、刊物,开出一片新的天地。 基于能力及篇幅有限,笔者实际上未能面面俱到讨论完所有的作品。综观2023年马华出版的状况,本地的出版紧贴合着社会脉动,让外在经验与内在情感化为文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阅读、理解以及认识与交流,促进更美好的社会发展。 兹附上马来西亚华文著作在本地与海外各类书籍奖项中的获奖与入围名单: 【2023年马来西亚图书奖】 ●最佳书籍封面奖: ·《哇塞,我在欧洲欸!》(大树出版社) ●华文书籍奖: ·《哇塞,我在欧洲欸!》(大树出版社) ·《寂寞公路》(红蜻蜓出版社) ·《海龟先生来救助!》(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出版社) ·《多元一体的华人宗教与文化 : 苏庆华博士花甲纪念论文集》(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来学华语》(马来西亚马六甲科技大学出版) ·《小小的许友彬在小小的时光中》(红蜻蜓出版社) 【2023年马华作家荣获海外文学出版奖项】 ·张贵兴:2023年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得主 ·张贵兴《鳄眼晨曦》:2023年金典奖 ·张贵兴《鳄眼晨曦》:2023 Openbook好书奖·年度中文创作 ·张贵兴《鳄眼晨曦》:2024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奖(首奖)·黎紫书《流俗地》:第三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 ·黎紫书《流俗地》:第四届山花文学双年奖小说奖 ·贺淑芳《蜕》2023 Openbook好书奖·年度中文创作(入围) 【马华读立国】叶福炎 / 微型小说的生命力 【读家说书】叶福炎 / 你也中了殖民遗绪的圈套吗? 【读家回顾】叶福炎 / 整裝待发:2022年马华出版的回顾、观察与分析
11月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黄美锦 / 居者无其屋,怪谁?
有沒有想过,买不起屋子不是你个人问题?屋子本就不该商品化,用作投资的赚钱工具?以下主要介绍的《无住之岛》虽是台湾居住课题,但反观大马以至其他国家,也不无借鉴价值。 现阶段马来西亚能寻获与房地产相关主题的中文书籍,90%都偏向将房屋视为商品,教导读者如何从房产交易里获取最大利益。但如果告诉你,房屋并不应当放置在资本货架上,成为商品自由贸易,反而应该是政府要去承担和完善的福利责任,你会作何感想? 《无住之岛:给台湾青年世代居住正义的出路》这本书,或许可帮你把“房地产”与“投资”的标签撕开,了解房地产背后还存在着其他面向,也可作为本地住宅法令和居住权益认知的参照。 本书结合台湾初期年代的历史背景因素,阐述争取居住权益的社会运动脉络,梳理出台湾房屋政策的起源与变化。 从50年代开始,台湾政府将“反攻大陆”作为施政主轴。因为核心是把台湾打造成复兴基地,无意也无力处理当下的住宅问题。而在1953年发生让数以千计人失去家园的克蒂台风,因受灾户里有不少“国大代表”(国民大会的简称,是当时中华民国已停止运作之最高权力机构),间接让政府于1955至1957年间,动用美援基金建造了8500户各类住宅,而这也成为了战后台湾住宅政策的开端。 这时期的台湾,尚未兴起房屋商品化的概念,也没有专门建造兜售房屋的建筑商。台湾政府放任民众违建非正式住居(informal settlement)来解决住宅需求,也因而让60年代的台湾都市,充斥了许多违章建筑。 当时的台湾正好进入经济增长和都市化加速阶段,政府大部分预算往出口导向的加工贸易倾注,间接也让台政府忽略当地住宅建设,没提供民间建设产业任何融资优惠与补贴。单纯觉得透过拼经济,提升全体国民所得后,大家就有钱买房子,住宅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这个“拼经济政策可以解决国家问题”口号耳熟能详,而且你还深信不疑呢? ◢“拼经济”真的是万灵药吗? 由张集强所撰写的《消失中的吉隆坡》一书里提及的苏丹街土地征收事件,国家基建公司负责人在与反对人士的会面中,抛出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万灵药背后会带来的副作用: “发展必须有牺牲。” 苏丹街是吉隆坡年龄最老的其中一条街道,融合了当地远久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当初反对MRT捷运公司取道苏丹街的抗议者,不等于完全反对城市发展与捷运计划,就只是希望政府能够基于苏丹街的历史文化价值,采取更为妥善的路线(即以郭陈祯禄路为捷运路线)。耗费500亿令吉的捷运工程,如此庞大的单向发展计划,因为强力政治意愿驱动下,只用了短短一两年去规划和评估,也因此忽略了许多被资本思维认为没有经济效益的存在。 以发展为名,让承载历史文化与众人记忆的建筑一栋又一栋倒下,重新竖立起的捷运站与高楼,实际功能是为了让庞大的经济体系更快捷运转。当政府将承载人们记忆的土地,换算成冷冰冰的数字价码后,我们每个人理应享有的住房权保障,也在悄无声息地变质。 继续回到《无住之岛》书里描绘的60年代台湾,因为人口高度集中在都市区,虽然有刚兴起的民间建筑商,透过预售集资的房屋销售模式为市场提供住宅,但因为都市人口增长太迅速,房屋供给的数量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需求大于供给的导火线下,房价飙升成了无可避免的局面。 到了70年代初期,台政府才大力介入住宅问题。一方面压抑民间市场,另一方面兴建国民住宅。不过台政府的这些努力,收效甚微。 虽然政策压制了房价涨势,但都市人口与中产阶级的增长,使得需求大于供给的房屋价格并没下跌。同一时段兴建国宅计划的初期组织机构不健全,加上其他类似建筑人力与资金不足、土地拥有权等问题,国宅供应上处于“盖得少、盖得慢、盖得不够便宜”的状况。以致国宅出现滞销现象,连带成为了当时台政府的财政无底洞。 于是在1986年,台政府推动“建筑经理制度”,把原有想扮演的“住宅主要供给方”角色,转为“监管者”角色。其实这也代表台政府想要让房市供需平衡的目标宣告破灭。 ◢无法负担房价,只是个人问题? 除了记录台湾政府对房市楼房政策的改动与数据外,《无住之岛》还整理出自1989年由民间组织统筹的住宅社会运动进程,解析这些社会运动如何影响台湾住宅政策的改革,以及对居住权益的争取如何进入更成熟的转型方向。 对于居住正义的概念,早期的社会运动参与者,仅仅只是为了争取“居者有其屋”的“房屋所有权”。而在社会运动者反复自省和不断修正下,后来进化成将重心放在“住者适其屋”的“房屋使用权”上,即把居住课题的本质,回归到“只作为居住,绝对不会变成财产(以避免被商业化炒作)的东西,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者,也能获得居住保障。 原本需要搭配市场经济运作的“住者有其屋”,是台政府对于住宅课题的无力管控后,把居住权益偷换概念变成个人问题,刻意忽略了造成不能负担的房屋价格里,其实存在社会结构问题,需要政府更大幅度去干预导正。 《无住之岛》里整理出的三大住宅议题,简白来说就是:❶买不起、 ❷住不好、❸住不到。 要解决上述问题,作者提出需要深化“社会投资”的观念。 ◢可惜住宅改革运动,注定失败…… 若将台湾户数浓缩成100户人家,其中70户拥有住宅,而在这70户中,有60户持有一间房产,7户持有2间,3户持有3间以上。六成一宅的持有者立场最矛盾,虽然房价高涨让他们难以换更满意的屋子,子女也苦于买房不易。但若房价下跌,他们又会陷入“纸面资产”减少的焦虑中。 而台湾住宅运动的推进道路上迟迟无法走入深水区,除了来自既得利益者(建筑商 / 发展商 / 多宅房东)的阻碍,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风气普遍将房地产视为经济火车头,民众被经济至上思维给洗脑,而对住宅改革望而却步。如果直接以打击高房价作为目标,既得利益阶级会进一步透过舆论,强化六成一宅持有者的恐惧,这毫无疑问会让改革以失败告终。 作者强调需让一房拥有者了解房屋改革对他们并没影响。反而青年世代的居住困境,将衍生出种种社会问题。像是缺乏居住安稳而导致低生育率,将在未来反噬台湾社会与经济;青年没有房产或是租屋导致无投票权……等等。 除了透过市场去购买房屋和租屋,或是从政府获取居住资源,这些属于政策改革的途径需要时间去推行。于是作者提出了第三种可以立即解决居住困境的新住宅模式——“合作住宅”(Co-housing)。 这是1970年代在欧陆、北美、亚洲各国开始冒出的新居住形态,泛指人们基于共同理念组成“意向性社群”(Intentional Community),合作创建共居的房屋或社区。 ◢大马年轻人,实践新模式居所 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就有一群年轻人实践了这个模式,他们的社团名为Kongsi Co-op。 由本地中文建筑教育媒体——草稿(draf)所编辑的第四期杂志《大风吹》中,收录了对Kongsi Co-op成员的采访内容。该访谈篇章里架构出一个崭新的、有别于一般人所认知的“居所”。 Kongsi Co-op原本只是一群关注食品安全课题的志同道合者聚集的精神纽带,但在交流后谈及住宅议题,却意外诞生出Co-op Housing的想法。于是每个成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将Kongsi Co-op信托土地上的一栋木屋翻新,把四周空地改造成农地。除了拥有共享的工作空间、活动空间和图书馆外,成员们还计划改造出公用厨房和社群咖啡馆。合作社成员可以透过相对应的股份或类似租赁的方式来获得居住权力。 Kongsi Co-op成员在访谈结尾表示:重要的应当是优质的社区生活,而非孤独的豪房。 NUMBEO数据库所公布的2023年各国房价总排名榜显示,在不吃不喝且无任何开销情况下,马来西亚人需要8年才买得起屋子。而相同条件下,台湾人则需要20年才能买得到屋子。两地相比,台湾人民惨烈的买房困境,的确要比大马人更迫切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但这样的对比,是否就能认定现阶段的本地房屋法令和人民的居住权益已无改善必要? ◢是谁先将房产商品化了呢? 马来西亚国库控股研究所(Khazanah Research Institute)总监苏拉雅(Suraya Ismail)2023年语重心长指出:大马房价已超过人民可负担水平,尤其在首都吉隆坡,就有半数人口无能力买房,只能租房。 早前吉隆坡市议会(DBKL)发布严禁“劏房”的条例,即禁止吉隆坡的商业或私人房产,包括小型家庭办公楼(SOHO)与服务式公寓(service apartment)的屋主把屋内的公用领域(例如饭厅和客厅)改建为卧室出租。 当时的社交媒体上,不乏有人赞同市议会此举,除了在经历过疫情时代,人们更理解不通风的狭小空间会提高传播病毒的风险外,擅自把公共领域的客厅阳台整修成房,也可能导致火灾时的向外逃生路线受阻。 当然也有人反对这项条例,有些房东认为自身对花钱购买来的房产,理应有绝对主控权。将房产的利益最大化,应当是他们的权益。 这种把居住人权窄化为财产权的观念,你不能单纯指控房东的立场是错误的。而要去深思房产商品化这样的价值观,是如何植入大部分人的脑袋里?是亲人父母和朋友?拼经济的政府?卖房的发展商与中介?一度火热的GURU们? 抑或毫无思辨能力的我们自己? 延伸阅读: 黃美锦 / 诈骗太猖狂,我们还能有信任吗? 黄美锦 / 藏匿字间的严谨之美 黄美锦 / 非常值得知道的书
1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黃美锦 / 诈骗太猖狂,我们还能有信任吗?
爱情包裹、下载可疑APK程式而让银行户头款项被盗光、回报率200%的投资诈骗、KK园卖猪仔事件……这些诈骗新闻,你都有听说过吧?尤其是后者更是导致人心惶惶,很多人都不敢再到一些东南亚国家旅游,担心自己“一去不复返”。为什么世间会有人骗人的现象?人类还值得我们信任吗?本期【读家】介绍的书有给出答案。 随着网络和数位技术的推动,我们的日常生活,除了被便捷省时的发明给围绕,身边也暗藏愈来愈多的陷阱。 近期上映的中国电影《孤注一掷》,就把网络诈骗产业链不为人知的面貌,投放在大银幕上。这部电影的许多片段,取材自现实中上万起案例,甚至可以说电影里揭露的,仅仅是真实世界的冰山一角而已。 马来西亚近年来报道的许多诈骗案例,像是早些时候的爱情包裹、下载可疑APK程式而让银行户头款项被盗光、回报率200%的投资诈骗、骇人听闻的KK园卖猪仔事件……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身为一个普通人,要如何才能辨识陷阱,躲开不法分子的恶意捕猎? 以下将介绍的3本书,不约而同都是环绕“诈骗”为主题中心,从不同角度探讨日渐严重的社会诈骗案例。值得一提的是3本书作者的身分,他们分别是前诈欺犯、抓捕诈骗犯的刑警,以及社会学学者。前两位是违法者和执法者的对立身分,而后一位社会学家则跳脱出议题涉事者的角度,以历史宏观的超然视角,解析诈骗“古今皆然”的文化面向。 ◢史上最强诈欺犯,教你防诈骗? 《诈骗交锋》的作者法兰克·艾巴内尔(Frank W. Abagnale)被称为史上最强诈欺犯,在本书发行期间担任着美国FBI安全顾问。他传奇式的过往,还被导演史蒂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执导拍成电影《神鬼交锋》(Catch Me If You Can)。当中饰演主角(即是作者)的演员,便是李奥纳多·狄卡皮欧(Leonardo DiCaprio)。 由前诈欺犯来书写防诈骗的书,听起来很黑色幽默。但也因为他前科累累的资历,反而让他在书里教导的防诈骗知识,更具说服力。 作者在书中重点强调的一条准则是:保护好自己的身分资料。 比起银行户头或信用卡被盗用,身分盗用更具杀伤力,也会对未来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书里有一位名叫海伦·安德森的64岁妇人,便是因为身分被窃取盗用,在不同信用卡公司设立新账户,申请信用卡消费。以她名义消费的金额高于3万美元,连自己已付清房贷的屋子也差点被抵押。即使后来逮捕到犯人,金钱成功讨回,但整个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与耗损的时间,对这名可怜的高龄老人已造成无可弥补的精神伤害。而因为海伦的个人资料曾被窃取外流,未来很可能还会有下一个骗子再利用她的身分资料行骗。 看到这里,笔者想给大家提个醒,务必在身分证(IC)复印本上划线并标明用处,而不是随便交给有关机构或陌生人使用,否则海伦的遭遇可能会在你身上重演。 除了钱包里的身分证件,社交媒体也是身分窃贼的另一个目标管道。 只要使用脸书或IG等社交平台,一般人都会留下现实身分的蛛丝马迹,像是在哪个景点打卡、到哪间餐厅用餐等等。这些分享出去的内容,很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冒充你来做坏事。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社交平台使用者都没发现这一点。你的脸书账号名字、自拍大头照、家人朋友等其他社交对象的个资、就读的高中与大学等等,一旦设定公开,便等同家里门户大开,等着骗子过来窃取财物(你的身分资料)。 你是否曾经在上载照片到脸书时,对自动标记功能赞叹不已?看似便利的脸部辨识软件系统,不只是脸书,银行和各大企业机构也在使用。这种脸部辨识系统,会精准测量脸部特征,而一旦你的脸部特征数据被输入系统内,也意味着你的数据存在外泄的风险。现在已出现诈骗犯利用AI输入大量脸部数据和语音素材,自动生成出另一张脸孔套在骗子脸上,进行视频诈骗的案例。 看到这里,若有人提出拒绝使用社交平台来杜绝网络诈骗,恐怕只是无稽之谈。毕竟我们的社会结构与运行模式和网络科技息息相关,科技已是无法倒退回溯(除非有颗大陨石撞落地球,又或者哪个极权国首脑一时想不开按下核爆按钮);也可能你觉得犯罪之人应该交由执法者去逮捕归案,让社会秩序重回安宁。若果如此,《只是上网,竟变被害人》的作者朴重炫刑警应该会对你摇头苦笑。 ◢只要有手机,就可能受骗 《只》书里公开了作者过往的侦办笔记,从内容可了解到韩国警方在追捕网络罪犯的技术与人力匮乏问题。作者自述韩国警局里的网络犯罪调查组,一直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在和纽约警察合力侦查一起跨国电子邮件商业诈骗案时,作者需要一个人把网络犯罪案的贴文资料,截图下来撰写调查报告,而同一时期,美国则另设有社群媒体调查组,可以把接受调查的脸书账号,利用Python等电脑程式语言编写出程式,抓出网络上高几率出现的词汇或其他调查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最后将之生成为一目了然的视觉化图标,整理成智慧分析报告。 朴重炫刑警在书中记载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犯罪案。其中有一案例:一名遭遇求职诈欺的女大学生,原只是想要找暑期打工,却被骗取使用自己名义开设的户头来洗电话诈骗受害者的钱。女孩找上作者咨询的隔天,从自家公寓跳楼轻生,这也为作者心理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毕竟任谁也无法对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消逝却无动于衷。作者因此停下手上所有的调查,转调至网络犯罪预防教育专责部门。 朴刑警觉得,只要是手机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需要透过教育,让大众具备筛选有害资讯、辨别真伪的能力,走入网络的事先学习不可或缺。不仅是教育,作者也认为大企业的参与也是网络犯罪预防的重要一环,毕竟他们拥有技术去删除、隔绝和封锁有害的资讯。但因为网络犯罪如洪水般不断涌来,所剩的解决方案并不多,唯一最好的方法,还是让更多普通民众自己成为网络犯罪预防专家。 前两本书的中心思想,都在谈论预防教育的重要:不要轻易给出个人情报、对承诺零风险高获利的投资项目保持怀疑、对陌生人保持警戒……这些条则其实都建立在“不要轻信”的基调上。 只要人人不给予信任,诈骗就会消失吗? 《诈骗社会学》的作者,台大社会学系名誉博士孙中兴认为,这个前提不可能成立。 ◢没有了信任,社会怎办? 《诈》作者在第一章中直接引用许多东西方经典——从《论语》的“勿欺也,而犯之”、《孙子兵法》中隐含骗术的战略,到明朝记载各式各类诈骗活动的《骗经》,还有西方的《圣经》谈及大大小小关于谎言的故事、哲学中亚里斯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再到马基维利的《君主论》……将人类的历史等同一部诈骗历史来观阅。 从几千年前直到现在,骗子和谎言依旧源源不绝,除非社会的每个个体都不再有相信他人的能力。但即使信任消失的确让骗子无法下手,这也会让社会运行机制崩溃。而这一点,也是社会吊诡矛盾之处。 即便如此,作者认为本书的意义,不是让读者认为诈骗无法根绝而心灰意冷。了解谎言的本质,检视自己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参与的“说谎”和“诈骗”,提醒自己有不能越过的道德底线,勿以“恶”小而为之,把未来可能形成的“大恶”,从“小恶”阶段斩草除根,也是让世间能够减少诈骗的做法。 需要提醒的是,不能把预防(教育民众)胜于执法(逮捕罪犯),理所当然认为受害者该被归咎其责。教育大众防诈骗知识固然迫在眉梢,但不应该成为民众找不到犯罪者时,就转身去谴责受害者为何如此粗心愚笨,进而让受害者遭受二度伤害。这样的风气,不仅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让更多受害者不敢报案,进一步让犯罪分子更肆无忌惮地诈骗。 从各种知识面向多了解诈骗机制,保护好个人讯息,不要轻易透露个人情报予陌生人或任何机构,减少在社交平台上打卡透露自己的当下所在地……做好这些必要措施,从概率上就能降低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可能。 虽然人生道路上似乎危机重重,但我们还是需要学会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勇敢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并给予信任。
1年前
读家
读家
【马华读立国】赖殖康 / 田野呢喃
田野是她要找的家园吗?林悦在书中曾透露,她无家可归,因此游历四方,四海为家。 阅读《失眠书》时,总让我有一种正在阅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感觉。那种一个人对着信纸或书本喃喃自语式的书写让人着迷,更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其中,幻想自己是那个作者预设的读者,从上帝视角坠落到第一视角——我从〈楔子〉中得知,我后作者而来,我的名字是D(虽然我知道我不是)。 我曾在书局的不同位置里发现过它的踪迹——旅游、文化、文学甚至是心灵的架子上,让书的身分变得扑朔迷离,也更为切合林悦游走四方的阅历。尔后上网翻阅资料,也发现出版社总编辑在出版之前也有同感,林悦所写的肯定是游记——可是《失眠书》并不是旅游书,那是写给D的明信片,关于心底的旅程。 我必须假设《失眠书》没有明显的时间排序,因为自离开〈雨季·次大陆〉的印度以后,她的足迹开始凌乱,一时在地球的北国,一时则在地球的另一端,随着心情起伏和诉说的情节转移旅途,没有给D明确的指引,只留下睡前故事般的结局。可我毕竟已成为了D,我深知那些絮语中隐藏的线索,其中有两条让我念念不忘——田野与萨桑王。 这两条线索贯穿整本《失眠书》,田野作为一个如幻似真的场景,会具体出现在没有明确“现实旅游景点”的篇章,其中〈03c〉里写道: “D,我看过那么多的风景,我要如何描绘这片田野呢?……而我们拥有的纯净,只能在田野里流淌,那里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田野要是有一天崩塌,我的世界也会瓦解成千万的碎片,” 我能将田野理解为林悦的心灵休息站吗?似乎不能,从书中那频密出现的频率甚至成了〈寒冬·围城〉与〈日蚀·远方〉这最后两章的主旋律,田野不会只是一个过场,虽然心理医生告诉作者说——那是因为你不睡觉而出现的幻觉。可我们都知道,幻觉——只不过是他人无法踏入之地。 为了理解林悦给D(我)寄来的明信片,我不得不循另一条线索探查——追着作者说故事的萨桑王。熟悉《一千零一夜》的人都知道,那是个娶一妻杀一妻的王,而故事中的那位妻子,则借着不断的说故事让王着迷,决意不将妻子处死。然后,我来到了作者寻找远方的篇章,在〈04E〉里,出现了以下这段话: 哪里才是最远的呢?回家的路才最远啊,孩子。 所以田野是她要找的家园吗?作者在书中曾透露,她无家可归,因此游历四方,四海为家。可是当我进入到最后一个篇章〈05E〉时,却看到了“我就已经没了远方,也找不到返回城堡和田野的路径……我开始了日日夜夜断断续续的写信,写给影子,一个有名字的影子,他是萨桑王,也是D你。” 读到此处,我恍然大悟,原来D(我)是她失眠的理由,那个贪图故事的瘾君子,D和萨桑王是我们这些读者的一体两面;而田野即是理想乡,亦是失眠地。作者以《一千零一夜》的外衣撰写了(我认为的)半自传体作品,里头除了有她走遍世界的精彩故事,也有她长久以来不吐不快的一面吧?行者如斯,心的体悟,永远比摄像镜头或相机拍下的来得混乱但精彩——如果我们愿意,且走得进那片田野、如果我们收起萨桑王残暴的一面,化身D或E或各种乐于倾听故事的角色,让书写者不再失眠。 赖殖康 / 静的时光屋 赖殖康 / 极致的悲恸 赖殖康 / 鹿人诗身 赖殖康 / 归去来兮——读那天晴《寂寞公路》 赖殖康 / 披着兽皮的人——读海凡《野径》
1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带你重新认识大马!
前阵子招待来马当实习记者的台湾学弟,他采访了8月31日独立日,问到“你们是不是还有一个916?”在外国人眼中,确实较难理解一个国家要庆祝几次国庆。而且,除了8月31日马来亚独立、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还有砂拉越邦特别庆祝的7月22日砂拉越日。只能说,殖民国家的历史相对复杂多了,一个晚上真的难能解释这些州、邦最后怎么组织成国。然而,身为马来西亚人,我们又多认识自己的国土、文化、族群? 整理:本刊 白慧琪 身为马来西亚人,你有多认识马来西亚呢?可能已故法国民族学家珍妮·库西尼尔(Jeanne Cuisinier)比你我还深入了解。早在1932年,她就从遥远的法国来到马来西亚吉兰丹,度过18个月的沉浸式体验与研究。在她离开时,酋长还对马来向导说,“她和其他白人不同,她不是为了黄金而来。她爱我们,她和我们待在一起很开心。” 珍妮曾游历马达加斯加和印度支那,后来在法国民族学院进修,并在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学习马来语。法国教育部派她到马来亚研究民族学和语言学,她走进王宫见到了苏丹、贵族,也走进村庄、原始森林与贫苦农民、土著原住民相处。期间,她搜集了很多当地居民、土著的日常生活用品、大量照片和录音档,其中五百多件至今仍珍藏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巴黎奎·布兰利——雅克·希拉克博物馆。 1935年,她在巴黎广播电台发表演讲,诉说在马来亚的所见所闻。这些讲稿于2018年偶然重现,被重新整理出版成《我眼中的马来亚——讲义1934-1938》。前法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庞维德(Frédéric Laplanche)和李海伦(Hélène Ly-Batallan)在序言写到,珍妮想要与人面对面地交流,在与人沟通相处过程中得到独属于她的见解和经历。有趣的是,两位大使也诚实提到,珍妮偶尔会流露出一丝身为“白人”的优越感,尽管她自嘲是“好白人”。 两位大使的诚实是要提醒读者明白,珍妮留下来的文字有当时的语境和历史背景。他们特别恳请读者体谅珍妮在描述土著部落使用“Sakai”一词。“显然珍妮并没意识到,毕竟这个词语在100年前的马来语中很常见。” ◢在马来半岛“走”一圈 马来西亚学者白伟权的《赤道线的南洋密码》也是一本厚实的马来西亚田野调查报告,从历史、人物、家族和地景着手书写。这本由台湾麦田出版的书是“台湾@南洋”书系之一,想当然尔主要面对的是台湾的读者,但是读起来也让马来西亚人开开眼界,认识自己的国土。 白伟权是地理系博士,从地理的学术视角出发,文章内容更着重人与地方的关系。他的文字风趣好读,像是说书人说唱着田野间的所见所闻。以〈华夷交融的拿督公信仰〉为例,作者先解释“拿督”在我国语境上的意义,再娓娓道出华人土地崇拜来到马来西亚怎么变化。这些来南洋从事矿业、农业、种植经济的华人,依赖土地为生,自然拜祭这里的土地掌管者,赋予了马来长者的形象。 他在各地田野调查搜集了不少拿督公崇拜的资料,有拿督婆、真人原型的拿督尊王——苏丹阿都沙末(Sultan Abdul Samad)、原住民石拿督公、华人拿督苏蓝卓和郑蓝卓,及最年轻拿督的已故政治人物卡巴星。读起来,好像就被导览了马来半岛各州一圈。 ◢给自己机会认识伊斯兰 刚过去的马来西亚六州州选,“绿潮”变成令人生惧的名词,背后暗示着的是对伊斯兰党,还是对宗教的不解与抗拒?又或许,我们都混为一谈了?近年来,伊刑法、登州鞭刑、被腰斩的啤酒节、消失的投注站、穿短裤遭开罚,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令人不得不担心社会越趋保守。然而,我们也往往在简短的新闻标题间下定论,这就是宗教化、这就是保守、这就是退步……如此一来,伊斯兰宗教这个原本就模糊一块的身影只会继续慢慢消失在视线里,不理解的终究不会理解。 那么,踏出一步尝试看清呢?或许开明派穆斯林学者万吉的《祝福:伊斯兰的多元诠释》,可以是你我认识伊斯兰的入门书。 《祝福》收录了万吉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刊登在《东方日报》的专栏文章,由该报社副新闻编辑林建荣翻译。既然是报社专栏,文章当然离不开事实。端看目录,就有很多华社或非穆斯林相当好奇和关心的议题与事件。像是:伊斯兰允许殴打妻子?禁祝圣诞快乐?十字架动摇伊斯兰信仰?从伊斯兰角度看死刑。 不过,倒不希望读者因开明派的论述比较倾向自己的立场,就以此巩固自己的想法去对抗相反意见。万吉在书中也清楚写到,“伊斯兰”与“对伊斯兰的诠释”,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伊斯兰”的本质是来自上苍的启示,然而“对伊斯兰的诠释”,则脱离不了诠释者的思维和生活经验。因此,阅读这本书时也要明白,这是作者的多篇评论文章,每一次书写的篇幅都有限,这也是作者“对伊斯兰的诠释”。 【延伸阅读】 华语电影在后马来西亚/许维贤 探讨一批在马来西亚出生成长的电影导演在后马来西亚语境下如何在国内外催生一组糅合土腔风格、华夷风或作者论的华语电影。作者指出,马华的离散论述不尽然是反本土化的书写;马华的反离散论述也不必然就是对国家仰慕和充满愿景的国族主义。 谁是“沙巴之子”?/吴佳翰 如何定义族群?人类学告诉我们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如何定义马来西亚土著和原住民?带着鲜少为人知的婆罗洲视角,我们从历史建构论的角度,结合当代田野调查的素材去理解。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摆脱纠缠我们多年的种族争议与标签,找到心中的答案。
1年前
读家
读家
【重读米兰·昆德拉】陈翠梅 / 为了告别的聚会
【读家】破天荒,连续两期谈同一个作家——米兰·昆德拉。本期除了有马华作家龚万辉的导读,也请来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凭《野蛮人入侵》荣获第32届马来西亚电影节影后的名导陈翠梅。他们心目中的昆德拉,是怎样的呢? 几次有人问,“你喜欢米兰·昆德拉吗?”我都无法回答。我的确很喜欢米兰·昆德拉,也自认为他对我的创作甚至世界观影响极大。但是我怀疑,昆德拉是厌恶“被喜欢”的。 “不可承受之轻”里,到了后半部,Sabrina到了巴黎。她和法国男人Franz约会。Franz是个知识分子,热情浪漫,健硕有力,他深深为Sabrina着迷,但也有可能是为她逃离的充满战乱的捷克所着迷。在Sabrina消失后,他和他年轻的学生情人出席一场捷克政治分子的活动,他为那个高昂激烈的、手指长长的、满头白发的捷克老者深深感动。但他不知道这些是Sabrina厌恶的,避之不及的人和事。Franz为了Sabrina,对被侵略和被压迫的小国家热血澎湃。被自己的正义崇高感动的Franz,去参加了反抗越南战争的示威。后来在曼谷街头,试图用他黑段柔道制服劫匪,而被一刀刺伤,最后死去。他深爱Sabrina,但是他对她充满误解。Franz就像我们这些热情的读者,因为昆德拉,对捷克充满幻想,却又是极其天真与荒谬的。 在《笑忘书》里,Tamina梦见她被困在一个满是小孩的岛上。我怀疑,昆德拉离开了捷克之后,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里,充斥着这些很像小孩的人: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也逼迫别人说出心里的想法。轻易地自我感动。 中学时第一次读昆德拉,好像才16岁。但是他给我对人类的复杂性做了很好的准备。包括对一切保持怀疑。对一切保持假想和戏谑。 他在小说里解释小说的方法。给读者展示如何虚构一个人物:一个男人凭空出现,他思考着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或者一个女人从一个优美的手势诞生了。这是他的世界,他在虚空里召唤出不同的人物。这些人物也在思考自己的存在。人和人之间充满不可化解的分歧和误解,即便是相爱的两个人,也无法理解对方。 每次有人问,你喜欢米兰·昆德拉吗?我都会想起那个高大浪漫的法国人Franz,然后我从来不说“喜欢。”只是开始跟对方谈起里面的人物。 我2010年刚到北京时,跟一个要投资1000万人民币拍纪录片的老总开会。不到几分钟我就拒绝了案子。但是聊得很愉快,竟然聊起米兰·昆德拉。我记得他说起“为了道别的聚会“里,那个一直在衣服里藏着一颗毒药的男人。就是万一被逼做出违背自我的时刻,还可以有自杀的选择。我当时在心里默算他的岁数。也在想年轻的他可能也还真的模仿Jacob把蓝色药丸深藏在身边。或者一直这么想像的活着。 我很常把《可笑的爱》、《笑忘书》和《玩笑》这3本书搞混。因为这些书名都是可以相互套用的。 小说家离开了。反正这个再也没有隐私的世界他也待不下去了。但是他虚构出来的这些人,Tomas, Teresa, Sabrina, Franz, Tamina, Jacob会一直留下。不朽还是有点可怕的。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延伸阅读:【重读米兰·昆德拉】龚万辉 / 阅读昆德拉的几个关键词 上一期:【悼念米兰·昆德拉】:王晋恒 / 生命轻重、媚俗与记忆的最后叩问——送别米兰·昆德拉
1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疯木圣上 / 专访张贵兴:他写出虚实之间的魔幻婆罗洲
尽管4月刚刊过牛油小生写的《鳄眼晨曦》书评(【读家说书】试摘一颗星:读张贵兴《鳄眼晨曦》),但这本小说仍有许多值得继续深究的地方。本期【读家】别开生面,安排了人在台湾留学的90后马华写作人疯木圣上,直面约访本书作者张贵兴,续谈他更多不为人知的写作故事。张贵兴是疯木圣上的文学偶像,更是她大学论文的研究对象呢。 此外,我们也请了插画家NOvia Shin(也是本刊专栏作者)为本文画了一只“丑萌”的鳄鱼。 读完《鳄眼晨曦》那刹那,我如释重负地放下小说,“啪嗒”一声,沉甸甸的婆罗洲回响在寂静的浓夜中。亮绿色的书封与桌灯相映,似那鳄鱼的瞳、似那卵形咖啡豆——中央如女阴中的凹槽、似宇宙中心往外不断扩展的放射线——我早该知道的,这书封已经预示了《鳄》的叙事野心:以婆罗洲为中心点汇集,再从“伞状放射线”的千丝万缕中扣紧每一道闪过的故事线。 书腰上闪亮的魔幻写实书写方式——“华语文学的马奎斯”真的能完整囊括今时的张贵兴吗?以目前的《鳄》的状态来看,张贵兴应不止于此。除了华丽的文学风格,读者应看见张贵兴新的叙事与情节设定方式,以及他对小说更高的追求。在《鳄》里,张贵兴以跨地域、跨时空、跨物种文明、跨宇宙进程去大幅度地书写跨世纪的婆罗洲。在其描绘的时代版图中,读者不只见证婆罗洲的雨林历史,而能以沉浸式的方式,体验这时代庞大、繁杂的世界史:不列颠王朝盛事、砂拉越人民游击队的革命路线、婆罗洲华人垦殖史、至——啊,我不能再剧透了,28章一口气读下来,后边已是惊喜又惊吓。 ◢凭空“制作”出婆罗洲 《鳄》中有许多条情节叙述/叙事线,有些与小说里的人物有关联,有些则无。在开篇首章,小说从英国王室加冕大典开始叙述,一颗镜头一镜到底,带读者走过大不列颠王朝千秋、宫内的爱恨情仇,再慢慢聚焦在英女王皇冠上的“砂拉越之星”,随即巧妙地过渡到坐在云落宫殿大戏院加冕纪录片前的南洋人民。女王加冕礼纪录片被当作电影播映前的新闻片,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小说故事也就此展开。小说里的田氏家族与其家族史渊源,就如殖民史与被殖民者的缩影,在不同时代下展现个别的想法与光谱。另一方面,他也写出了西方人对奇幻南洋的臆想:“听说王冠流落一万一千两百九十公里外远东一个热带大岛时,女王肠胃轻微翻搅。”第十二章再深刻描述:“巨鳄四千磅咬合力遍布水域;树上吊挂像巨藤的大蟒……猪笼草瓶子像孕妇肚子,可以消化一个人类娃娃……男人囚禁母猩猩当性奴……”小说不只从历史说起,还从各种复杂的工艺说起:克力士(keris)、油纸伞、烟斗……张贵兴细腻翔实的描述和考证功夫,让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随时都能凭空“制作”出一个婆罗洲。 《鳄》不再只是一本炫目又浓艳的小说,而是涉及“历史常识”、“英雄传奇”、“民俗与文化”的地方风物记,可谓之:“博物”。张贵兴给读者们安排了一个任务,除了与小说中的人物一同追寻、狩猎玫瑰色“砂拉越之星”,更要从小说里埋伏的线头中逐步拆解,拆出婆罗洲与世界的连接点(connection)。线的尾端轻拉,“啵”,是一场围绕着末日氛围的毁灭时代。 ◢小说的“伪知识”乐趣 小说的铺垫与细节中,能见证张贵兴对开展知识书写的野心。虽然有许多部分是“伪知识书写”,却也十分好读。“那请问,什么是‘伪知识’?”在咖啡厅靡靡的爵士音乐中,张贵兴笑着反问。他说很多评论会经常提起他写的小说是伪知识,“那到底你们想像的‘伪知识’是什么?”张贵兴的笔调总让读者在他营造的小说氛围里迷失,偶尔是真实婆罗洲,偶尔是想像中的雨林,虚实交错。 “这是写小说的乐趣,毕竟是小说,不必拘泥于现实。”张贵兴说,好比乡野传说,这是如此背离现实,却又和现实生活如此贴近,“我在上一部小说《野猪渡河》里写‘庞蒂雅纳’(pontianak),它就是原住民的传说的一种。小时候听会害怕,长大就会明白——那是迷信。传说也会介入你的生活里,虽然背离现实,却也跟现实有很大连结。”虚与实之间,往往不是一个断裂的空间,而是相互影响,才能让听故事的人仿佛身在其中。“把女孩子形容成‘咖啡渣’,就是当地的一种说法。”小说里第十一章有谈及在云落对女性的形容: 卵形的咖啡豆有一条直线,类似女阴中间那一道凹槽,于是,贱嘴的云落人戏称没有出嫁的女孩“咖啡仔”。咖啡豆煎炒成黑色,碾磨成粉,热水冲泡后,芳香诱人。女人结婚后,被炒被碾,烘焙研煮,生儿育女,历经心酸摧残,榨干青春美貌,于是,贱嘴的云落人戏称出嫁和姿色褪尽的女人“咖啡渣”。没有太大意外,从高挂树头的“咖啡仔”到被扔到臭水沟的“咖啡渣”,这是大部分云落女人挣不脱的起落炎凉。 小说所描述的,是当地的俚语吗?我问道。“是的,因为当地曾经盛产赖比瑞亚(Liberica)咖啡,所以当地就会有这样的说法,和我写的一样。”说罢,张贵兴轻轻抿了一口咖啡。 ◢作品优劣,不必强调“在地” 张贵兴谈及以往婆罗洲的生活,听他娓娓道来,或是乡野奇谈,或是忆起年少时走过的乡间小路——经过一间小木屋的阳台,上头坐着满头白发的老妇人,与其硕大的鹦鹉。那诡异的记忆就是上一部小说《野猪渡河》里“马婆婆与鹦鹉”的原型。这些奇幻又熟悉的传说,都让此时坐在台北咖啡厅的我,仿佛瞬间穿梭雨林,在实与虚的时空缺口间流动。 1976年,20岁的张贵兴离开砂拉越来到台湾念书,所以对于婆罗洲的记忆与书写,都来自那廿年之间。为此这些年的书写也有了不少议论,也被许多的马华在地作家质疑,认为张贵兴的婆罗洲是“失真”、“夸张”的再现。“我了解他们的想法,但我觉得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随即,张贵兴举出了“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的例子:石黑一雄、奈保尔(V. S. Naipaul)及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这3位作家都属移民作家。“现在还有‘一雄’,是非洲的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他20岁离开非洲到英国读书,从此没再离开过英国。他写了10部长篇,背景都是他的家乡坦桑尼亚。”张贵兴顿了顿,“跟我的20岁很像。”他认为,一位作家离开原乡地再重新书写,就会和在地作家有不一样的思维,不一样的想法。“他们写他们的,我写我的,我并不觉得有冲突,也不必特别去强调‘在地’,重点还是回到作品的品质。”张贵兴也举出了一些优秀的马华作家,因为写得很好,所以获得认同也无可厚非。“人家会觉得我的砂拉越和他们的砂拉越是不一样的。当然,那是我20岁前的记忆。我现在还是非常关注砂拉越,我的书写有些是我离开后发生的事情,包括最新这一部小说。” 张贵兴分享,每每回乡他都会从亲朋好友中听到很多有趣又不一样的故事。很多传说他都想写进小说里,后来发觉太庞杂了,所以只好把它们拿掉。“不会觉得心痛吗?”我问。“写的过程中当然不舍,但当写完之后重新看一遍,你就会狠下心了,没什么关系,就拿掉。”张贵兴说,“拿掉之后还有这么多字。比如我本来就写了32万字,拿掉四五万字,我还有二十七八万字。”“那,会想开展成番外篇吗?”“绝对会,因为我也觉得写得很好。” ◢《鳄》最适合影视化? 访谈的午后气氛轻松,我忽然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写过这么多部小说,若有一部要拍成影集,你觉得哪一部最合适发展成影视作品?”“就这部吧。”张贵兴指着桌面上摆着的《鳄眼晨曦》,他续说:“这套的情节发展比较多元。”聊及影集,张贵兴谈起早些年有导演想把1992年的小说《赛莲之歌》拍成电影,“可因为故事性较弱,文风也如散文一样,所以要拍成电影确实困难。”他表示本来《赛莲之歌》的电影企划案在2009年获得台湾金马影展创投会的百万首奖,但由于里头许多意象都与水和裸身有关,拍摄也面对选角的困难,所以最后不了了之。我大叹:可是《鳄》也很难拍啊,整体的叙事是如此庞大!张贵兴笑:“哈,现在电脑合成这么发达,你觉得很难拍的,他们都可以拍出来。你看,电脑合成的人弄得跟真人一样,场景比我们眼见的还要更真实。” 在阅读《鳄》时,我觉得值得关注的,是小说中大量展现同时期的影视、文学、出版与流行文化史,似乎是张贵兴要与读者群营造一种庞大的“共同体记忆”。这里玩味地设立了一个门槛,很考读者的知识与阅读经验,才能匹配张贵兴的“个人文化经验史”。读者也能如玩拼图,从小说的文字中慢慢爬梳拼凑出张贵兴的知识面。这些散落的拼图碎片似乎与婆罗洲毫无关系,但正因为作为同在这个地球的共同体,所有的毫无关系看起来又似乎紧密相连。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否一种‘变相的作者个人记忆史’来试图创造博物的眼光?” “说得很好。”张贵兴表示赞同。在《鳄》里,铺陈了张贵兴的阅读经验,穿梭在摊开的世界史中。例如,小说会穿插关于坦博拉火山爆发如何影响孟克的《呐喊》创作;在鸦片酊氤氲中,一批文青讲述着日耳曼鬼故事,促成了玛丽·雪莱写《科学怪人》、拜伦勋爵写《黑暗》;在吸血僵尸书写的风潮中,威廉·波里杜利写出了《吸血鬼》,在环境与生态污染中,梅尔维尔写了《白鲸记》等。这些似乎距离小说的情节很远,但正因为在同一个大时代的脉络下,它们也息息相关。通篇阅读下来,读者会发现这不只是张贵兴的“个人阅读视野”,也近乎囊括了一个文学史的视野。 ◢没有写作热忱,借口会很多 “写小说的兴趣就在这里,”张贵兴说,“关于书写的素材,一定要有热忱才能够把小说写得好。没有热忱,就不可能写得精彩。我没有刻意去营造,我只是写我有兴趣的东西。”阅读与写作是双向的。谈及收集素材,张贵兴也坦然分享,自己对生态史类的书籍有兴趣,所以在书写的时候这些素材自然就会加进去。“写作必须要有乐趣、有兴趣,你才可以把它写出来。”张贵兴强调,写作要有热忱。 “没有热忱,你借口就会很多——没有时间没有办法。”张贵兴还追加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在马路边唱歌弹吉他,琴艺了得。一个女生上前夸赞,说自己也喜欢吉他,想学吉他。怎知弹吉他的人说:你不是真的喜欢吉他,如果你喜欢的话你早就学了,早就会了。“这就是热忱的一种,热忱可以推动。我写婆罗洲也是一个热忱,有的事情是个人亲身经历,别人写不出来的,是属于我个人的。” 谈及有关市场上流传《鳄》是“雨林三部曲”的第二部,张贵兴笑说,“没有什么‘三部曲’还是‘四部曲’啦!又不是《魔戒》。《鳄》也不是什么第二部,只是一部独立小说。反正就是会一直写下去。” 访谈的午后悠闲,咖啡馆外轻轻刮着风。暗绿色的墙在暖光下虚虚掩掩映映。恍惚间,我嗅着了云落的咖啡。烟斗是存在,烟斗是虚无,张贵兴在“虚”和“实”之间,利用小说的框架,构造一个魔幻的、虚虚实实的,一个婆罗洲。 【读家说书】试摘一颗星:读张贵兴《鳄眼晨曦》
2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许赫予 / 村上世界,诡秘的街道与墙
前几天(4月13日)村上春树又出新书了,据说这次的新作跟旧作《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有很大的联系,这已是书迷热议的话题了。本期【读家】的导读人叶蕙与许赫予同为重度村上迷,两人又会如何解读呢? 今年2月1日,日本各大网站突然公布村上春树将于4月13日发行新的长篇小说《街と、その不确かな壁》(按:叶蕙译为《街和它不确定的墙》)。这本小说是2017年发行《刺杀骑士团长》后暌违6年的作品,村上总共写下1200张原稿,编排成书后总共672页。在一宣布发行日期后,预约数就立即夺下日本亚马逊文学作品畅销排行的第一名直至今天,可见村上春树的日本文坛地位仍是无可动摇。目前虽然并未公布小说内容,但负责发行的日方出版社——新潮社官网上,以下列的介绍作为这次的宣传:必须前往那一个街道。不论将发生任何事情——深藏在书库里的“以前的梦”被揭开,仿佛被唤醒似地,被封印的“故事”深沉而安静地开始活动。那里是足以动摇灵魂的,纯度100%的村上世界。 ◢村上迷看出新旧小说的关联 相信熟悉村上的书友读完以上宣传文案,立刻想起的肯定是他1985年那部《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目前日本的村上书迷(或称:ハルキスト/HARUKIST)也在关注这两部作品的关联性。在那之前,村上曾在1980年文学杂志《文学界》发表过相同标题的中篇小说,但从未收录在其他作品集,因此这部中篇作品一直只在狂热的村上粉之间提及。我们来试读其中的内容: 在秋天,发光的金色毛发覆盖着野兽们的身体。然后在那额头上,长着一根颜色极白的角。它们在冷飕飕的河川清洗自己的脚蹄,伸长脖子咀嚼夏天里的红色果实。 那是个完美的季节。 我站在沿着西边墙壁设立的古老望楼,等待下午5点的号角声。号角会被长长地吹一声,然后再被短短地吹三声,那是被规定的事情。柔和的号角声在迟迟不肯落日的街角响起,仿佛缓缓地窜过古老的回忆般。 单看这段叙述我们便可确定,这部中篇作品其实就是《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的原型,而这次发表的新作,也可推测为是把这个原型再次创作,或许会是一部使用过往小说元素的全新作品,或是大幅更动情节及修改后的作品。会这么猜测是由于村上曾在所有长篇小说(如:《发条鸟年代记》、《海边的卡夫卡》及《刺杀骑士团长》)使用“两个世界”的概念来创作,甚至在第三本的《1Q84》里,还发展成了“三个世界”故事同时进行的情况。 ◢书写相同主题,写作专求精进 由此可见,村上并非是以多样题材创作,而是借由反复书写相同主题,逐渐精进的作家。从过去描述两个世界的交错并参杂战争与暴力题材的《发条鸟年代记》、进而发展出弑父情结的《海边的卡夫卡》、之后是一度回归到寻觅爱情的《1Q84》、然后到向费兹杰罗《伟大的盖兹比》致敬的同时也把《海边的卡夫卡》中弑父情结过程变得更完整的《刺杀骑士团长》。虽然这些作品各自读起来也会感觉类似,但这种既视感或许也就是村上一直以来换汤不换药、专求精进的写作方式所致。同时,我们也可在他作品中引用的现实题材,看出他越来越关心社会,这也让提及南京大屠杀的《刺杀骑士团长》被议论了一番。 然而,在这些不断书写两个世界(或是三个世界)的长篇作品里头,唯一让村上认为完成度不足而没有发表的,之后就发展成中篇小说《街と、その不确かな壁 》(也就是长篇小说《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的原型)。关于这部作品的完成度问题,常年研究村上作品的加藤典洋曾说,即使是在之后以其为素材写出的《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主角最后违背自己影子提出的伦理价值,不离开被墙壁围绕的街道,选择走向森林的结尾让人难以理解,而且没有提出留在墙里的充分理由,让整部作品的各种隐喻,瞬间变得稚拙。 在更深入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的主要情节: 世界的尽头是一个被高墙与世隔绝的镇子,我在进入镇子的时候像其他镇民一样放弃了自己的影子。镇子里气氛祥和,居民相安无事,然而他们都失去了影子,也失去了心,没有感情也没有爱。不能完全失去心的居民会被放逐到森林深处过着艰苦的生活。 居民们的心已被嵌入无数独角兽头骨化为“古老的梦”存放在图书馆中,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这些梦。在读梦过程中“我”爱上了图书馆的女管理员。“我”的影子一直在鼓动“我”逃离这个镇子,但“我”在即将成功时选择了留下而决定读出图书馆管理员的心,并与她一起去森林深处生活。 因为我发现了这个世界尽头其实是“我”自己造出的。 ◢两个世界没有强烈对立? 针对这部作品,任职于广岛大学的文学评论家远藤伸治在《村上春树——“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论为了再去篡改“世界”》一文中提到,这部作品在日本获得文学奖中的谷崎润一郎奖赏后,许多评审包括知名的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大江健三郎也说,若自己来写这一部作品的话,他会把其中一个世界写得非常贴近现实来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另一位知名作家远藤周作也批评道,小说里头没有对比也没有对立,为什么村上会让两个故事同时进行,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然而这个写作特点,让日本文坛出现崭新的评价方式——往后的文学评论家将村上创造出的两个世界,看作是一个人的意识表层与深层之分,没有显著的对立却互相影响。但是,问题出在“世界的终结”里被墙壁围绕、不允许有缺憾的存在(包括野兽、影子、住在森林里拥有自己内心的人们的“完整的街道”)结尾,当主角的影子劝说自己离开这个牺牲弱者们来维持完整体系的墙内街道时,主角回道自己在图书馆发现的女孩仍拥有自己内心,决定留下并和女孩走向墙内的森林。读来似乎合理,但还是欠缺说服力。 原因在于,这部作品中两个世界的不断交错,让人想起墙内世界就像不断让各种价值循环流动,同时也联想到在自我终结的高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生活。主角的影子认为,就因为那是借由弱者的牺牲来成就的墙内生活,主角应该要和自己逃离到墙外。但是村上却让主角反抗影子主张的理论,使得读者无法清楚理解村上的立场是什么。在此,顺便提及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当年日本轰动一时的奥姆真理教,有个信徒由于在封闭的集体生活中偷偷带着这本小说每晚翻阅,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处在被蓄意虚构的劣质故事后,逃离了教会。我想这件事情也同时告诉我们,文学如何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力量。 ◢“墙”的隐喻还在变化中 根据以上回顾的内容,当我们回忆起村上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的感言:“在高墙与鸡蛋面前,我永远站在鸡蛋的一方”时,或许我们也可以借此参考多年后村上对于“墙”隐喻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也还在进行着,当看到新书标题中“不确定之墙”时,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村上该如何再回到《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的世界中,去解释当年所创造出来的围墙,而为什么又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表这部新作?最后,最让人佩服的,还是村上春树总是能让他的读者创造更多的解读与期待。 继续阅读:叶蕙 / 村上新作讲什么?
2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別忘了他们仍在抗争中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经届满一年了,却仍不见终点。2021年缅甸爆发军事政变,抗争运动不断被军事镇压。 这两年发生的国际大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抗独裁政权,为自由而战。 近来是几件国际事件的周年。不知道正在读着此文的你,是否因此才被提醒,“啊,原来已经一年、两年过去了……”抑或,内心真的忘了这些抗争还在“现在进行式”。 2021年2月1日,缅甸军人发动军事政变,国务资政昂山舒吉、总统温敏等人被捕,民间随即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但不断遭到军方镇压。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全面开打,至今仍未停火。缅甸和乌克兰各自对抗着一个独裁政权,他们都在为自由而战。 回首这些年,全球笼罩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疫情之下,每个人都自顾不暇。现在稍稍缓过来了,希望有余力的你抽点时间关注,不漠视世界其他角落正在发生的事。 ◢不能“去人化”看待抗争运动 2021年缅甸军事政变爆发之际,【读家】整理一些有关缅甸历史的书籍时,用了一张抗争者的照片——扎起马尾的邓家希,一手撑在腿上,一手拎着护目镜望向前方。当时缅甸街头的场景与2019年香港反修例运动时相似。这批网络世代抗争者透过网络串联,从台、港、泰“奶茶联盟”取得灵感。无奈的是政变刚满1个月,军政府暴力镇压,3月3日当天就有38人身亡,邓家希是其中一名牺牲者。 同年5月,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系访问学人孔德维主编出版了《花开明天:2021年缅甸自由运动》。此书集结台湾和香港多位学者,汇集9篇文章,探讨缅甸抗争运动的成因以及国际连动。他们的观察角度包括历史学、人类学、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等,也收录抗争现场第一手图文资料。 孔德维在导论中提到,当年3月27日,在网络上看到缅甸多个城市的示威与军政府镇压画面,边境村庄更有逾千人越境逃往泰国。同一天,他获得缅甸友人传来运动死难者的名单与照片,当下就决定透过出书义卖筹款,支持缅甸抗争。他马上邀请港台两地不同学界和媒体界朋友,从各自专业角度书写观点,所有写作工作在7天之内就完成了。 他也在导论中开宗明义提醒,不能“去人化”看待这些抗争。“如果‘人’真的单能以其过去生活细节数据与他的种族、阶层、学历等资料被完整理解,何以花费钜资以‘大数据’研究国民行为的多个东亚政府,均无力预测2010年代台、港、马、泰由年轻人领头,整个社会参与的大型自由运动?” 孔德维提醒,如果日后的史家单单以经济数据与政治利益思考今天的事情,低手很可能会作出示威者因利益分配不均、或是收取了西方国家利益而参与反政府活动等草率的结论;高手也可能会将运动归因于全球化现象、地缘、族群政治等等结论。然而,这些论述都很可能忽略了在历史场境中的个人往往有其主体意识,行动可以出于自身的价值体系而非简单的“受CIA煽动”或“收了钱”足以解释。 ◢一代接一代 贡献青春与生命 《缅甸,最后一搏》(Myanmar: the last stand)正是配合缅甸反军政府运动2周年推出的作品,由长期关注缅甸的法国纪实漫画编剧斐德希克·德波米(Frédéric Debomy),以及香港漫画家柳广成共同制作。故事以单篇为段,堆砌出缅甸人的抗争现况。 此书的导读由前《缅甸时报》记者刘忠恩书写。他写到,“对于在民主国家成长的人来说(尤其是能够相对成功过渡到民主的东北亚),政变近乎无法想像,但这却已经是缅甸的第三次。” 比马来西亚还早,1948年独立的缅甸,马上面对与其他民族间的内战。1962年,缅甸军方发起了第一次的政变,把国家带向赤贫。缅甸民众于1988年发起8888民主运动,2007年再有番红花革命,纵然屡屡被镇压血洗,他们仍一代接一代前仆后继地在这条路上贡献青春与生命。“最终在2011到2020年换来了昙花一现的有限民主,但那终究是军方施舍的,2021年说拿走就拿走。” 此书的作者斐德希克在《博客来阅读生活志》专访中提到,2003年曾编写漫画合集《缅甸,恐惧成为了习惯》(Birmanie, la peur est une habitude)。之后他一直在想方设法让大众认识缅甸的问题,还曾任法国缅甸资讯协会(Association Info Birmanie)会长。作为缅甸民主运动一分子,申请入境缅甸签证时并非次次顺利。 “如果缅甸军政府让我这种人入境,我想有两种原因:一是跟踪我看可以逮捕哪些人,二是直接逮捕我这个人,利用我来给法国民主施压。这都不是我想要冒的风险,我也不想让其他人承担这种危险。” 是以此次,斐德希克并没有回到现场,《缅甸,最后一搏》的内容多数是他亲自采访到的缅甸人处境,加上报章媒体资讯。若引用报章杂志受访者,就会替他们匿名处理,面貌都是想像的。因为他认为,没有照片更好,他们不会被逮到。 ◢乌俄战争 不见终点 同样在2月,俄罗斯攻打乌克兰,乌俄战争届满一年,仍不见终点。别忘了,去年在全球引发的粮食安全危机,马来西亚闹“鸡”荒,追根朔源就是受到这场战争的影响。 香港作家邓小桦在战争爆发后主编了《戳穿黑色的寂静踪迹:乌克兰战争、文艺历史与当下》。此书分为3部分:围绕着国族问题的乌克兰当代文艺景观、乌克兰当代诗人作品选译,以及港台诗人创作回应战争。 邓小桦在编者序中自白惭愧,在战争新闻涌现时,才开始较多地接触到乌克兰丰厚的文艺历史,以及当代争取自主与自由的文艺实践。而编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以文艺筑一道战壕,坚守希望,炮火废墟中闪烁自由与尊严。 邓小桦在编者序中介绍了《浊水漂流》导演李骏硕的文章。他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喜剧演员的个人身份,与他在战争期间震动世界的表现连接起来分析。李骏硕指出,在现实中泽连斯基的行动,没有背叛他自己在嬉闹剧中的台词:“不会离开乌克兰”。“娱乐虚构作品,竟有机会反过来导引现实中人的抉择与行为,这原来是一个文艺事件。” ◢狱中度过香港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到抗争,想顺道介绍香港社会学者陈健民的《受苦与反抗:陈健民·狱中书简》,这是今年3月台湾联经出版社的版本。陈健民因2014年占领中环运动,于2019年4月被判入狱服刑。因此,2019年反修例运动最炽烈的时候,他是在监狱中度过的。 他在入狱服刑期间,面对外头香港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出狱后,他把狱中的书写集结出版《陈健民狱中书简》(香港进一步出版社)。陈健民写到,“是那些因反送中运动被捕的年轻人和被国安署以‘莫须有’罪名关押的老朋友,希望以我坐牢的经验,协助他们安住当下、不被高墙铁窗摧毁他们的意志。这是出版《陈健民狱中书简》(香港版)的首要原因。” “我便带着《狱中书简》和许多等候审讯的被告和一些已被关押的被告的家人会面,让他们对于狱中生活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过度的恐慌。在那些聚会中,看着一些被捕者幼嫩的脸孔和在旁眼泛泪光的家人,感触良多。” 唯2020年7月香港国家安全法落实之后,出版社也决定暂停业务。所幸时隔两年多,此书得以在台湾重新出版。
2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回首2022,拥抱2023:我们读书掌握世界!
2022年疫情趋缓,经济和国门逐步开放,原以为曙光在前,怎知剧情再来一次反转,一场自然之战之后,一场人为之战紧接开打。战场虽远,但战争的剧烈残暴仍然波及我们——精神和心理因战争的残酷而受折磨,生活则因经济影响而困顿。但无论日常生活有多么苦涩和艰难,我们还是可以并需要从中找寻美好或幸福的一瞬间,比如一段阅读时光,或学习一个新知识的过程。阅读和学习往往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更谦卑地面对他人和世界。 ❶乌俄战争与政治学 活在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经常忘记战争其实并未曾远离。虽然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有一代人的时间,但这几十年之间,各种形式的战争一直都在发生,只是我们不是太“近视”,就是太善忘。2022年2月末俄乌战争全面爆发的新闻传来,着实又让我们跌破眼镜和心惊胆跳了一把。我们进而发现,这场战争影响的辐射程度似乎是非其他战争所能比拟的。 现代资讯的发达,让我们可以跟着各种媒体紧贴战争局势的发展和变化。战火刚起不久,就有不少相关书籍出版,尤其在以此事件作为参照与借镜的台湾:于4月出版的 《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乌克兰战争》是华文圈首本聚焦2022年乌克兰战争的书籍,汇集多名作者多角度去探讨及阐发2022乌俄战争的成因及影响;8月出版的《乌克兰的不可能战争:反抗,所以存在》是《报导者》的记者与编辑团队,用5个月的时间通过实地与线上采访,从各种角度报导这场战争的样貌;同月出版的《帝国解体与自由的堡垒》,有从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开始就研究乌俄冲突的专家,为我们爬梳乌俄战争的历史和发展之余,也针对一些争议点提出析辩;最近出版的《乌克兰的眼泪:一位母亲的战时日记》则像安妮日记,是一个正在经历着战乱的乌克兰妈妈所写所绘的战争纪实日记,传达了新闻所不能记载的战争故事。 乌俄战争的发生并非平地一声雷,两国文明史上本是血脉相通,但在近代史的发展中却一直存在各种问题与冲突。要了解这场战争的脉络,也可以从两国纠缠不清的历史开始。《乌克兰:从帝国边疆到独立民族, 追寻自我的荆棘之路》、《硝烟中的雅努斯:乌克兰》等书都是了解乌克兰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必读书目;另一方,也有《逆转的文明史 罗斯大地》、《俄罗斯:一千年的狂野纪事》等书去解读那片广袤大地的地理历史、民族结构和政治演变。 只有回到历史现场,我们方能从其承载的重量中,去反思这场苦难的意义,进而从中获得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来,才不会陷进虚无的悲观和消极境地。并且谨记,和平其实并非常态,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尽自身的力量去维持。同时,也值得让刚经历过一场大选的我们去深思,如何以己之力避免极端主义的发生和蔓延,才能在脆弱的民主面中踽踽前行。政治这门充满“可能性的艺术”,并不是政治人物或学者才需要研究的高深学问,政治就在生活中,如同《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作者刘瑜所说,唯有当“我们将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才能从此时此地抽离,获得一种俯瞰的视角,进而再聚焦定位现实,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 ❷通膨与货币学 我们好不容易从一场大疫中存活了下来,但疫情还未过去远方战火又起,诸此种种导致资源短缺,造成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全球通货膨胀问题。一年来物价全面上涨, “涨“字成了马来西亚2022年度汉字,我们也从一把青菜的价格、一盘已不经济的经济饭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热辣辣的通胀之痛。再来,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前景预测也已迫在眉睫。 过去我们都知道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一环,但或许并不知道为何如此,以及该如何面对;我们甚至可能只知道赚钱花钱,却不了解货币错综复杂的机制如何运作。这时候不妨阅读类似《货币简史:你不能不知道的通膨真相》这些经济或货币学相关书籍,从现实生活带来的刺痛感稍微跳脱出来,去了解货币背后的历史和运作机制、通膨如何产生等问题。 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美国联储局(或称美联储或联准会)以几轮暴力加息来缓和国内通膨,此举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全球经济走向和各国货币政策。究竟联储局这项政策可以稳定经济,还是会带来经济衰退呢?缩紧或放宽货币政策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回到原点,联储局又是一个什么样,因何而产生的机构? 或许现在也正是时候来了解一下联储局的背景以及其货币政策了。由联储局前主席、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柏南克(Ben Bernanke)撰写的《柏南克谈联准会:二十一世纪货币政策》,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联储局的成立、组织结构、政策与策略等,并检视现今与展望未来的联储局走向,这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前景看得更清楚一些。作者另一著作《伯南克论大萧条:经济的衰退与复苏》则以1929年经济大萧条为研究对象,探讨大萧条的原因和传导机制。以史为鉴,或许也将有助于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该如何为经济衰退做准备?其实过去百年以来,经济不止衰退过一次。经济发展的起落,就如同潮汐涨退那样,只是如一叶小舟的我们该如何在大浪潮中生存,还是需要一些专家的智慧和历史的借鉴。历史的巨轮看似重复滚动,但中间又有多少变因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通过阅读,也许可以让我们在危机中看到转机,机智地去改变重整,或至少获得一些耐心及耐力撑过低谷时期。 (【延申阅读】《通膨的恐惧:消除你对货币供给过多的疑虑,从联准会政策看收入、失业率、恶性通膨问题的解答》、《全球通胀与衰退》、《通膨、美元、货币的一课经济学: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❸南洋与东南亚学 撇开学校里那些生硬沉闷的历史课本不谈,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片独特而丰富、多元又复杂的区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过去成为各文明的交汇之地;我们都希望,这块区域在世界版图上将再次显示出其重要性,闪耀出其独特的光芒,不再是中心主义论述中所建构的边角一隅。 今年无独有偶,几本与东南亚相关的重要学术论著都陆续推出了中文版,也让本地的中文阅读者有更多的机会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这片土地。其中有东南亚研究专家安东尼·瑞德的两本大块头专著《东南亚史:多元而独特,关键的十字路口》、《帝国炼金术:东南亚的民族主义与政治认同》,作者摒弃王朝史和国别史线性叙事的方式,改以用宏观的视角来分析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几个民族国家是非常后期,且是被建构出来的事情),其地理环境、历史、民族、文化等种种演变,呈现出不同角度的东南亚。 《懒惰土著的迷思:16至20世纪马来人、菲律宾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于殖民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功能》则是已故马来西亚社会学家及思想家赛胡先·阿拉塔斯于70年代写成的经典著作,如今翻译成中文实属难得,也非常值得一读。他以后殖民主义的思维去分析所谓“马来人的懒惰”这一偏见,其实是源自于殖民者带有殖民资本主义企图的论述,最后让此迷思内化到了被论述者本身的自我形象及他者的认知中(想想自己是否也常有这种以偏概全的偏见就可知道这个迷思的存在),成了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一道挥之不去的意识形态魅影。这个论述和一再被利用的“华人富有马来人贫穷论”一样,是有着政治目的的虚妄假说,也是需要加以努力去祛魅的问题。 此外,也有不少新进学者及国内外作家针对东南亚乃至各国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或编或写或绘的作品,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从历史、政治、社会、族群研究等,到文学作品的选读和分析。除了有严谨的学理探讨(如《在承认与平等之间:思想视角下的“马华问题”》分析了马来西亚华人的两个困境),也有较为轻松但不乏辛辣批判的图文叙事(如《漫画之王陈福财的新加坡史》,以漫画虚构故事嵌入新加坡真实历史),这些作品都让这片土地丰富的色彩得以被大家所看见。 生于此,身在此,作为共同体,我们如何想象自己并参与这片土地的未来,或许从这里开始——以理性和感性兼并的态度,以或宏观或微观的视角,从地理历史、社会民族、文化文学等各个角度深入去阅读她的世界。 (【延申阅读】《赤道线的南洋密码:台湾@马来半岛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志》、《在承认与平等之间:思想视角下的“马华问题”》、《马华文学与文化读本》、《南洋读本:文学、海洋、岛屿》) ❹读书与书店学 2022年马来西亚文化圈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莫过于两家大型连锁书店的进驻,让本地爱书人欢腾不已,不但掀起一波打卡热潮,也引起不少讨论,比如对于书店的定位方向和策略格局、书店的选书选品和装潢陈列,各表示赞赏和失望的都大有人在。 无论如何,在许多实体书店难以为继的时候还有新书店加入——不管是大是小,是综合式还是主题式书店,是单纯卖书还是复合兼卖其他——总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比起一家服装店,我们似乎对书店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和不同的“想象”,这自然是因为书店所售卖的商品“书籍”,承载着跟其他商品不一样的精神和文化功能。但是,“书店”这个场域本身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个空间总是为我们带来一种梦想 和希望的感觉,并且带着发现与创新的意义,还有着一定的交流功能:书与书,读者与书、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书店主人……可以说,书店创造了一个特殊空间,让人与书、人与人碰撞出各种精彩的火花。这也是为什么逛书店成了一种兴趣或曰文化。许多爱书人在旅行时,往往都喜欢逛一逛当地书店,或者来一个书店之旅(《岛读台湾》);而关于书店的书籍,每一年也都有被出版并且销量可观(《书店学》),就连书店主人撰写的开店秘辛和书店日常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沙漠。诗集。书店》、《卖书成痴的真心告白》);更有甚者,不少爱书人的梦想是开一家书店——虽然大家都知道卖书这行当,其实辛苦又赚不了多少钱。 热闹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书店的林立(误,其实只在一个城市林立,比起别囯的城市更是小巫见大巫)是否表示我们的阅读文化已经提高?(根据报道马来西亚的阅读率其实比几个邻国都来得低。)逛书店的热潮是阅读文化有所提升的表现,还是只是一种打卡文化潮流使然?进而还可以深思,书籍或者实体书店对我们来说究竟有着什么存在意义?书店又可以为一个城市或社区带来什么意义?书店是一门文化生意,重点在文化还是生意?在大书店分散有限的阅读群众下,小书店又该如何找到生存之道?诸此种种衍生的课题几乎可以发展出一门“书店学”,而从最近出版的书店相关书籍中,相信都可以寻找到不少启发点。 每个爱书人心中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也许已经存在于某座城市或社区,也许还未出现。又或许,你想要什么样的书店,必须由你自己来形塑——不是说要真的去开一家书店,而是可以多支持你喜欢的书店(不要只等跳楼促销);也可以每到一家书店,与一本书不期而遇时买下那一瞬间(不要计较书价),让各类型书店都可以有存在的空间,生生不息。无论如何,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老话——来读书吧! 欲知更多书讯,可浏览城邦书店网站:https://www.cite.com.my
2年前
读家
读家
黄子伦 / 网红有社会责任吗?
每个人随随便便就是网红? 网红是“网络红人”(Internet celebrity)的简称,也可以是influencer、Key Opinion Leader,简称KOL,是指因网络而出名的人物,或者是透过经营社交网站或影音网站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并且以此为业的人物。 从原始的定义来看,网红似乎是还很体面的称号。可如今呢?似乎变成贬义词了。 许多人对“网红”一词并不陌生,有些人对他们钟爱有加、有些人对他们嗤之以鼻、有些人对他们感到好奇,有些人对他们闻之色变,有些人选择退避三舍。从许多主流报道中,许多网红给人的印象非常负面,这可能是媒体报道本来就有报忧不报喜的DNA,但也有可能是网红的素质参差不齐到令人乍舌的地步。那么,网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自大狂?自以为是?不学无术?新潮流?脑袋空空?情商低下?没节操,没底线?败坏社会风气?浪费大家时间?为所欲为? ◢越是网红越是自大?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分为两种类型:刺猬型和狐狸型。刺猬型的人对这个世界有一个统一看法,会用同一种模式来处理和解读事情,他们寻求的是逻辑自洽,用词和想法都倾向于笃定;狐狸型的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则比较模糊,没有太多预设立场,喜欢多元视角,没有太固定的看法,用词和想法也不会太笃定,甚至看起来有点儿信心不足。 《超级预测》就有提到刺猬和狐狸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对比。在作者眼里,一名好的预测者必须学习狐狸型的认知模式,尽可能捕抓到更多细节,以做出更好的判断。不过,作者也发现在现实生活里,那些说话越是笃定或越是夸张的人们往往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当他们吸引的目光越多,发言的信心就会越大,越是笃定的发言也越多错误,最后形成一个循环,哪怕自己不是该领域的专家。 去年,有位台湾网红爱莉莎莎就曾宣传“喝橄榄油可以排胆结石”的错误观念,结果被化名为苍蓝鸽的医生踢爆毫无医学根据。然而该网红坚持不认错,其粉丝也发动网络舆论来攻击拥有专业医学知识的医生。所幸,最后是该网红认怂并下架误导的影片,此事方告一段落。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力量是可以让人变得自大,就像《专业之死》里说的,在太平盛世里,观众会认为那些在镜头前能言善辩的名嘴,比起拥有专业知识的人们更加可靠。网红也是另一种电视名嘴,也更没训练。 ◢网红就是满足偷窥欲? 对比很多职业,网红的进入门槛并不高,除了一些拍摄和录音器材,其余成本完全取决于该网红想要涉猎的主题。如果做得够好,许多网红能够获得比艺人更多的关注(以及随之而来的变现方式),容易让人觉得飘飘然,就有点像《纸牌屋》里那句:“接近权力让一些人误以为他们拥有权力”,网红得到的曝光度会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已经名成利就。 而网红,说白了也只是新兴媒体底下的娱乐工作者,就像许多传统媒体底下的艺人那样。差别是传统媒体出身的艺人往往需要磨练,并且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例如是影视剧、歌曲、表演等等,方可成名或有一席之地。反观,网红则非常不同,他们靠流量吃饭,有点像那些已经停止发表作品,只是不停上综艺节目来刷存在感的“综艺咖”。我记得高晓松曾在一场比赛海选里见到某位靠诡异自拍照而获得些许知名度的网红(也就是被称为“蛇精男” 的刘梓晨)时,后者说自己即使落选也会继续在网络发表“作品”(也就是其自拍照),高晓松立马纠正:“这些不是作品,作品必须是有花心思的创作成果”。这么说也许有失偏颇,但也侧面反映了好些网红不但缺乏自知之明,也常常把网络世界里的赞美看作是现实生活里的成就。 当然,这源自有些网红是可以纯粹靠流量吃饭的。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美国网红金·卡戴珊。此女曾是名媛巴黎丝·希尔顿的助理,因为一段受争议的私人影片流出而出名(以致被怀疑是自导自演),拍摄真人秀后走红,并靠着这些曝光度赚得了许多人一生都无法拥有的财富。令人诧异的是,卡戴珊并没有什么作品,她最厉害就是懂得抓住观众的眼球,满足他们的偷窥欲。她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英文那句“Famous for being famous” 。 《我爱偷窥》的作者观察到许多人都有想要被他人窥视,甚至是窥视他人被人窥视的倾向,电视真人秀节目就是这种心理的衍生产品。但把网红看作只是满足人们的偷窥欲,就过度简化了。 真人秀节目除了满足了人们偷窥的心理需求,但观众因为觉得自己是在“偷窥”,所以觉得眼前所见是“更加真实”。对很多人来说,真实性是非常重要。 就像化妆品刚开始流行时,人们会追求化妆技术,但当它发展到成熟阶段,人们会慢慢审美疲劳,反而不想看到浓妆重彩,想要去欣赏比较淡的妆容。这种心理转变在媒体审美也是如此。人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媒体洗礼,早已对许多套路有免疫力,甚至是一点点的心理抵触。这,无疑给网红带来新的契机。 正如《串流庞克》中所说:真实性比较重要。网红的第一守则就是要给观众带来真实感,哪怕这些都是有剧本和套路。 然而,我们对网红的要求就仅仅是维持“真实性” 吗?或者我们应该问的是 “网红真的是一个值得被鼓励的工作吗?” ◢不必神化或纵容网红 正如前文所述,网红已是新兴媒体时代的娱乐工作者,影响力不容小觑。我们难以要求网红去肩负什么社会责任,毕竟,这并不是他们的KPI,更别提许多网红压根儿没有想过要肩负。他们只是想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变现自己的流量,金主给钱业配,他们好话说尽;金主给钱要求站台,他们就兴高采烈地排队拍照,然后引领自己的粉丝去购买金主爸爸的产品或服务。事情搞砸的话,大不了说自己也是受害者;当金主给钱打广告,即使是容易让人沉迷的赌博,还是愿意为对方献上自己的膝盖,美其名是“为了生活”。 如果说网红和传统媒体的艺人明星有什么不同,我觉得后者还是比较克制的,因为他们有一个成熟的行业,相对完善的专业和伦理观,不会容许太多过火的事情发生,闹出丑闻的艺人明星要再次拿到工作也不是这么容易。这就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环境,让其可以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接轨。 网红世界则像到处都是西部牛仔的野生环境,每天都有人倒下,每天都有人崛起。唯独不变的就是所有的流量都可以商议,道德底线皆可售。毕竟,要是能够在现实生活里找到立足之处,谁还要当网红? 因此,我们不要去神化和纵容网红,更不要因为对方有多少粉丝数量就觉得很了不起,可以为所欲为。不要忘记曾经有位本地网红为了曝光率而散播自己在森林里走失的假消息,最后说是愚人节节目,浪费了一堆人力物力。 ◢人的问题? 之前看到一名中国网红采访一名歌手,由于这名歌手已经出道十余年且有一定知名度了,于是这位网红问道:“有许多网红都希望(借助网络力量)进入到娱乐圈或者演艺圈,但是在他/她的知名度可能还只有明星的十分之一时就已经驾驭不住了,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这些网红们?”结果该歌手第一反应竟然是:“这个……我总不能说是(他们)活该吧?” 我想这位歌手真的是一语道破天机。
2年前
读家
读家
【读家说书】网民是该进补媒体素养了!
什么是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它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是指取用(access)、分析(analyze)、评估(evaluate)及制造(create)媒体信息的能力。 还有,所谓“媒体素养教育”或“媒体教育”,并不是指培养媒体人的专业教育,教育对象是全体公民(也就是你我他),所有人都必须有媒体素养。 还记得《进击的网民:混乱世界中必修的媒体素养课》新书推介礼暨分享会是于今年8月初举办。分享者包括作者群中的黄国富、杨洁和邓婉晴,与谈人包括两名在中学教授公民教育的教师黄翠妮和朱键鸿(已离职)。讲者分享教导媒体素养的经验,也谈到媒体系学生实习的取向和工作内容。例如,大专生到一些“内容农场”媒体实习,交来的作品错字连篇。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在籍学生分享,自己选择不是内容农场的媒体实习,反而成了班上的异类。在场的媒体工作者、媒体教育工作者都忍不住加倍鼓励她。 ◢努力换不回金钱,易有恶性循环 后来发生了马新社前主播叶诗妮发表劳动待遇不公言论,引发议论。出版《进击的网民》的之间文化实验室随即举办了“媒体劳动条件恶化,优质内容哪里来?”讲座。会上主要讨论媒体机构和新闻产制工作架构,是什么样的媒体环境造就现在阅听众在主流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媒体的价值是金钱还是至高理想第四权?好的新闻内容能推动社会发展,甚至是民主进程。但当这些努力没法换算成金钱,让媒体工作者好好生存时,就很容易开启恶性循环。这个纠葛到底发生什么事? 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本刊《快乐星期天》制作了〈当我们立场不同〉专题。专题谈的是明明关系密切的两人因为资讯接收管道不同,导致对同一课题的意见不同,影响到关系破裂。是什么样的接收方式和习惯,让人不再据理力争,而是恶言相向? 行文至此提了这两场讲座和一篇专题,粗略概括,问题包括:新一代学子对媒体的想像已经不同;本地媒体环境与劳动待遇已经影响优质内容的产制;同一课题,不同资讯管道造就不同理解与声音。这些现象或疑问都可以在《进击的网民》书中找到思考的方向。对,是思考的方向,还没有标准答案。媒体从报纸(文字)到广播(声音)、电视(影像)经历百年发展,但从网络进入到现在社交媒体时代,只有十几年时间,一切变化过于剧烈,真的未必找得到答案。 《进击的网民》由4位本地媒体教育工作者书写,是从本地媒体现状和视角出发的媒体素养专书。内容先从整个社会与媒体运作的逻辑开始,我们所接触的阅听内容如何产制,媒体机构受到商业市场和政治环境的什么影响。 ◢探讨个人言论的效应 进一步,此书探讨每个阅听人从媒体接收资讯发生的关系。间中,又把个人拉出来摆放在网络与现实社会中,佐以民主与公民精神,反思个人言论在媒体世界中的效应。所谓效应,因为现已不是大众媒体时代,资讯由上往下单向传播,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任何抛出的言论都可能化作别的形式影响回自己。 例如假新闻、网络霸凌,一个人的无心转发可能就助长谣言传播或成为霸凌帮凶。网络演算法让我们的阅听视野越来越窄,我们有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只是不断被喂食资讯,其实没有真正主动出击看我们想看的内容? ◢两胶之争,跟资讯接受有关 谁适合读《进击的网民》?我想当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切分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人对外连接的窗口时,人人都是网民,都该读一读这本书。放心,文字非常浅白易懂,小至学生,大至安哥安娣都可以参考,了解看看什么是“媒体素养”。 为什么该读?你一定有因一个议题和父母、子女、亲友吵到面红耳赤的时候,例如“中华胶”与“慕洋犬”之争。这与资讯接收脱不了关系,每个人的手机已经成了窥探世界的窗口,看的风景截然不同。而演算法机制不断喂食相同立场的资讯,只会一再巩固一个人的认知与立场。 ◢如今人人都是“媒体” 在此特别记录作者黄国富在新书推介礼时的分享。他坦言,科技发展快速,学界也是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现在的媒体现象。过去还是大众媒体时代,即内容都由媒体工作者生产时,媒材相对简单。然而,现在人人都可以是媒体,创立自己的平台和人设,媒体和一般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模糊。 黄国富提醒,媒体素养不是知识,而是能力──一个人有没有办法去理解资讯和内容怎样进入自己的身体,又怎么去回应这些资讯;但前提是,他要先对自己取得资讯的过程产生怀疑。他指出,在教学现场,要让人思考自己资讯摄取过程其实很不容易。因为那已经是个习惯,谁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就好像,很多人一直刷微博、微信,都觉得上面讲的东西都很对。 “但这也不是说你就要是完全理性的人,任何时候都要很清楚判断资讯。”黄国富说,我们在媒介使用上其实有很多情绪,例如虽然一直划手机,但什么时候停下来,或者停驻时间较长,是我们不自觉的。 另外,他也提醒,很多人会操作手机,所以不觉得自己不了解媒体。这也是为何要掌握媒体素养的原因。懂得操作手机,或者懂得使用社交媒体的功能,其实并不等于了解媒体的运作模式。“你真的知道YouTube为什么一直推播怎样的影片给你吗?”这后面的逻辑,就需要媒体素养的能力帮忙厘清了。 延伸阅读: 假新闻判读三部曲/黃俊儒 等 盘点6种做假手法、8种不得不当心的广告伎俩、25种假新闻类型,综合评比科学伪新闻指数,让你学会一眼看穿真伪、辨别优劣,身怀“科学判读力”、“媒体判读力”两项利器,从此尽览报章杂志、漫游网络世界不受骗。 数位公民素养课/黛安娜·格雷伯 晒孩子照片晒过头,父母知道这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数位名声”吗?书中以学术研究与实际体验为根据的实用建议、讨论主题与趣味活动,解决了当今父母与老师的担忧——如何指导孩子,拥有安全且正确的网络使用认知。 网红·假新闻·伪科学/張耀仁 究竟何谓媒体素养?事实上难以定义,总体而言,可纳入“思辨媒体,实践媒体,创造媒体”这一概念之中。现今讨论媒体素养已不足够,更应着眼于思辨力、叙事力、创造力的养成。因此本书特别将“科学传播”纳入媒体素养之中,期能让更多人重新思索息息相关的科学传播、反思科学知识。
2年前
读家
更多读家说书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