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课本

3月前
7月前
8月前
一阵呼唤,把我从刚启动引擎的车子上给唤了下去。伯母透过窗户与我招手,手中拿了东西,碍于光线昏暗,加上近视度数不断增值,我没法辨别她要递给我的物件究竟为何。 下车后走到窗边的我,才正式瞧见了她手中的神秘物件。 “啊!”我叫了一声,一本不大不小的本子,颇有些武林秘笈的样子,我终究要像那些武侠主角,得到秘笈,练成上乘武功了吗? 伯母说,她从她母亲那里要了这本东西,可惜封面已缺失,只剩下完整的内容,我两眼发亮,这不是几天前才提过的事?我自己都几乎忘了。 事情的缘起,要从闲谈中提起,伯母无意间提到自己的母亲手上还有一本,保存许久的小学课本,这种读物如今大概只能从文物馆寻见了吧?没想到身边还有人竟然有毅力保存自己的小学课本至古稀之年。 黄黄的本子,保存得相当完整,边边角角虽有些破损,可它经历的年岁比我要长,能翻阅这本读物,已是相当珍稀的罕事,不能再多有要求。 几声道谢,心里满是欣喜,可嘴上却反复询问,外婆(堂兄姐的外婆,我也跟着如此称呼)真的不要了吗?君子可不夺人所好啊!伯母见状,派下定心丸,让我放心拿去,至此,我也没了后顾之忧,带着它一并回家。 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回家翻阅,它原来是《最新南洋华侨小学国语课本》初级第六册,和我们后生一代认知中的课本相差甚远,薄薄一本线状书,翻页是从右至左,排版则是内文直落,上而下,上边注音符号标示生字读音,下边页码置中,且并无编者名讳,兴许是为了小学生阅读,字体偏大了些,而且全本还是正体字为主呢。 若不细品,只凭一眼,真的会将其看成经史子集、史书类的古典著作,所以我第一眼的误解真不能说看走眼,两者确实相差不远。 可内文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选文上并无多大连贯,或是主题篇章,所有无非是名人小故事、地标地名解说、经典战事、节日游玩、抒情小品等,几篇课文结束,便是小练习,就我看来,那些课文、练习并不简单,难度如浮水标,寥寥几行便足以测见从前的语文水平深浅。而从前的印刷并无如今精彩,色彩也并不欢乐,选图也相对简单许多,可那些不知谁人的铅笔字迹,还为图彩色,颇见巧思,也为阅读增添了几笔油墨,果然在涂涂写写这件事上,无论放在什么年代都一样,已成了刻在DNA里的,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几年前,我从科主任手中接过了一本华文课本,编者是他,当年自己是国中出身,几经辗转,当初自己的读物编者之一,竟在眼前,而刚好自己也不小心入了杏坛掷鞭华文,索性就拿了作为教材。两者同为中文教科书,除了翻阅时的回味,更多是感叹语文教育的传承,谁在负重前行?谁在默默为着语文教育牺牲奉献?时代默默更迭,这旧课本仿佛是借尸还魂了般,在这个夜里轻声述说已然逝去的,当年的光景。 课本轻盈盈地,翻着翻着,却又觉得它沉甸甸地。
9月前
我是另类“藏书痴”。但凡我上学读过的书,我都会收藏好。从小学的课本练习簿成绩单,至大学的讲义实验报告论文,都妥妥地装箱堆在老家的储物室。 若不是有一次搬家时,我因工作走不开,不克阻止母亲将我的藏书全丢弃,也许以后我可拿着我小学的课本,与坐在怀中的孙儿一起朗咏。 我和小方是中学同学,有同一个梦想:成为工程师。我运气好,一举顺利考上。小方则须重考,次年才进大学。 我第二学年开学时,小方向我借第一年的课本。好友有求,我必应,只附一条件:保护课本,用后完璧归赵。因依我习惯,我要收藏它们。小方拍胸口承诺。 一年后,我向小方讨书。他却对我说:你的旧课本已卖给学妹了。 大势已去,惟有退而求其次:卖书的钱呢? 他嬉皮笑脸:花了。 我气得七窍生烟,痛骂了他一顿 :那你打算几时还我钱? 他依然厚脸皮:没钱,不必还啰。 从此我与小方断绝来往。 后来,每逢校友集会,我尽量不与小方同桌。即使避免不了,也借故不坐他旁边。他有时来搭讪,我也爱答不理。 寻思这次投稿内容时,我有所悟,有两件事可考虑放下。一是对失藏书的耿耿于怀,另一为对小方的食言而心存芥蒂。 到了我这年纪,即便母亲没将书本丢掉,我也是时候把不需要及多余的东西断舍。想想母亲只是替我提早施行一部分,就释然了。 而小方的所为,大可当他当年少不更事。且事情过了40年,我们还健在,生活颇好,亦能常见面,也算是难得的好缘分,还有什么值得纠结的呢?是时候脱离执著了。 于是我已放下对藏书的眷恋,也准备在甲辰年的新春校友集会,尝试与小方攀谈吧。
11月前
12月前
多两天随老师同学进国家公园。今天下午听带队老师讲解行程的安排,发现竟还有“完成学习单”这一项。 即窃喜又不知为何感到些许难过。窃喜是因为自己是老师,可以不用“完成学习单”。些许难过的是,以学校名义出访,就必须挂着学习的旗号。那该如何证明同学你在学习呢?于是就有了“学习单”这个物证的出现。 我没见到此次出游的学习单,也没想和它碰面。但凡提起学习单,脑海浮现的模样,不外乎是两三张白纸上,有表格,有空白处,让你填上姓名班级座号,还要你写点什么感受感想之类,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又悟到了什么。结尾感想最好是充满正能量的大自然真美好,科学真有趣之类的大圆满结论。 或有同学写,“我不喜欢科学,我讨厌科学,树就是树,花就是花,为什么还要分一堆什么界目纲目科属种的”。 最怕学生对生活无感 如果真有同学这么写,其实这又何尝不是道理?我小时候就常在想,为什么蚊子是害虫,苍蝇是害虫,蜜蜂是益虫。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就明白,因为蚊子、苍蝇对人类有害,所以就是害虫。那冠以益虫的蜜蜂,是因为蜜蜂能传花粉,还能产蜜糖。而我们人类却把益虫蜜蜂的蜜糖,给占为己有了。给树,给花挂上一堆名目,不过也是方便人类好分辨,好管理,好研究。 这些林林种种的设定都在方便我们人类,而我们人类又何时方便它们了? 科学予我这位老师的最大启发,就是批判和质疑精神。而大部分的质疑和批判,我都希望落在我自己的身上。那是对自己的行为,思考,价值观一而再再而三的审视。就像“树就是树,花就是花,分成界目纲目科属种干嘛”,这并非是对科学的挑衅,而是同学他对生活的有感而发。他觉得挂在这些树啊,草啊,花啊的名目太多了。树就是树嘛,能遮荫嘛;花就是花嘛,就是红色的花开起来好好看嘛。 其实,这样不也很好吗? 我常想,我最怕的其实不是学生考试不及格,毕不了业,而是他对生活无感。我最怕小朋友除了手游脸书和钱以外,他对外在的一切是没有感触的。我老觉得,这或许真的应该是教育应该回归和应该反思的根本。你科学学得再好,不能怜惜狗猫,不懂尊重大自然,又有何用?你三语说得再溜,碰上柜台前不谙英文的老伯吱吱呀呀没法沟通,仍不愿上前帮忙,却只随众人旁观,这又有何用?你在学习单写得天花乱坠,你拍的照片赏心悦目,你做的ppt有条有理,但你却随手乱扔垃圾,这,又有何用? 但哪怕如此,我们还真的不能不写学习单,因为家长送孩子来学校就是来学习的。学习单就是为了证明学习这件事,学习单更多像是案发现场的有利证据,它的存在已超乎学习,已然是家长老师和校方需要的确凿物证。而学生就是完成这道工序最后一环。学习单到了最后,其功能已不止是学习这件事。 或许该不把学习当成一回事,不用纸不用笔,不用制作ppt,不用制作视频,单纯地在山间走道里,走着,看着,呼吸着,累了就歇会儿,朋友渴了就递去水壶,大伙儿困了就找树荫下打盹,听听虫鸣鸟鸣声,听听风儿戏耍树枝叶,发出兮兮唰唰地磨蹭声。见风凋零叶,左右摆荡缓落水面,在平淌的溪流上渐渐远去。即惋惜,却也心视透明,大自然是如此这般值得崇敬。在林间走着,可能看起来没在学什么,但这或许才是我们要学的——对大自然的崇敬,对万物的怜悯和同理。 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超越学习单,甚至超越课本和作业。
1年前
马来西亚历史课本忽略了华人的贡献吗?或者只是寥寥数笔,简单交代而已?阅读本期【读家】,我们一起追忆祖辈的过往,看看跟你的马来亚的印象,相符吗? 2014年,我国小学四年级开始增设历史课,而中学历史课本近年也逐渐更新,可是整体而言,本地历史课仍有严重的缺陷。大马虽自诩为多元种族和文化,历史课本却经常忽略其他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及事迹。 白伟权教授的《赤道线的南洋密码》虽然是为台湾读者所撰写,先认识南洋,进而聚焦马来半岛区域研究的书,但对土生土长的大马华人读者来说,也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读物。作者在撰写本书时摒弃了本地历史课本的大历史叙事手法,选择从微观出发,描写的人物事多与下南洋的华人有关,华裔读者读起来备感亲切。 本书由3个主要的核心单元构成,分别为“历史的基因图谱”、“跨域的社会精英”和“横向跨界的历史”。 在“历史的基因图谱”中,作者带领读者从甘蜜(Gambir)这种古老的经济农作物出发,让读者了解这株近乎绝迹的植物,当时如何联系着新加坡—柔佛两地的关系。从这段历史中,读者了解到种植甘蜜不仅为柔佛带来巨额的经济利益,在引入甘蜜种植的同时所推行的港主制度,更让华裔劳工顺势扎根在马来半岛这片土地上。虽然后来港主制度随着甘蜜种植的衰退而逐渐消失,可是其生活习俗和地名等却保存了下来,例如现今永平和丰盛港等地区,就是当初港主制度下的新兴市镇。 ◢战争后的拿律,易名“太平” 除了甘蜜种植,作者也考究了马来半岛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拿律战争(Larut War)的发生地。拿律战争可谓影响深远,当时的英国政府就是透过这场战争来干预各州王室的事物。传统历史课本上提出,这场战争是由于霹雳王室内部争夺矿区的收益,并各自派出代理人争战,此外就没有太详细的描述了。 然而通过本书,我们还知道拿律是当时北部最大的矿区,由两个分属“海山”和“义兴”的华人帮派负责开采。这两大阵营长久争夺矿产资源,加上马来统治阶层的政治纠纷,引发了长达10年的拿律战争。历史上的“义兴”由惠州客家人和新宁、新会的广东人组成。“海山”则由增城客家人为主,加上番禺、南海和顺德的移民组成。拿律战争不仅是一场关于矿区和政治的战争,也牵扯了华裔劳工的籍贯宗族。根据作者的考究,战争后的拿律易名为太平(Taiping),以期许这片土地永远和平安宁。 作者也在第一单元谈及拿督公信仰的诞生。拿督公信仰是华裔融入马来半岛以后诞生的产物,虽然类似于土地公,却带有浓重的马来文化,例如“拿督”就是马来语Dato的音译,此外拿督公的装扮,以及不吃猪肉等习俗,无一不以马来文化息息相关。 ◢你知道张氏兄弟、陆佑、胡文虎? 本书第二单元“跨域社会的精英”,让大马读者惊喜连连,皆因这些精英是对马来半岛发展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重量级”人马,却被历史课本所忽略。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来自苏门答腊的张氏兄弟、陆佑、还有胡文虎等人。这些人的事迹之精彩,任何一人的经历都能够拍成一部波澜壮阔的电视剧。 且说说张氏兄弟。张氏兄弟出生于清末,原籍广东梅县松口。早期他们原打算离开清帝国到槟城闯荡,可看到槟城在英殖民政府打理得井井有条,便转而到棉兰(Medan)发展。棉兰如今之所以成为印尼苏门答腊的首府以及第三大城市(约有50万华人左右),其中原因离不开张氏兄弟的开发深耕。如果说棉兰是当时张氏兄弟实际经营、发展事业的地区,那么槟城就是他们的社交网络舞台。他们在槟城最大的关系网是张弼士和谢荣光,而张弼士也可说是被本地历史课本“遗忘”的人物。身为“大清国驻槟城第一人副领事”以及槟城华人领袖,张弼士对槟城发展有极大贡献。 张氏兄弟是张弼士的子侄辈,也被带入了当时槟城上流华人的社交圈子。棉兰与槟城这两座城市,就这么联系了起来。根据资料,当时苏门答腊的粮食和鸦片多数进口自槟城,槟城也是苏门答腊北部物产的出口地。槟城和棉兰社会的同质性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两地都是以福建人为主,福建话口音十分相似,同样夹杂了大量的马来语。张氏兄弟虽然只把槟城当成社交舞台,却对当时的华人公益活动不遗余力——著名的极乐寺就是获得张氏兄弟资助下建成的。如今极乐寺仍留有《张煜南颂德碑》,以及纪念他们功绩的张氏兄弟塑像。 另外,陆佑可说是马来半岛经济发展的主要功臣之一。陆佑祖籍鹤山,13岁到新加坡打拼,在21岁到拿律发展。在拿律那段期间加入了义兴,累积了大量资金和人脉,自立门户后,一跃成为马来半岛首富。通过此书,读者不难理解许多马来亚发家的华人发展模式,往往与统治阶层关系的经营相辅相成,这些华裔富商在发家致富的同时,也经常对地方输捐回馈,协助地方政府建设各种基础设施,从而为自己的生意带来利益。至今,大马各州都有“陆佑路”(Jalan Loke Yew),以纪念陆佑对该地区的贡献,而吉隆坡的仙师四爷庙也存有陆佑肖像。马来西亚兴业银行的前身,也是由陆佑创立的广益银行合拼而成的。 作者也提到《星洲日报》创报人胡文虎。胡文虎这个名字,也许年轻人已不熟悉,但他推出的“虎标万金油”却家喻户晓。胡文虎的万金油生意,起初源于缅甸,后来才把总部迁至新加坡,商业网络覆盖当时的马来亚半岛。此外,胡文虎也十分热衷马来亚华教,许多华小华中都得到胡文虎的捐款,其中包括槟城钟灵中学、怡保女校、马六甲陪风小学等。 通过这些华商的故事,不难总结出早期的马来亚,国家界限相对模糊,马来亚就只是由华人社会中商业网络和宗族联系所交织出的人文地理——南洋。在这些南洋华裔富商发家的同时,读者更能从他们身上看到独特的民族性和爱国情怀。 ◢邱氏族人,槟城街头无所不在 本书的第三单元,“横向跨界的历史”则是把镜头聚焦于一些地方,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造成的特定历史结果。例如新江邱氏族人如何离开祖国,在南洋扎根打拼并发家。邱氏族人以籍贯为纽带,联系着所有同宗同族之人,一代又一代不辞劳苦的经营着槟城。今天走在槟城街头,邱氏族人的影子无所不在,从有名的龙山堂邱公司到槟城的天德路,甚至是新江小学,背后象征着邱氏族人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对槟城的影响力。碍于篇幅的原因,许多精彩事迹就略过不表。 总体来说,虽然作者希望让更多台湾读者透过本书了解马来半岛的历史,可土生土长的本地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有更大的感触,甚至茅塞顿开,好像接触了马来亚历史的另一面。或许如开篇所说,本地历史书的视角大多从马来民族和大历史出发,也缺乏“以小见大”并且集中于华裔下南洋后的历史叙事,作者这本书刚好填补了空缺,不禁让更多人想去了解马来半岛的历史。
2年前
课本总是无可避免地带着时代的气息和历史的烙印。老课本固然可供老年人追忆往昔,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应将包含其中的历史教材,传留给年轻后辈,以便垂训于将来。 朱文叔先生(1896-1966)主编、中华书局1949年开始陆续出版的《新编高小国语读本》,其中有一篇课文是独幕剧《万里从军》,以哥哥别妹从军这一场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那段痛史。 幕开。“天边布满了灰色的云,西风飕飕地吹着衰柳,柳丝摇落零乱。”西风即秋风。“远处军营的号角,冲破了沉寂的秋空,夹杂着战马的悲鸣”,这就伴有悲壮之气了。 催促出发的咚咚战鼓声中,妹妹将亲手缝好的战袍,当作寒衣,给哥哥披上,因为秋天过后便是冬天了。哥哥跨战马,英气慷慨,向妹妹道谢、道别:“妹妹呀,我去也!”妹妹不舍的心情,正如那依依柳树,她哽咽着问:“哥哥,你就去吗?” 哥哥答道:“是啊!边情紧急,敌军渐近,我就去了!”妹妹说:“哥哥,北地冰天雪窟,朔风凛冽,比较江南景色,真是马后桃花马前雪。哥哥,你望前走,莫回头!”清朝诗画家徐芬若的边塞诗〈出居庸关〉有句云:“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马后是桃花,冰雪在马前,马上的人怎能不回头?妹妹反其意,鼓励哥哥“望前走,莫回头”。 妹妹又说:“哥哥,你此去万里关塞断,何日是归年?”这是用唐朝李白的诗句。汉朝时,苏武曾被匈奴扣留19年,仗节牧羊于冰天雪地的北海边,最终还是得以归国。卫国出征,未必归日无期。李诗原作“万重”,妹妹改成“万里”。哥哥答得很豪迈:“妹妹呀!你可记得古人有话:‘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哥哥用的是唐朝诗人王昌龄〈从军行〉的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剩下哥妹俩相依为命 幕景:“西风越吹得紧,黄叶纷纷掉下,战鼓咚咚,号角呜呜,远处尘头涌起,一阵阵旌旗飘扬过去,一队队骑士驰骤而来。哥妹俩都凝神注视静听。”哥哥不禁眉飞色舞道:“妹妹!你看多么雄壮呀!”妹妹也随之欢欣鼓舞,说:“哥哥,你去吧!好,我盼望你奏凯来归!”哥哥用军人的方式,在马上对妹妹致敬礼:“妹妹呀!再见了!” “哥哥呀!祝你胜利!”这是妹妹的回答,表达了必胜的决心与信心。“妹妹立着,望着哥哥的战马去远了,刀光旗影,没入地平线。鼓声号声,渐渐散入沉寂的空中”。幕闭。 从哥妹俩的165个字的对白,可以看出是有教养的好人家儿女。这对哥妹的父母在哪里呢?他们恐怕已被万恶的日寇杀害,剩下哥妹俩相依为命。 这出独幕剧,情节简单,只有两个有对白的人物。剧本的主基调虽是奋进昂扬的,今天读来,仍是一篇令人掉眼泪的课文。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