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豪华车

2星期前
英伦豪华品牌Jaguar(捷豹)正展开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全力迈向纯电豪华市场,甚至愿意放弃大部分原有客户群。Jaguar全球董事经理Rawdon Glover表示,预计只有15%的现有客户会购买新世代车型,等于放弃高达85%的旧客户。 这家隶属印度Tata集团的英国车厂,正以“高价、低产量、全电动”为新核心战略。2024年,Jaguar已陆续停产了多款传统车型,包括XE、XF、F-Type、E-Pace及I-Pace,仅剩F-Pace继续生产至2025年初。 数据显示,Jaguar在2024年的全球销量跌至约3万3000辆,相比2018年的18万0833辆,短短6年暴跌逾八成。Glover强调,这是品牌有意为之的“瘦身”策略,为2026年推出全新旗舰电动车型铺路。 新车原型为Type 00概念车,一款线条激进、取消后挡风玻璃的电动GT跑车。Glover指出,最终量产版本将在2025年底亮相,预计售价超过50万令吉(按当前汇率推算),瞄准高端城市消费群。 有别于以往强调“跳跃豹”车标,新车将仅以“JAGUAR”字样标明品牌,凸显科技与奢华气息。Jaguar已排除为新车搭载内燃引擎的可能性,坚定迈向全面纯电化,目标2030年实现电动车“主导地位”。 Jaguar转型押注富人 能否打动马来西亚买家? Jaguar的品牌重塑策略,显然是一场大胆且代价高昂的豪赌。在电动车转型的关键时期,它选择放弃原有中产客户,专注服务高净值城市买家,反映出品牌欲彻底脱离过去、重新定位为“艺术品级豪华电动车”的决心。   以马来西亚市场为例,Jaguar原本就属于小众豪华品牌,在本地的知名度与经销网络远不及奔驰、宝马或保时捷。现今再进一步高端化,产品价格跳跃至六位数以上,将让其更难与主流品牌竞争。若无法有效塑造独特身份感、提升售后体验,恐怕会被边缘化。 不过,从产品角度来看,Jaguar所描绘的未来并非全然没有吸引力。笔者认为,在马来西亚主要城市如吉隆坡、八打灵再也及槟城,确实存在一批讲究设计与个性的买家——他们可能不追求马力数据,而更在意车辆带来的身份象征。 Type 00概念车正是为这群人而生:它外形独特、细节低调、不追逐传统性能指标,而是强调奢华与艺术融合的品味。若Jaguar能在实际上市时维持这种“低调奢华”的个性,并提供高度定制化体验,或许有机会在小众高端市场中站稳脚步。 然而,这样的成功必须建立在长期耕耘品牌价值、强化售后服务及维持高品质产品的基础上,不能只靠一两款“形象车型”就一劳永逸。Jaguar究竟能否“瘦身成功”,在电动车时代重获新生?仍有待时间验证。  
3星期前
马赛地奔驰(Mercedes-Benz)正式确认,将推出一款 G-Wagen(G级越野车)的缩小版,进一步巩固该车型作为“无可争议的冒险奢华图标”的市场地位。这一消息来自奔驰最近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演示会,公司在会上概述了品牌未来的增长与发展战略。 “小 G”细节未公布 或提供燃油与电动双版本 虽然奔驰已经确认该车的研发计划,但关于这款“小 G”的具体尺寸、动力系统等核心信息仍未公布。目前尚不清楚它是燃油版、电动版,还是两者兼有。 不过,奔驰在会议上透露了一项全新的设计方向,即未来所有车型都将采用“统一且以身份象征为导向的设计”。换句话说,奔驰的车型将采用一致性的造型语言,消费者可以先选择车型,再决定所需的动力系统。 这一策略标志着奔驰在设计思路上的重大转变。以往,奔驰的纯电动车型(如 EQE)与燃油车型(如 E-Class)在外观上存在明显区别,而 G-Class 早已率先体现这一新思路,其燃油版与即将推出的纯电版在造型上几乎完全一致。 G-Class 继续强化品牌价值 迈巴赫与 AMG 亦加速布局 奔驰表示,公司未来将聚焦最具潜力的细分市场,并根据电动车(BEV)市场的增长动态随时调整战略。在豪华车型布局上,G-Class 被视为奔驰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与 Maybach(迈巴赫,定位“精致奢华”)和 Mercedes-AMG(主打“性能豪华”,G-Class 亦属于 AMG 旗下)并列。 官方报告中指出:“传奇的 G-Class 家族将扩展,新增一款更小型的版本。”此外,Mercedes-AMG 也将在 2026 年起推出全面升级的产品线,包括搭载高科技电动化 V8 发动机的车型,以及基于 AMG.EA 平台打造的高性能电动车型。 小型 G-Class 未来展望 竞争对手或为 Jimny? 尽管奔驰并未透露“小 G”的产品定位,但从市场角度来看,这款车型有望吸引那些希望体验 G-Class 经典越野风格,同时又不需要全尺寸 G-Wagen 的消费者。许多业内人士猜测,该车可能会成为 豪华版“Jimny”,即一款类似铃木 Jimny 的小型越野车,但具备奔驰豪华品牌的高端配置和先进技术。 至于这款“小 G”何时亮相,目前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 G-Class 家族的扩展,奔驰的豪华越野车市场将迎来新的变化。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10月前
(新加坡4日讯)新加坡今日多处清早开始持续降雨,当地武吉知马一带的一座公寓怀疑也因水管爆裂,地下停车场一度淹水至腰部,十多辆汽车受影响,包括不少豪华车。 《联合早报》记者今午2时许抵达说公寓时,现场仍下着雨,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快速反应小组、民防部队及警方已抵达现场。 当局也出动抽水机持续从地下排水,有关公寓的两个下水道铁盖也已打开,相信是为了加快排水速度。 居民佩烈特(59岁,科技公司常务董事)受访时说,据她了解,淹水早上7时许发生,疑因下雨和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不畅所致。 “我住在这里三年多,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很惊讶。” 不愿具名的居民告诉记者,相信有10至15辆汽车被淹,包括他的汽车也遭殃;他和其他几名车主已联系保险公司,商谈赔偿事宜。 “我想应该是有水管爆裂,水位达到了腰部。淹水相信大概发生在早上7时30分,甚至更早。之前这里并未发生过水患,今天淹水大家都非常震惊。” 曾从事房产经纪的黄雪玲(64岁,退休)受访时说,她中午与友人约好去丹戎巴葛吃午餐,原本打算驾车,不过因为淹水,只好改坐电召车。 她说,停车场内有宝马、保时捷等多辆豪华轿车,她自己的丰田凯瑞轿车也遭水淹,她打算等水消退后才联系保险公司。 在现场进行排水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上午10时30分左右到场,截至下午3时40分,地下停车场排水工作已告一段落。 《联合早报》已向新加坡民防部队和公用事业局查询此事。
11月前
1年前
2年前
(新加坡22日讯)市场行情淡和居高不下的拥车证成价,再加上进口车延误,造成狮城中小型汽车和大型及豪华车组别的拥车证成价下滑。这是今年4月以来,当地三大汽车组别的成价首次同时下滑。 9月第二轮拥车证公开投标活动昨日下午结束,应付大众市场的中小型汽车(A组)成价再度削减2000元(2.3%),报8万4000元(新币,下同)。 大型及豪华车组(B组)成价下滑4949元(4.4%),报10万8051元。一般用于注册B组车款的公开组(E组)成价也下降6098元(5.4%),报10万7201元。 另一方面,摩托车组(D组)成价增加288元(2.5%),报1万1589元,创下历史新高。 货车和巴士组(C组)成价则再上扬2012元(3.1%),报6万7001元,是2013年10月以来的最高价位,当时报6万8002元。 本田代理商总经理黄成顺受访时说,三大组别的拥车证会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行情不好。今年8月的大型汽车展销会Cars@Expo后,车行的汽车销量已下跌约50%。 黄成顺说,经济不好再加上拥车证近期飙升,削弱了公众买车的意愿。 “很多人不是已在汽车展销会购车,就是在等拥车证价格下跌。” 他也猜测,私召车经营者等拥有车队的业者每月竞标一两百个拥车证配额,是导致成价下降幅度没有预想高的主因。 除了拥车证价格和买气不佳,新加坡车业公会会长吕小龙受访时也提到,进口车延迟到货,也使成价下滑。 他经营的公司过去两三个月的销量下跌至少20%。 他认为,后冠病疫情时期,全球汽车需求量都在增加,但因为供应链受阻、零件不够等原因,导致货源不足。其中,中国的疫情反弹和清零政策,使当地生产线难以持续。 吕小龙说,中国比亚迪(BYD)的一些电动车款延误半年都还没送达,而日本大型车延迟6个月至1年到货,有些车型甚至无法订购。 一家汽车集团主席梁南兴也说,集团多数平行进口的日本车型都受延误,有些延迟6个月到8个月还未到货,有些订单则被取消。 他说:“如果汽车没到,车商就无法投标拥车证,成价自然会根据市场调整。但拥车证的需求仍强劲,不会有暴跌的情况。” 预料狮城所售日本车 不会因日元走低降价 另外,日元持续走低,日本进口的汽车成本价因此下降,但由于拥车证价格飙升,该国售卖的日本车预计不会降价。 梁南兴说,进口日本车的成本平均减少两三万元,大型车则可省下多达三四万元成本。 “汽车售价有考虑到省下的成本,如果日元汇率没下跌,售价肯定会因为拥车证成价而上涨。” 黄成顺指出,部分进口的日本车从泰国进口,使用的是美元,所以成本价可能反而更高。 针对摩托车组成价创新高,新加坡摩托车商会会长陈顺昌认为“不惊讶”。 “摩托车的需求稳定,但由于8月至10月拥车证配额减少,导致供不应求,所以成价不断上升,但幅度不大。”
3年前
(新加坡8日讯)最新一轮的拥车证投标活动与上一轮隔了3周,车商有更多时间累积订单,其中大型及豪华车拥车证成价攀升至11万3000元(新币,下同),再创新高。 9月第一轮拥车证公开投标活动昨日下午结束,除了中小型汽车(A组),其余组别成价都上涨。 A组成价跌1889元(2.1%),报8万6000元,是今年5月以来首次下滑。 B组成价上涨999元,报11万3000元(0.9%)。一般用于注册B组车款的公开组(E组)成价上涨1298元(1.2%),报11万3299元,同样创新高。 货车和巴士组(C组)成价上扬5899元(10%),报6万4989元,是近八年来的最高价位,2014年11月C组曾飙升至6万5001元。 摩托车组(D组)成价则增加200元(1.8%),报1万1301元。 新加坡车业公会会长吕小龙受访时说,A组成价下滑,主要是因为之前的价格已超出买家能够负担的范围,因此这次比较少人愿意进场。 在这一轮活动中,A组只收到723张投标,比上一轮收到的835张少了100多张。 至于B组和E组,吕小龙说主要还是拥车证配额削减导致供不应求,但价格波动不大,在他预料之中。 他指出,距离上一轮投标活动有3周,车商有更多时间累积订单,不少车商手上还有上个月汽车展销会的订单,才会推高成价。 “另外,有好些新车还没到,运抵后会有更多人陆续进场投标,估计下来几个月的成价还是会趋高,但波动应该不会太大。” C组方面,主要售卖商用车的业者梁添丁指出,送货和建筑等领域的业者积极扩大车队,再加上配额太少,才会推高成价。 另外,符合“提早换车计划”的车辆逐年减少,被列入商用车减排税务计划C级的商用车也不能加入这项计划,业者只能投标新的拥车证,因此推高了需求。 目前的商用车减排税务计划实行至明年3月。根据车款的污染物质排放量,车主可享有最多3万元的税务回扣或须支付1万元的附加费。 梁添丁说,市场担心政府之后会收紧排放标准并调整回扣额,到时候车主只能享有较低回扣,也有一些车款可能因“降级”而须支付附加费。 “C组成价这次涨了5000多元,但跟计划收紧后可能须支付一两万元的附加费不算什么,所以不少人赶着进场买车注册新车。”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