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报

3星期前
4星期前
5月前
(纽约28日讯)美国运动品牌大厂耐吉(Nike)股价在盘后暴跌12%,因Nike意外下调全年业绩指引,预估本季销售下滑10%,远逊于分析师预期的3.2%,理由是中国市场销售疲软,全球各地消费趋势“不均”。 Nike原本估计2025年度销售额将增加,现在预估会下滑,减幅是中间个位数,而市场期待能增加0.9%。Nike还估计上半年销售的减幅将是高个位数,此前的指引说是低个位数。 各个市场消费趋势不平均 Nike首席财务员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下调展望是因为线上销售放缓,透过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管道、摆脱批发商来拉高销售的努力受挫,以及大中华区的“总经不确定性增加”,各个市场消费趋势不平均。此外,因为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并减少经典鞋款,批发商的销售预料也将放缓。 但在截至5月底的3个月内(第四季),Nike获利轻松超越市场预期,调整过的每股盈余为1.01美元,分析师仅估83美分,主要是削减成本的努力继续取得成效。净利是15亿美元或每股99美分,优于去年同期10.3亿美元或每股66美分。营收降至126.1亿美元,比一年前的128.3亿美元少了1.7%,不如市场预估的128.4亿美元。 在2024年度,Nike销售额为513.6亿美元,持平于前一年。这是该公司自2010年以来(不包括疫情期在内),年度销售成长最差的一年。高管归咎于一系列因素,包括生活风格业务本季下滑,但含篮球鞋和跑步鞋等运动表现业务的增长动能不足以抵销。 线上销售疲软的原因是生活风格产品在这边的占比较高,促销活动较多及经典鞋产品例如Air Force 1的销售减少。 Nike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下滑至18.6亿美元,但仍超越华尔街预期的17.9亿美元,这也是同期唯一销售优于分析师预期的地区。Nike最大市场北美的销售为52.8亿美元,StreetAccount的预期是54.5亿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销售是32.9亿美元,低于预期的33.2亿美元。亚太和拉丁美洲的销售为17.1亿美元,也低于预期17.7亿美元。 仅管如此,该公司还是对中国市场的疲软前景发出警告。 跑步鞋业务竞争激烈 Nike旗下Converse品牌的整体业绩依然明显欠佳。该部门营收骤减18%,至4.8亿美元,主因是北美和西欧市场的业绩不够力。 营收放缓为Nike加快产品开发的努力增添了紧迫性。面临On和Deckers Outdoor旗下Hoka跑步鞋等后起之秀的激烈竞争,Nike誓言优先发展运动、新产品和批发合作伙伴。
6月前
7月前
8月前
如果你要说政客的举止会影响外资信心,这句话听似没错,但也没什么正确。比起个别政客的个别行为,外资更在乎的是政策、法律、赋税、劳动力、当地产业链供应,以及潜在购买力等等。 最近有新闻提到马股被外资抛售的消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坊间有另一种看法,就是说近期国内的种族言论四起,让外资却步,所以马股惨遭抛售。因为这两则截然不同的新闻,确实是一前一后被报道,所以大家会这么推断也合乎常理。 不过,作为一名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很多年的华人,我对这种言论已经是见惯不怪了,就连白眼都懒得翻。只要我们回看历史,就不难发现但凡担任过巫统青年团团长一职的,他们在自己的大会里都会有这种言行举止。这已经成了一种例常政治操作。而最近那位搞得满城风雨的政客,就是巫统现任青年团团长。 如果你要说政客的举止会影响外资信心,这句话听似没错,但也没什么正确。 比起个别政客的个别行为,外资更在乎的是政策、法律、赋税、劳动力、当地产业链供应,以及潜在购买力等等,因为这些都直接关乎外资从商的成本。 更进一步说,特立独行和怪异的政客表现,我们还少见吗?今天你搜索美国议员质询Tik 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就能够看到一堆脑残问题。而美国的法律成本和陷阱,比你我所能想象都来得高。但,这影响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吗? 这也是我为何曾撰稿说,政治新闻很容易影响投资判断。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因为靠得太近,所以才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政治新闻确实很重要,我们作为基金经理也会关注。不过,我们会常常问自己:“这则新闻是不是会影响政策或者政府决策方向?” ,如果会,那么我们就会思索下一步行动;如果不会,那么我们就会当作是茶杯里的风波,甚至是漠视这则新闻。这种做法不敢说百试百灵,但起码能够帮我们过滤了大部分杂讯。 我们看看数据吧。袜子风波发生在3月中旬,而马来西亚三大股指,包括富时隆综合指数(KLCI)、大马首100(FBM100 Index),以及大马小型股指数(FBMSC index),在那场风波后分别上涨了0.9%、2.2%,以及5.4%。而截至开斋节之前,这三大股指在今年已经分别涨了6.8%、8.1%,以及8.0%。 这说明什么?说明什么袜子和鞋子,对外资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今年截至4月4日的数据显示,外资真正的大撤退是在 [vip_content_start] 2月26号到3月8号之间,一共净卖出20亿令吉。之后的数周里,虽然外资还是净卖出,但卖出的总额已经减少许多。如果我们翻开从去年6月开始的数据,外资每个月都是净买入,除了2023年6月、10月,以及2024年的3月。 如果我们要解读的话,外资净买入的时机都和企业汇报季度财报的时间点接近,也就是7月、8月、11月,以及2月。也就是说,企业的财报是外资买入的巨大诱因。 当然,虽然最新数据是显示外资今年至此是净卖出的状态,不过并不是全部的行业都被外资抛售。目前,外资净买入最多的行业是通用事业、房地产、建筑、通讯与媒体,以及物流;而外资净卖出的行业有金融服务、消费者产品与服务、工业用品与服务以及种植业。 外资这些举动的背后动机也不难猜,通用事业主要的净买入就是YTL和YTL Power这两只股票;房地产低迷许久,大马第二家园计划有所松绑;建筑则是受到政府大型基建和能源计划影响。 至于卖出的行业,无非是觉得金融业缺乏上升诱因,因为国行大概率都不会升息或降息,而且一些银行的估值也不便宜。 消费者行业则是觉得我国人民会有通膨以及货币的压力,加上有可能出台的燃油津贴改革势必会影响大家的购买力。 工业行业则是觉得全球经济有放缓迹象,所以会影响工业用品的需求。 最后就是种植业,这个很好理解,一来是因为西方国家整天嘀嘀咕咕的环境保护,觉得棕油不环保,以及即将近期国际大豆的产量和库存都处于较高水平,所以会限制棕油价格的走势。 以上是我对外资买卖的一些猜测。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外资的决策都是正确的。说到底,他们未必会生活在本地,在获取信息方面也会略逊一筹,加上他们自身资金的投资限制,会使得他们在决策上刻意忽略某些行业,就好比我所说的种植业。 而在分析这些净买入和净卖出的数据,也有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可以看到散户普遍都集中在什么行业以及股票。当中,要么是估值已经非常昂贵、要么是缺乏基本面、要么近乎赌徒式的押宝,以及最后一种则是买入炒股。我想,“凭运气赚钱,用实力输钱” 恐怕是大多数散户的真实写照吧! 以上就是马股被外资抛售的一些核心资料和解读,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8月前
OSK一开始的业务为证券和投行,经过多年的努力后,目前它们的业务已经往房地产发展、建筑业、酒店业、资本融资,以及工业品生产方面进行发展。当中,有被许多人忽略的一点,那就是他们手中握有的RHB银行股份。 上一篇文章提到峇都交湾(BAK)和吉隆坡甲洞(KLK)的关系,并说明前者的主要业务都聚集在后者,而且也从后者获得丰厚股息,在加上母公司自身业务的股息后,投资者不但能够获得更高的股息金额,而且整体估值也相对诱人,不失为一个有趣的投资标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也来看看另一家同样是拥有优秀资产且自身业务也做得相当不错的公司,那就是侨丰控股集团(OSK Holdings Berhad,以下简称OSK)。 OSK一开始的业务为证券和投行,经过多年的努力后,目前它们的业务已经往房地产发展、建筑业、酒店业、资本融资,以及工业品生产方面进行发展。当中,有被许多人忽略的一点,那就是他们手中握有的RHB银行股份。 直至截稿时,RHB银行的市值高达244亿令吉,作为拥有其10.24%股份的OSK,大约握有RH B银行25亿令吉的资产,而其自身市值目前为32.8亿令吉。也就是说,扣除掉25亿令吉,OSK其他业务的估值为7.8亿令吉。根据2023年年报,OSK录得4.66亿令吉的税后净利,其中大约2.8亿令的税后盈利是从RHB银行取得,因此,可以大概推算OSK其他业务的税后盈利为1.86亿令吉,结合7.8亿令吉的估值,那么意味着其自身业务的本益比为4.2倍! 我多年前拜读了冷眼前辈的著作,他提到了自己众多选择股票的标准,其中一个就是本益比不能超过10倍。当然,我们也知道,如今的股市大环境已经和冷眼前辈写下自己心得时已今非昔比,如果我们一直以10倍本益比作为标准,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故此,如今当我们使用本益比时,都会要做出调整,并且要用横向(与同行)和纵向(与历年)相比,这使得10倍本益比以下的优质股,如凤毛麟角。而,如果我们在OSK的推算是正确的话,那么意味着OSK是有符合冷眼前辈多年前的选股标准。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有提到要留意子公司是否有 “价值输送” 的因素在里头,例如KLK给BAK提供丰厚股息那样。而我们也在OSK的财报里也看到了这因素。 2012年5月,RHB银行(当时名为RHB资本)就向OSK提出收购其投行业务的意向,并最终以20.9亿令吉成交,其中90%的成交额以RHB银行股份来满足。OSK变卖投行业务后的那几年时间里,每当RHB银行派发股息,OSK几乎把全部股息再投资,以增持RHB银行的股份。直至近8年,随着RHB银行所派发的股息日益增高,OSK参与股息再投资计划的比例也有所调整,更多时候是取回现金,用作自身发展和股息派出。 这就是OSK和RHB银行之间的业务关系的简单概要。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OSK除了继续发展自己的房地产业务(预计今年会推出大约总值15亿令吉的楼盘),他们也积极发展资本融资业务,其营收从3, 483万令吉(2016年)上升到1.51亿令吉(2023年),而总贷款额也从3.5亿令吉(2016年)飙升到17.4亿令吉。不但营收有所增长,其贷款组合也更加多元,并开始积极拓展公务员贷款的业务,从针对的客户群、贷款率、贷款流程,再到对借贷者最重要的贷款额出金率,OSK都颇具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和银行所发放的个人贷款不同,公务员贷款是直接从薪水扣除,所以这类贷款的呆账率是极低。 在未来,估计这项业务会带来更多惊喜。 除了这项业务,OSK也有另一个也极少人留意的业务,那就是电缆和电线产品,它们被纳入其工业品生产的业务里。 如今,与数据中心相关的投资主题显得异常火热,因为在建造数据中心过程中需要大量中低电压的电缆和电线(也是OSK的业务所在),这就无疑给这些工业品生产上提供大量商机。不久前上市的Master Tec,也是因为数据中心的投资主题而股价被热烈追捧。不过, [vip_content_start] 市场总是鲜少留意那些较为低调的从业者。这也是OSK有意思的地方,因为他们清楚市场有许多商机,但不会盲目扩展,而是在扩张和盈利之间取得健康的平衡。加上他们还有其他业务收入,更让他们在许多从业者大打价格战时游刃有余。 当然,OSK也不是没有弱点的。其中最影响他们估值的因素,恐怕就是市场对房地产股普遍都兴致缺缺。这也是无奈的事情,毕竟钳制房地产发展的政策至今未见松绑,加上房价常被视作人民生活沉重生活负担的最佳替罪羔羊(有意思的是,大家是一边抱怨房子很贵,一边奋力地想要成为拥房族)。故此,许多房地产股的估值都偏低,平均市账率(price-to-book ratio)为0.7倍,而OSK为 0.5倍。不过,这并不能视为OSK在市账率的角度是被低估,因为其净资产需要做一些调整。 而这个调整,就和OSK所持有的RHB银行股份有关系。由于OSK拥有RHB银行10.24%的股份,加上前者在后者的董事局拥有一席之地,享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因此,OSK会把RHB银行作为股权相关方式来处理(equity method)。根据这项准则,OSK会把属于他们的RHB银行的净资产记录在自己资产负债表里。因此,在2023年的年报里,有36.4亿令吉的净资产就来自于RHB银行。然而,RHB银行目前的市账率为0.8倍。换言之,OSK所握有的RHB银行股份需要打上20%折扣,相当于 7.2亿令吉(视RHB银行估值而定)。 在2023年,OSK的总资产为61.2亿令吉,扣除7.2亿令吉后约为54亿令吉。我们用OSK的32.8亿令吉市值除以54亿令吉的总资产,就会拿到0.6倍的市账率。当然,如果要更加苛刻一点来计算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这种方式也只是给我们了解OSK在市账率方面被市场低估的可能性会偏低。 而要改变市场的固有印象,就需要拿出实际的业绩来说话,让市场明白自己有更多值得被留意的业务潜力。而OSK目前的业务策略,估计将以资本融资为未来主力,原有的房地产和电缆生意继续是基本盘,再把从RHB银行所获得的丰厚股息,为其现金流输血。可以说整个策略组合拳和资本框架设计都相当有意思。 以上就是对OSK的一些简单解读。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9月前
理论上,如果你能拿出1亿令吉将A公司的100%股权买下,然后把手中握有的B公司60%股份卖掉,那么就能够换来3亿令吉的价值(多为现金),回报率是3倍!而且还没算上专属于A公司的业务价值。 之前曾撰稿谈到有些公司因为拥有良好的资产,而在估值上被严重低估,其实是可以被视作一个投资标的。 资产当中也存在优劣之分,其中现金是最优质且最无争议的。最难评估的则是无形资产,或者一些第三极投资产品(通常为那些缺乏市场价格,需要依靠第三方评估报告)。 在众多资产中,还有另一种优质资产,那就是上市公司。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A公司的市值是1亿令吉,而上市公司B公司的市值为5亿令吉。同时,A公司握有B公司60%的股权,粗略估算一下,A公司大约拥有B公司3亿令吉的市值。 理论上,如果你能拿出1亿令吉将A公司的100%股权买下,然后把手中握有的B公司60%股份卖掉,那么就能够换来3亿令吉的价值(多为现金),回报率是3倍!而且还没算上专属于A公司的业务价值。 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收益,执行起来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们无法用1亿令吉来买下A公司的全部股份,因为大部分股份相信都被其创办人及家族牢牢握在手里。再来,即使能够买入100%股份,我们也一定需要支付溢价,原本的1亿令吉成本可能会上升到1.5亿令吉,甚至是2亿令吉。 第二,B公司的市值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将60%的股份全部套现也不容易,最终套现的价值也会少于3亿令吉。成本收益,一涨一跌,你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而且还未算上你成功与否的概率。 故此,我们需要转换另一种思路,看看有没有催化剂能提升A公司的价值,也就是我们业内常说的再评级催化剂(Re-rating catalyst)。按照上述假设,就要看B公司或者A公司的业务有没有新增长点,或者出现一些 “价值输送” 。 那么在市场里,是否存在这种案例呢?还真的有。 其中一个就是 [vip_content_start] 峇都交湾(以下简称BAK)以及吉隆坡甲洞(简称KLK)。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BAK握有KLK47.89%的股份。截至上周五,BAK市值为78.4亿令吉,而KLK市值为246亿令吉。我们换算一下,就会知道BAK手中的KLK股份市值为117.8亿令吉,比BAK自身的市值高出了39.4亿令吉,是BAK市值的50%! 这时,会有人开始怀疑这种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因为正如前面所说,这种投资方式执行起来是有很多细节需要留意,稍有不慎,潜在利润就会消失不见了。因此,我们需要审视BAK的状况。 先看业务基本面,BAK的年报就已经说明KLK是其最大的投资公司,由于BAK对KLK在运营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会计准则上,BAK会把KLK视为子公司,而非使用股权关联方式(Equity Method)。BAK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绝大部分的占比也都来自于KLK。 那么KLK的业务是否良好就非常重要。KLK主要业务来自于油棕业务,遍布上游至下游的产业链。上游部分的种植业务遍布全马,印尼,以及利比里亚共和国;下游部分的生产业务则主要为棕油铺路,将采集回来的油棕果榨取为棕榈原油以及棕榈仁油,前者多为煮食用途,而后者则加工为肥皂等工业品,销往全球市场。除了种植业,KLK也涉及房地产发展,营收虽然只占1%左右,不过在运营利润方面却能够贡献4%左右。 由于KLK的核心为种植业,且目前不管是收成率以及提炼率都非常稳定,而且钾肥和尿素等肥料价格已有所下滑,因此其基础营运能力还是有保障。 看完了KLK后,我们可以往上看看BAK的业务。BAK本身还有另一项业务,那就是化学工业品。 此业务的关注度虽然较少,但也在2023年交出了1.36亿令吉的税前盈利,是BAK集团税前盈利的10.6%。这看似不多,但不要忘记BAK许多的税前盈利都是来自于KLK,扣除近52%的非股东收益后,BAK的化学工业品收入贡献也是颇为重要。 因此,BAK的核心业务是有上升空间,估值也比KLK便宜许多。当然,受到BAK的市场交易量稀少的影响,更多人会倾向买入KLK的股票,这也是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在买入BAK股票时会有的顾虑,同时也是两者之间的市值长期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个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在棕油价格暴涨的时期,BAK的市值和KLK市值之间的差异大约是15%,目前则为23%。 不过我觉得有趣的是,KLK所派发的股息,有近48%会流入BAK手中,而BAK会结合其他非KLK业务的盈利后再派出股息。过去近10年,BAK所派出去的股息金额是比KLK高出些许。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 “价值输送” ,让BAK的投资增添一些分数。 下一期,或许会说说别家公司的有趣之处。
9月前
要参与众筹,风险管理一定要做足,不是纯粹告诉自己把钱亏掉就算了。要知道,大部分人在还没亏钱之前都很潇洒,到亏钱后就会哭得如丧考妣,因为他们这笔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投资这个课题可以有很多种区分的方式,其中一个较为少人提及的区分方式就是 “一级市场”和 “二级市场” 。 这两者的区分方式就是看金融产片是怎么看该金融产品是第一次发行,在二级市场买卖。 我们一般所熟知的股票交易,属于二级市场,因为你是把手中股票卖给另一位投资者。如果是初次发行的股票,例如IPO,就属于一级市场。 从名字上来看,二级市场似乎没这么高端,不过二级市场是一件商品能够流通的核心关键。股票如此、房地产如此、汽车如此,就连许多奢侈品手提袋也是如此。要是少了二级市场,再贵的商品也只是老黄卖瓜,自卖自夸。因此,人们投资一级市场就要明白自己需要承担更高风险。 而今天要谈到关于一级市场的话题,那就是 “众筹” (Equity Crowdfunding)。 简单来说,商人为了扩大生意版图,在合法合规的平台里公开发售他们公司的股份,以达到集资目的。 投资人可以花几千令吉买下一家私人公司的股份,之后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获得回报率,包括股息(前提是赚到钱)、套现(转卖给另一位买家,如果你找得到的话,或者卖回给公司创始人),或者等待该公司被高价收购,甚至是上市。 反之,如果公司经营不当,破产清盘,很可能是赔光全部金额。 这种投资机会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上班族,是非常少有的。 因为绝大部分的公司都不会允许自己的员工在外面开设公司,所以投资众筹就成了他们为财富增值的一个渠道。 然而,正如我前几期的文章所言,术业有专攻,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以及时间去研究什么投资标的。奈何,在庞大的潜在利益诱惑面前,人的理性往往都会败下阵来。 有外国报告在追踪410间公司后发现(有无众筹的公司数量各半),没有众筹的公司最终有四间倒闭了,而有众筹的公司则倒闭了35间,是前者的8.5倍。 而在盈利率方面,表现最好的公司,有众筹的公司的盈利会优于没有众筹的公司,大约高出一倍;不过,如果看普遍数据的话,有众筹的公司的亏损会大多数情况会更严重,最差劲的组别里,有众筹的公司会比没有众筹的公司亏多将近三倍。 有意思的是,有众筹的公司在通过众筹集资之前,其财务表现都远远逊于没有众筹的公司,可见两者的根基优劣之别。 从这几组数据来看,众筹都是一个极高风险的投资。况且,我们还没有讨论众筹投资者们缺乏监督和管理公司运营的能力。 在这里,我想要点出另一个点是,许多参与众筹计划的人们,可能这一生都未曾创业,或者不懂得创业的难度。 一间公司是不是能够生存下来(且不提成功),是有许多关卡要通过,例如产品/服务的素质、运营成本的控制、资金链的安排、团队的经验和配合度、靠谱的供应商,稳定的客户源等等。 而且,和很多事情一样,做生意也是讲究规模效应的。 你要做一家10万令吉营收的公司,和做一家100万令吉营收的公司,两者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更别提要达到一个亿的营收。连10万令吉的盈利都做不到就倒闭的公司,俯拾皆是。 也就是说,你买入众筹股份,就是买入一个未经市场检验的试验品。 相较于那些准备上市,不管是主要交易板还是创业板的公司,他们都已经具备最低限度的规模、盈利,以及有经验的团队。 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已经通过市场的测试,纵使亏钱也能够迅速止损,所以风险较低。而每行生意里都是有自己的行当,作为投资者,怎么看都是门外汉。一个行业的水有多深,只有亲自走过才知道。 巴菲特也说过不要用自己的双脚去测试水的深度。 要参与众筹,风险管理一定要做足,不是纯粹告诉自己把钱亏掉就算了。要知道,大部分人在还没亏钱之前都很潇洒,到亏钱后就会哭得如丧考妣,因为他们这笔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在这里,我想加入另一个视角。 [vip_content_start] 其实回到现实生活里,有利可图的商业项目会走上众筹这条道路,其概率是非常低。就像是英文里的那句,一开始投钱去初创企业的肯定是离不开三个F,也就是Family、Friends以及Fools(亲人、朋友,以及蠢蛋)。说明生意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 以前TVB有一部职场穿越爽剧《九五之尊》,里面从清朝穿越回来的雍正皇帝就和他所要辅助的商二代说:『你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所以你遭遇的都是大问题』。 从另一角度解读,当你要办的事情越大,你从旁人所需要的资源和协助就越大。 故此,一个想要大展拳脚的商人,自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他们也会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结识不少人脉,是大客户、是供应商、是银行家、是房东、是同行等等,而这些人脉或多或少就会成为他们在未来集资的重要来源。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敲,如果一个商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足够的投资者,那么其商业模式的成功概率,以及其人脉的深度,可能还是让人存疑。 当然,有一种情况就是那个商业模式实在太前卫了,市场里压根儿没有人看得懂。 只不过,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恐怕要打上更多折扣了。 以上,就是我对众筹的浅显认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9月前
不过我想要带出的信息是,如果缺乏了最后一道思考,看到公司有大量现金就直接购买,那么很容易发生我们常说的 “价值陷阱” 。 在投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上市公司,其公司市账率(price-to-book ratio)极低,甚至账率低于 1。换言之,如果你有办法买下这家公司的全部股权,然后卖掉它们的资产,就可以赚钱了。当然,这种做法不容易,主要有几点。 首先,你不容易控制公司。 许多公司创办人并非金融系毕业,也未必熟悉资本市场的大多数游戏规则,但是他们都知道要怎么控制自己的股权,确保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他们要么用自己名义,要么成立一家私人公司,控制公司的大多数股权(通常会是51%)然后再号召自己的家人以及创业伙伴,用个人名义再控制多一点股权(他们也有可能通过投资机构来控制)。 一般来说,他们掌握70%股权,那样就不会发生大权旁落的情况。 故此,纵使公司的市账率极低,作为局外人的你也得忍气吞声(除非你有办法说服创办人的亲属/亲信卖股给你)。 即使你有办法旁敲侧击,拿到大多数股权,过程中,你必然会付出高于市场的价格来收购(当然还有变卖资产所需各种法律和稽查费用),最后让你的预期盈利大幅缩水。就算给你用市价完成收购,也不是每项资产都能够找到理想买家。 打个比方,银行的市账率常常会低于1,而银行的核心资产就是各种贷款总额。这种资产不但体量巨大,不容易找到买家,而且当中藏着大量魔鬼细节,例如坏账率等等。 有些公司的资产虽然不及银行巨大,不过他们却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 这也是另一个大问题,因为无形资产是当公司收购其他公司所产生出来的项目,其内在价值本来就因人而异,也许账面是10亿令吉,但如果经过反复检验,也许会下滑到8亿令吉。不要忘记,公司资产的价值可高可低,但是公司的负债总额是不会有争议,一千万令吉的负债就是得偿还一千万令吉。 因此,资产价值的变化也会让你的预期盈利大幅缩水。 为了应付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在市账率上更进一步地去芜存菁,用 “有形净资产” 来计算,也就把那些无形资产剔除。另一个做法则是当我们审视公司资产时,把重点放在那些没有争议的资产,例如现金。 毕竟,一台已经被折旧的机械虽然属于有形资产,但是其二手市场价格也不是这么好计算,而且你也不知道这台机械的内部损耗有多高。 不过,现金的价值是很少争议的。 当然,另一个价值很少有争议的就是土地,而非其他的不动产(同理,非土地类型的不动产的经济价值也是可以因人而异)。现金和土地可说是最核心的资产。 以上是我们在投资一些被低估的股票时会有的思路。 那么,这样的公司在马来西亚里到底多不多呢? [vip_content_start] 多得很。但并不是每一个都可以马上投身进去,还得看看当中的原因。 要知道,有很多因素会促成公司紧紧握住大量现金和土地。有些公司因为身处较为挑战的经商环境,所以现金是他们的保命符,以确保员工的饭碗获得足够照料;有些则是因为创办人经历过金融风暴,不想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或偿还高昂的贷款利息,所以会大量囤积现金,尽可能不要举债(生意上的赊账就另当别论);有些则在寻找可以收购的目标,所以暂时就囤积着现金;而有些公司则只是纯粹不思进取,把小股东的钱当作自己的钱,也不派股息,也不去找更好的方式来利用这笔现金。 因此,身为基金经理的我们就会进一步分析各种缘由,如果能接触到管理层更好,这样就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当中的状况,也比较容易估算,我们到底要在这一只股票等多长的时间。 如果公司有固定派发股息的政策,那么我们会比较愿意投资,起码这笔投资在整个投资组合里不会是处于 “闲置” 的状态。 不过我想要带出的信息是,如果缺乏了最后一道思考,看到公司有大量现金就直接购买,那么很容易发生我们常说的 “价值陷阱” 。 这种等待是极为漫长且充满煎熬。 如果不幸遇到那种纯粹摆烂的上市公司老板,那么纵使公司的现金再多,极有可能也会被他败光。
9月前
有些人可能会说,如果公积金局觉得本地市场不够大,可以投资更多海外市场,然后引述英伟达的股价去年飙升多少倍,借此推论公积金局投资不够积极。 我国公积金局在上周日公布2023年的派息率,传统账户(conventional account)和伊斯兰教义账户的派息率,分别为5.5%和5.4%。此消息一出,很多网民在社交媒体不断吐槽,各种批评声浪,说是不堪入目,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很多散户或许并不明白的是,你用一千令吉赚到50%的投资策略,到了一万令吉,甚至是十万令吉或许都能够奏效。 但是到了百万令吉,就开始有难度了。 马来西亚股市里有小而美的小型股,可是这当中有许多公司的市值可能也是那几千万令吉而已。 如果你投资的股票缺乏流动性的话,整个入场和离场的操作就会非常麻烦。 驾大船掉个头都不容易 如果到了千万令吉,甚至是上亿令吉的级别,就更难了。 这就像驾驶一艘大船,掉个头都非常不容易。 我记得巴菲特在提到他投资日本市场时,有提到其公司资金体量巨大,如果进入新的市场,要确保池子够深(交易量要足够大),够阔(股票类型选项要足够多元)才有足够空间让池里翻腾。 有些人可能会说,如果公积金局觉得本地市场不够大,可以投资更多海外市场,然后引述英伟达的股价去年飙升多少倍,借此推论公积金局投资不够积极。 但是啊,大家可能忘记公积金局的责任是什么。 公积金局的存在并不是让你成为超级大富豪,而是确保大多数的马来西亚人有足够金钱退休,让退休生活满足基本的尊严,以免最后演变成为社会问题(也是要政府花钱解决)。因此,稳定的回报率才是公积金局的首要目标。 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我对公积金局长期且稳定的表现只能是脱帽致敬。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我的同事以及同为基金经理的同行,没有人投诉过公积金局的投资表现,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很满意的。的确,有很多基金经理能在一年内给你带来20%的回报率,但他们也有可能在别的时候蒙受10%的亏损。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如果公积金局告诉今年亏钱没有派息,大家做何感想。 更进一步说,公积金局的派息率都是通过 “已实现盈利” 来分配的。 没拿到现金就不用作派息 只要还没有卖出去,没有拿到现金,哪怕账面上赚再多钱,都是不能够用来派息的。 故此,公积金局是有可能买入过英伟达股票,或者到现在还继续持有,但用来派息给大家的比例很少而已。 说一件可能很多圈外人不知道的事。 在去年大约10月开始,我们就听到公积金局 [vip_content_start] 激进地套利的传闻,一些公积金局的外部基金经理也是收到指示要把现金提升到一定比例,其他的券商朋友则忙着牵线找买家,看能不能用 “场外交易” (direct business transaction)的方式处理,以免市场情绪被这些巨额交易量所影响。 那个时候,我大胆揣测2023年的派息率会比较高。 公积金局理应值得掌声 当然,此番言论如今听起来是有点事后诸葛。而让我想不到的是,坊间开始传言公积金局将派息高达6%。虽然,我内心对派息率是越高越好,但我也觉得是有那么一点勉强。所以,专家的访问只是作为一个意见来参考。如果这些意见变相提高了大家的期待值,进而把公积金局的表现批评得体无完肤,就有失公允。 回看2023年的股市,富时吉隆坡综合指数是下滑了2.7%。就连富时大马首100指数也只是微微上涨了0.6%。公积金局拿得出5.5%的派息率,理应得到掌声。 也许,有朋友会说富时大马小型股指数在2023年上涨了9.6%,为何公积金局的表现更差? 但是你要知道,公积金局的总资产在2022年就已经是接近1.1兆令吉,在国内是巨无霸级别。这就要回到我一开头说的事情,大有大的难处。环顾整个马来西亚股市,哪怕股王马来亚银行的市值已经高达1,170亿令吉,公积金局的一成资产体量就差不多可以将马来西亚私有化了。 这艘大船,一点都不好驾。 诚如我此前文章反复提到的,公积金局是大家有钱退休的最佳捷径。无奈的是,在现实世界里,人们总是对可行,且是行之有效的捷径视而不见,反而痴迷于寻找别的途径,最后赔上更多的金钱和时间。
10月前
既然对股价助益不大,为何有些公司会在第四季度报出难看的业绩?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诱因是业内常说的“kitchen sinking”,即“巨额冲销”。 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公司财报已于上周四悉数发布(除部分财年特殊的公司外)。回顾多个季度财报,我们发现本轮第四季度与去年第四季度颇为相似,惊喜与惊吓并存。 在追踪的名单中,部分公司前三个季度财报表现常规,与管理层预期一致。然而,到了第四季度,却出现了额外开支,包括运营开支和税务开支增加。 公司业绩若超预期,自然会提振股价。反之,若与管理层预期不符,且在第四季度才出现,则会对股价造成重创。投资不仅要关注公司基本面,也要关注市场预期是否落差。掌握这种信息差,有时也是重要的投资策略。 第四季度财报难看有原因 既然对股价助益不大,为何有些公司会在第四季度报出难看的业绩?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诱因是业内常说的“kitchen sinking”,即“巨额冲销”。当公司前几个季度财报表现不佳时,管理层可能会有“反正都烂了,索性烂到底,明年又是一条好汉”的心理,于是决定在最后一个季度释放所有坏消息,例如资产减值、解雇员工、赔偿、增加税务开销等等。 当然,也有公司在前三个季度表现优异,却在第四季度进行“kitchen sinking”。这背后很可能是公司对明年的业绩较为悲观。 假设同样要对某项资产进行减值,无论是在今年12月还是明年1月进行,对公司的现金流并没有影响。但如果公司管理层认为明年业绩可能较弱,就会选择在今年12月进行减值。这样一来,公司进入下一年后就无需担心这笔减值会影响业绩,同时也能降低第四季度的盈利,从而更容易实现同比增长。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合乎会计准则的情况下进行的。我所描述的只是一些经济诱因。 那么,第四季度过去了,接下来的4月、5月所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又会如何呢? 阅读第一季度财报像拆弹 我记得去年第一季度,阅读公司财报就像是在拆除炸弹般惊心动魄。除了有更高的人力和电能成本,更重要的是有许多公司受到季节性影响,表现不如预期。这也难怪,毕竟1月至3月的工作日相对较少,尤其2月份更是转瞬即逝,再加上各种节假日的影响,即使是公司内部的销售团队也容易出现业绩偏差。 到了第二季,许多公司员工开始收拾心情了,正常工作,而大部分公司的预算也获批。通常,会在8月、9月看到较为常规的业绩。这段时期或多或少会受到斋戒月的影响,不过因为公司的工作效率也开始恢复,所以会有互相抵消的效果。 到了第三季,也就是10月、11月时公布的季度财报通常都会比较好,也是许多公司全力冲击业绩之后所获得的最佳成绩单。对股价 [vip_content_start] 最有帮助。曾有一位同行说过,一整年里只有一两个季度最为关键,其余的季度都是在埋头做研究或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而已。 当然,在2023年的10月和11月,整体市场表现还是相对疲弱,直到11月下旬才开始慢慢复苏。业内就有许多传闻是官联投资机构(包括公积金局)纷纷地在套利,造成整体市场有强大卖压,许多大型蓝筹股都未能幸免。如今,公积金局宣布2023年的派息率为5.50%,比前一年高出了15个基点。这传闻和新闻报道也找到逻辑自洽之处。 如果要论2023年最大的变数,当属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并不如预期。在年初,市场普遍认为中国会出现更多的复苏迹象。当然,我们也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这就导致许多依赖中国市场的公司在这一年里遭受程度不一的业绩影响。另一个重大变数就是2023年的劳动力成本提升。这对许多制造业来说是一大重击。 当然,这也只是一些非常主观的观察,市场里总是有特例,大家也可以多多留意自己追踪的公司业绩,是不是有我所说的倾向。
10月前
11月前
那么,谷歌未来的竞争潜力还是广告吗?短期内,恐怕是的。道理也不难理解,因为这项业务里的不确定性优势是牢牢地握在他们手里,换作是任何人都不会放过这优势。 谷歌作为世界科技巨头之一,母公司Alphabet不久前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的财报,共录得697.9亿美元的营业额,其中有545.5亿美元来自于谷歌的广告业务(包括了搜索引擎以及各位在YouTube上看到的各种广告)。如果算上手机应用程序以及其他软硬件的营业额,统称为“谷歌服务”,这一项业务总营业额为619.6亿美元,占了整个集团的九成业绩。至于他们的云端服务录得74.5亿美元。 如果论营运盈利(Operating Income)的话,谷歌录得174.2亿美元,其中217.4亿美元的收入来自于谷歌服务这个板块,而云端服务只有1.9亿美元。其他业务则是有所亏损。由此可见,说谷歌是妥妥的广告公司也不为过。 谷歌在云端和广告业务面对什么样的竞争? 而在谷歌公布这项财报时,因为其云端业务不如市场预期,股价一度大跌6%。坊间有一种看法,认为人们不应该忽略谷歌在云端业务的发展潜力,加上云端服务具备更强的黏性,许多企业一旦决定了某家云端服务商,鲜少会更换。反之,谷歌的广告则让人烦不胜烦,消费者的喜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广告业务的风险应该更大才是。 的确,如果我们是从这个观点来切入的话,谷歌的云端服务是有一战之力。但,现实世界是多维度的。 首先,单是以云端服务商市场的竞争来说,这里面就有亚马逊、Azure(微软)、阿里云、IBM、Salesforce、甲骨文,以及腾讯云等科技巨头。亚马逊作为龙头老大,其功能性优于谷歌;Azure则是借助微软的靠山以及价格优势,也是领先谷歌。 反过来说,如果说互联网的线上广告,谷歌无疑是龙头老大,尤其是他们的搜索引擎以及YouTube。当然,你也可以说受到抖音的挑战,谷歌也不得不加入短视频大战,让YouTube推出Shorts的功能来加以抗衡。 为何谷歌广告收入比云端业务做得好? 以上也只是我们从各个市场的看图说故事。为什么谷歌的广告收入一直都会比他们的云端业务做得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广告不具备透明度的天性。 [vip_content_start] 广告界有句名言:“有一半的广告费用被浪费掉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从传统的看板广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荧幕看板广告)到纸媒的广告,以及现在的网页广告。不管科技公司给出多少数据,例如页面停留时间或点击率等等,我们都很难评估广告的实际效用,因为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是很难被观察得到。 这对打广告的商家来说是很痛苦,但是对于卖广告的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并不是由他们来承受这笔广告费的不确定性。谁能在商业社会里掌握越多这种不确定性优势,那么谁的商业价值就越高。在商家和广告商的关系里,很明显,不确定性优势是在后者那里,所以痛苦的是商家。 而更痛苦的是,商家不能因为这样而不打广告,尤其当许多生意都是需要“量”才能实现经济学所说的规模效应。因此,在广告业务里,所有商家几乎只能选择广告市场里占据最大份额的玩家。这也是为什么谷歌的广告业务赚幅这么强,稳稳录得三成半的营运盈利。 反之,如果是云端业务就完全不同了。因为这方面的竞争是看硬软件的配备以及价格,所以透明度很高。在客户和云端服务商之间的关系里,后者只能靠服务素质和使用体验来提高不确定性优势。况且,云端业务的固定成本较高,加上全球有大量免费使用着谷歌云端服务的人们(例如Google Drive),所以谷歌的云端服务也只能录得2.5%的营运盈利率(2022年还是亏损状态)。即便是亚马逊的云端服务,营运盈利赚幅也只鲜少超过三成。 那么,谷歌未来的竞争潜力还是广告吗?短期内,恐怕是的。道理也不难理解,因为这项业务里的不确定性优势是牢牢地握在他们手里,换作是任何人都不会放过这优势。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