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賑災

8小時前
10小時前
6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最近,馬來西亞半島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水災,影響了9個州屬,受災人數達到了15萬。然而,當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呼籲私營企業捐款和派遣人手前往災區賑災時,這一言論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網民在看到新聞後紛紛上網批評政府。 當中的理由不乏,公司有繳稅的,為何災民要私人企業出手相助,也有不少大罵政府只會向小市民要錢,政府那麼多錢憑什麼要求捐款。 然而,在政府呼籲私人企業出手相助後隔一天,首相宣佈獲得企業界積極響應,至今政府已收到23傢俬人公司及企業商團捐獻3580萬令吉。 這證明了他們明白災黎真的需要更多人伸出援手重建家園。 另一個私人企業參與賑災的例子則是本地知名馬來飲食業家凱魯阿明帶著志願者團隊前往吉蘭丹賑災,霸級市場邁丁(Mydin)創辦人兼集團董事經理阿米爾允許他先拿貨後付款。之後凱魯阿明因3張信用卡爆卡在網絡掀起熱議。 無論是賑災,災後清理工作或是災後重建工程,一切都是需要錢。 政府雖然有提供援助和撥款,但也不一定足夠應付所有人的需求,例如說聯邦政府給吉蘭丹和登嘉樓各2500萬令吉,有人以為2500萬令吉是直接分發進災黎的戶口,實際上是要用於修復基礎設施如道路和下水道,以及提高烏魯勿述的道路水平。 大家期待政府撥款都是直接把錢平分進災黎的戶口,政府注重的是提升基本設施,避免悲劇重演,今年面對水災的家庭,明年不需要經歷同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私人企業可以填補援助空缺,直接將必需資源送給災民,幫助他們重建家園。災民需要日常用品和食物,政府能力有限,私企能更快、更有效地把物資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沒有經歷過水災和到災區的人無法體會到災黎需要的是什麼,看到新聞就反對政府發出的呼籲,是在災黎傷口撒鹽。 當聯邦政府、州政府和搜救單位攜手救災,再加上私企的援助,肯定能大大減輕災民在這艱難時期的負擔。 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標,希望災黎可以早日解決水災問題,更快恢復日常生活。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