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辛羽

《抖擞》是辛羽(即海凡)于2017年采访5位新华作家所编纂的文学编选,所涉及的作家包括周粲、驼铃、孙希、陈妙华、宋雅均出生在1930年代。他们活过日据时期,见证马新独立与分家、马共抗争等历史大事,人生经历是半部新马史。近年孙希和周粲两位前辈的离世,更显得这本书格外弥足珍贵。 先说这本书的内容架构。作家是每篇独立章节的主角,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梳理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文艺经验,最后附上作品选萃。正所谓我手写我口,金庸武侠小说再怎么离奇跳脱都有其时代背景作为创作灵感根据,《抖擞》结合作者回忆和作品的内容编排,让读者能够全面掌握作家的生平事迹,继而接连到他们的创作轨迹,或者说触发创作作品的心理因素。 阅读此书后有一点让我很感动,前辈创作的初心很简单,就是为了写而写。在那些随时送人头的纷乱时代,他们不惜花费庞大资源也要获取文学读物;即使面对生活艰苦或身体疾病,他们也坚持阅读写作。驼铃身陷囹圄,依旧乐此不疲学马来语做翻译,请家人帮忙在监狱外寄信投稿。宋雅患病10年后重新执笔:“我拼命写些我愿想要写的东西……我深知这些拙作,碍难有发表的机会,但我仍是埋头执笔,为的是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文学是跨时代性的,创作者的作品刻画人们曾经生活的时代痕迹,也隐含那时候人们的普世价值观。周粲在采访中有说道:“受众有时是必须花上一点时间抽丝剖茧,以窥见作者含蓄曲折的心思的”。同时,文学是一种积累,各个世代的创作者耗尽心思创作出来的作品,在时间的挤压之下变成沉稳踏实的堆积层,为日后崛起的文学巨山提供基础。 辛羽作为编纂者的努力和用心,不仅为新华文学史留下重要的一章,也无意中为创作者揭露一种心法。这里说的心法并不指涉任何具体写作技巧或策略,而是我们通过前辈的人生故事,被他们为何不可不写的原因所触动到。就像在《写作课:陈雪给创作者的12道心法》里所说的:……而我们想要透过这一件困难的事,把自己的所有力量实现出来。 《抖擞》里的前辈用行动提醒创作者,不为他者写作带来的成就感远比身外物来得重要。我不禁反思当下文学奖现象,人们争夺奖金和头衔,这样的写作心态是否违背初衷?固然有文学奖加持,作家获得市场资源来维持写作,是资产主义之下无可厚非的事实。诚如韩丽珠在某集《文学放得开》节目上说的,作家的作品是馈赠这个社会的最大礼物,而人们总是在赠予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若能秉持这种态度,创作者能够摆脱文学奖的束缚,在写作上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 杨焌恒 / 当逝去的人成为你的背影 【书市小耳朵】新加坡文学奖揭晓:海凡、谢裕民、陈志锐、王哲,获奖! 李开璇 / 从雨林到新时代 翠色随人欲上船——初涉富春江/海凡(寄自新加坡)
21小时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