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钢琴

5天前
有一段时间,我贪图安逸,面对许多新事物、新挑战,都不愿意尝试。像是父母要我学钢琴,我总是极力抗拒,因为害怕剥夺了我享乐的时间。后来,我遇见了一个看似普通却仿佛有洞悉一切能力的人——我的邻居。他如一道闪电,划破我心灵深渊的黑暗,将我从无尽的绝望解救而出,引领我重回正轨。 犹记得那位邻居初来乍到时,并不受居民待见,是大家一致认为的“巫师”。他性格古怪,总是身穿一袭朴素的长袍,头戴一顶黑色帽子。每当月光遍布大地时,他总独自在小巷里漫步,凝视着星空。他的眼神透露出深邃的智慧,仿佛看透了世间的奥秘。而这条小巷如同隔绝了一切,与现今喧嚣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与他交谈,而正是这次的交谈改变了我。微风把故事吹回了那一章,我在回家途中忽然听见一阵悠扬的琴声。那琴声时如瀑布般宏伟,时如河流般清澈明净,仅是一瞬间便抚平我心中的疲备与不安。我随声望去,发现是从邻居家传来的。 他见到我站在窗外,于是便热情地邀请我进去。那一刻,我才发觉原来所谓的“巫师” 是那么亲切、和蔼。他叫张小帅,是一位退休的钢琴家。我们在钢琴的伴奏下开启了一段奇妙的对话,从音乐到夜空,从夜空到人生。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醍醐灌顶,令我印象深刻。 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并非当个懦夫, 混混噩噩地过一辈子,而是在于面对新挑战和超越自我。”他的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我心中的枷锁,我重新拾起钢琴,把它视为心灵的升华。每当我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舞时,我仿佛位于高空中,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我开始理解音乐,把音乐作为我情感的表达。 此外,张先生的教诲更是体现于生活中。我开始阅读哲学书籍,并尝试领悟其思想,这一些思想让我在这繁杂的社会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在他的影响下,我逐渐走出了那段迷茫的时期,开始以全新的视角面对新生活。我不再害怕挑战,而是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天。 张先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挑战自我。谢谢您,张先生,我一定会谨记您的教诲,迎接未来每个挑战。我相信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作家点评/若涛】 这篇故事成功与否,取决于当中的关键人物——钢琴家张小帅。作者确实刻画了一个有趣的人物,奇装异服,特立独行,似乎还充满智慧。但这人物若要取信于人,还需要更深入的描述,包括他的身世、际遇和动机,这样才能显得有血有肉。
2月前
我端坐在钢琴前,手肘与琴键平行,呈预备姿势。洋人考官宣读考级曲目,我翻开琴谱,闭上双眼聆听节拍器。左、右、左、右——不知为何,本该专心数节拍的我,竟然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欢弹琴。 小学时期特别羡慕会弹钢琴的同学。每当他们向老师请假参加钢琴考试,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幻想那位同学身穿礼服弹钢琴的模样,同时也会忍不住感叹,唉,换做是我就好了。由于家境无法负荷昂贵的学费,我没有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心愿。所幸外公家有一台日本进口的旧式二手钢琴。每个下午,我在放置钢琴的房间弹奏不成曲的小调,想像自己是闪光灯的聚焦对象。 中三评估结束时,内心积攒多年的欲望瞬间喷发。那时的我凭借校方颁发的奖学金,告诉母亲我想学琴。于是,我承担了自己的钢琴学费,每个星期二傍晚让母亲送我到离家10分钟的住家,上一个小时的钢琴课。当时,我和一名年仅5岁的印度小女孩一起上课,比我小10岁的她,竟然已经学琴9个月了。 据说印度小女孩的父亲是名医生,他希望女儿能以最快的速度考获8级钢琴文凭,所以经常向女儿施加压力,强迫她超前学习。伏在桌上写理论本,我的眼神总会忍不住偷瞄印度小女孩的背影。瞥见她娇小的身躯弓着背僵硬地弹奏曲子,瘦削的十指被迫打开八度音,然后微弱地询问老师,自己可以参加钢琴第一级文凭考试了吗?老师轻抚她的头,告诉她会和她爸爸谈谈。这时,轮到我弹琴了。老师让她回到座位,她乖乖地拿出和我一样的理论本,等候老师布置作业。 不想参加钢琴文凭考试 迟学琴的优势在于容易应付乐理,但是弹奏方面因为手指逐渐硬化而较为吃亏。当我写到第五级理论本,我的弹奏仍然停留在第二级曲目。这时,印度小女孩已经考获皇家钢琴第一级文凭,老师告诉我,该准备考级了。其实,我在学琴前已经向老师坦承不想参加皇家钢琴考试,但是协商后,老师仅免除了我的乐理笔试。我和老师解释,自己即将准备大马教育文凭不能应考。她不勉强我,所以免除了第一级皇家钢琴考试。 大马教育文凭考试结束时,老师终究给我递上了皇家钢琴第二级考试文凭报名表格。印象里,我付了接近200令吉的考试费,换来轻薄的考试乐谱。接下来的半年,我把时间耗在练习考试曲目,不能弹奏自己喜欢的曲目。忽而回想起高中时期,我曾误带乐理作业到学校,同座翻到封面,发现是第五级钢琴乐理。她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学琴,我说自己还没学满两年,她投来异样的眼光,然后不好意思地说:“我从一年级学到现在才考到Grade 5。”呵呵,我不好道出真相。 钢琴文凭考试当天,我按照指示牌走到酒店的考试会场。当天是第二级钢琴文凭考试,只见数名八九岁左右考生在父母的陪同下等候,我独自坐在人群中,更显自己的突兀。网络成人音乐班的广告说,学音乐,几岁都不算太迟。抬眼望向对席的低年级小学生,18岁的我感觉自己慢了许多。 弹琴的时候,我因为紧张而几次失误。宁静的空间,除了节拍器的拍打声,我还不时听见洋人考官轻轻地发出“啧”声。十指依然在黑白琴键游走,但是此刻的我,感觉自己的演奏已经彻底失去了灵魂。
2月前
5月前
5月前
记得在我的童年时光里,每当昏昏欲睡,外婆或者母亲常常唱起摇篮曲。于是优美的“宝宝睡,宝宝睡……”伴着我入眠。直到最近,还可以听到家里的小朋友唱起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而大多数儿童基础钢琴的课本都会收录这首优美的曲子。身为钢琴老师的我常常在课堂上教小小朋友弹奏这首曲子,他们都会随口唱起“宝宝睡,宝宝睡”,样子可爱极了。 由于常常听见这首曲,于是闲暇想要播一些音乐的时候,都不会想播这一首,脑袋里只会想起平时没办法听到的曲子。可是昨天一反常态。也许是因为我的脑袋已经累得想不起我想听的曲子了,我随机选了一些轻柔的古典乐,耳机里便播出了这首布拉姆斯的宝宝睡(原名Wiegenlied op 49, no 4),而且是清晰的德国歌词声乐版。 前奏的6拍钢琴声,好像在模仿摇篮左右左右摇摆的画面。可能是因为太久没有认真听这首歌曲了,前奏的6拍没有让我听出是自己最熟悉不过的摇篮曲。在忙碌教了一天琴后听到这熟悉、柔和、温暖的前奏,我的内心很是舒服,一瞬间卸下了老师该有的威严,卸下了面对家长要有的专业样子,卸下了面对上司就会武装起来的圆融的自己。仿佛回到小时候那恬静的岁月,那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永远能安稳入睡的每一个夜晚。 后来我们长大,开始有了很多忧虑。从学校成绩的起落,大学升学的科系,出来社会之后的薪水,银行里的金额,不知不觉就走型的身材,一旦不照顾就起红灯的健康……,日子好像没有更简单,只有每一天不一样的挑战在等着自己。“此时闭上眼睛歇息,愿这些时光受到祝福”,摇篮曲德文的歌词有一句是这样唱的——好像在告诉世人,虽然我们无法期待生活完美无瑕,但是我们可以用心祈祷和感受所有的祝福。 抚慰失眠了的人类 我熟悉的副歌原文翻译是:“明天早晨如果上天愿意,你将再次醒来。”意思其实可以解读成:无论当天是快乐、委屈、失意、伤心、幸褔或者不幸,我们是否能够再次面对明天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还是要听天由命。当一个人落入人生的低谷,它提醒我们,只要上天愿意,明天我们还有新的希望;当一个人爬上人生的巅峰,它提醒我们切勿骄傲,因为明天如果我们能够“再次醒来”,那它仍然是崭新的开始。 它用一段歌词描述了我们的渺小与脆弱,让我想起一句名言:勿以物喜,勿以己悲。让一天的悲喜都在夕阳余晖消散之时随之化解,于是一天的紧绷感都得以平静。我们在这星星和月亮的照耀之下,就好好地享受夜晚的静谧,月光的温暖。 如果明天不完全掌握在手中,我们在安静的深夜能做什么呢?摇篮曲的第二段唱了两次:“现在安心与甜蜜地入睡,在梦中眺望天堂”。仿佛在告诫我们,在迎接新的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必须要安稳地进入梦乡。先好好地休息,享受梦中的甜蜜幻想,才有办法面对明天的未知和难题。 这段有意义的歌词配上布拉姆斯堪称完美的音乐,就像是给所有披着月亮和星星的人们一个最真挚的祝福,抚慰这忙碌而失眠了一天的人类,我们之所以烦恼又失眠,是因为常常把事情看得过于严重。可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所谓的难题也只不过是给我们考验,促我们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进步。更何况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如此渺小,为什么我们不放下一切,安稳的进入梦乡呢? 这首布拉姆斯献给好友新生儿的摇篮曲,不知不觉陪伴了很多人入眠。我从小就觉得它很好听,到现在完全理解歌词的意义,觉得他真的写得好美、好浪漫。愿所有人在摇篮曲的祝福之下,都能安稳地睡下,然后再次遇到天明,再次遇到崭新的开始。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慢半拍的人。这并不是说我一般的反应或做事速度,而是当别人问我一个问题,虽然我嘴上快快回应了,但很多时其实脑子才刚开始转动。别人把话说完,我才终于想出一个更好的答复,然后不禁暗自责骂自己的愚钝,懊悔地不停在脑里重播那段对话。有时和朋友看电影,离开戏院时朋友总能滔滔不绝地分享想法,我却张口无言,待回家后那些混浊不明的情绪才一点点成形,缓慢滞后如一面漏水的老墙。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体内的时钟能够比其他人快半拍就好了,那别人问我问题时,我有多半拍的时间思考,对于在心里胡乱跳动的情绪,我也有多半拍的时间感受,再把它翻译成语言,免得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吐出来的话语掉落在断层间,情绪不合时宜地冒出又殒落,阻碍沟通的可能。 迟一点回复你可好? 小时候学钢琴,老师经常让我跟着拍子机练习。滴答,滴答,银针由左至右,又由右至左,两拍过去了,我笨拙的手指却依然落后。后来经过不断练习,琴技和节奏感逐步提升,不用拍子机也能直觉地跟随节奏在琴键上一拍不差地弹奏。老师却说,我的演奏过分精准,听起来呆板失真,感情不足。我才知道钢琴演奏里有一个叫“弹性速度”(tempo rubato)的概念,直接意译为“偷来的时间”(真是个诗意的名称),指的是演奏者在演奏时自由地加快或减慢节奏,以更自然地表现出音乐中的情绪。对呢,节奏是时间切割的艺术,以音符雕刻出时间的韵律;知道在哪里切割、在什么位置偷、又在什么时候还,才能生出最具感染力的表演,带动听者一同沉浸在音乐的自由中。 我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在沟通时也好好掌握及发挥tempo rubato,不过我想,快也好,慢也罢,先了解自己思考和感知的节奏,才有与外界连接的可能。可要是下次谈话时,还未能找出自己的节奏,那不如试着鼓起勇气跟对方说:不好意思,我现在还未想到一个好的答复,迟一点回复你可好?
11月前
她,8岁开始接触羽球运动,9岁开始南征北战,积极参加各项羽球比赛,16岁跻身国家羽球青少年队。如今年方19岁的她,不仅在国内与世界羽球比赛中崭露头角,斩获无数奖牌,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和技艺,还能在繁忙的日程中兼顾好学业,在去年的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考获全A(10A)的卓越成绩。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今日面谱》登场的主角,就是19岁的全能少女林欣。 林欣,出生于居銮一个小康之家,在8岁时便开始握起羽球拍,经常随着热爱羽球运动的父亲林胜聪(51岁)和他的朋友前往球场挥拍。尽管她年纪尚小,但在与成年人的对战中,展现出了不畏惧的勇气和坚毅精神。 自那时起,林欣便爱上了羽球运动,每周1至2天都能在球场上看到她挥拍、追求每一个飞翔的羽毛球的身影。而林欣在9岁那年,参加了青少年羽球比赛,一举夺得9岁以下女单季军奖,从此开启了她在羽球领域的光辉征程。 毕业于居銮平民华小的林欣表示,除了接受学校的羽球校队培训,她也有寻求外部教练的指导,以进行更全面的训练和技能提升。 11岁成为羽球州手 林欣11岁时成为了州手,代表柔州羽球队出征全国赛;12岁时,她参加新加坡ALPHA比赛,并勇夺了12岁女单冠军,以及全国女子团体赛第四名;14岁获得在印尼举行的羽球赛女单冠军;15岁获得21岁以下全国羽球赛女单季军和全国女子团体赛亚军;16岁进入国家羽球青少年队;17岁获得紫色联赛团体赛冠军;18岁获得全国学联赛女单冠军、以及全国团体混合赛18岁以下冠军;19岁获得泰国羽毛球品牌“ReachShuttlecock”推荐代表甲壹国际(中国),参加山西省柳林县穆村镇主办的北晟铝业杯羽毛球全国邀请赛,并夺得冠军殊荣。 赴华培训受益匪浅 林欣表示,她在14岁时获得教练的推荐,前往中国四川省进行为期一周的羽球培训。当地的省队运动员水准相当高,培训机制也十分有系统,让她受益匪浅。 运动员的辛苦付出,除了依赖运动天赋,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林欣表示,她每天放学后,都会投入大约2至4个小时进行训练,而周末早上还会进行跑步练习,以进一步强化体能。 “小时候,我常常会因为输掉比赛而伤心流泪。有一次参加全国学联赛,打入最后八强时,我一度领先对手7分,本以为即将胜出,然而在关键时刻却被对手逐渐反超,最终以失利告终。” “那次的经历让我深感难过和遗憾,赛后我自我反省,明白自己当时是过于心急才导致失分的情况。” 她说,那次的失败成为了她成长道路上一次宝贵的经验,除了教会她在比赛中必须保持冷静和耐心,也让她深刻明白比赛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专注SPM退出国家队 林欣在16岁时进入国家羽球青少年队,不巧当时新冠疫情爆发,不能出国比赛,只能参加国内赛事。 隔年,她选择专注大马教育文凭而退出了国家队。 家人推动积极进步后盾 在林欣的羽球生涯中,家人是推动她积极进步,不断挑战自我的坚强后盾,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有她上场的比赛,尤其是林父更是身兼多职,不仅仅是林欣的陪练与司机,陪伴她跨足南北各地,同时也是携手共进的战友,两人经常以父女搭档的形式参赛,默契十足。 至于林母黄秀萍(49岁),林欣透露,在她11岁参加全国赛事时,怀着妹妹林恩(现年8岁)的母亲,即便挺着大肚子艰难步行,都依然到场支持她。 林欣对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深感感激,明白这背后蕴含着无尽的付出和关爱。 她也很感谢这一路上指导和鼓励她的教练、队友、朋友、赞助商和支持者们。 她表示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希望能够以辉煌的成绩回报大家对她的无私奉献,也将这份深情化作羽球场上的动力,为梦想而继续努力拼搏。 分配好运动与温习课业时间 尽管羽球培训日程紧凑,然而林欣从未忽略过她的学业,充分利用每一天,自律地分配好运动与温习课业的时间。作为一名体学兼优的学生,她在小六考试获得了6A,在中三评估考试(PT3)中取得了5A的成绩,而在SPM考试中更是取得了全A(理科)的优异成绩。 林欣在田径场上同样展现出卓越的天赋。在就读康文女中时,她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学联赛的长跑项目,也是各类马拉松比赛的活跃参与者。 6岁开始学芭蕾舞钢琴 不仅如此,林欣自6岁开始学习芭蕾舞和钢琴,如今她已成功考取了8级和4级的相关证书,也经常受邀参与各类舞蹈和音乐表演,展现多方面的才华。 她坦言目前她会以学业为重,希望接下来能够成功考入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IMU)攻读药剂学专业。 “但我也不会因此而不放弃羽球运动,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参与训练和比赛,希望能够继续兼顾两者。”
11月前
到过台湾留学的星马华人,尤其指1980年前那一代,必在当地或离返家乡时听过以下好几首歌曲:1.〈望春风〉 2.〈高山青〉 3.〈杜鹃花〉 4.〈绿岛小夜曲〉 5.〈往事只能回味〉 6.〈月亮代表我的心〉。其中第一首是在1933日治台湾时已经流行,由于歌词本于闽南话,故多以闽南语唱出。其余歌曲则多以中国国语唱出,也常在星马电台如丽的呼声播出。 另两首值得一提的是第4和第6。前者在台曾被看成政治犯之歌,后者则曾被西洋著名钢琴家青睐而演奏过。 我尚未到台湾留学之前,在星马已多次听过的是前3首。大学4年内,对4号比较熟悉,因为不少唱衰政府的都被扣押到绿岛。不过,也有说那本是作曲家周蓝萍所谱写的情歌。第4首是还乡后在本地街头巷尾经常听到的,连我那纯粹受英语教育且无台湾经验的同事,也常常播听这首歌。 其中没被列入的,且在尚未赴台留学时便已常听到的是〈碧潭泛舟〉。那首歌所描绘的是台北市郊新店一个名为“碧潭”的旖旎风光:“山中湖里水中天,壁崖尽倒悬……桥影乱,桨声繁,高歌划小船。莫愁、玄武两湖边……何时人月圆?” 那时我虽对这首歌念念不忘,却尚不知道作曲者是于1958年从台北移居至马来亚联合邦的新加坡的沈炳光。更奇怪的是,毕业几十年来我到台湾参加会议及教书时,都没听过任何人唱过或弹奏过这首歌。 在2000年我随台大医学院的教授们到宜兰游玩。在游览车上有位台大副校长哼起中台民谣,如〈掀起你的盖头来〉〈沙里洪巴〉〈杜鹃花〉等等。我顿时为之耳目一新,因那都曾是国民政府的禁歌,乃请问他是哪来的侨生,和有否听过〈碧潭泛舟〉这首歌。他有点开玩笑的以台语说他是“彰化”的侨生,但没听过那首歌。彰化是台湾的一县。 在2005年初我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常会到园内成功湖旁的学生活动中心去练习钢琴,〈碧潭泛舟〉是必弹的歌。有次感到有些人在我背后,便稍停手,回头发现是几位女学生,便问她们有没听过〈碧潭泛舟〉这首歌?回应也是“没有”。 退休后每次练琴时,也必弹这首歌。似乎要弹到我了解为什么台湾当地人对这首歌那么陌生为止:为寻找人月圆的泛舟人,要划到对岸的莫愁、玄武两湖,抑或太平洋彼岸?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