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防火

8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馬六甲2日訊)馬六甲中央消拯局局長雅茲指出,甲州中央縣2020年共發生158宗火災,去年則發生212宗火災,而今年首半年已經發生112宗火災。 他說,2020年所發生的158宗火災,包括政府產業(36宗)、私人產業(26宗)及個人產業(96宗);2021年的212宗火災分別為政府產業(59宗)、私人產業(27宗)及個人產業(126宗);今年首半年的112宗火災則包括政府產業(27宗)、私人產業(15宗)及個人產業(70宗)。 他說,失火的原因包括打火機、煤氣爐、電線短路、電路超負荷及餘燼等,因此大家必須提高警惕,減低發生火災的風險。 雅茲是於今日在中央消拯局為甲市區國會議員辦事處及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辦事處聯辦的老街防範火災醒覺講座進行主講時,如此表示。 雅茲也指出,甲消拯局歡迎社團組織舉辦防火知識講座,可以在消拯局或到對方的地點進行講座,目前大部分的預約是私人企業及學校,提高防火知識。 劉志俍:提高醒覺防範意識 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志俍指出,基於老街區過去發生幾場火災,因此他們聯辦老街防範火災醒覺講座,希望提高防範意識及醒覺。 “火災任何時候地點都可能發生,民眾必須要自我提高醒覺,尤其是老街區,很多屋子板磚屋及空置,風險很高,加上街道狹窄,封街時也擔心發生緊急事故時影響救援隊伍進入。” 他說,如果發生小火患,民眾卻掌握防火知識,就能夠減低損失的風險。 出席者尚包括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機要秘書朱智威、劉志俍助理李祥生及陳美慧。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對物管人來看,防火就好似“嚴是愛,松是害,出了事故害三代”。 隨著都市化效應,馬來西亞人口普遍的聚居在大都市,為了滿足人口增長的居住需求,加上土地價格持續上漲,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杪,國內的共管樓宇單位(分層單位)已經超過了2189582個,總共21222個獨立的發展項目。全國有將近73%的住宅,屬於分層管理。共管樓宇也成了接近三分之一人口(超過800 萬人)的居住選擇。 居住的課題是有了方案,可同時也引發了發展商與官方監督部門對於高樓火災的警惕性不達標的隱患啊,隨著近期高樓建築火患屢屢,讓買房人對於樓宇的防火性能,建築材料是否採用了大量的易燃材料等等課題感到擔憂。單單2019年全馬就發生了至少50,720起火患事件。住在高樓固然有登高望遠的宜居條件,但也意味著出現火災等險情時,居民逃生更為困難。因此,加強防火的意識、建築設計和配備,就變得越來越有必要。 [vip_content_start] 無可否認,高層建築的火災撲救一直是世界公認的消防難題,由於樓宇結構複雜、人口密集、易燃建築材料的採用導致高樓面對火災蔓延快,疏散困難和撲救難度大的特性,一旦失火,火災難以控制以及人員逃離困難等等,都讓防火管理變得極具挑戰。 筆者因職業性質,巡視共管樓宇乃日常工作之一,而幾乎每次都發現,共管樓宇的管理層對防火設施不重視,下圖就是真實個案之一。 筆者發現,馬來西亞許多共管高樓的防火系統,都忽略了該系統的維修與保養的重要性,因馬來西亞分層管理仲裁庭審理的案件,管理費拖欠案件仍是常年榜首啊。共管樓宇更是經常面對經費不足這個大難題,缺乏經費而無法妥善保養消防系統。不繳費的業主,是不是禍首之一呢 ? 對物管人來看,防火就好似“嚴是愛,松是害,出了事故害三代”。 共管樓宇常出現的消防設備課題如下: 其一,發展單位,擅長走程序漏洞,使得該樓宇的消防設施配備不符合規範要求; 其二,管理單位,擅自降低消防設施標準,不考慮系統的可靠性,使得形同虛設; 其三,劣質家電,人口密集的民居建築,業主缺乏電力負荷的上限認知,過度用電; 其四,電線外露,因經費缺乏,樓宇的電線線路,穿管不到位,大量電線線路暴露,引發線路短路燃燒。 高層建築裡的逃生通道變儲物區也是導因之一,每每火患發生,居民逃生通道被阻,逃生無門。 一旦遇上高層大火,人命是排第一位的,先把人救出來才是關鍵,但肯定的是,火能防就儘量防。共管樓宇居民對於火患保障生命安全,筆者建議如下: 1. 不著火當然最好,就是提高防火意識,讓“防止火災發生”排第一位。 2. 培訓居民使用滅火器、操作防災系統; 3. 購買足額的火險; 4. 清空逃生通道; 5. 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培養良好關係,守望相助,比立法管制更能減少火患的發生 最後,筆者提醒共管樓宇業主與居民,時時巡視自己樓層的防火消防系統,如果該系統看起來無法正常運作,需聯繫管理層。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