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陈嘉庚

1星期前
3星期前
2月前
4月前
1年前
1年前
作者提醒我们,解读驳杂的近现代南洋历史人物的生命逸事的窍门,须关注跨学科的知识视野。 2008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历史学者梁元生的《边缘与之间》。这是陈平原先生主编的“三联人文书系”的其中一本著作,虽然已面世十余年,但书中有关南洋人物与文化的议题思考至今方兴未艾,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边缘与之间》共收入11篇文章,分别以“之间”的人、“之间”的城、“之间”的文化作为三大分类。在第一部分“之间的人”,梁元生讨论了两位重要的南洋近代史人物——林文庆与陈嘉庚。这两篇文章的亮点在于,作者如何思考林氏与陈氏处在中国、南洋与英殖民政府“之间”的文化关系。作者首先根据陈维龙回忆故事,引领读者进入林文庆重要的“人生交际”现场,即“怡和轩俱乐部”的第三层楼以及第二层楼。此两层楼分别属于受英文教育的海峡华人、受中文教育或从中国南来的文人的交流聚集地。作者推测林文庆具有“文化二分性格”,生活、思想、信仰、人生观皆游走在中西文化“之间”,与他在“怡和轩”的“上去三楼”、“下来二楼”的社交互动不无关联。 我们除了从本文的叙述据点“怡和轩”认识林文庆这位南洋泰斗,如何从西学、医学、基督教的学习背景,转向推崇儒家、回归国学的历程之外,作者也聚焦讨论“怡和轩俱乐部”的建立人陈嘉庚的南来生命史。陈嘉庚一生穿越中国、东南亚各地,在两地的经济企业、教育文化、抗战均表现突出,具有多元身分。因此,如何能够“完整地”探讨陈嘉庚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作者建议通过“两叠法”,即历史学与人类学结合的两叠进路,重新解读陈嘉庚。作者指出“两叠法”为:“一方面翻阅书本和资料,尽可能地作客观和实证知性的(empirical)分析,另一方面切身处地去观察、感受和体会,是一种经验性的(experiential)了解。” 换言之,作者提醒我们,解读驳杂的近现代南洋历史人物的生命逸事的窍门,须关注跨学科的知识视野。而本书所展示的,就是作者本身在人文地理学、人类学与历史学的跨学科认知的能力与实力。通过客观的文献分析,以及亲身考察故人的生活轨迹,将有可能更贴近历史人物,通往近代中国—英属马来亚相互往来的巨人生命故事。 延伸阅读: 潘舜怡 / 寻觅码头上的“陌生人” 潘舜怡 / 海岛上倾听《鸟的恋情》 潘舜怡 / 故事从“壁虎”开始 潘舜怡 / 如何阅读南洋? 潘舜怡 / 缺席/在场:文学叙事中的记忆政治 潘舜怡 / 汉诗的南方论述与抒情想像 潘舜怡/纸上影视花园 穿梭《无本》四刊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937年,中国发生卢沟桥事变,日军入侵中国,由于交通运输线和港口均被日军占领,于是中国在云南赶建全长1453公里的滇缅公路,作为军需运输路线。由于此公路仓促建成,路况坑洼不平,弯急坡陡,悬崖深谷,急需大量熟练而骁勇的卡车司机和修车技工,运载战略物资,支援前线抗战。 当时南洋侨领陈嘉庚号召华侨青年回国抗战,经他振臂一呼,成功集结3192名来自马来亚、砂拉越、新加坡、印尼、缅甸等地的华侨,其中又以新马华侨居多。这批回国华侨被称为“南侨机工”,他们在滇缅公路上执行任务时,有者因染上疟疾、或遭日军轰炸或车坠悬崖,约千余名机工魂断滇缅公路。 然而,“南侨机工”对本地华裔子弟而言,恐怕是个陌生的历史名词。普遍上,我国学校课本并未收录“南侨机工史”,就连大专院校亦鲜少人从事相关研究。个中原因不光是时代久远的关系,更关键的是,华社普遍不视“南侨机工史”为马来西亚华人史的一部分。 ◢归国抗战,何处为家? 马来亚南侨机工多为土生土长的第二代,仍视中国为祖国。因此当中国遭日军侵略,热血华侨青年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泪别亲友,勇赴抗战前线,保家卫国。由此视角而言,“南侨机工史”属于中国抗战史,但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视角而言,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抵御日军,在牵制日军进军东南亚战场(尤其是新马)的军事行动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另一点不可忽视的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陈嘉庚的协助下,共有1126名机工回返南洋,1072人则滞留在云南。这些返回南洋的机工,与家人团聚,并见证了马来亚的独立,身分认同从“落叶归根”转向“落地生根”,正式成为马来亚公民。 由此视之,“南侨机工史”的历史意义必须重新定位与审视。已故刘道南与其夫人卢观英所著《搜研路上: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历史纪录》,正是由此观点出发,将这些即将被华社遗忘的无名英雄,一一寻访并名载史册,让这段属于马来西亚的“南侨机工史”重现在世人眼前。 ◢不畏艰难,登门寻亲 全书分为四辑:南侨机工历史背景、寻访机工及其后人、史迹考察、南侨机工搜研与纪念活动。刘道南夫妇在2007年认识了来马搜集南侨机工史料的中国厦门华侨博物馆陈毅明教授,才促成他们夫妇俩开始加入此搜研行列。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搜研活动,刘道南夫妇成立了“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史料搜研工作室”与“缅怀南侨机工之友”,主要工作包括搜集机工史料和文物、安排中国机工来马省亲或寻亲、协助寻找中马两国机工后代亲人、组团前往云南凭吊历史遗迹、策划筹建南侨机工纪念碑等。 “寻访机工及其后人”与“史迹考察”此二辑,可说是集结刘道南夫妇十余年的搜研成果,也是全书最感人的篇章。正如书名《搜研路上》,他们是踏踏实实地走在搜研路上,先透过报章发布寻人消息,接着全马走透透,跨州越县,攀山越岭,亲临会馆、乡团、商家、甚至到义山寻找线索。凭着手上有限的线索,他们驱车登门寻访机工或其后人,有时还被误以为是诈骗分子。最终他们排除万难,将这些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梳理出来,并联系两国亲人,成功联系全马六七十位机工的二代和三代。 其中一个成功例子,是来自霹雳金宝双溪古月的蔡罗,他赴云南抗战时,已娶妻并育有一儿。当机工遭遣散时,蔡罗滞留在云南,在当地成婚,生下儿子。1947年,蔡罗返回南洋想带原配和儿子去云南生活,但事与愿违,蔡罗不幸病逝南洋。蔡家这两支血脉相隔两地,双方家庭都在尝试寻亲。终于辗转透过刘道南的牵线,云南的儿子携带妻女来马,趁着清明节与同父异母的哥哥相见。兄弟联袂在亡父的坟上点香祭拜,时隔70年,蔡家两支香火终得汇聚。 ◢抢救历史,刻不容缓 寻亲成功不是一个终点,刘道南夫妇还组织“重走先辈滇缅路之旅”,带领二十多位机工后代,沿着先辈的足迹,重走滇缅路。蔡罗的后代与另一位机工黄亚郎的后代,在畹町南侨机工纪念碑找到父亲的名字,蔡罗和黄亚郎当年是同在金宝出发的战友。两人的后代激动得相互拥抱,因为父辈的机工身分,后代在故地重逢,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历史情缘。 刘道南夫妇甚至跨出国门,自费远赴印尼的西加里曼丹和缅甸,考察当地南侨机工的事迹。在短短十多天的考察行程,他们透过当地报导和华裔居民的协助下,亦成功寻获十多位南侨机工的史料,书中图文并茂记载了他们的搜研成果。 刘道南曾说:“这是在抢救历史,如果再慢点,将会有更多南侨机工的史料会遗失。”刘道南曾是报社记者,也是怡保育才独中和金宝培元独中老师,他于2003年荣获林连玉精神奖。退休后,他与太太卢观英潜心投入南侨机工史的搜研工作,但刘道南不幸于2019年8月28日因罹患肺癌病逝,享年74岁,南侨机工史搜研工作的担子就落在太太卢观英身上。 经过数年的努力,外加新冠疫情的耽搁,《搜研路上: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历史纪录》第一册终于付梓。第二册《卫国凌云》,记述7位机工的访谈录和六十多位后代的口述史,以及第三册《亲情呼唤》,讲述两地后代团聚的故事,仍在筹备出版中。华社研究中心主任詹缘端博士在此书序文中提及,刘道南夫妇为探研机工历史所付出的一切,“是一般历史学者都做不到和做不来的苦活”。 刘道南夫妇虽然不是我国首位撰写南侨机工史的民间文史工作者,但他们的著作涵盖全马各地南侨机工,这却是开山之作。此书可贵之处,在于记录每位南侨机工的故事,他们都是活脱脱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平凡人,只因一场战争,将自身连带家族的命运,与国家兴亡捆绑在一起。 此书以报导式的文笔呈现,亦详细胪列每位成功联系上的机工与后人资料,兼具通俗性质和史料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史学著作。相信“南侨机工”在此书推出后,能引起华社的关注,他们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应获重视,也企盼南侨机工史有朝一日能被纳入正史,成为大马华人史的一部分。 蔡慧沁 / 夹缝中求存的华人 蔡慧沁 / 连结香港字的过去与未来 【读家说书】咸鱼翻生的传奇 点石成金——悼念丘思东先生/蔡慧沁(金宝) 【之前之后】卧龙居的华丽转身/蔡慧沁(金宝) 芒果情/蔡慧沁(金宝)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