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陈奕君
星云
【有痣青年】快乐的小废物/陈奕君
年底了,心思很散,满心只想着要借着节庆来好好玩耍一番。或者是,好好休息一场?那么,玩耍算不算一种休息呢?应该是的,只要有一种状况能够把埋在工作里的你给捡拾出来,之后不论是大段大段地虚度光阴,或是把心思转换到别的地方,我们也就松快了。 此时有人会说,正是该奋斗的年岁,也别太放松了,歇一歇就赶紧回去努力打拼吧。又有人会说,生活本该张弛有度,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人休息好了才可以让工作表现更好。 真是够啦,我们这些总是追求凡事都要有用的人类。到底是什么在背后挥着鞭子驱赶,让我们一刻也不敢停歇,以至于对资源使用和生产效率如此殚精竭虑,连每一个节点的机会成本都有必要谋算?是生存的焦虑,落后的恐惧,证明自己的迫切,还是对死亡的担忧? 而我们终究会死亡,只是不知道那一天是哪一天。这种不确定性,让人无法真正放松。在这条倒数的路上,我们默默自问:这辈子,只能这样了吗? 有些人终究还是想要奋力一搏的。在这个层面上,每一份可以掌握的努力,都可能是对抗生命尽头的一份微小胜利;而这种期待和压力,让人陷入无止境的追逐之路。若是不奋力奔跑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感觉自己仿佛浪费了什么宝贵的东西。 焦虑和恐惧当然是人类演化里的重要元素,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人类文明能够绵延和繁衍至今,正是因为我们学会了担忧、计算和规划。 于是,我们不断衡量一天24小时该怎么使用,用番茄时钟来确保每一个单位的专注力都能被有效运用,每日该摄取多少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再辅以多少分钟的心肺运动才可以养出强健的体魄,通勤时间不如打开英文广播节目来练一练听力吧——然后呢? 把自己变成了效率良好的生产力工具,是要干嘛? 人类最古早且原始的生存焦虑,变成了更复杂的成功焦虑。我们耗心神研究如何在激烈的竞争里脱颖而出,怎样用有限的时间达成最大化效益。我们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更需要一个已证明了自己路径正确的精神领袖,手把手地教导我们跟他一样成为不断成长进步的人,并且,成功的人。 我们绝对不能浪费自己的潜能、才华和创造力;这个过程偶尔有个名字,叫自我实现。 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停滞不前且虚度年华,“有用与否”就成了一个显眼的衡量标准。人们透过取得成就、积累财富或产生影响力,来感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接下来再让后代继承这些东西,借以对抗自身生命终将湮灭的虚无感。 佛系躺平闭嘴做消极抵抗 当每个人都这样想的时候,世界就卷起来了。我们在焦虑中前行,在追逐中疲惫,逐渐丢失了生活。 几百年后开始有人大声疾呼了:你可以反对这样的价值观,或者说,生命道路。 或者那些人也并不大声,他们只是佛系躺平,静默辞职,只愿意投入最低要求的工作强度,能养活自己就好了,反正现在大家都在消费降级呀。既然我无法阻止别人把这个——要努力和奋斗才不负此生——的浪潮卷起来,既然我难以改变现行的工作文化和阶级固化,那我闭嘴做消极抵抗,行了吧?你总不能干预我的思想和人身自由吧。 忙碌没有意义,加班没有意义,把其他人都踩下去也没有意义。人们降低对职业成就和成为人上人的期待,把重心放到生活的细节里来。这是一场对社会期望与成功标准的隐性反叛,或者说,是把过往对成功标准的话语权慢慢夺回来。 真正成功的人生,可能是平静的心,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睡眠,自我满足的嗜好,知识的滋养,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在群体里不随大流的勇气,以及,对自我选择的笃定。我们用生活里各种微小的细节来建构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即使那东西很小,微不足道,对他人毫无价值,也毫无产能可言,但只要你喜欢,就没什么不可以。 待到某天若有人斥责你是个无用废人的时候,你可以满怀信心而笑嘻嘻地说:对啊,我是一个快乐的小废物。
5天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谁扶你一把?/陈奕君
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大惊小怪了,毕竟我没什么追星的经验,或许你可以告诉我更多?近日我对Akira黑泽良平这位日本男艺人心生好感,总忍不住留意他的相关新闻。 黑泽良平是谁?你可能不知道,但若我说,他是林志玲的丈夫——嗯,你就懂了。 事缘于那天我无意中看到一个访谈影音,黑泽良平说了那么一段话:“像我现在这样能在中国有所发展,也一定是归功于我的妻子,她真的非常优秀,才让大家对我有兴趣,也因此得到一些工作机会。” 当下我第一个反应是:这个人真的对自己很有自信。 有自信这个评价,在中文语境里不一定是个正面词汇,常常含着一种“他觉得自己是个咖”的寓意,这在强调谦虚的儒家文化圈里并不讨喜;可对我来说,自信必定得先要自知,而黑泽良平很有自知之明。 是的,林志玲无论在中国或是台湾市场,也算是半隐退状态了。而黑泽良平以夫婿的身分,一种大好开端的姿态,正式进军两地娱乐圈。我真没有瞧不起他的意思,他当然已经在日本娱乐圈占据一席之地,可若说中文娱乐圈?抱歉,我确实是在林志玲宣布结婚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黑泽良平这个名字。 他真的很有自信,才会愿意坦然承认自己受到了妻子的帮助,或者说,提携。怎么理解?曾经和林志玲共事的中台演艺圈同仁,必然会对她的夫婿多加关照,让他的演艺之路走得比较平坦。而以林志玲在中国演艺圈的地位和好人缘,黑泽良平什么也不用做,自然而然就收获了他人的关注、好奇心甚至是喜爱,人们会这样想:既然他是志玲姐姐选中的人,那么他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这种期待,可能是压力的来源,但确实也是机会的大门。而黑泽良平必须有自信有底气,才能够一边承认妻子的功劳,但又不会因为这种落差而失落,而心虚,而怨愤,于是非得要想办法贬损这份功劳,又或是百般强调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我这样说,当然是因为有太多反面案例。见过许多人,往往只会认为,都是因为自己足够优秀才得到某些机会和资源,倾向于否认、淡化自己曾受惠于他人不在明面上的扶持。 甚至还有一些人,比如某个中国二线男演员吧,他的太太是中国顶级女艺人,他和太太结婚后才较有机会进入公众的视野;而每当他在各种访谈里聊起太太,总会用一种口气说,哎,我是演艺术电影的,她是演商业电影的嘛,我常跟她说不要接那么多商业片,会折损了演员的灵气,片酬没有那么重要,呀呀呀,叭叭叭,啦啦啦——诸如此类的暗贬。 把功劳和光环分出去 人们往往害怕把光环分出去,因为得来的肯定和赞誉会减半,这对得失心重的人来说,颇伤。许多人仅仅是取得一点阶段性的成就之后,就迫不及待宣称是因为自己有多努力,仿佛这一条路上靠的都只是自己,既然自己那么有天赋和才华,则他人的赏识和帮助是理所应当的。 比如,某某导演或歌手拿奖会致辞感谢团队,例常操作,毕竟团队每个人都拿钱办了事,光环最后戴在谁身上也没要紧。但你可曾见到有谁,是把自己事业成就的开端归功于某个特定的人,说是谁在什么关键时刻拉扶了他一把,又或是谁在他们沉潜和低潮的时候关照他们,或是出于不带目的的善意和盲目信任而向他人举荐或给予机会? 想来想去,暂时只想到李安和林怀民,啊我知道当然一定还有其他类似的人存在,是我记性不好,也是我看过的名人轶事还不够多。不过,仔细想想,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不一定有大事业大成就,但却在日常生活里常常感念他人的帮助,也总能及时表达自己的谢意。 一个人,愿意把功劳和光环分出去,从“做事”的角度来看人的出力,而不是把所有关注度都放在自己身上——他们有自知,也有自信,即使把关注的焦点转移,他们本身的才华和功绩也不会因此减损半分。 这样的人格是成熟而让人钦佩的,因为这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或者说,当镁光灯打下来的时候,有些人就突然做不到这样的事了。
1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你是zip file吗?/陈奕君
突然有天开始,我们频密看到“松弛感”这个词。这个词汇迅速地蔓延开来,人人朗朗上口,媒体用这个词产出了千万篇内容来聊穿衣风格、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甚至是下午茶套餐的内容。 然后我就厌烦了。 当人们使用“松弛感”一词时,到底要对应的是什么意思?中文里明明还有慵懒、随意、从容、闲适、自在、随性、惬意、漫不经心等词汇,为什么我们用一个笼统的“松弛感”就涵括了全部? 日子久了,你还能分辨出这些词汇的细微差异吗?你还懂得如何在不同场景里精确用词吗?这就如同形容美食的时候,永远只会说好吃、很好吃、超好吃、巨好吃那般语言贫乏。 同样被广泛滥用的,还有更早以前的“仪式感”。 一模一样的传导路径,媒体用“仪式感”一词生产了海量内容,来述说各种节庆、生日、情人节、结婚典礼应该如何规划安排,哪家餐厅哪个市集哪牌咖啡哪种礼物哪个旅游景点最能体现某种人们追求的美好。 如果你不在意这一些挑挑拣拣,他人回以一句“你真没有仪式感”,仿佛就能直接贬损你整个人的美学观点和价值体系——你没有情趣且对生活没有热情,看不到这些仪式的重要性? 这样说吧,丧礼也是仪式,招魂也是仪式,但我们从来不会用“仪式感”来描述这些事,对吧? 就如原先就有的外向型人格、内向性人格,或是情感丰富、情绪稳定等概念,如今换了一种描述——或者说标签——浓人淡人、e人i人。自媒体和网路群众创造了生词,商家与广告公司闻风起舞,用这些简化的标签来进行各种消费宣传:你是XX人,就要选择XX产品。 网路流行语成了势不可挡的劝导性文化。哎,曾经教育工作者花了多久的时间和力气,来告诉大家不要轻易为他人贴上刻板的标签,但如今人们却因为担心跟不上热潮,而迫不及待为自己贴上各种流行标签。 当你相信了松弛感,你可能会开始对自己的焦虑和紧张,而感到更加焦虑和羞愧。 当你相信了仪式感,你容易盲目追求人有我有的消费项目,而忘了先仔细思考自己的结婚仪式上,到底要怎么安排才最能体现自己独一无二的爱情。或者,你说不出更好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仪式感”变成理所当然的原因。 当你相信自己是一个淡人,你会使用这个特质来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莫名地因为一个社交人设而失去人格发展的弹性。 思想和生活立刻被缩限 随着这些自己贴上的标签,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一下子就被缩限了。明明可以使用更加生动且具体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性格,表达自己对某个场景的感觉,我们却使用浓人、松弛感和仪式感。 其他更多隐藏在单词后面的情感表达和思绪分析呢?你对浓人一词的认同,是不是因为你总是积极地为梦想而努力?你在这个场景里觉得舒服自在,是不是因为身边围绕着亲近的人,因为最近的事业发展让你对未来满怀信心?你追求仪式感,其实真正想要的是有人把你放在心上而特意安排的流程吧? 但这些复杂且具体的东西,都被网络流行语一并概括和消解掉了。当你用网路流行语来描述自己,我不能真正了解你,我得到的只有破碎的刻板印象和消费注脚,以及筑基在这之上的苍白互动。 警惕。在我们尚未对这个世界和许多人生选择进行一番省思之前,这一些网路流行语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都会成为个人无意识下直接套用的思考模式和行动方针。于是,欲望和意念难以延展和锤炼,我们或将变得怠于思考更深层的人生问题,不知不觉就忘了重塑自我价值观,以及失去那些脱离社会制约之后、对个人生活方式做出独立选择的机会。 如果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使用网路流行语来定义自我和生活,这像不像是把自己活成了某一种zip file呢?
2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讨厌人的勇气/陈奕君
每当我要争个是非黑白对错,总会有人劝诫我:别把事闹大,小心往后会吃亏。有一种人情世故,是不要主动与他人交恶。或者,被欺负了也别撕破脸,给对方留点台阶和面子,成年人只会浅淡地说一声“都是误会”,再客客气气地离开。 从前我年轻气盛直来直往,心想:这不就是虚伪吗? 后来说的人多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确实不懂事。那些长我许多岁、在人际圈子里打滚得比较久的人既然如此说道,那总有他们的道理,也有他们的关怀,是和我分享那些人生教训累积成的珍贵经验吧? 勉勉强强地践行了几个月,发现我这人真的是忍不了那些乌烟瘴气。不如掀桌吧! 有些人选择忍让,是出于自身的涵养,然后呢?别人看你仿佛软弱就得寸进尺了,就像书生遇上流氓,讲理的斗不过蛮横的。有些人忍气吞声,是因为他放不下所谓人脉圈里的机会损失,于是不敢表露真正的情绪和性格,那是他为谋求利益所付出的代价。 而有些人八面玲珑,人人都是好朋友,这种人必有大图谋——扯远了。 不敢说自己嫉恶如仇,但我可以承认自己是个受不了委屈的人,更是见不得别人受到不公不义的对待。人生里少数几次的勃然大怒,都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受到恶意伤害,或是远方的人们遭受政权的残酷压迫。 群体里年纪和辈分比较小的那个人,以及父权社会里备受规训的女人,往往被预设为应该是在冲突中先主动退让的那一位。有时候,以直报怨就已经足够招人记恨,因为有些人要的不只是你的礼待,他们还需要你低头,以满足他们的权力欲。 但我不。我做不到,我也不想做。我也不希望人们这样做。 不会口出恶言,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必怕事。多历练几年,你会发现这世界上除了疯子和黑道,其实没有什么人是你得罪不起的。绥靖策略只会让你继续被情绪勒索和道德绑架。 既然已经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接下来我该坦然修炼的是“讨厌人的勇气”。 我们的文化教导我们同理心、原谅与和解,乖宝宝们就被困住了,但凡吃了亏都要反过来检讨自己有没有良善平和,是不是不够多元包容,有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没有人不想成为“一个好人”,善意对待他人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可若他人带着恶意而来,掂量你是颗软柿子,反正你总会轻易就算了,而且你还爱为别人想借口——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无意间过度情绪劳动了呢? 即使我们理解他人没有作恶的意图,我们选择了谅解,可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人要学会妥当地表达歉意;如果他们因为自己的恶行而遭受反噬,那也是他们应得的因果际遇,不需要为他们多加操心。 还有一种人,常常满口爱与包容,说要理解,说要平静,说要疗愈和正能量,然后转头劝你做人要懂得善良,不要口出恶言批评他人,别总是散播负能量。 嘿,如果确实内心平静,何必介入别人的因果?若充满爱与包容,又怎么无法接纳他人的负面情绪?逻辑不通,想法和行为不一致。与其说是灵性学习,不如说是某种自言自语的邪教。 真正追求内在平静的状态,绝不是随意姑息。社会上一切不公平、不正义,并不是一句原谅就可以轻飘飘地过去。受害者从经验里如何学习与成长,那是他丰沛的生命力,不能解读成是那场迫害给予他的礼物。 以身心灵疗愈之名,为自己制造了世界大同的假象、陶醉于自己看透世情的幻想,于是看不到世人所受的苦难、听不见人们被压迫的嘶喊、感受不到他人的痛苦,且无法理解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满口爱与包容此时就是一种毫无根据的道德高姿态,用一个自以为高尚的态度来评价他人的伤痛、煎熬与挣扎。 啊哈,就是灵性逃避而已。逃避冲突与沟通,逃避重要的价值,只顾着假装心灵平静又有慈悲心。啊喂,这些要求应该是向内求己的,不是对着别人狂喷的大道理呀。 我们不要害怕正面冲突,勇敢地讨厌别人,守护自己的边界,拿回该有的权益,捍卫你相信的价值,直到你的内在力量茁壮长大,有办法和侵犯你的力量相抗衡以后,你才能够回归真正的平静,此时才值得考虑爱与原谅。
3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来试男性四角内裤吧/陈奕君
好多年来,我都有穿男装的习惯。一开始是购买冬天穿的羽绒外套,我喜欢男装外套的宽松剪裁,多于女装外套的合身束腰剪裁。后来发现,男装外套拥有更多的暗袋、更没有束缚感的肩线,以及尺寸更大的口袋,足以让你把6吋手机完全塞进去,无需担心手机会掉出来。 甚好,我可以不必带包包出门,把随身用品都一股脑儿塞进口袋就行了。原来这就是当一个男生的轻松自在吗? 接着,又开始去男装部门翻找冬天的保暖内衣、保暖裤,还有夏天的无脑穿搭T恤。这一尝试,就永远回不去了。在同等价位的选择里,男装的保暖衣用料更扎实,男装T恤版型更有筋骨且更耐洗更耐穿。 以个人审美而言,男装的设计更简约耐看;这或许是预设了男人的衣物汰换率并不高。女装设计或许更贴潮流,因此也不那么注重走线和材质面料,往往穿了一季之后就显得过时、陈旧——然后女人们又要再买新衣服了。 男款衬衫比女款衬衫更适合胸部丰满的女性。日韩品牌的男裤,比女裤更适合大尺码的亚裔女性。若你常觉得女裤臀部、裆部的剪裁太紧,试试小一个尺寸的男裤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你也想轻便出门,男裤的口袋之深,足够你装下手机、钱包和车钥匙。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觉得男装的四角内裤非常舒服,不像女装内裤会在大腿内侧勒出红痕,也没有女装四角内裤会夹臀的不舒适感;男装内裤前侧特意为阳具留出来的布料空间,意外地让阴部更加透气舒爽。而且,男装内裤一般使用更高比例的棉料制作,比起女装内裤常用的聚酯纤维材料,对我们私密处的皮肤更加友善。我多喜欢呀,一有机会就向身边的女性友人疯狂推荐。 只要尺寸和设计合适,在同价位的产品里,我首选男装。 唯一不能比照办理的是鞋子。我的脚并不小,但即使穿最小号的男鞋都稍显太大。要找轻便的女鞋,鞋底太薄,不能久走;有点厚度的鞋子,却偏偏安排了让你踮脚的高跟。怎么就不能像男鞋一样,设计一款有厚鞋垫好穿好走的平底鞋呢?哦,我似乎也明白,商家依据以往的销售数据,判定市场上没有这样的消费需求。不过呀,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性别偏见,或是真的经过检验的客观事实呢? 女性白给的“粉红税” 于是我免不了继续思考下去,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时候,我读到了“粉红税”这个概念。 粉红税,是指同样的材质、做工,甚至是一模一样的产品,只要套用了女性惯常会喜欢的颜色,或是使用了女性专属的消费概念,商品的价格总是会比较贵。 我曾上网购买健身用的哑铃。同样的牌子,同样是两公斤重,几乎一摸一样的设计,粉红色哑铃硬生生比黑色哑铃贵了15令吉。嗯,是粉红色漆料成本比较高吗?或者也可以参考一些品牌的说法——不同产品的促销力度不同。 但这并不是个例。很多时候,女性专用产品价格更高,已经是消费产品领域心照不宣的惯例——这就是女性比男性多付的税,粉红税。我记得美国2022年有个调查,女性每年在粉红税上所支付的金额,比男性的同类消费多了超过1000美元。 如果再算上生理期的月经用品,以及一直都很昂贵的内衣,社会督促你使用的美容保养产品、化妆品……哎,做一个女人真的好花钱呢。 比起供给女士、巧立各种保养名目的洗脸霜,套上男性专用标签的洗脸霜总是更价廉物美;如果翻看产品背后的成分表,根本并无二致。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因为商家知道女性消费者更愿意为抗老、美白、保湿等噱头,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多的商品,有需求才有供应嘛。 但一生爱漂亮的女人,是否认真思考过,保持漂亮为什么会被默认是一个女人的义务呢?为什么女性永远是世人认定的“消费主力军”,就连销售男性用品的商家,都要在行销时考虑女性的喜好? 这个要说起来就太长了。其实我这篇文章,只是要跟广大的女性朋友推荐,真的要去试试男装的四角内裤呀,那是一个让你惊奇的新大陆。
4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陈奕君/赞大人
当一个人慢慢长成大人之后,有天突然就再也没有人会称赞他们了。 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可能是30岁之后吧。古人说三十而立,那是一条分水岭,之后你再也不被视为“年轻人”了,从此失去了人们对年轻人才愿意慷慨施予的,包容与鼓励。 年轻的时候,你随便做出什么好像挺了不起的东西,大家为你热烈鼓掌,赞一声少年早慧,前途可期。年纪更大一点,刚刚被社会挫了锐气,但心里还有热情,眼神里有朝气,对人事物有一些看似深刻的洞察与批判,此时年长的大人们也不吝于随手给一些支持与认同,偶尔还会说,哎,是我们辜负了年轻人。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直到有一天,受人夸赞的门槛突然变得很高,高到大部分人都无法企及,比如创办一家上市公司,或是拿了一个国际大奖。 这个年轻人逐步走入中年这段路上,再没有什么别的惊天动地的建树,他就泯然众人了,人们不会再多看他一眼。无论他的平日里是否一直做对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让他可以撑起整个生活——大家都觉得那是理所应当的,不值一提。 你是大人了,就要有大人的样子。做不好,你会被责备;但做好了,也无需特意赞赏吧? 可大人的样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实大部分人即使年过四十,依然有惑,还是会行差踏错。尤其在亚洲社会,挫折教育盛行,教育场域里是规训多于夸赞,于是每个大人内心里总有被人赞美的渴望,也希望有人来摸摸头说你做得很好。好像是马克.吐温说的:只凭一句赞美,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 怎么办呢?有人说,我们可以自己赞美自己。比如每天晨起刷牙的时候,对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轮猛夸:魔镜啊魔镜,我是世界上最棒的人吧? 就算我们的脸皮有点厚度,可以对着镜子催眠自己,内心深处总还是有点不自信的。那样子的自信心,那种自我价值感,终归需要经过他人的度量,只能从别人的夸赞而来。我们也有点拧巴,知道受人赞美的舒爽,却又不愿意先开口称赞他人。怎么,是越难得到的东西越珍贵吗? 想被认同填补空虚 几年前中国流行一种“夸夸群”——你进入一个群组,里边有几十个人轮番对你进行一轮赞美轰炸,有时那溢美之词满是浮夸,却很是让人受用。追根究底,折射出的是人们想要被人认同的心理需求。我们能不知道那些赞美其实并不反映真实吗?我们当然知道的,但赞美的言辞越夸张,就越能够在一瞬间填补那空虚好几年的内心。 罢了。大人不论是抓耳挠腮或扭捏作态地等着他人给一句夸奖,不免会让人取笑。社会对大人的期待,是毫不费劲就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稍有狼狈就得快点藏起来,以免被看穿是个失格的大人。 就像那些故事里说的,女人被遥远的飞机师男友骗走了毕生积蓄,或是男人被AI换头的网恋女友哄着转走了银行账户里一大笔钱。那么大的人了,还会那么无脑又软弱吗?大人若一不小心暴露了情感上的需求感,容易遭受轻视。 无论伴侣是远是近是真是假,进入恋爱关系就像一种日日夜夜的赞美,你被一个人坚定地选择了,你是有价值的人,哎,最高礼赞。而爱的5种语言理论列举了,人表现爱、感受爱的五大方式里就有这一项“肯定的言语”,其余还有什么?赠送礼物、身体接触、服务行为、高品质陪伴。 要赞美一个人,你得先看见他——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部分,你要凑近了看,才可以在和群体一致的表象中找到那些独特;若你找得到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曾察觉的部分,那就是极致的赞美,轻轻巧巧就能让对方生起情感上的亲近。 我们一般人佝偻而沉默,身上没有光芒,少有被人仔细端详的机会,于是被看见、被肯定、被赞美的感觉,变得有点像是,被爱。
5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难以沟通的是……/陈奕君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真难。就连要解释沟通是怎么一回事,都非常困难。 最基本的,双方都要明白沟通的目的是了解对方的想法,再从分歧、相似中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折衷点,是吧?但只要有任何一方认为,沟通是我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说出来——非常合理,相当睿智,所以你要听我的,你听我说一遍就会信服——那就马上破局了。 那么,最低要求,双方共同抱持一种善意理解原则,可以吗?这又取决于你和对方是否有一定程度的信任;有时候,若你们的信任足够深厚,似乎也不太需要那么认真地沟通了,随便坦诚地说些什么大实话,就完事了。 作为有限的人类,我们时间有限、耐性有限、注意力有限、思考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讯息传达的过程里有理解偏误、认知偏误、定义偏误、逻辑偏误、推论偏误。 于是,当我说“这个做法不太妥当”的时候,这个妥当是什么意思?双方脑海里那一倏忽所想像的场景不同,设想的后果不同,那么对情景的解读与判断也各自不同——此刻,所谓妥当与否是依据谁的价值观来判定的呢? 就比如谎言,有些人的价值观让他们对说谎这个行为是零容忍的,但人类语言里有个词,白色谎言,这就意味着有许多人是以意图、结果作为判准,而不是过程如何。 在如此早期的沟通阶段,对一个情境的感受就可能有巨大的分歧,要找到一个可以继续聊下去的共识,就仰赖于双方都有强烈的沟通意愿——也就是,即使我知道那属于我不认同的部分,但我还是愿意听你继续说下去,花时间把你的思绪和理由给梳理清楚。 倘若每一个人类都有这样的修养与余裕,恐怕历史上也不会发生那么多战争了吧。 因为人类常有情绪,且情绪往往挡在理智前面。就算我内心隐约认同你所说的道理,可那么尖锐的事实伤害了我的感情,此时表示同意仿佛就像是低头认输——于是我轻慢下来,鸡蛋里挑骨头、人身攻击,可能还打算顺便激怒你一把,营造出你的态度有问题这个缝隙,让这个议题难以继续推进。 要看对方是否误解自己的讯息,只能从对方的回应来推敲?但那可能是烟雾弹,或是接下来另一个误解的起点。 又或者,双方的权力不对等,坐下来对话的根本目的不同。对方没打算改变看法,只是礼貌地和你周旋;你们看似正在对话,最终也只是鬼打墙了一遍又一遍。 真的要有效沟通,太需要双方的知识守备、思考范围、认知能力都恰好在差不多的层级。 如此,你无须费心多花500个字来解释何谓男性凝视,再用800个字来分析当代女性的审美是如何被男性凝视塑造并成为不言自明的文化,然后继续以1200个字来讨论服美役这个概念如何成为女性主义讨论自由的重要切入点。 沟通,重点在于判断和调整 私底下一对一的沟通,可能是最容易的;我们比较愿意放下心防,袒露脆弱,诚实以对。但若是社交媒体上的文字沟通,或是多人聚集的场合,在有人围观却无人主导话题的情况下,沟通往往会失去控制。 不是人类难以沟通,而是“有些什么东西”让我们不自觉地变得难以沟通,那些东西让我们失去弹性,无法调整到和对方相同的频率。 沟通,重点在于判断和调整,不是什么大师喜欢谈的“谈话技巧”,每一句将要被说出来的话,或是留在脑中没被说出来的话,都会一并把人带入多重宇宙;关键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以及当下的选择。如果刚好频率对上了,沟通就有了弹性。 你的选择是让自己舒服了?还是让对方舒服了?或是,让你和对方都舒服了?也可能是双方都不舒服呢?没有一定的答案,只是我们要和对方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当时我们和对方是什么样的关系。 你看,都说了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真难。就连要解释沟通是怎么一回事,都非常困难。这篇都已经超出千字了,可我其实还没真正写完。
6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买自由/陈奕君
钱是用来买闲的,不是用来买物的。这是舅舅在我小时候就告诉我的道理,但我却要等到30岁之后才逐渐搞明白这件事。 过去两年我跑了几次市集,也自己办了一场大型的二手拍卖会,断断续续把家里各种杂物——大部分是衣服——清了出去。我算是很惜物的人,甚至大学时代的衣服有许多都还留在手边,跟我一起漂洋过海回到赤道;偶尔穿出门,还会被人问哪里买。 10年前,我在国外的时尚产业里工作,每天都沉浸于欣赏各种美感、创意和工艺之中,每个星期都在买衣服鞋子包包饰品。东西太多,就寄回马来西亚的家存放,妈妈皱眉说:那些钱足够你买栋小房子了吧。 惭愧惭愧,但我也不曾后悔。历经这一段买买买岁月,我已经大概知道物质是怎么回事了。而我依然恋物,却已经可以恋得精准而克制。 用消费来彰显自我,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也难怪年轻的时候总是热衷于买买买,因为那时候我们还不理解生活滋味的层次,以及品味与阶级的幽微关系。 但现在我更懂自己了,也丈量出了自己和世界之间最舒服的距离。那么,此后,我用时间、精力、脑力和体力换来的钱,只会用于追寻自由,以及自由才能保证的悠闲安适。 这些年大家都在讨论消费主义。社交媒体上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人,写了一段文字跟你说人要爱自己,而后附上一个购物链接,要你去买个什么东西,就属于疼宠自己的方式。 所谓的好好生活,就是买买买和吃喝玩乐。自媒体教我们,如何盘活日复一日的苦闷生活? 有闲就对人和自己都有情 每个人都要拥有一个的名牌包包,每个人都去打卡的网红咖啡厅,每个人都必须要品尝一次的和牛烧烤,每个人一定要去才不枉此生的赏樱圣地。你们必须要人挤人,在热门景点拍照上传到社交媒体刷存在感,如此才显示了自己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其实,衣食住行都是消费。我不认为买买买是一种错,或是心智认知比较低下的表征,那可能只是对生活的体验、尝试,无论是浅尝辄止,或是就此沉迷,都是一种过程。 只是总要警惕,我们和生活的真实连接,不要过多地依赖消费。 如果我们仅是用比现在更高一级的消费,买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更精致的餐厅、更奢华的旅行,来证明自己的人生正在进步——这种依赖路径将会扼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泡一壶茶,花一个下午在家阅读一本书,也是好好生活。在公园散步,坐在长凳上发呆,感受微风拂面,也是美好的生活。和好朋友面对面深谈,陪伴猫咪午睡几个小时,也是好好生活。为即将到来的城市马拉松备战,每天练跑5公里,也是好好生活。周末到慈善机构做一日义工,体察世间疾苦,结识其他有善心的人,也是好好生活。在自家花园里种几棵向日葵,每日悉心浇水等待开花,也是好好生活。 心里有寄托,生活有仪式,都是美好生活。这些都与金钱消费无关,却又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此刻、此方。 爱自己,也不需要消费。每天早点睡觉,让身体充分休息。饮食干净,不让肠胃过劳。穿着舒适,让身体自由舒展。谨慎理财,不为了攀比消费而背负过多债务,因而不必花更多时间工作来赚更多的钱,也不会因为加班过劳、压力大而疯狂购物来排解情绪。 如此,你就有闲。有闲,就对人和自己都有情。淡定,不焦虑,觉得世界无限宽阔,自己的未来可以随时重启、随意创造。我们的钱,就是来买这种自由的。
7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他们其实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陈奕君
有天偶然在社媒上找到一个极端厌女的粉丝页,粉丝数高达1万余人。里头篇篇都是物化女性、渲染仇女情绪、攻击女性主义的贴文。我的同温层壁垒挺厚,这类社群就如同外星人一般引起我的兴趣,于是密切观察了几天,还用不同的留言内容试探了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具有平和讨论不同观点的意愿和能力。 后来发现,原来这只是一个取暖地而已,这些人并不能正常地与社群外的人交流。 以我看到的几篇贴文来举例,他们主张不该为女朋友花任何一分钱,以免在婚恋市场上变相地抬高了女性的议价权力和地位。 或者,践行性解放的女人就应该对任何男人的性邀约来者不拒,而不是把自己的肉体待价而沽,末了还要假惺惺地给出一个记得检查性病的劝告。 或者,丑女没有存在的必要,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一个性对象。我们男人不需要对于性化女人有任何的愧疚感,反正她们也把男人当成自己间接谋求成就和财富的工具人。 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即使我知道这世界上确实有人这样想,但当我亲眼看到他们集结起来,彼此打气,共同创作这些仇女内容,来合理化自己的恶意,并巩固自身偏见的时候,我突然有点不再那么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有效沟通了。 也有人和我一样偶然路过,来得比我更早,温和善良且讲道理的人,男女都有,在贴文下说理,花时间给了长长的留言,嗯,来帮助厘清他们认知错误,化解他们仇女的戾气? 可惜,这些善意没有得到对等的回应。 这个社群的操作方式是,若是说不过你,他们就拉黑你;感觉你像是个有机可乘的软柿子?就从你的账号盗图,二次创作成人身攻击内容,再号召社群成员对你施行言语霸凌。若有你的友人或同道者现身援助?拉黑他们,孤立你。 值得一提的是,当有人质疑版主为何拉黑异议者,版主会如此回复:也让你们尝尝没有言论自由、被大多数人霸凌的滋味。 于是我猜,这些极端仇女分子,恐怕是把自己当成了某种受害者,而把这个粉丝专页当成某种圣地,来施行他们在现实社会不敢表露的真实观念、丑恶言行? 不露真身地发表仇恨言论 有趣的是,不单粉丝页的版主是不露真身,就连社群成员也常有小号。我猜想,他们应该对于自身言论的恶劣程度心知肚明,因而必须掩盖自己的真实身分来规避人际代价;同时,这也让他们拥有匿名的安全感,因而更加肆无忌惮地发表仇恨言论。 也就是说,他们其实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社群成员绝大部分是男人,也有零星几个女性。我特别仔细地看了那些相对沉默的女性粉丝账号,挖出她们极少数的留言,嗯,相当典型,她们属于那一类拿着“好女人牌坊”,在父权社会里把自己规训得很好的类型——像我就不会这样那样——比如标榜自己赞同“男女平等”的AA制、反对其他女性的“绿茶”做派。 等等,若是主张男女平等,怎么又会攻击以性别平等为目标、消弭性别枷锁的女性主义呢? 噢,原来他们并不曾打算去搞清楚女性主义在说什么,他们只是自称已经破解了女性主义的谬误,借此伪装来取得评论的资格。因此他们不明白,他们在现实社会的择偶困境,其实就是女性主义为之努力、想要帮助他们摆脱的枷锁。 他们的旧思维(父权思维)跟不上女性择偶条件的迭变,可是自己无法攀上Alpha男的位置,又看不起所谓的Beta男,视之为舔狗。于是他们认定,正是因为女性主义进程带来了整体女性主体意识的抬头——“现在的女人没有以前那么好追了”,都是那些坏女人的错,她们不听话,必须教训一下。 仇女言论,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求偶焦虑,以及非自愿单身的怨恨。这其实无关性别,而是男性群体间的阶级课题。但再一次的,“第二性”又不幸成为了他们大肆攻击的假想敌。
8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适合做老婆?/陈奕君
想像有一天,你心血来潮煮了一大桌子菜,拍了几张照片,美美地放上社交媒体,帖子下的留言多半都是称赞你“贤惠”,“随时可以嫁人了”,或是赞叹你的伴侣可真有口福。 不晓得你会有什么感觉?对我来说,得到这样的评价,称不上愉快就是了。 贤惠,根据《汉典》所书,指妇女为家庭付出、贤良淑德而通情达理,心灵手巧,擅长做家务——通篇看来,皆是利他的工具人属性。 一个女人会做饭,真贤惠,适合做老婆。一个女人擅长料理家务,真贤惠,适合做老婆。一个女人长得好看又不爱玩,适合做老婆。一个女人脾性温和又体贴,适合做老婆。一个女人喜欢小孩子,适合做老婆。一个女人勤俭持家不爱买奢侈品,适合做老婆。 我不晓得男性朋友们从小到大的生活经验里,是否曾因这些性格品质而被人随意冠上“适合做老公”的标签,但我真是厌烦透了。家里的长辈还曾指点:你十指不沾阳春水,以后怎么做人老婆呢?嘿,我因此有了逆反心理,比如,我每一次恋爱找的对象,都必须要有一手好厨艺,且就算我会做饭,恋爱期间我也绝不动手展示自己的“贤惠”。 贤妻良母的背后是什么?是顾全家庭,失去自我。因为贤惠而受益的,不是她自己,而是身边的其他人。 一个女人单身时,哪怕她怎么把自己的居家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也不叫贤惠。她怎么把自己的父母照顾的妥妥贴贴,也不叫贤惠,人们说这是孝顺;但孝顺这个属性可以为女性加分,因为夫家会期待她伺奉公婆,犹如对待自己的父母,是为孝道外包,丈夫可以从此做甩手掌柜。 只有女性嫁人之后,把家公家婆、丈夫、孩子都伺候得好,才叫做贤惠。 一个妻子愿意让渡部分个人利益,为小家庭付出,那是她自己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并不是结了婚就必然该如何如何。换成丈夫,也是一样的道理。 逃离好名声的枷锁 如果有人称赞一个男人“忠厚老实、适合做老公”,这个男人听了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老实,可以解读成性格无趣、好掌控,每天下班了就直接回家,会乖乖地把薪水上交养家。 若你是撮合相亲的媒人,男方得平庸到什么程度,你才会用老实来形容他呀?如果他事业有成,那就是事业有成。学历高,那就是知识渊博。风趣幽默,就是风趣幽默。长得好看,就是帅哥——这些是实打实的优点,形容词用起来是不打折扣的。 无论是贤惠或是老实,都带着买货的审视意味;我选择你,不是因为你很有个人魅力,而是因为你很好用,可以嵌入我们对妻子、丈夫角色的预设需求。 大部分的父母不太可能致力于把儿子培养成一个老实人,而是鼓励他们勇敢地向外闯。但许多女性的父母,却常常无意识地希望女儿具有许多利他的属性,包括顾家、温柔、忍让,以及,一定要学会做家务。 真要辩起来,做饭、做家务本来就是一个人独立生活的必备技能,不该被看作是独属于女性的必备品质,也不该是让男性因此加分的特殊品质。 朋友最近和男友谈婚论嫁,安排双方父母见面。她的父亲疼爱女儿且很有智慧,在宴席里故意点了虾和鱼,全程都由他为太太和女儿服务,剥虾壳、挑鱼刺。席间还要故作客气地说:哎呀这个女儿一直以来被我宠坏了,在家里都不做家务,还请亲家往后多多包涵。 亲家听得一愣一愣的,也接受了这个故事设定。殊不知,朋友恋爱期间,其实一般都由她为男友剥虾壳,这是她疼爱男友的方式。可爸爸那么一演,她从此就逃离了贤惠之名的枷锁。
9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珍贵的温柔/陈奕君
有时候,你会很难爱一个具体的人。 所以,你没法去爱那些——插队的路人、马路上不打讯号灯就突然转弯的司机、办公室里成日偷懒打混把份内事推出去的同事、硬是要杀价还拗你免费送东西的买家。 因为他们让你有一霎时的不愉快,又或者是碍着你的事、为你添麻烦了。 可我们却有可能爱上远方的人——在舞台上发光发亮的偶像、用命运活出励志故事的残障人士、社交媒体上诙谐有趣的网红、为慈善事业奉献一生的热血青年。 因为你和他们距离得太远,不曾和他们朝夕相处,也没有机会真正了解对方:你真正爱的是他们所展现出的“美德”、讨喜的人格特质,而不是具体的那个人。 这就是了。这关乎我们如何看待他人: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 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和那个人本身无关,而是那个人如何牵引了我们的情绪。 现在来换个视角。 你一定遇过看你不顺眼的人,而你当时感到莫名其妙,好端端地,我又没有故意惹他,对吧?于是,拥有内省能力又体贴他人的你,开始真诚地检讨自己,试图找出一个他人厌恶你的原因;万一你真的找不到什么具体的原因,久而久之,你面向他人的姿态将慢慢变得畏缩讨好。 因为你开始拿不准到底该如何展现自己,才不会招致别人的反感,甚或是可以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喜爱。 就像网红们彼此分享的心事,他们每天要面对的众多恶意留言——无论是多有自信心的人,面对如此体量庞大的负面情绪,也必然会惶恐不安,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自己是否是一个不值得活的人? 我们得学习“课题分离” 极有可能,你不曾做错什么事。只是你的存在本身,在那个时刻挡了他人的道路,是无意中激起了他人往昔的痛苦或求而不得的阴影——对方选择把这些情绪宣泄在你的身上,而不是自己排解掉。 阿德勒心理学说:那是对方的课题,别擅自背负别人的课题。 我和你都是一样的,曾经把别人的无助揽在自己的身上,也曾把自己的局限投射到他人身上。我们要懂得“课题分离”,区分出有哪些是属于别人的人生课题,又有哪些是需要靠自己解决的陈年课题。 人们思考问题、感受世界的方式,都是出于自我视角。 为了保持内心秩序的稳定,我们为自我筑起一道墙,阻挡并过滤从外界冲刷而来的一切事物,从中筛选自己能够承受的感知范围;当一些能量比“自我”更大的东西闯了进来,就会引发我们的负面情绪——羞耻、悲伤、愤怒、恐惧。有些人扛不住它们的冲刷,自己的情绪也被带入某种失控、低沉的漩涡。 有些人硬是扛住了情绪波动的乱流,对外展现出平静和淡定,再用理性面貌来应对随之而来的问题。此时你问:这就是所谓的情绪稳定吗? 坦白说,我不知道人们口中称道的“情绪稳定”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 许多人指称的情绪稳定,看起来就只是情感淡漠而已——他们内心那道墙无比坚固,隔绝了所有来自外界的情绪侵扰,但也正因如此,他们不可能真正感知到他人的情绪,他们往往也因此压抑了自己的情绪——那样的忽视和冷漠,才得以筑造那道坚固的墙,让隔绝的自我得以保持绝对的稳定状态。 可若要真正理解他人,恐怕就不能逃避这些情绪的洪流。倘若你能扛住它们的冲刷,这些东西就能成为新的生命经验,新的认知和感受,而后作为常识的一部分,让你的自我视角从此拓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我会说,那是一种珍贵的温柔。
10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这是一篇难以下咽的文章(吗?)/陈奕君
过去的一年里,你做了几件亏心事?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撒了几个谎?你牺牲了谁来成就自己?暗中做了什么小动作,以此达成表面上光明磊落的目的? 以上这些,是我某个朋友站在跨年夜,回顾2023年的盘点。很阴暗,是吗?他也坦然承认。但非常真实,如此贴近人性了。 年历更换之际,社交媒体上人人都在回顾过去一年里自己达成了什么里程碑、创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领悟了什么。朋友说:可是没有人敢直面自己这一年来为了生存做了什么坏事。 是的,在每个人的记忆剧本里,自己总是尽力地做一个好人。即使偶尔有什么糟糕的事发生,也是免不了的无心之失,是痛苦权衡下不得已的决定。我们一定要这样想像自己,否则大多数人无法心安理得地活下去。也确实,一个人活着不太可能啥事都面面俱到。 看来这篇文章很难让人继续读下去了,是吗? 我们比较喜欢温暖明亮的东西。比如鸡汤文,鼓励你、宽慰你,一句话戳中你柔软的心,让你觉得自己被深深理解和包容了,自己某些时刻的感受是重要的。 可那样的情景不一定是真实。真实常常是让人痛苦的。 真实是时时质疑和逼问自己,每一个诘问都不容许用话术来滑溜地逃避,所有的刺戮都让你的世界从此天翻地覆。而鸡汤文是模棱两可的,没有立场的,那句话正着说或反着说都是成立的,所有鸡汤是无法被反驳的,它所追求的实质是共鸣,是固化你原有的信念和思维模式。 我们所发的年度回顾文,其实就和鸡汤文一样——你期待有人从那长篇文字里了解你,知晓你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激情、潜能和野心。所以我们按赞回顾文,转发鸡汤文,完成一场集体取暖仪式,再次确认这是一个可靠的情感社群。 我们终究需要这种看似温暖的东西。 毕竟,人是用自我预言来实现生活的动物。就算我曾亏欠他人或残酷待人,只要眼前的你激发了某种情绪,让我此刻愿意仁慈而良善地对待你,而这样的良善也通过你而延续下去——那么这个世界总体而言还是良善的。 因为没有真正善良的人,只有当下善良的选择。 选择用好事来浇灌能量 我的另一个朋友,会记录一些自己被世界爱过的证据。像是,小时候祖母用热水冲泡奶粉,会等待奶水降到不烫口的温度之后才哺喂她。小学同班的男孩喜欢她,每天都会带一块可爱的橡皮擦到学校来送她。旅行的时候迷路了,当地路人主动带路,还请她喝咖啡。大学室友教会她品尝印度菜,她从此也煮得一手好咖哩。 她觉得自己像是一张大拼图,由这些爱和善意的点点滴滴逐一组成,即使有些碎片只是一些短暂的瞬间,就算有些故事可能只是她臆想出来的好意。 难道这个朋友的人生里不曾发生坏事吗?她不曾做过糟糕的事情吗?当然也有的。但是,当我们述说坏事时,我们正在索求他人的注意力和安慰。而我的朋友选择用好事来浇灌她的能量,这本质上是在给与,为他人也为自己带来鼓励和力量。 这确实也是一种面对世界、回应内心诘问的姿态。生活里的恶意是真实的,生活里的美好也是真实的,无论你此刻强调了哪一边,你所创造的幻相,也终将变成别人的真实。
11月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每一种性格都正常/陈奕君
我第一次做MBTI 16型人格测试,是17岁吧,当时测出的结果,和27岁截然不同;后来我的人格类型稳定于最近这5年,就没再变过。近20年的光阴里,我慢慢成为了自我体察的内向者,而17岁的我是外向者,大娱乐家,社交场合里的花蝴蝶。 回想起来,这是一段漫长的人格演化过程。人格类型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你所经历的事、关心的课题和生活的触感,都会改变你思考、决策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这一两年来,MBTI测试非常火红。年轻群体已经把它当成日常自我介绍的一部分,快速辨认出合拍的群体,并且以此作为另一种彰显自我的工具。韩国的综艺节目,甚至还会特地把艺人的人格类型标识出来,让观众观察不同人格类型在同一境况下的互动。 MBTI当然是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的其中一个心理学工具,也是现时很好的社交工具。但除了企业版本的专业测试,大部分我们能找到的MBTI题目和类型分析,都还是偏重娱乐性的内容,分析也不够全面。因此,如果你把当下的测试结果当成坚定不移的自我认同归属,或是贴标签、搞歧视,那却又是固化了偏见,也是限缩了人格发展的弹性。 可如果我们再细想,MBTI测试能如此流行,意味着今时今日人们除了这种娱乐性的社交工具之外,我们的社交文化里没有太多能够讨论个体差异的空间,也没有能够坦诚接纳个体差异的语境。 我们一贯冷酷对待异见者,排斥和大众不同的人。 据说,16种人格类型里,最少见的类型可能是INFJ,最多见的类型是ISFJ和ESTJ。换句话说,这似乎是ISFJ和ESTJ掌握话语权、制定社交规则的世界——他们的性格倾向和社交习惯,就成为这个世界的“正常”——因为他们完全占据了人数优势。 而我所认识的所有INFJ朋友,在群体生活里总有一种忧愁,时刻觉得自己在人类集体里有某种无处安放的焦虑和绝望。 社交互动中,总是有许多的误读、沟通不良,以及彼此期望的差异。 你只想待在人群里看有趣的人高谈阔论,可朋友们都问你为什么一整晚不主动说话?你发挥想像力和发散思维在建构思路模型的时候,却有人觉得你没有拿出数据、例子、具体的落地方案,而直接把你的想法贬为空想。你诉苦的时候,到底我该倾听安慰或是给予解决方案?旅行的时候你只想漫无目的地走走,你的旅伴偏要拉着你一天跑完6个景点。 不爱出门的人不是孤僻 MBTI告诉我们,这是人们在4个维度上的差异:思考方式(E-外向 / I-内向)、获取信息的方式(S-感觉 / N-直觉)、决策方式(T-思维 / F-情感)、生活方式(J-判断 / P-感知)。每一个人天生都会发展出这8种功能(荣格八维),其中发展得如何当然有程度之分;程度最高的4种,就会排列组合成你当下的人格类型。 你和别人不同,你和群体的不同,不是因为你有什么毛病,而是每个人在偏向和喜好上的不同,这是性格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应该被尊重的,不该有谁应该被谁同化的道理。 比如,不爱出门的人不是孤僻,他们只是需要很多的独处(I人)。 三分钟热度的人并非不定性或没有毅力,他们只是对许多事物都有普遍的好奇心(P人)。 MBTI的人格概念和知识普及之后,我们就知道了:每一种性格都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我们不再为自己和群体格格不入而感到惶恐不安,别人也无需为此而对你做出指责。于是,你不必强迫自己戴上让你不舒服的人格面具。 人都怕孤独,怕看不清别人,更怕看不清自己。还有些人,他们生活的处境不允许他面对真实的自己。 所有靠谱的性格测试都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进而理解人格每一阶段的转变。带着这样的信心,我们终究能够发展出更自洽又成熟的人格,也慢慢学会和其他不同的人格沟通、相处,让彼此都感到舒服。或许,这个世界会因此变得更美好一点?
1年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没什么好不自信的/陈奕君
别人怎么看你?一点也不重要。因为所有的“他人”都是自己内心各种不安、焦虑和自卑的投射。
1年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你需要多少,只有你知道/陈奕君
你的生活到底需要多少东西,不是依照人类平均生活方式来判定的,而是视乎你当下想要怎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被什么东西滋养身心灵。
1年前
星云
星云
【有痣青年】这是一篇连续约了我妈3个月都约不到的怨念(?)文章/陈奕君
朋友的父亲工作退休之后,突然开始沉迷于博彩,为此花了不少钱。朋友淡淡地说:也没关系,就让他买,我会给他钱,不然他在家里没有事情做,人很快就会不灵光了。 当时我第一次意识到:退休的长辈需要新的生活寄托,来维持饱满的精气神。 后来到我的父亲退休,把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卖了,一样面临了无所事事的困境。一开始,父亲天天追看电视节目,把往年错过的电影都轮番看了个遍,看累了就睡觉。没到半年,他自己醒悟过来:这样下去人就废了。 父亲先是二度创业,和朋友一起开发新事业,慢慢把生意做到新加坡去了。后来生意伙伴病了,父亲也觉得没意思了,公司结业。他回到家里,接管了厨房,天天为家人炮制晚餐。没想到他竟然非常有厨艺天分,很快就端出了酒楼大菜,而后在我们的赞叹里志得意满。 后来,他捣鼓家里的庭院,又不小心发掘出自己的绿手指天赋,靠自学种出了许多蔬果和观赏植物。庭院很快种满了,父亲又聘雇工人,把一块土地开发出来成农地,种了更多的农作物。 每一天,父亲吃完早餐,就开车到他的农地,一待就是到日落时分。回到家里,他满怀喜悦地和我们分享,今天他种的花苗开出花苞啦,下星期就可以采收香蕉啦,收养了几条流浪狗帮忙看地啦,最近有一群野蜂来安窝啦。从此,家里有了源源不绝的自家水果和蔬菜,前阵子还听说父亲真的下手养蜂了,还收获了一些蜂蜜。 农地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之后,父亲渐渐放手交给工人。他又干嘛去了?他到处旅游去了。 父亲带着母亲,在西马半岛公路旅行,探访他散落在各州的老朋友。这一些老朋友联系上了,再次成为一个熟络的朋友圈。渐渐胆子大了,长辈们一起出国自由行了! 我们做子女的,想要回家找爸妈,还需要先预约,不然可能扑空。这些长辈的体力好,旅游行程好紧,每个月出国一次,让我们这些孩子在紧凑的工作行程里羡慕嫉妒。 虽然父母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我们这些子女身上,可我对此感到非常开心。 这些转变里,当然也不乏我们几个孩子的诱导和推波助澜,因为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如果他们闲着无聊,或许就会开始催婚、催生小孩了;一旦谈不拢,就有可能吵架了。 我们没有猜错,父亲退休之后,看到同辈朋友儿孙绕膝,确实开始操心几个孩子的婚姻了,言谈中常暗示想要抱孙。而我们这几个孩子,早早密谋着让父母拥有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以便把这个家庭矛盾给扼杀掉;我们也认为,照顾孙子并不是他们理所当然的义务。 还有个朋友的母亲,做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孩子长大之后,伴侣却患病去世。几个兄弟姐妹轮流把母亲接来身边照护,带着她去旅游,可还是看着母亲一天天失去活力。 后来还是这位母亲自己有了想法。凭着照顾小孩的丰富经验,她承接了来自澳洲的工作,到富豪家里当保姆,月薪澳币三千余元,一切杂费和交通费都可报销,还可以周休二日。 活出很酷的人生下半场 她住在雇主家里,和雇主一起上桌吃饭,也不需要做家务,唯一的工作内容就是陪伴小孩。如此渐渐做出了名堂,辗转在澳洲接了一个又一个案子,还交了许多当地朋友。她一年只接一单生意,半年一结案,另外的半年时间,她和新朋友在澳洲到处玩,偶尔才飞回马来西亚见见亲友和孩子。 人生下半场,可以活成这样真的很酷。 丢开工作以后,孩子自立以后,父母的生活重心是什么呢?如果没有老伴,又该怎么过呢?许多长辈可能也没有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的孩子或许也不曾关心。我们常说“要花时间陪父母”,到底指的是什么?父母真的需要我们陪伴吗?如果子女的陪伴只是为了让他们不会孤单寂寞,那会不会有其他更有趣的事情? 老一辈人的人生价值和自我定位,往往和事业绑在一起,或是寄托于孙辈的兴旺。可他们的下一代已经不过这种人生了,那么我们作为孩子的,是否也可以让父母试试看另一种生活,找回被搁置的梦想、开发新的潜能? 就说,把身体健康顾好,走出家门,联系旧朋友,认识新朋友,重拾往日的爱好,探索和尝试新的兴趣。就让父母得以再次探索人生的各种可能性,甚至是重塑生活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孝顺?此刻我会告诉你:孝顺就是鼓励和帮助父母找到第二人生。
1年前
星云
更多陈奕君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