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陈开顺
东鱗西爪
舒庆祥| 陈庴港与吴华
新山灵山宫于10月12日晚上,举办庆祝陈厝港开埠180纪念晚宴暨筹募陈开顺纪念堂基金。当晚宴开百余席,并第一次安排在大酒楼举行。
2月前
东鱗西爪
新旧对照
【新旧对照】寻根探史多到陈厝港
2024年6月29日,在庆祝柔佛长堤开幕100年之后第二天,为数约140人的新加坡《联合早报》读者团,在该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到新山华人于180年前即1844年,最早落脚的陈厝港参观。 这是陈厝港史上,第一次有这么多长堤彼岸的新加坡人到来,而且选择在纪念两地陆路开通100年之际,意义更深远、非凡。 当年,约4000名华人在义兴公司领袖陈开顺响应柔佛天猛公的号召之下,从新加坡越过柔佛海峡,沿地不佬河直上,踏上这块后来被命名为陈厝港的土地拓荒垦殖,种植甘蜜与胡椒,开始新生活,对促进后来柔佛的进步与繁荣,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先有陈厝港,才有1855年新山的开埠,华人就这样繁衍至今,有一句话最能形象化体现华人一路来对柔佛作出的贡献:“没有甘蜜,就没有华人,没有华人,就没有今天的柔佛。” 从新新两地历史渊源上而言,新加坡早报读者团之行,具有溯源追根之意义。 根据报道,韩咏梅形容柔佛与新加坡的关系,有如血浓于水,密不可分。她也感谢新山华社对于他们之行给予热烈招待,并吁请随团的读者们把此事告诉自己的孩子与孙子,同时希望新加坡人民认识自己和区域的历史。 这个读者团扺达时,陈厝港居民以鞭炮欢迎,离开时以冰淇淋欢送,双方领导更在灵山宫庙前共种甘蜜与胡椒,重温昔日的历史。 陈厝港灵山宫管委会主席洪德荣在致欢迎词时指出,非常高兴能与早报的读者,在具有180年历史的陈厝港进行交流。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在致词时说,新新两地仍保有不少以甘蜜与胡椒所作的装饰与图腾,凸显了两地历史渊源的深厚。 从这一件好事,不由得令人想起24年前在陈厝港举行的“水路香火传承仪式”。 那是由新山中华公会主催的“第十七届全国华人文化节”最主要的节目之一。 当天是2000年8月30日上午,众人齐集在宽中前的海岸边,祭拜仪式完成后,登上一主艇及八小船出发,沿着地不佬河直上,穿过百万镇大桥及班兰桥,直奔陈厝港。抵达后,在天尊宫前上岸,然后众人一路敲锣打鼓,到灵山宫敬上一柱香,象征香火不断。 接着进行请香仪式,各参与者持香在朗读祭文后,将手中的香献给神明,并承接八支龙香,再一次登船,回到宽中前海边。接着由50位捷兔会成员承接龙香,沿苏丹依布拉欣路、依布拉欣路,经新山中华公会会所,转入黄亚福街、直律街,送到柔佛古庙,整个仪式才宣告完结。 这是一场重新演绎180年前陈开顺等先人从新加坡进驻新山的历史,与此次新加坡早报读者团到陈厝港参观,具有异曲同工之意义。 当年领导这一活动的新山华社领袖,计有曾振强、张文强、陈联顺、赖益盛、符传曙及黄循积等。 希望今后会有更多人循上述两事例,多到陈厝港寻根探秘史,了解这段先人最早立足新山的历史。
6月前
新旧对照
新旧对照
【新旧对照】陈开顺纪念馆开馆工作启动了
陈开顺港主石碑安置与牌位晋位仪式,于3月25日成功的在陈厝港灵山宫举行,这是谋划陈开顺纪念馆开馆工作第一步。 出席当天仪式者包括地不佬区国会议员潘伟斯、新山中华公会、五帮、各华团会长及各受邀嘉宾等,场面热烈。 据该宫新任管委会主席洪德荣及现任执行顾问拿督陈耀宽在会上演讲时指出的,一旦陈开顺历史纪念馆建成后,陈开顺的石碑与牌位,即将移入该纪念馆内。 该纪念馆将建在该宫的后面,面积约有半亩。洪德荣在受访时指出,该宫在70年前即拥有该地的地契,目前利用与发展该地的初步工作已在规划中。 至于陈开顺牌位与石碑未来如何在纪念馆安置的问题,据拿督陈耀宽在会上讲话指出,当天在该宫礼堂举行的仪式,陈开顺的牌位是供奉在前,后方则安置陈开顺与夫人的石碑,未来的陈设也将照此模式,规模会更为庄严。 他续说,在牌位的两旁设计池塘和走道,祭拜人士可到后面参观石碑文物。这是该纪念馆初步的构想。 陈开顺于1844年,响应天猛公的号召率众前来开辟陈厝港,写下新山华人历史最新的一章。 1855年新山开埠,陈开顺负责警卫工作,是新山第一位华人甲必丹,于1857年逝世,终年57岁。 陈开顺是一位备受陈厝港人民崇敬的历史人物,历年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以纪念他: 石碑──他的坟墓原在陈厝港,1985因该地发展的缘故,致被挖掘,遗物与其他9人移葬于乌鲁槽华人义山。墓碑由掘金人带至他在笨珍的工作坊,一放就是35年,经各方考证后,始知道墓中人的真正身分,而于2021年1月11日,在一项庄严仪式中运回灵山宫放置。 牌位──从1989年开始,灵山宫就在宫后礼堂一角落,立了陈开顺碑位,后移至该宫殿堂的神台上,与其他神明共排列,供人们祭拜。 新墓──陈开顺新墓于2021年4月30日完成了圆坟仪式,此后将永远立在新山绵裕亭幕园内。新墓在圆坟仪式上,柔佛苏丹陛下致送花圈致意,这进一步肯定了陈开顺名居新山开埠人的地位。 洪德荣在当天的仪式上宣布,明年是陈厝港开港180周年纪念,届时,将开展一连串的庆祝活动。 陈厝港曾于2000年庆祝开埠156年纪念,由新山主办的第17届全国华人文化节,于当年选择在陈厝港举行开幕礼,这一炮重新打响了陈厝港的声名。希望洪德荣这一倡议,在新山华社全力支持下,不但能让陈开顺纪念馆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借此再度重振陈厝港过往的辉煌。
2年前
新旧对照
大柔佛焦点
灵山宫今安置陈开顺石碑牌位 待陈庴港史馆落成再移入
(新山25日讯)陈厝港灵山宫今日举行陈厝港港主陈开顺石碑安置及牌位晋位仪式,而灵山宫辖下的陈厝港历史纪念馆,目前正积极进行筹备工作,一旦纪念馆落成,陈开顺的石碑和牌位将移至纪念馆。 灵山宫执行顾问拿督陈耀宽说,今天在该庙礼堂举行的仪式中,陈开顺的牌位是供奉在前面,后方则安置陈开顺与夫人的石碑,未来纪念馆的陈设也将是如此的模式,规模更为庄严。 “我们会在牌位两旁设计池塘和走道,让前来祭祀的人士可到后方参观石碑文物。” 关于陈厝港历史纪念馆的筹备进展,陈耀宽表示,除了文物搜集,他们正处理政府部门等事宜,由于疫情和其他因素造成耽搁,接下来是积极工作的时刻了。 “在庙后方有半英亩的土地,当时推土后,认为可建在那里,但目前须处理一些政府手续及问题。” 灵山宫主席洪德荣指出,陈厝港明年将迎来180年开埠,该庙已策划系列活动,希望借由重大周年庆典为陈厝港带来活络地方的效益。 “180年是三个甲子年,意义深远,陈厝港历经步月洗礼,丧失本身的特色而没落,期盼庆典活动重新振兴这个村镇,为它再度注入新生命。” 地不佬国会议员潘伟斯致词时说,陈厝港历史纪念馆有望使当地成为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而联邦政府拨出4100万令吉的水灾拨款,有部分将作为陈厝港一带的河流防洪工程。 “这包括建筑防洪堤防、拓深沟渠等,减缓陈厝港逢雨成灾梦魇,通过纪念馆打造成历史小镇。”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也认同陈厝港历史纪念馆将成为当地显著地标,供游客参观游览之余,进一步了解及探讨华社历史,承前启后,将开埠先贤的功绩代代相传。 陈厝港历史纪念馆建委会名誉顾问张兰则希望华社和华团全力支持纪念馆的开设,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
2年前
大柔佛焦点
会员文
这些人那些事 | 全柔第二早被开发港脚 陈厝港灵山宫香火远传
陈厝港灵山宫是新山最古老的庙宇之一,由港主陈开顺创建,迄今至少178年历史。 报道、摄影:林金兰 陈厝港灵山宫是新山最古老的庙宇之一,由港主陈开顺创建,迄今至少178年历史。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这一期的〈这些人,那些事〉来到灵山宫,专访主席陈耀宽、总务吴世松以及陈厝港历史文化纪念馆建委会主席洪德荣,为大家述说灵山宫的故事。 在陈厝港村民心中,灵山宫装载了满满他们集体生活的记忆。 关于陈厝港和灵山宫的历史,目前史料撰写最完整和详尽的,莫过于由新山已故地方志作家吴华主编的《陈厝港方志》这本书。 《陈厝港方志》是由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于2006年出版。此书收集多篇书写陈厝港的文章,作者包括吴华、舒庆祥、郑梅娇、刘淑娟、郑达光、罗月娇等。 根据史料,陈厝港是全柔第二早被开发的港脚,由陈开顺率众开埠,最繁荣时期,人口多达数千人。 不过,就跟柔佛州其他130余个港脚一样,港主制度在1917年废除后,陈厝港因人口外移而逐渐衰退,如今仍住在这里的华裔家庭不超过10户。 陈耀宽:前称岐山古庙 陈耀宽介绍灵山宫时指出,根据庙里的古文物,灵山宫前称“岐山古庙”。 他说,华裔先辈乘船下南洋,路途遥远,生死未卜,一般都会到家乡的庙宇祈求神明保佑,捉取一把香炉灰,用红布包着香灰,系上红线,随身携带“香火”到南洋来。 从文献可知,天猛公依布拉欣是于1844年10月22日,发给陈开顺一张陈厝港的港契。 陈耀宽表示,人们相信陈开顺在陈厝港落脚后,即建立灵山宫。 “若以此推算,至少在1844年之前,玄天上帝的‘香火’就已来到陈厝港。” 庙前水井曾养活整村人 来到灵山宫,必须看几件古物,第一是灵山宫庙前的水井,因为这口水井曾养活整村人。 接着,是悬挂于庙内大殿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铜云板、大殿上方的牌匾以及八卦梁。 铜云板或与反清复明有关 这块铜云板只剩半截,上面刻有纹印和一个“日”字。在铜云板的上方,另外挂着一个铜钟,下方则放着一面鼓。 陈耀宽推测,铜云板或与早年反清复明有关。不过,这一切尚待考证。 他说,在30年前,庙里只有铜云板和鼓,善信上香后,庙祝会用两根木棒,同时敲铜云板和击鼓9至12下;后来,基于大部分庙宇都有铜钟,庙方后期才加装了铜钟。 八卦梁刻有复修记录 陈耀宽指向庙宇上方的一根主横梁说,横梁木身被削成八个角,称为八卦梁,而八卦梁上刻有年份以及协助庙宇复修人士的名字。 这根八卦梁长年被香火熏黑,惟仔细察看,依稀可见横梁上印有“中华民国壬子年壬子月庚申日己卯”的日期。按计算,那一年是公元1912年。 “玄天上帝”牌匾历史逾百年 另外,陈耀宽提到,大殿内刻有“玄天上帝”的牌匾,历史相信也超过百年。 灵山宫大殿内祀奉的主神是玄天上帝,其他神明还包括赵大元帅、华光大帝、三忠圣王及福德伯公。港主陈开顺的灵位也设于其中。 陈耀宽指出,灵山宫祀奉的玄天上帝,金身造型与其他庙宇不同。 一般庙宇供奉的玄天上帝金身造型属于武将,神明右手持宝剑,左手持手诀。但是,灵山宫的玄天上帝金身是文将造型,双手未持武器,右手放在腰腹,左手按着右手。 谈到灵山宫未来的发展计划,陈耀宽表示,理事会将展开陈厝港历史文化纪念馆的兴建计划。 他也透露,灵山宫后院礼堂以及后方地段将改建为历史文化纪念馆,另外也将设立陈开顺祠堂,陈开顺的百年墓碑也将安奉在此。 2000年文化节工委乘船“请香” 2000年,新山轮值举办第17届全国华人文化节,负责承办的新山中华公会将文化主题定为“回归历史,再造辉煌”。 为让年轻人了解先贤开埠历史,文化节特设香火传承仪式,乘船寻访先人足迹。 由于灵山宫是新山最早建立的庙宇,柔佛古庙的香火乃由灵山宫延续而来,所以,香火传承仪式的第一站是在陈厝港灵山宫进行。 当时,文化节工委及约60名华团领导人分乘2艘大船和8艘小船,浩浩荡荡从新甘光海边出发,循着水路到陈厝港“请香”到柔佛古庙,寓意香火传承,意义深远。 因为文化节及隆重的香火传承仪式,灵山宫从宁静小村落的庙宇,瞬间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时任马华总会长兼交通部长拿督斯里林良实也亲自来到灵山宫为文化节开幕,各大媒体记者争相采访。 洪德荣:文化节从灵山宫传承香火 当时,洪德荣负责灵山宫部分的文化节活动,他忆述,文化节让全国人民看到陈厝港灵山宫,而在那一年,地方上也同时庆祝陈厝港开埠156周年。 文化节在陈厝港区的主题是“一枝香火,五帮传承,六艺皆复”。 洪德荣透露,在迎庆文化节的前一年,即1999年,新山中华公会举办的第一届新山县万盏华灯庆中秋的首站亮灯仪式,就在灵山宫进行。 他当时担任万盏华灯庆中秋陈厝港古城区筹委会主席。 他说,当时的亮灯仪式为陈厝港注入新活力,也为次年的文化节热身。 少年时曾负责清洗井身 现年64岁的洪德荣于陈厝港出生、长大,年幼时曾协助家人到灵山宫庙前的水井提水。 他说,早年自来水管尚不普遍,村民需要到古井提水洗衣、煮饭,而古井的水取之不尽,特别清澈。 “村民很重视这口井,以前被唤去清洗井身的少年必是童子之身,而我就曾负责这神圣的任务。” 后来自来水开始普遍,人们才逐渐减少使用古井。为了善信的安全,古井上方另加装了一层铁盖。虽然如此,井水依然清澈干净,人们仍旧可用手动方式打水,或用抽水机把井水抽上来。 过去数十年,陈厝港人口不断外迁,洪德荣近年也北上吉隆坡拓展生意,生活重心有了变化。 不过,作为陈厝港的村民,当灵山宫举行游神庆典或庆中元活动等,他和其他村民一样会秉持香火传承精神,尽量回到村里协助或参与。 吴世松:早年游神路线较长 吴世松儿时和家人就住在灵山宫对面,直至7岁才搬离。 他透露,早年的游神路线较长,大家集合在灵山宫和附近的天尊宫及天后宫一同办游神庆典,游绕路线包括灵山宫以及附近的文桂花园。 他说起当时的热闹情景,有精彩的舞龙和舞狮表演,还有善信抬着五尊神明的金身乘坐神轿出游,沿途高喊“兴啊!旺啊!发啊!” “酬神戏还没开演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就跑上戏台玩。” “在陈厝港老城区里,我们可说是最后一班小孩。后来,陈厝港的人口就不断外移了。” 虽然如此,吴世松与家人仍不时回到陈厝港灵山宫帮忙,如每年农历三月与十一月灵山宫游神以及庆中元,他们都会参与,守住一份思乡情怀。
2年前
会员文
更多陈开顺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