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雪蘭莪白沙羅再也國中

窗外霏雨綿綿,窗內燈光昏黃。我獨坐在書桌前,於一室寂靜中沉默不語。我微微仰頭,眸光飄忽不定,卻能穿梭一層層的屏障,看見了那於煙雨之中若隱若現的一輪彎月。我凝視著它,指尖無意識地沿著窗戶輕輕描摹,彷彿於千里之外也能觸摸到它清冷的輪廓。夜色如墨,在我仰望那輪明月時,窗上的倒影也將我的眸子嵌入那無邊的夜中,與夜色交融,模糊了月光。透過自己的雙眼,我看見了點點閃爍於其中的星光。我知道,那是未曾實現的夢,遙遠、朦朧,又隱隱流露出一絲微渺的渴盼。 世界再次歸於沉寂,方才那翻湧的思緒,如同潮水一般褪去,只留下了一片空白。 這道窗,隔開了現實與夢想,看似近在咫尺,實則仿若天涯。窗內,是躊躇、遲疑與不安;而窗外,雨水沖刷過的月亮,依舊皎潔動人,可是背後濃重的夜色卻也叫人不得不後退。 我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有點執著地想要讓這清寂的夜也聽到這聲嘆息,然後溫柔地環抱著我的身子,告訴我:不要憂愁。 可回應我的,卻仍是寂寥的夜,和一盞落寞的燈。 這是我堅持寫作的第五年。 五年前,我在紙上落下第一個字。那時的我,自信滿滿,抱著滿心憧憬,天真地以為,只要足夠熱愛,追夢之路必能一路繁花似錦。可是後來,現實卻讓我一次又一次地摔倒——我屢次投稿,卻是屢試屢敗,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寫作。 我實在不明白,明明老師和家人都曾誇過我的文筆,認為我在寫作這方面頗有天賦,將來定會有一番璀璨的成就。可是,為何我的作品卻總是得不到認可? 不甘心的我,開始埋首潛心閱讀。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閱李娟老師、三毛老師、史鐵生老師的書籍,試圖從他們的文字裡找到答案,也誠心盼望著有朝一日,我能寫出那樣的文字。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再多的閱讀,終究還是沒能換來一篇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那段時日,我驚歎於他們筆下的世界,沉醉於他們字句間流淌的真情實感,可是無論如何模仿,我還是寫不出來。我開始不敢去讀那些我用心寫下的文字,因為我知道讀後,必將對自己失望透頂,那種深入靈魂的打擊,讓我總是覺得很無力。我固執地讀著那些偉大的作家筆下的文字,好像這樣便能逃離現實的殘酷一樣。而每當這時候,心裡總有個聲音不斷循環往復地貼在我耳畔,逼問我:“恩萱,你什麼時候才能寫出這樣動人的文字?” 當時,我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可是後來,我才明白寫作的真諦並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砌,而是靈魂的剖白,強調的只有三個字——“真、善、美”。那些真正的文字,不在於驚豔一時的絢麗,而在於字句間流淌的真誠,那份深入骨髓的溫度,才是讀者真正想要感受到的。 我曾一度害怕面對那一張張空白的稿紙,握住筆的手也總是在顫抖,不敢落下一個字,怕接受不了所寫的字句的空洞、瑣碎、蒼白,仍不足以讓我抵達夢的彼岸。可是,如今想來,我為什麼要害怕呢?人非聖賢,每一個寫作者,都曾在黑暗中踽踽獨行,都曾為自己寫不出想表達的內容而深感懊惱、自卑。所以,趁我還年輕,淚水還滾燙,面容依舊炙熱,我想要不停地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一點點逼近光亮,找到答案。 輕輕翻開李娟老師的那本《九篇雪》,書頁間的墨香依舊熟悉,我於雨聲中傾耳聆聽她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指尖緩緩撫過李娟老師的文字,彷彿觸及她所經歷過的風霜,看見了千里之外的北疆面貌。 我低聲呢喃:“雪花漫天地飄落,從天到地纏綿著……” 我怔怔地凝視著這一行字,忽然覺得,有什麼東西,在心底悄然一動。 也許我永遠也寫不出這樣的文字。 可是,若是沒有努力過,誰又能肯定地說出最後的結果呢? “嘣——” 我彷彿聽見作者用她夾在指尖的水墨筆,輕輕地敲了敲我的腦袋,有一顆小小的種子,就此落入心田。也許來年春天,那兒會長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那些樸素生動的文字便會從樹葉的縫隙間洋洋灑灑地落下。 窗外的雨愈來愈小,不知何時竟停了。我緩緩抬起手,抵在窗扉上。玻璃依舊冰冷,但那一抹月光,仍執著地透過那一扇窗,輕柔地落在我的指尖上。 我微微莞爾,伸出雙手,堅定地推開窗扉,月光無聲灑落,映亮了案前的稿紙。 這一刻,無聲勝有聲。 我終於明白,這扇窗從來都不是一座牢籠,它只是沉默地等待著,等待著有人將它推開,讓光明照進來。 夢與現實的距離,從未如此清晰。 可是,它真的遙遠嗎? 不。 它們只不過是隔著一扇窗的距離。 我相信,只要我願意邁出這一步,努力推開那扇窗,清冷的月光定會溫柔地灑落在我的臉頰,流淌進我的心房。而彼時,那些屬於我的文字,也終將從指尖落下,鋪就成紙上的一片星空,照亮前進的路。 願以筆為劍,以夢為馬,奔赴至心之所向,夢之所在。 【作家點評/蔡曉玲】 此文寫的是作者自覺與心中偉大作家之間的距離,就像遙遠的月亮很遠,但同時也像文末月光灑進屋內一樣,或許也不是那麼遠。這樣的比擬有某種詩情畫意,不過我會期待一些更具個人(生活)氣息的刻畫,譬如作者可以告訴讀者他如何打造一個寫作的氛圍,或一張適合寫作的書桌,從這裡切入寫作的思考。找出自己的聲音,不管是文字抑或內容,都是寫出好文章的關鍵。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