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靚靚

6天前
2月前
5月前
袁詠儀(靚靚)與張智霖(Chilam)結婚23年,育有1子張慕童(Morton),她分享“媽媽學”,坦言當媽媽好難,隨著兒子踏入青少年時期,要學會適時放手,“我很怕讓孩子變巨嬰”,同時又不忘放閃,感謝有個稱職的老公,讓她這個做老婆的,能夠舒服且舒心! 現年53歲的袁詠儀於7月首來馬拍2025年賀歲片《OMG!阿媽有喜》,在片中飾演高齡產婦,她坦言若真的有機會再有一個小生命的話,“我也會考慮把孩子生下來。”她續說,小朋友無論是富養還是窮養,經濟能力、產婦與寶寶的身體狀況等,都是考慮因素,加上現在時代不一樣了,而且醫學昌明,應該沒太大的問題,“對我而言,其實50歲還未到中年。” 催生小孩專業戶 她笑言:“我真的很喜歡小朋友”,因此也經常向身邊的友人“催生小孩”,笑說:“基本上10個朋友中,有6、7個都會被我感動到。”因為我覺得,無論你道聽途說、看戲抑或是紀錄片,都不是你真正的感受,直到你真正體驗當媽媽的時候,那種感受才是最獨特的。而她此趟來馬的終極目標是童繽毓,“但這個人很難搞,因為她老公不跟我一起興風作浪,只有我一個人,如果他能夠和我一起說服她就好了。” 回憶起當年懷兒子張慕童的心情,她仍記憶猶新,“我原以為我會感動到哭,但其實我比想像中堅強,我記得當時看到驗孕棒的時候,跟老公說了一句‘喂,中了哦!’然後就睡了。”在醫院產房抱寶寶出來的時候,第一反應卻是“怎么那么髒,一團東西”,笑說:“原來現實和想像是兩回事,真的很有趣。”至今她還會想起兒子逐漸長大的畫面在腦海中一幕幕閃過,感覺時光飛逝,“時常回憶起兒子小小隻的小腳到現在變大大的。” 媽媽生命有Take 2 在孩子管教方面,問袁詠儀是個嚴厲型或開放型的媽媽?她認為,每個孩子在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性格,“作為媽媽,你也要跟著小孩一起去應變他所有的行為和想法。”她直言,當孩子出現倔強、反抗的行為時,作為父母的應避免使用權威的口語或方式來教訓孩子,“我覺得這個時候最難,做得不好很容易會讓雙方關係變差。” 談及兒子張慕童在來臨的11月將滿18歲,已踏入青少年時期,“我覺得不能再用以前的那一套,一味的保護,我要給他嘗試,但我又不能完全放手。”在親子課題上,袁詠儀自言也還在慢慢學習中,為此她成為會積極陪兒子嘗試新事物的媽咪,“但我不會在身旁保護著他,反而是去分析他每下一步的後果,但我覺得很有趣的事,我也因此變成另一個人,所以當媽媽也有第2個生命。”她坦言:“放手很難,不放就會變成巨嬰,我又很怕!所以要抓住這份鬆弛度,這也是當媽媽有趣又好玩的地方。” 作為媽媽、演員及老婆,哪個角色最難?袁詠儀毫不猶豫直嚷:“當然是媽媽啦!”她表示,作為演員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或嘗試不同的人物角色與性格,“但回到家,你就只能做媽媽。”至於老婆角色,她則甜蜜笑說:“當老婆呢,我覺得自己也做得蠻好的,因為我有個稱職的老公啊,哈哈!”,自我稱讚之餘,還不忘隔空放閃張智霖。 與吳鎮宇的化學作用 談及早前客串《無限超越班2》,問她會否想要當導師栽培新演員?她婉拒道:“我覺得自己是個導師,因為我沒有耐性。”她自言和吳鎮宇很相似,話鋒一轉就猛虧好友,“但他狂躁一些!”讓人笑翻。提及她在吳鎮宇身邊“很溫柔”,袁詠儀笑說:“你要懂得如何去控制一些情緒上容易變化的人,自然在相處上就會少了一些衝擊,哈哈!”袁詠儀認為演戲是很個人的,雖然她自認不是好的導師,但她很願意分享自己的演戲經驗,表示自己是好的聆聽者或分享對象。 想把碌碌車引進香港 近來不少香港人來馬拍戲,袁詠儀也忍不住打趣,好像半個香港娛樂圈都移來大馬了,相當熱鬧!她笑言,此趟來馬拍攝也讓她大飽口福,抵馬第一時間就是衝去吃榴槤,這次還首嘗試阿參叻沙(Asam Laksa),“其實我很想去夜市,但劇組不讓我去,但我不是要逛夜市哦,而是去吃,有些食物要熱辣辣吃才過癮!”她笑指自己胖了很多,“有條褲子第一次穿輕鬆扣鈕,之後再穿要縮肚子才能扣上啊!”不過最讓她開心的是,有“碌碌車”在片場做夜宵,笑言想要引進香港創商機,“我覺得香港夜繽紛是否也能引入這輛車,有清湯或煎炸,大人小孩都喜歡,吃得好開心啊!” 袁詠儀表示如果想要拍戲,希望自己能拍一些開心的,又能傳達信息給觀眾的作品,她坦言演戲那么多年,原來從沒演過警察,隨後又自我調侃“老了跑不動了,過不到欄,應該難實現,哈哈!”  
7月前
7月前
(吉隆坡23日訊)儘管我國及中方政府未有明確宣佈興興和靚靚的返華日期,但不少國內外大熊貓粉絲相信,兩隻熊貓最快會在今年12月送返中國。 今天是興興和靚靚18歲的生日,許多粉絲特地從國外或各州各地趕來國家動物園參加奶爸們為熊貓精心籌備的生日會。 除了送上真摯祝福,不少熊貓粉絲早接受採訪時也表達不捨,原因是他們收到風聲,認為興興和靚靚會在今年底返回中國。 不過,政府和國家動物園至今都沒有對此作出任何最新宣佈。 只要有空就會到訪國家動物園看熊貓的拉菲達說:“今年可能是它們最後一年在馬來西亞慶祝生日,所以很多熊貓粉絲都過來了,我們當然希望可以延長租約,比如再延長3年,我們真的很愛它們。” 瑪麗莎:“雖然它們有一天要回中國,我們會傷心,就希望也拜託他們(中國飼養員)能夠繼續把它們照顧得很好吧!” 瑪麗莎和諾哈雅迪異口同聲表示,無論是通過網絡短影片還是親眼看到興興和靚靚,都讓他們感到非常療愈,甚至有種不捨之情。 來自雪隆區的譚美玲、林碧芝及從霹靂特地趕來國家動物園的林愛雲,都是通過線上認識的熊貓粉絲,今日約好一起穿上自制的大熊貓旅居大馬10週年的衣服。 譚美玲同樣認為今年會是興興和靚靚最後一年在馬來西亞過生日,“所以今年的生日對它們來講非常有意義,祝它們生日快樂,倖幸福福。” 林碧芝:“希望它們健康快樂,回到中國時也是健健康康,聽奶爸奶媽的話。” 她說,儘管忙工作,每一個也會抽空至少一天來探望大熊貓。 “雖然會有一點不捨,可是不管怎樣,它們還是要回老家養老,所以就希望它們幸福快樂。” 林愛雲:“我今天是特地請假過來的,希望福娃鳳儀回去的時候可以開心健康吧!” 她說,有機會的話也會趁著中國旅遊免簽證期間,飛往中國探望三隻出生於馬來西亞的熊貓寶寶暖暖、誼誼和升誼。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9月前
2014年,興興和靚靚初來乍到,全國各地的人民不辭勞遠到吉隆坡國家動物園,住在附近的居民甚至天天到熊貓館,想要一睹活生生的大熊貓,不再是隔著電視屏幕觀賞這個珍奇動物。兩隻大熊貓一夜之間變成動物園的明星。 報道:李佳憓、張丘豔 攝影:譚湘璇 2014年,興興和靚靚初來乍到,全國各地的人民不辭勞遠到吉隆坡國家動物園,住在附近的居民甚至天天到熊貓館,想要一睹活生生的大熊貓,不再是隔著電視屏幕觀賞這個珍奇動物。兩隻大熊貓一夜之間變成動物園的明星。 國家動物園副主席羅斯里對星期天頭條說,興興和靚靚剛來的頭兩年非常受歡迎,是人民和遊客湧入動物園的高峰期。 為了保持熊貓館行動路線疏通和避免過於吵雜,園方不得不管控人流量,規定每人只能參觀5分鐘。 “大熊貓的到來,在2014至2016年間提高了動物園的門票售量,暖暖、誼誼和升誼的誕生,也吸引不少熊貓迷到來。每日平均有1000人左右來觀賞大熊貓,學校假期更成為親子游的熱門地之一。 他感嘆,但兩年的高峰期之後,遊客數量開始減少至以往的客流量。 “畢竟我國只有3000多萬人口,該來的都已經來看過(熊貓)了,難以維持高峰期的遊客量。”他解釋,我國人口基數不如中國,單靠大馬熊貓粉無法撐起動物園的門票收益。 相比擁有2億人口的印尼,從四川移到西爪哇省茂物縣野生動物園生活的兩隻大熊貓“彩陶”和“湖春”,能夠平穩地為園區帶來絡繹不絕的遊客。 2020年碰上疫情,動物園的遊客量再次受到重擊。 行管期迫眾籌餵養動物 在行動管制令期間,國家動物園被迫關閉,完全沒有收入。當時經費吃緊、擔心動物餓肚子的新聞登上新聞頭條,動物園只能向大眾募款。 “慶幸的是,大馬人民都很關心動物也慷慨伸出援手,在那段非常時期,動物園籌獲1100萬令吉,連小孩也願意捐出手中的20仙。” 羅斯里坦言,連續兩年的冠病疫情,動物園每天都在為動物的糧食苦惱,包括大熊貓的租金和熊貓館的運營成本。 所幸得到政府、私人界和民眾大力支持,動物園撐下來,羅斯里至今回想到這段“苦日子”心底依然是滿滿感動和感激。 (左)熊貓每日餐單25公斤馬來甜龍竹1.5公斤紅蘿蔔2粒蘋果2粒梨大熊貓糕額外的竹子:暹羅竹及滇竹 (右)大熊貓糕材料蛋大豆玉米米糖和鹽鈣粉玉米油 啟用太陽能減低用電成本 據粗略估計,照顧熊貓的開銷大約每月10萬令吉,運營成本包括飼養員工資、竹子採購和補充糧食、場館及建築物維護等費用,但同時飼養4只或2只熊貓的費用差異不大。 “天氣越來越熱,我們需要調節空調溫度以確保空氣質量和熊貓的健康是最佳狀態,這種調整導致耗電量增加。” 羅斯里表示,熊貓館的最大支出是以商業用途計費的電費,但他不方便透露實際電費數額。 為了降低動物園的用電成本,國家動物園今年1月開始啟用太陽能系統。羅斯里說:“自從我們安裝了太陽能,確實幫動物園節省不少電費,至於節省多少,確切數字還需長一些時間才知道。” 另外,基於照顧熊貓的費用高昂,國內不時會有人建議把熊貓送回中國。羅斯里指出:“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聽到關於大熊貓應早日迴歸的討論,我很難過,因為人們似乎沒有把大熊貓的福祉和正在進行的保護措施放在首位。” “養不起暖暖”謠言破壞動物園聲譽 在我國出生的第一隻熊貓“暖暖”於2017年送返中國後,網絡出現了關於暖暖的謠言,使大馬動物園成為不少網民的討伐對象。 “馬來西亞暖暖回國,是因為養不起!”這條不知從何而來的無根據消息,在熊貓粉圈子中傳開來。儘管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很快出面澄清,強調暖暖的回國安排是依照合約,即旅居海外大熊貓的幼崽滿2歲後必須送回中國,但至今還是有不少人誤信謠言以為馬來西亞因為窮,養不起,所以不要暖暖了。 羅斯里:“這一項錯誤信息源於公眾對熊貓協議缺乏認識,一些人猜測是不是我國無力照顧?這種誤解需要糾正。” 為了保護動物園聲譽,動物園在“誼誼”和“升誼”出生時,第一時間透過媒體向公眾進行科普,讓更多民眾深入瞭解馬中熊貓外交協議的重要性。 透過熊貓關注動物保育議題 大熊貓具備珍稀動物保護的研究價值,多年來的國際合作也為其他野生動物保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鑑,動物園亦扮演重要角色。 投身動物園工作逾20年的羅斯里多次強調動物保護的重要性:“大熊貓是動物保護教育的有力象徵,通過強調熊貓面臨的挑戰如喪失棲息地和氣候變化,動物園可以鼓勵遊客採取行動保護它們棲息的生態系統。 “又比如,透過互動展覽、教育講座和外聯活動,動物園其實可以讓人們做出明智的選擇,成為所在社區野生動物保護的倡導者。” 儘管有關大熊貓的圈養與野化放歸的議題存在爭議,惟目前中國野生大熊貓數量已從上世紀80年代約1100只繁殖至近1900只,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則達到728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由“瀕危”調整為“易危”,在物種保存的努力上成效顯著。 藍中華:打破宗教語言文化隔閡熊貓讓國人更瞭解中國 報道:張丘豔 馬中關係良好,大馬華裔普遍上對中國很熟悉,馬來人和穆斯林族群對中國的瞭解比較少,熊貓這位最萌外交大使,讓這個社群觸動好奇心打開內心搜索功能瞭解中國。 馬來亞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國際與戰略研究系高級講師藍中華表示,他發現兩國在人文交流方面仍有所欠缺,而熊貓外交正好是打破宗教、語言及文化差距的最佳媒介。 他認為,國人對熊貓的喜愛溢於言表,熊貓的到來使民眾對中國產生興趣及引發好奇心,例如熊貓從哪裡來?如何保育熊貓?他們在搜尋資訊的過程中,對中國有進一步的瞭解。 馬延長租期需考慮2層面 他說,大部分民眾希望延長熊貓租期,然而,政府需考慮兩個層面,即經濟負擔能力及政治效果。目前,租借熊貓仍在政府可承擔範圍內,並確實對馬中關係帶來積極影響。 人類對動物,特別是對珍稀動物特別喜愛,被視為擁有超越民族及國家的獨特魅力,進而推動動物外交在全球的歡迎程度及重視。 展示高度重視馬中關係 儘管租借熊貓帶來經濟效益不大,但藍中華認為,我國承擔這些費用,展示我國對馬中關係的高度重視。 “熊貓外交不是一個巴掌可以拍得響的,就是說,即使中國要送或租借熊貓,也要馬來西亞接受才能成功。在這方面,馬來西亞從來沒有抗拒接受熊貓,而是非常歡迎熊貓的到來。” 藍中華指出,雖然馬中關係已走過50年,但人文交流仍有不足之處,尤其是馬來人、穆斯林及土著對中國的瞭解非常有限,同樣的,中國對馬來西亞認知程度也不高。 “只有主要民族對中國有更深的瞭解,馬中兩國的關係才能走得更深遠。” 他說,在中國,許多人對我國的理解有限,對馬來西亞的認知通常僅限於是新加坡的鄰國,因此他建議政府可透過旅遊、美食及娛樂軟實力到中國宣傳。 從送到租到共同研究加強與各國友好關係 動物外交是一種特殊的外交手法,通過贈送國家珍貴和稀有動物給邦交國,來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係。現代中國熊貓外交則可分為兩個階段,中國自1940年代至80年代初,先後向9個國家贈送熊貓,分別是前蘇聯、朝鮮、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 為響應保護瀕危動物的全球號召,中國1982年宣佈停止向外國免費贈送熊貓,轉為租借方式進行,但租借商業模式也有弊端,尤其對熊貓的生活和繁殖造成影響。中國之後終止了熊貓的商業租借,在1994年改以科學研究交換的方式,把熊貓租借給其他國家,以研究繁殖為主要目的合作模式,租借合約一般10年,租金是每年100萬美元。 熊貓抵馬適逢MH370事件 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早在2009年初就與中國洽商引進一對雌雄熊貓。直到2012年4月初,時任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在南寧及欽州與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會面時,再提出租借熊貓的建議,獲得溫家寶同意。政府同年6月15日跟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WCA)簽署租借熊貓的協定,作為紀念馬中建交40週年其中一個合作項目。 被選為旅馬熊貓的福娃和鳳儀原定2014年4月16日抵馬,然而當年3月8日卻發生馬航MH370客機失蹤事件,為顧及乘客家屬的感受,中國展延至5月21日才把熊貓送到大馬,而且啟程儀式非常低調,以示對馬航MH370事件的尊重。 鍾大榮:轉換社會沉重氛圍 華僑大學馬來西亞研究中心主任鍾大榮說,MH370班機失蹤事件令中馬兩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感到悲痛,社會氛圍沉重,而熊貓抵達馬來西亞,可被視為轉換氛圍的其中一個要素。 “可能會有一小部分人會說,飛機上這麼多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失蹤,中國寶貴的熊貓,要不就不要來了,但我們(中馬兩國的社會)都能夠互相理解,最終還是(讓熊貓)來了。” 他表示,熊貓是兩國人民友好的特殊橋樑,也是潤滑劑。 馬來西亞的熊貓奶爸將在我國出生的熊貓幼崽捧在手心裡照顧,國家動物園也被中國認證為世界最佳熊貓照料者之一。 鍾大榮感謝馬來西亞的熊貓奶爸及工作人員,全方位及細心地照顧熊貓,認為這體現兩國的特殊友誼。 建議租借給東馬動物園 適逢中馬建交50週年,他建議有關當局可考慮將熊貓租借給東馬動物園,屆時東馬人無需專程飛往大馬半島,也能在當地親眼目睹熊貓。 鍾大榮說,民間的友好交流是兩國關係的基礎,雖然中華文化是兩國民間交流的其中一個重要板塊,他也希望兩國能將其拓展至其他文化如伊斯蘭文化。 “中馬建交及經貿不能侷限於兩國華人之間,伊斯蘭文化及其他文化也要多點開花、擴大交流。” 相關文章: 熊貓“奶爸”探親記(一) | 大馬奶爸赴華探望3“孩子” 熊貓拉近馬中民心 熊貓“奶爸”探親記(二) | 寵到像皇帝皇后 馬熊貓“奶爸”世界第一 熊貓“奶爸”探親記(三)| 旅居逾一年產崽 創海外熊貓最快繁育紀錄 熊貓“奶爸”探親記(四)| 熊貓被追捧 奶爸變明星 “最萌外交官”促進馬中關係 熊貓“奶爸”探親記(六)| 採訪手記 一起理性愛熊貓
10月前
馬來西亞熊貓“奶爸”對於5只熊貓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國家動物園被中國政府認證為世界最佳熊貓照料者的榮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專家的評價是:“如果韓國是喜愛大熊貓,那麼馬來西亞就是溺愛。” 報道:李佳憓、張丘豔 攝影:譚湘璇 馬來西亞熊貓“奶爸”對於5只熊貓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國家動物園被中國政府認證為世界最佳熊貓照料者之一的榮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專家的評價是:“如果韓國是喜愛大熊貓,那麼馬來西亞就是溺愛。” 馬來西亞熊貓奶爸阿克馬和賽夫拉在星洲日報全程安排下,上個月到中國展開“探親之旅”,與成了老朋友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專家程建斌久別重逢,後者在閒談中這樣形容大馬奶爸對熊貓的愛,反映出大馬飼養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程建斌:毛髮白到發亮 馬來西亞動物園裡的熊貓公認是最潔白、最乾淨的大美熊!程建斌說:“我有看到影片,那一縷陽光照進來,鳳儀的毛髮真是白到發亮!” 大熊貓“福娃”和“鳳儀”是配合馬中建交40週年,在2014年5月21日送到大馬,開展為期10年的科研合作交流。福娃和鳳儀在大馬取名“興興”和“靚靚”。 我國獲租熊貓受到全球矚目,很多人都看著我們會如何照顧這對中國的國寶。大馬奶爸一點都不放鬆,除了照顧熊貓的吃喝拉撒,也充當展區“維安人員”,勸請遊客放低聲量,以免驚嚇熊貓。遊客也配合度高,儘量溫柔細語,興興靚靚被寵到像皇帝皇后似的,常吃飽後安心睡得四腳朝天,偶爾還發美夢抖抖腳呢! 羅斯里:整體照料零負評 國家動物園副主席羅斯里接受本報專訪時也指出,興興和靚靚旅居大馬10年以來,不曾生過病,我國飼養員在整體照料熊貓方面更是做到零負評。 他記得興興和靚靚抵馬第一天胃口不好,大家很緊張,但中國專家也摸不著頭腦。 羅斯里說,“熱帶國家的氣候和環境都跟中國不一樣,我們一直研究他們沒胃口的原因,後來才確定是溫度問題。 “中國也有夏天,我們設法讓大熊貓館仿效中國成都的夏天溫度,常年維持在21-22℃。”經過嚴謹地反覆試測及參考中國各熊貓館的室內溫度,終於找到興興和靚靚最舒適的狀態。 不因粉絲高度關注感壓力 全球的熊貓粉絲對熊貓的愛護不容小覷,對“出差”到海外的熊貓給予高度關注,一旦發現熊貓疑受到不善對待或招待不周,會發出批評浪聲。 動物園會因此感到壓力嗎?羅斯里:“從興興靚靚到來第一天至今,我們都沒收到任何嚴重批評,反倒是其他國家特意來到我國交流和學習,包括探討自然繁育工作。” 他強調,熊貓不只是動物,更是馬中建交和兩國關係友好的象徵,自然責任重大,因此不論是熊貓的健康定期檢查、飲食控制等各方面都得嚴謹把關。 羅斯里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熊貓粉絲共同愛護這個易危物種,但對於一些同行受到不理性的激烈抨擊,他想說:“這些聲明並沒有準確反映全世界熊貓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包括我國在內飼養熊貓的國家,我相信大家都致力保護熊貓,惟很多有關熊貓待遇的批評,通常是基於誤解或錯誤信息。 “大馬國家動物園將一如既往為熊貓提供最高標準的照料,繼續與全球保護活動合作,確保這些可愛的動物得到保護和生存。” 暖暖出生太意外 羅斯里的辦公室擺放很多熊貓相片,其中一張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是他身穿藍色工作服與暖暖的合照。 “那時暖暖才幾個月大,可愛吧?” 他猶記得,2015年發情期時,動物園嘗試讓兩熊貓交配,但過後靚靚的雌激素水平一直很平穩,第一個血液樣本化驗後顯示沒懷孕,大家都以為交配失敗。 “我們相信是寄出第一份血液樣本後,靚靚才開始出現一點點的懷孕徵兆。” 生產前一週,靚靚的雌激素突然上升,馬中飼養員進入24小時監督狀態。羅斯里說,我國的飼養員完全沒有接生經驗,幸好有中國駐派的飼養員在這裡提供專業協助。 8月18日上午,靚靚在展區外場出現分娩徵兆,飼養員和獸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靚靚在下午1時45分就分娩了。 暖暖剛出生時非常脆弱,就像一隻小老鼠,為了避免被母體擠壓,中國飼養員程建斌憑藉豐富經驗,悄悄把暖暖從靚靚懷裡“偷走”。 說到這,羅斯里大笑:“我記得寶寶被拿走時,靚靚馬上追上去,當然,飼養員跑得比較快!” 誼誼適應良好拿號碼牌等展出 “我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 大馬出生的二公主誼誼自從送回中國之後未曾露面,馬中熊貓迷都在密切關注她的情況,也傳出各種猜測。 專案小組得到的消息是:誼誼在中國適應良好,體重增加了近10公斤,還學會玩雪,目前拿著號碼牌等候對外展出。 星洲日報記者此次帶著奶爸前往中國,其中一個任務是要探望誼誼,但基於保安問題未能見到二公主,但奶爸們還是向園方瞭解到誼誼的最新情況,證實誼誼已轉移到臥龍核桃坪基地。 消息告訴本報:“誼誼要先適應氣候和食物,由於在馬來西亞常年生活在恆溫,中國有四季之分,她需要一些時間適應環境,但總的來說,誼誼適應良好,冬天時偶爾會出來玩雪,至於對外展出的時間,要看中心整體規劃和安排。” 誼誼去年送返中國時已經5歲,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指出,海歸熊貓過渡及適應的時間無規律可循,因為每隻熊貓都有體質差異。 根據中心於5月10日拍攝的影片,誼誼膽子比較小,對外界聲音刺激的反應比較大,剛抵達四川時,她乾飯時把竹子叼到室內食。現在的誼誼已經適應環境,平均每天糞便有13至14公斤,體重也從剛回來時的98公斤增至106公斤。 誼誼是2018年全球出生的首隻熊貓,也是極少數在非熊貓交配季節繁育的幼崽。熊貓的正常交配季節是每年4至6月,產季多集中在8至9月,但誼誼是在1月14日出生。 升誼 誼誼成小網紅臥龍神樹坪新晉F4 三公主升誼的出生日是2021年5月31日,正是馬中建交47週年,她去年8月返回中國後入住臥龍神樹坪,已成了當地的“小網紅”。 臥龍神樹坪有4只熊貓被稱為“新晉F4”——福寶、誼誼、升誼和小奇蹟,都是海歸熊貓,擁有大批粉絲,大家都盼望他們“順利出道”。 ⚫ 訪中國粉絲 去年10月份初見活潑調皮的升誼 楠楠(中國浙江杭州) “我是去年10月份在臥龍神樹坪第一次見到升誼,她很活潑調皮,性格長相有點像個小男生,看到鄰居打架很感興趣,躲在牆角豎起耳朵聽,非常投入!最近一次看她是今年4月份,發覺升誼明顯體格變大了,白白胖胖臉蛋圓圓的,越來越漂亮可愛。 我認識了一些馬來西亞的粉絲,大多是透過網上交流分享熊貓近況,我們也會相互學習,或者考古一些早期的視頻資料,比如小時候的暖暖、誼誼和升誼。 歡迎大馬的朋友們來中國遊玩,通過大熊貓相識成為朋友!” 相關文章: 熊貓“奶爸”探親記(一) | 掀直播跟拍風 大馬奶爸紅了 熊貓拉近馬中民心 熊貓“奶爸”探親記(三)| 旅居逾一年產崽 創海外熊貓最快繁育紀錄 熊貓“奶爸”探親記(四)| “最萌外交官”憨厚討喜 熊貓奶爸互動很療愈 熊貓“奶爸”探親記(五)| 興興靚靚首2年成動物園明星 日均1千熊貓粉湧入 熊貓“奶爸”探親記(六)| 採訪手記 一起理性愛大熊貓
11月前
因為熊貓,我們的心更加貼近了。 本報特派:李佳憓、譚湘璇 因為熊貓,我們的心更加貼近了。 星洲日報配合馬中建交50週年及大熊貓旅馬10週年進行一項特別企劃,把大馬兩名大熊貓飼養員帶到中國探望在大馬出生後送返中國的大熊貓,結果在中國南京和成都受到極大關注,許多熊貓粉絲湧到南京和成都的熊貓園區見證奶爸探望熊貓的一幕,更是在社交媒體掀起一陣旋風。 今年是大熊貓旅馬10週年,興興和靚靚是否獲得延長合約還在等待答案,然而熊貓外交計劃在馬中人民與人民之間築了一道橋樑,大家共同為熊貓付出了愛與關心,彼此拉近了距離。 中粉絲蹲守3天只為合照 “奶爸探熊貓之旅”原本要低調進行,主要是助奶爸圓夢,讓他們和日思夜想的3只熊貓相聚。然而,大馬熊貓奶爸飛往中國的消息在網絡上傳開後,引起極大迴響,甚至有粉絲連夜趕到南京的紫清湖野生動物園守了3天,等待跟奶爸們合照。 當奶爸前往臥龍神樹坪基地時,人數眾多的網絡直播主蜂擁而至,中國遊客聞風後也爭相一睹“奶爸風采”。現場人潮擁擠,連本報記者也被粉絲們擠兌出去。 大馬奶爸不斷收到粉絲送上的禮物、雪糕、礦泉水等,紛紛要求合照,兩名奶爸阿克馬和賽夫拉來者不拒,親切與粉絲合照,並在明信片上簽名。 中國粉絲對大馬熊貓奶爸的熱情和愛戴,深深反映了馬中人民因為熊貓跨越國籍和語言的障礙,緊密相連。 隔7年 帶上“臭臭”見暖暖 兩位熊貓“奶爸”阿克馬和賽夫拉是於4月24至29日在星洲日報全程策劃,以及國家動物園配合安排下,飛往中國南京和成都探訪在大馬出生的3只熊貓。 暖暖被安頓在南京紫清湖野生動物世界,升誼和誼誼則在成都四川臥龍中華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的展區。誼誼尚未展出,但是專案小組已獲悉,誼誼已經適應新環境,目前正在等待安排園區展出。 登機前興奮到徹夜難眠 對於大馬熊貓奶爸而言,這是一趟盼望多年的旅程,他們過去只能透過社交媒體追蹤暖暖、誼誼和升誼的近況,如今終於能夠親眼見到孩子們。 “我很興奮,這是我第一次去中國探望暖暖和升誼。”4月24日凌晨,正在等候登機的賽夫拉依然處於興奮狀態。 坐在一旁的阿克馬也說:“對我而言這是歷史性的一天,其實在暖暖2017年回國後,我一直計劃去中國探她,惟遇到很多阻礙,今天終於人在機場了。”想到就快見到心心念唸的孩子,他徹夜難眠。 珍惜相聚從開館待到閉館 自暖暖於2017年11月14日回到中國後,大馬奶爸都沒有機會見到她,所以這是阿克馬和賽夫拉相隔7年再見暖暖。為了爭取和暖暖的相聚時間,阿克馬和賽夫拉在南京紫清湖,從9時開館一直守到下午5時閉館才離開。 阿克馬說:“我們抵達的時候,暖暖正在睡覺,我們輕輕呼喚她‘Nuan Nuan’,我看到她的耳朵動了一下,哈哈!” 阿克馬期間也與暖暖現任奶爸交流。“中國奶爸把暖暖照顧得很好,他說暖暖現在一日四餐,最愛吃蜂蜜!她目前體型和重量良好,這裡的環境和空氣也很清新。” “臭臭”置辦公室留個念想 阿克馬把暖暖小時候的“臭臭”帶過來了。他邊展示邊介紹,暖暖幼時很喜歡抱著娃娃睡覺,暖暖送回中國後,他就把娃娃收起來作紀念。 “這個臭臭我們不曾洗過,所以還有暖暖的味道!我們就放在動物園的辦公室,誰想念暖暖了,就可去看這個小臭臭。” 賽夫拉望著暖暖熟練地啃著竹子驚呼:“暖暖離開大馬的時候才兩歲,現在感覺長得跟我一樣大隻了!” 在探望暖暖之後,兩名奶爸又馬不停蹄直飛成都探望升誼,賽夫拉把升誼最喜歡的玩具球帶在身邊,心想不知道升誼會不會記得他們呢? 把大馬人祝福帶到中國 本報記者也把國家動物園副主席羅斯里和其他熊貓飼養員寫下的祝福帶到中國,讓奶爸們在暖暖和升誼面前念出來。 羅斯里的寄語是:“致暖暖、誼誼和升誼,這裡只想對你們說,國家動物園的所有工作人員和馬來西亞大熊貓愛好者都非常想念你們,我們祈禱你們身體健康。” 見到3“孩子”健康足矣 “我們當然希望暖暖和升誼能夠記得我們的聲音,但這不是我們來中國的主要目的。” 不少粉絲和網民覺得暖暖和升誼似乎沒有認出奶爸,感到惋惜,阿克馬錶示他們此行能看到暖暖和升誼健康快樂足矣。 “我們只是努力做好份內工作,用心照顧5只熊貓,不論最後他們是不是網紅熊貓,或我們是不是網紅奶爸都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一直健康快樂的生活。”阿克馬說。 儘管整趟旅程有點急促和疲憊,但阿克馬和賽夫拉很滿足,也期待下一次見面,他們急不及待想告訴福娃和鳳儀:他們的3個孩子在中國都安好。 夢穎:大馬奶爸照顧得很好“暖暖的存在療愈我” 大馬為中國繁殖的3只熊貓都成了網紅,大馬奶爸把它們照顧得像公主和王子一樣,3只熊貓深得中國熊貓迷的心。 來自中國江蘇南京的夢穎最喜歡暖暖,只要有空都會到南京紫清湖野生動物園看暖暖,而且一週至少2至3次。 “暖暖是一隻非常聰明且有靈性的大熊貓,她就是最美好的存在,是她在治癒著我。” 熊貓讓我認識馬來西亞 她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這次在紫清湖見到了馬來西亞奶爸們,真切地感受到奶爸們對暖暖顯而易見的思念和愛,非常真誠。 “奶爸也很熱情地與我們分享暖暖幼時趣事,還把暖暖的玩具保存得這麼好,很感謝奶爸讓我對暖暖又多了一層瞭解。” 夢穎在紫清湖也見到一些馬來西亞的熊貓粉,她覺得暖暖能讓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喜歡她,不僅得到幸福快樂,也讓中馬兩國人民更瞭解彼此的文化與風土人情。 “我原本對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的印象是模糊的,但因為這些喜歡暖暖的可愛‘姨姨們’讓我對馬來西亞有更深瞭解,也讓我充滿好奇,有時間一定要去一趟!” 相關文章: 熊貓“奶爸”探親記(二) | 寵到像皇帝皇后 馬熊貓“奶爸”世界最佳之一 熊貓“奶爸”探親記(三)| 旅居逾一年產崽 創海外熊貓最快繁育紀錄 熊貓“奶爸”探親記(四)| “最萌外交官”憨厚討喜 熊貓奶爸互動很療愈 熊貓“奶爸”探親記(五)| 興興靚靚首2年成動物園明星 日均1千熊貓粉湧入 熊貓“奶爸”探親記(六)| 採訪手記 一起理性愛大熊貓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