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非法垃圾堆

2月前
6月前
7月前
9月前
9月前
(麻坡16日訊)大型垃圾槽突然被撤,丟垃圾的地點驟然被封,巴冬地區垃圾無去處,導致多處重現非法垃圾堆! 位於巴冬巴剎路旁的垃圾集中點在逾一週前被封,當局把垃圾槽移走後,在現場拉起黃色警戒線,禁止居民繼續將垃圾丟在該處。 拍攝:鍾柔潔 當局的突然行動令許多居民措手不及,只好將垃圾轉移至其他地點,包括黃老先師路及真光華育學校後方通往油棕園的港路,位於大街垃圾桶的垃圾數量也跟著激增。 據瞭解,巴冬數個地點過去都存在非法垃圾問題,惟當局在逾5年前在巴剎路放置垃圾槽來收集垃圾後,已大大減少其他地區的非法垃圾。 巴剎路垃圾槽也成為附近居民丟棄生活垃圾及大型垃圾的主要地點,特別是沒有繳付門牌稅的商民及附近的甘榜村民。 據悉,該垃圾槽常常很快堆滿垃圾,垃圾更是散落四處,有關單位常出動神手來進行清理。 儘管存在衛生問題,居民及附近小販卻不以為意,認為巴剎路垃圾槽帶來方便;如今被封,反而讓人覺得麻煩,更對此議論紛紛。 居民認為,當局應該先妥善安排替代方案,如擇定新地點後,才查封巴剎路的垃圾收集地點。 《大柔佛》社區報記者在居民帶領下,前往黃老仙師路及真光華育學校後方港路的兩處非法垃圾堆視察。 據觀察,黃老仙師路旁的垃圾堆情況甚是驚人,全長約100公尺的各類垃圾散發惡臭,蒼蠅飛舞、滋生蛆蟲,還有猴子及四腳蛇出沒覓食。 居民指兩處的垃圾數量原已大大減少,但最近一週又驟然激增,而且巴冬多處也開始出現非法垃圾堆,衍生嚴重的環境衛生與汙染問題。 居民認為,若當局再不盡快設置新的垃圾收集點,就需要更費時費力地清理非法垃圾堆,得不償失。 居民陳俊豪表示,有關單位查封巴剎路垃圾槽的用意或許是好的,但沒有事先安排妥當,進而造成更多環境問題。 他認為,當局必須儘快尋找合適的地點作為垃圾收集站,至少讓大型垃圾有去處,減少非法垃圾,當局也省可節省清理非法垃圾的人力、物力及時間。 他也呼籲巴冬地方領袖多關心民生問題,協助居民解決問題。 居民陳順源指出,若當局認為巴剎路垃圾槽附近髒亂,就應該放置更多垃圾槽讓居民使用,而非直接查封該地點。 他認為,當局就算要查封,也應該先選好新地點,如在遠離市區的海邊路放置垃圾槽,不該倉促行事。 “農曆新年將至,許多人都會丟棄舊傢俱或電器,如果還沒有適合的地點,人們該把垃圾丟到何處?” 雖然巴剎路垃圾槽距離麻坡市議會小販檔口約100公尺,也散發臭味,惟檔口業者黃仁豪卻不以為意,直言關閉垃圾槽反而對商民不便。 “過去風吹過來時難免會有臭味,但只是一陣子,我們都已習慣,也沒聽到其他小販投訴。” 他說,自垃圾槽被撤後,市議會有提供業者們小型垃圾桶,一些商民就將垃圾丟入垃圾桶或放在垃圾桶旁,當局也每天清理,惟大型垃圾就不知該如何處理。 麻坡市議員張福鳳受訪時指出,柔佛固體廢料管理機構是在沒有知會市議會的情況下,拉走巴冬巴剎路的垃圾槽。 “根據解釋,該機構指巴剎路靠近人潮聚集地及旅遊景點,堆積的垃圾引發環境問題,而且檢測後發現,垃圾汙水流入附近河流造成汙染,所以該機構不會重新放置垃圾槽。” 她表示,巴冬地區有80%的建築單位已獲分配垃圾桶,商民應把垃圾丟入各自的垃圾桶裡或把垃圾綁好放在垃圾桶上方或旁邊。 提到沒有繳付門牌稅而不獲垃圾桶的單位,她說:“如果這20%的居民有收到徵收門牌稅的來信,那意味著他們很快也能獲得垃圾桶。” 至於大型垃圾,張福鳳指南方環保有限公司每週一次到各住宅區清理大型垃圾,居民只需把大型垃圾放在住家門前即可;如果無人清理,民眾可向該公司投訴。 她補充,該公司已受指示儘速清理巴冬區的非法垃圾,若民眾發現非法垃圾堆,也可上網投訴(https://pcb.spab.gov.my/eApps/system/index.do)。 她呼籲商民給予配合,愛護環境及妥善處理垃圾,避免製造更多非法垃圾堆。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太平31日訊)太平市議會屬下的24個區居民代表委員會,共獲得9萬6000令吉撥款作為消除非法垃圾堆活動的用途。   太平市議會主席凱魯阿米爾在主持市議會月常會議後指出,為了在2024年的旅遊年及慶祝開埠150週年時達到城市清潔乾淨的目標,霹靂州秘書署特撥予4萬8000令吉,作為各區居民代表委員會展開消除非法垃圾堆的用途,而市議會同樣撥予4萬8000令吉。   他說,這意味著每個區的委員會皆可獲得共4000令吉,以便在7月至10月展開清潔運動,以及清除非法垃圾堆。   讓太平成清潔乾淨城市   他表示,市議會所管轄的範圍內,過去有多達59個非法垃圾堆,目前仍有約49個,這些垃圾堆在清除後重現,還有一些不顧環境清潔者,駕駛羅裡把垃圾倒在路旁。   他希望通過上述清潔運動,能清除所有的垃圾堆,讓太平成為一個清潔及乾淨的城市。   凱魯阿米爾指出,市內超市及各商場也將在8月1日開始,每個星期六落實無塑料袋日,若顧客要求塑料袋則須繳付20令吉,而此舉主要是在鼓勵公眾減少甚至是不再使用塑料袋。   “其實,一些便利店及商場之前已不再為顧客提供塑料袋,而市議會將從大型商場著手,逐步的減少塑料袋的使用。”   籲國慶月高掛國旗及亮燈   他也呼籲市民及商家,在國慶月中高掛國旗及亮燈,以慶祝國家獨立66週年。   凱魯阿米爾說,為了讓社區更為綠化,市議會在今年繼續推出可持續環境文化綠色社區獎,予8月1日至8月31日開放供各界報名,而審評工作將於9月1日至10月1日間進行。   他表示,比賽分為5組,包括:個人住家景觀獎、花園住宅景觀獎、中小學景觀獎、政府部門與政府相關公司景觀獎,及乾淨、合意及清香“BMW”廁所獎。   “比賽的總獎金高達2萬零600令吉,有意者可以向市議會索取參賽表格,或掃描海報中的二維碼下載表格。”   將辦多項運動盛會   他指出,太平也將在下半年主辦多項運動盛會,包括:   (一)第十屆拿督斯里黃髮明愛德華橄欖球比賽,於8月5日至6日在太平市議會大草場進行。   (二)2023年東洋輪胎慈善跑,於9月16日在太平和平廣場舉行。   (三)2023年太平跑步隊TRR Spin Run,於10月22日在市議會草場舉行。   (四)2023年馬來西亞登山節,於11月2日至5日在市議會草場舉行。   (五)2023年霹靂州蘇丹納茲林沙殿下跑步賽,於11月18日至19日在市議會草場舉行。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怡保23日訊)為了一勞永逸解決SPPK巴剎非法垃圾堆問題,怡保市政廳將移走原有的滾動式垃圾槽,並將該處“變身”和美化為早市擺攤地點。   市政廳也會在該處設立圍籬和安裝紅外線智能閉路電視,揪出將垃圾丟往該處的人士,確保該處不再成為非法垃圾堆。   怡保市議員邱文傳說,配合這項計劃,怡保市政廳今日也派送了600個垃圾桶予當地居民,以便他們都把垃圾丟在自家垃圾桶等待市政廳前來收取,不要將垃圾丟在有關非法垃圾堆。     他說,由於過去接到很多居民投訴非法垃圾堆臭味熏天,且衍生蚊子、蒼蠅、老鼠、蟑螂滋生等衛生和疾病問題,因此市政廳已成立了一支執法部隊,專門揪出亂丟垃圾者。   他今日聯合馬華國州議席協調員與市政廳人員向當地居民派發垃圾桶時說,為此市政廳將移走原有的2座滾動式垃圾槽,另外在巴剎旁放置2座容量達660公升的垃圾桶;這兩週將開始設圍籬,接下來會重新鋪路,惟預料要等2至3個月內才能獲得2架智能閉路電視。   “該閉錄電視將連線至怡保城市轉型中心(UTC Ipoh)的監控中心,由於附有紅外線感應器功能,所以就算夜間有人前來丟棄垃圾,也會拍下對方的行為。”   他說,這將是一個試跑計劃,若有效,將會在其他熱點地區推行類似策略。   他說,一旦揪到非法丟棄垃圾者,對方將面對1000令吉罰款,若在2周內未繳還,將收到法庭罰單,屆時罰款增至2000令吉。   他說,該非法垃圾堆的問題很嚴重,主要是因為原本供SPPK巴剎小販丟棄垃圾的垃圾槽變成了各方什麼都丟的地方,包括業者和廠家的建築廢料、舊鞋、舊塑膠和損壞的電器等。這導致市政廳每天要出動一輛羅裡和6名員工清理垃圾。   他說,其實廠家或業者們本身應申請租用滾動式垃圾槽丟棄工業垃圾,在工業垃圾滿了之後,市政廳再載送至甲板丟棄。   他指出,一些住戶也喜歡將垃圾如蝦殼丟到路口,不是丟在自家垃圾桶,因此市政廳特地派送了600個容量達120公升的垃圾桶予居民,希望每戶人家有了一個垃圾桶後,不在隨意將垃圾丟在別處,該垃圾桶預料可容納一週的垃圾量。   出席者包括怡保市政廳城市服務衛生執法人員李順錦、怡保東區國會議席協調員吳佳倡、兵如港州議席協調員蘇寶耀和桂和州議席協調員胡國棟。       獲得分派垃圾桶的居民陳小仙(80歲)表示,本身沒有垃圾桶,所以有時將垃圾放在屋後等待收取時會被狗啃咬。   他說,獲得這個有蓋垃圾桶就比較好,讓她不必為垃圾問題而操心。       居民何麗芳(72歲)說,該處面對許多問題包括屋前水溝無人清理,所以往往需要自己動手清理水溝,另外收取垃圾的時間也不定時,原本一週三次,最近一週才收2次。   她說,由於該處有很多野貓,喜歡啃咬垃圾,因此她會把垃圾掛在屋後的鐵柱上,再等候垃圾車前來收取。       居民哈米瑪(70歲)說,市政廳的收取垃圾時間,雖然是一週三天,但早午晚不定時,有時垃圾桶會生蛆蟲,為了避免垃圾桶積水,她在桶底開洞,那麼下雨也不怕。   她說,由於居住在巴剎附近,時常有大老鼠入侵其住家。她本身也看過工廠等將木材丟到巴剎外的垃圾槽。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