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韩敬群
焦点
【花踪文艺营03】出版:中心与边陲
如今,马华文学已经在汉语文学形成一条支流,流入汉语文学的中心地带,流向更广阔的文学世界。
2星期前
焦点
花踪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会议记录】得奖作品获评审一致肯定
日期:2024年9月1日 时间:上午10时 地点:ZOOM线上会议 决审评委:王润华(简称“王”)、韩敬群(简称“韩”)、陈雨航(简称“陈”) 记录:本刊记者 梁慧颖 本届马华文学大奖共有21部作品参赛,由初审评委曾毓林、黄俊麟、梁靖芬、张永修和杜忠全选出6部进入决审。6部入围的作品为:海凡《雨林的背影》、牛油小生《那些进化了的,以及……》、贺淑芳《蜕》、龚万辉《人工少女》、周若涛《蒙面战纪》、吕育陶《一个人的都市》。 【投票结果】 决审评委先各自选出3部最佳作品,再以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的方式计分。最后三强作品,第一名在前,排名依次是: 首选 次选 三选 韩敬群 《人工少女》 《蜕》 《一个人的都市》 陈雨航 《人工少女》 《蜕》 《雨林的背影》 王润华 《人工少女》 《蜕》 《蒙面战纪》 评审会议甫开始,3位评委一致把第一名的3分投给《人工少女》(共9分);第二名是《蜕》(共6分);第三名则由《一个人的都市》、《雨林的背影》和《蒙面战纪》各得1分。 【整体印象和作品讨论】 韩:今天我们讨论的这6部作品,我觉得它们能够代表马来西亚华语文学写作的很高水平。如果要从这6部里选3部,我会选两部长篇小说和一部诗集,即《人工少女》、《蜕》和《一个人的都市》。如果只选两本,我会选《蜕》和《人工少女》。 非常巧的,《蜕》跟《人工少女》跟中国大陆都有交集。贺淑芳的《蜕》刚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简体字版,而龚万辉的《人工少女》,我现在回想起大概1年前,中国作家东西已推荐了给我,但那个时候可能各种事情纠缠起来我没来得及细读,这会儿终于有工夫阅读,我也觉得写得非常好。 如果只能选1个,我会选《人工少女》,主要基于几个理由:第一,作者在处理文学跟现实的关系上,把距离感写得比较好,也就是说他非常适度地让马来西亚的现实,包括生活和一些重要的事件都写入这个作品里面。但他没有写得太直白,就是还有一定的距离感,这一点是他写得比较好的地方。 还有,他对时间和记忆的处理也非常让人印象深刻。小说的结构方式非常巧妙,比如看起来断了的线,在后面又能够续上,结构上经过了非常精巧的构思。再来是语言,该写实的时候写实,该华丽炫彩的时候就华丽炫彩,风格也比较有变化,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作品还是比较丰富,比较立体。这部作品作为马来西亚华语文学一个优秀代表是可以成立的。 陈:这6部都是相当扎实的文学作品——3部长篇小说里有两部是关于513事件还有合艾和平协议的,另外一部即《人工少女》也讲到创伤,但它没有特定的事件。此外,有一个作品是科幻小说集(《蒙面战纪》),我特别注意到的是它的第二辑,第二辑比较长,这个部分比较突出。其他入选作品还有一个短篇集(《那些进化了的,以及……》)和一个诗集(《一个人的都市》)。 我注意到许多作品都有Covid-19这个大背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特别显示了小说里的主人翁,或诗人本身孤独的心理。要如何决定评审标准,其实有一点困难,不管要论完整性或独特性都不容易。 如果要选出最后的3本,我的选择依次是《人工少女》、《蜕》和《雨林的背影》。 王:这次的花踪,马华作家几乎都很创新,不管是写小说或写诗,都几乎颠覆了很多传统的叙事,也创新了很多手法,最大变化是非常的科幻化,不像马华文学最早的传统都是非常写实的。 如果要我推荐3本,第一本是《人工少女》;第二本是《蜕》;第三本是《蒙面战纪》。 讨论至此,《人工少女》毫无悬念获选为马华文学大奖得奖作品,《蜕》则获得第二高票。韩敬群和王润华随后把他们心中第三名的1分改投给《雨林的背影》,最终《雨林的背影》得到第三高票。 【给马华作家的建议】 韩:创作和出版我们分开来讲。从创作角度,创作者应该关注他内心真实的表达,市场不应该是他关心的事情。当然这不是很切合实际的说法,但创作确实应该遵循这样一个规律。而从出版来说,作家把他写好的东西交给出版社,经过出版社的编辑加工,然后推到市场看读者是不是喜欢,这是比较综合和复杂的过程。 实际上有些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市场反应未必一致,黎紫书在中国大陆被接受的过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0年以前,她的作品像《告别的年代》和《野菩萨》其实都已经在中国大陆出版,但那时候她更多地会考虑文学技巧这种表现,这种表现比较容易获奖,但是得奖跟市场未必完全一致。10年后她写《流俗地》,她完全没有中国作家那种资源,但是在没有资源的背景之下,她这个作品凭借自身魅力获得那么大的成功,在中国豆瓣网上,评价有超过两万人,打分是稳定的9.2分,这在中国当代文学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她确实改变了她的写法。从市场和读者接受的角度,大家更多地会关注贴近现实,细节扎实,生活情节饱满和人物塑造立体的作品,这些作品会比较受欢迎。 如果马来西亚作家想在汉语领域开疆拓土,我觉得中国大陆还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期待马来西亚作家在艺术和生活之间,或者说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王:马华作家目前的诱惑很大,当然我们鼓励他们在台湾或中国大陆出版,拥有更多读者,但问题是有时候他们会失去他们作为一个作家的使命,和作为一个作家的伟大。我们有不少马华作家太过于时髦和追求趋势,李永平去世前在南方大学学院的《蕉风》发表过感想:他后期书写的那种幻想世界虽然很有创意,但最后他觉得他最好和最有生命力的作品,还是他早期写砂拉越的《拉子妇》。他晚年在南方大学学院跟我的一次对话中说,如果当初不是被时髦潮流所误导的话,他会更伟大。 花踪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评审尽管也有外国人,但花踪很注重本土性,还有作品对国家社会有没有意义。虽然这不是唯一测量伟大的标准,但你会发现,花踪作品非常了不起,都对东南亚有特殊的意义,绝对不是因为拥有广大的中国大陆读者就很了不起。 另外,我觉得马来西亚作家更应该积极参与本土马华文学的推广。新加坡这些年都把好的作品翻译成英文,新加坡华文文学是世界上唯一被提升到国家文学地位的华文文学,华文作家跟英文作家、马来作家和其他语文作家享有一样的地位,这样会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作为小国家的作家,我觉得一开始还是要忍受一些寂寞,不要太贪图销量。销量不一定等同于作品的好坏及成就,我觉得这点认知很重要。 陈:我记得大概20年前或更久以前,马华的作品比较多在台湾出版,而且都是繁体字版。现在倒不会了,这次我注意到花踪决审的6本书,有4本是马来西亚的有人出版社出版,我看出版社的目录,真的觉得非常惊讶,量非常庞大,我在今年台湾的书展也看到有人出版社的摊位。另外两本,一本是大将出版,另一本是季风带出版,季风带这本是6本书里唯一的繁体字版本。这样一个文学的推广方式,我觉得有非常大的改变,真实成效如何我不知道。台湾其实也是一样,很多作品都集中在几家文学出版社。我很乐见像有人这样的出版社,能够出版那么多文学书。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王润华/完整呈现马华文学的突破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韩敬群/致力走出独特的艺术路径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陈雨航/难以取舍的独特性与完整性
1月前
花踪
花踪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韩敬群/致力走出独特的艺术路径
海外华语文学因为题材的独特性以及艺术的高水准已经成为当代汉语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近10年来,马来西亚华语文学异军突起,当之无愧地成为海外华语文学的亮点与骄傲。李永平、张贵兴、黄锦树等大家独具风格的创作,挟带着热带雨林的潮湿溽热、野蛮生长的奇观与生气,让人耳目一新。张贵兴的《野猪渡河》、黄锦树的《雨》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就大陆文坛来看,黎紫书是近几年最成功的马华作家,甚至可以称为现象级作家。她的长篇小说《流俗地》2021年出版,几乎横扫大陆所有榜单,销售也早已超过十几万册。豆瓣上它的评分稳定在9.2分,这是有2万多人参与打分的结果,是了不起的成绩,“想读”也将近8万人。黎紫书以她对锡都怡保普通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切与深入观察,设身处地地同情同感,以她对写作艺术“一个字都不肯懈怠”的精神给汉语文学带来一部可以称得上经典的作品。 上述几位大家都是花踪文学奖的获奖大户,这也可以证明花踪文学奖已经成为华语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奖项,不但力度十足地奖掖了马来西亚本土的华语写作,也是代表华语文学创作水准的一个风向标。 本届花踪马华文学大奖进入终评阶段的6部作品从21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说明它们各自具有不俗的实力。6部作品包括3部长篇小说,2部短篇小说集,1部诗集。题材不同,但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以下两个共同点:一是它们都深深烙印着马来西亚社会近几十年尤其是近4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急剧变化的历史,历史作用于个人挥之不去的影响,以及作者的思考。其中尤其有两个事件是作家们深切关注的: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及新冠疫情全球大暴发。其二是作者们都致力于在艺术上走出自己独特的路径,树立自己的创作个性。 巧的是,贺淑芳的《蜕》刚刚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而在2023年7月份,作家东西已经把龚万辉的《人工少女》推荐给我。这也可以看出马华作家在扩大自己文学影响力、开拓作品文学市场方面的努力。 龚万辉的《人工少女》其实可以看做几个少年的成长小说。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急剧变化,因此具有这一代青少年特有的成长迷思。城市是容器,故乡是容器,而记忆是最大的容器。这些容器把人们装进来,塑造成不同的形状。在这样的塑形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被消解无形。作品的结构很精致巧妙,人物的故事如回响,发声于此,响应于彼,形成圆融的闭环。 贺淑芳的《蜕》其实写的就是五一三事件的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蜕皮原来会致命。能够成功完成蜕皮的,就会啜吸旧皮上的汁液。”可见走出历史阴影之难。文学固然不是历史,但文学可以通过书写历史中个人的命运,提供丰富而有意味的细节让历史“活化”。 《雨林的背影》写马共的生活与战斗。也许因为类似的书写在大陆屡见不鲜,有时不免让人有些恍惚,有时空倒错之感。看到其中不时穿插出现的大陆某个时期流行的图书、革命歌曲,还是感到很亲切的。也许从艺术上看,作品还是显得“实”了一些。 两部短篇小说,《那些进化了的,以及……》让我想到黎紫书所说她早年为了获奖,往往会在技巧上下足工夫。而炫技可能产生的一个缺点是忽略了内容准确而有效的表达。《蒙面战纪》是一部科幻小说集,感觉作者还是更看重表达自己的观念,而科幻的特点不是特别突出。 《一个人的都市》是一部诗集。作者有饱满的政治情怀,也许是他过于直白的政治表达影响了诗歌的“隐秀”美学。“失踪的飞行器依旧失踪,迷航的国家继续迷航”,这个句子让人印象深刻。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会议记录】得奖作品获评审一致肯定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王润华/完整呈现马华文学的突破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韩敬群/致力走出独特的艺术路径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陈雨航/难以取舍的独特性与完整性
1月前
花踪
花踪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贺新郎/韩敬群(花踪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
五十成虚度。忆当年,余霜陌上,雁横秋浦。塔影湖光寻梦处,一夜摧花风雨。收拾起,儒冠曾误。雾夕霞朝闻细语,道吾庐春好来何暮。空自把,婵娟负。 岁华已晚休回顾。等风来,长安不见,但见尘雾。爆竹千家欢笑里,无数微茫情绪。举大白,聊歌《金缕》。明日东门青石路,把孩时踪迹从头数。归来是,旧儿女。 相关文章: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孤城内外/韩敬群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到灯塔去/韩敬群
2月前
花踪
花踪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孤城内外/韩敬群(花踪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
从《布偶》之后,陈河兜兜转转许多年,再次写了一个关于故乡温州的故事。对于每一个写作者,故乡就像是他的胎记,是他无论走过千山万水都不免时时回望的地方。故乡就是一个作家的大本营,他从这里出发开疆拓土,一旦在外面遭逢挫折困顿,便会“鸟倦飞而知还”,回到这里休养生息,养精蓄锐,找到灵感和重新出发的勇气。 《布偶》写了温州城西教堂的故事,在此之前,似乎不太有人写到,听说林斤澜先生非常喜欢这部小说。温州作家很多,但陈河写温州,总能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写出新奇有趣的故事。杜甫诗说岑参“岑参兄弟皆好奇”,不知怎的,这“好奇”两字总能让我想起陈河。也许,“好奇”就是驱动他写出一部部题材不同、风格迥异作品的源动力。这回他把时代背景安排在上个世纪20到40年代,通过汽车、电灯、乳业、公路、桥梁这些现代文明标志物进入偏僻的w城(就是温州城)的故事,写出了这个近海孤城进入现代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进程。 陈河的兴趣不是归纳总结历史,或者说,他归纳总结历史的方式是通过讲有趣的故事。他的这个能力在中国作家中很突出,在他写殷墟考古的长篇小说《甲骨时光》中他已经证明了自己这方面的过人之处。《误入孤城》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这个才能,比较起来,细节更饱满,人物也更有血肉。 就像野象撞入瓷器店 出自祁连山少数民族部落的马本德带着师长的遗嘱,开着一辆梅赛德斯奔驰,跋山涉水,奔赴温州。(故事的结尾,马本德带领族人回到西北故乡,故事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就像一头野象撞入瓷器店,这个西北汉子进入到南方纤细秀雅的文化圈,在这里,他先后遭逢了大家闺秀潘青禾,开明绅士柳雨农,新一代商人何百涵,以及美艳的绣衣坊主迟玉莲,这些人分别代表w城随新时代生长起来的不同阶层、不同势力,彼此之间也有纠缠瓜葛,形成了“孤城”现代化过程中的人物群像。陈河小说的特点是注重讲故事,而在人物塑造上相对不太投入过多精力,有的时候,看起来,他的人物更像是推进故事前进的道具。在《误入孤城》这部作品中,陈河显示出只要愿意,他有写好人物的能力。马本德的粗豪以及粗中有细,何百涵的精明机敏,柳雨农在新旧之间踟躇徘徊,池玉莲的妖媚与刚烈,这些人物都是可以立得起来的。 《误入孤城》也可以看成一部充满地方文化色彩的地域小说,作品中写到很多w城以及它周边地区的地方风土、人情风物,如蚱蜢舟(李清照词中的“双溪蚱蜢舟”),河鳗溜儿,江心屿(谢灵运诗中就写过),矾晶山等等。浓郁的地方特色构成了小说吸引人阅读的一个特质。 所谓“孤城”,也不是与世隔绝的。在20年的时间跨度中,我们可以看到满清政府的崩塌,北洋军阀的混战,欧美列强的势力浸润以及日本人的入侵,时代的大背景一样镌刻在这片孤城之上,使传奇的故事同时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陈河是海外华文写作的杰出代表。《误入孤城》由《十月》杂志申报,入选了中国作协第二批“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是迄今为止入选该计划的唯一一部海外华语文学作品。也许,不但是这样的创作计划,有一天我们的文学评奖也能向海外优秀华语文学作品敞开大门。不是做做姿态,而是一视同仁,真正让它们与国内优秀作品同场竞技。这,对推动国内原创文学创作应该也有助力。 相关文章: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到灯塔去/韩敬群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贺新郎/韩敬群
2月前
花踪
花踪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到灯塔去/韩敬群(花踪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
翻译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津梁,翻译家是文化交流互鉴的使者,也可以说是文明的播火者。“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翻译对中国的思想启蒙、文化新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08年鲁迅先生发表〈摩罗诗力说〉一文,里面特别提出要“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先生亲自投入到这“别求新声”的工作,为新文化运动引入异域的火种。钱锺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回忆“我自己就是读了林译而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他从一个角度印证了翻译文学当时的影响。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与外国文学的翻译引进就像是一呼一应、一唱一和的关系。袁可嘉先生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刘硕良先生主持的漓江社“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成为那个时期很多作家的枕中秘籍,带来陌生国度里别样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别样的写法,“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一一列举查良铮(穆旦)、王道乾、傅雷、汝龙等翻译大家对自己文字风格形成的影响,他甚至并不讳言“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 其实翻译从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业。但老一代翻译家却始终将这项事业视为丰富中国思想武库、滋养中国文学创作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像董乐山先生译《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李文俊先生译福克纳,傅惟慈先生译格雷厄姆·格林,都是如此。李文俊先生去世后,小说家阿乙说:“李文俊先生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福克纳作品的翻译中,不但是让福克纳的作品,也是以自己的精妙译笔,深刻影响到我们这些写作者。李译是我们读者心中的灯塔。” 热爱翻译事业的李文俊 还记得2007年前后,我为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逃离》寻找合宜的译者。朋友给我推荐了李文俊先生。说他喜欢门罗,译过她的中篇名作《熊从山那边来》。我去李先生家找他。他果然爽快地答应了。那时候门罗还没有获诺奖,李先生可以从容翻译,我也得以从容编辑,对照原文读李先生的译本,时时为他理解的精准与传达的精妙而叹服。如一个表示句中人物说话停顿的简单小词“now”,李先生会把握上下文语境,将其译为“话说回来”,人物声口,如见如闻。译完《逃离》,李先生意犹未尽,问我还有没有门罗其他的作品,他还愿意翻译。可见他有多么喜爱门罗,喜爱翻译事业。 李先生1月27日凌晨去世。过去的这个冬天,我们先后还送走了王智量、柳鸣九、郭宏安、杨苡等一批翻译大家。2014年3月,傅惟慈先生去世,我写过一首挽诗,结尾两句是:“耆旧襄阳零落尽,去来无迹若为情。”这将近十年前写的句子更像写的是今天的事情。去来无迹,是翻译大家牌戏人生的潇洒。但文字有灵,会长留天地之间,津逮一代一代读者、作者。燃灯人远去了,但灯塔会依然矗立,召唤人们“到灯塔去”。 韩敬群简介:韩敬群,生于1965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编辑图书曾获“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优秀编辑)奖。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出版人物”、“中国十大优秀出版编辑”。2023年入选“北京学者”。著有《编辑的光辉宝藏》。 相关文章: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孤城内外/韩敬群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贺新郎/韩敬群
2月前
花踪
更多韩敬群
下一个
结束导览